- 改编:中国当代电影与文学互动
- 朱怡淼
- 1858字
- 2020-08-29 04:04:01
绪论
一、课题研究的缘起
电影与文学的密切关系始自电影的诞生。近百年来,历史悠久的文学与年轻的电影之间此消彼长的发展轨迹彰显了两者“抗衡”与“争锋”的历史。电影在中国的发展更是与文学相伴与共生的历史。与中国古典文学相对单纯的发展语境相比,自电影横空出世的20世纪始,中国现当代文学在复杂多变的文化语境里艰难前行,在新时期以来的时段语境的复杂性尤为显著。新时期以来的中国社会处于转型期,政治、经济及文化领域发生剧烈变革,其影响直接辐射到文学:随着大众传媒的兴起,视听艺术逐渐取代文学艺术成为文化主流,文学除一小部分继续保持着传统文学的样态,绝大部分呈现出“泛化”的倾向,传统意义上文学的范畴被大大扩展。文学向大众传媒的转移,表明我们已进入了泛文学时代。“世界是一个书海”(1),在此范畴中,电影也成为文本。电影,尤其是电影对文学的改编,与文学呈现一种广义的互文性的关系:一方面,电影持续不断地从文学中汲取精神品格和艺术素养的养分,文学的思想意蕴、审美观念与价值取向等深刻影响着电影;另一方面,从文学的纸质传播到电影银幕方式的传播,实现的是从文学到影像的转换,成就的是一种新的文学传播和接受形式。这一形式迅速发展壮大,拥有绝对优势的受众群体,电影由此而对文学产生深远的影响:长期占据文化领域中心地位、以印刷媒体为传播媒介的文学,在话语地位、价值取向、审美形态、文化类型等方面,都发生了潜在而深刻的变迁。
电影改编之于文学的互文性还表现为在不同时代语境、不同社会文化环境下对文学的“重读”,“重要的是讲述神话的年代,而非神话所讲述的年代”(2)。电影改编的依据,不仅是文学原著自身的审美价值或社会意义,还包括电影改编本身所提供的不同审美趣味与社会意蕴,是结合当下社会现实对原著的重新解读,从中反映出改编时代新的价值观与审美观。电影改编是文学文本、时代语境与改编者合力作用的产物,其实质是文学在影像时代的一种影像式的接受,是以改编的视角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方式。新时期以来(1977年至今),从电影改编对不同时代的文学作品的“当下重读”中,我们可以窥见文学审美的演进过程,并可以发现电影改编作为一种接受方式对文学的影响。
1977年至今的40年,是中国现当代文学与中国电影拨乱反正、百花齐放的40年。40年间文学的电影改编呈现鲜明的阶段性特点:1977年至1989年,思想解放运动使文艺创作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生机,这一时期,根据现代、当代文学作品改编的电影风格多样、类型各异,是中国电影的“艺术时期”,展现了丰富的电影美学风格和人深刻的内心世界,形成中国电影改编史上的第二次高潮。贯穿这一时期电影改编实践和理论的是现实主义传统和人道主义精神,彰显新时期政治拨正带来的文艺新生。1990年以来,是中国电影的“市场时期”,一系列电影政策的改革,使中国电影直接面对市场的风险。商业化与全球化语境、大众文化及后现代主义相遇合,促使电影改编普遍开始重新寻找观众的关注重点、社会的审美取向及电影与之相适应的独特表达方式,以此来赢得观众的喜爱和高票房。不同阶段的电影改编,凭借文学从思想观念到艺术形态等多方面的文化给养,不断完善艺术品格,实现自我更新。但更为重要的是,电影改编作为一种特殊的接受方式能有效地拓展文学的生存和传播空间,为文学观念的更新和文体创新提供可资借鉴的因素,并直接影响到文学创作的语言表达和结构技法。此外,电影改编影响下的观众观赏需求也制约了文学的发展方向,影响了作家对文学道路的选择与创作实践。与此同时,凭借文化市场的反馈机制,电影改编还使当代作家及其文学创作加入了抵抗边缘处境的实践之中。
探讨文学与电影改编可以有多种角度和途径,现有的对文学和电影改编的研究,或对某部文学作品和电影改编具体解析,或集中在探讨两种艺术形式的异同、两种艺术形式如何互相转换等微观研究,或直接从文本角度探讨文学和电影改编历时性的相互影响。本书借鉴互文性理论,将电影改编作为考察中国现当代文学发展的一种视角。这样的选择是因为1977年至今的40年间,中国社会处于转型期,在政治经济、文化思想各方面发生了剧烈的变革,大众媒介的强势崛起催生了影像时代,电影作为大众审美文化的突出代表,对政治、经济、文化等诸方面的变革更为敏感,反映也更为及时。改编在文学的“当下重读”中作为一种特殊的接受方式对文学进行彰显和遮蔽,勾勒出了新时期以来文学的审美走向。将电影改编作为一种接受方式,考察新时期以来40年间文学的变迁,是一个全新的角度,既有相当的学术空间可供发展,又可把文学与电影改编这一领域的研究进一步推向宏观化、系统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