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重要成就

(一)改革开放40年,宝鸡的综合实力大幅提升

宝鸡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以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团结带领全市上下砥砺奋进、攻坚克难、实干争先,宝鸡的经济竞争力、城市美誉度、干部精气神、群众获得感大幅提升。2017年地区生产总值2180亿元,实现税收194.78亿元,地方财政收入81亿元,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34351元和11209元。改革开放40年,GDP按可比价年均增长11.2%。2017年宝鸡市财政总收入达到了209.50亿元,是1978年的92.5倍,年均增长12.3%。2017年年末,宝鸡市金融机构居民存款余额1583亿元,达到1978年末的1166倍,年均增长19.8%。2017年,宝鸡市县域生产总值1099.28亿元,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突破了50%,达到了50.4%,比2004年提高了12.1个百分点。先后获得全国文明城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卫生城市、环保模范城市、全国环境优美城市和中国人居环境奖等荣誉,被网民评为中国十佳最干净城市和最中国美食城市。

(二)改革开放40年,宝鸡农业现代化水平大幅提高

种植业由过去单一的粮食生产向粮、果、蔬及经济作物多元化种植转变,农业结构由单一的种植业向农、林、牧、渔业全面发展转变。2017年宝鸡市粮食播种面积487.15万亩,比1978年减少300.27万亩,粮食产量145.59万吨,达到1978年的1.5倍。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09.85亿元,是1978年3.71亿元的83倍。农业种植由改革开放初期的牛耕农业发展到现在的机械化耕种。2017年年底,宝鸡市的设施农业数量达到了4万多个。其中,大拱棚和日光温室分别达到了2.42万个和1.21万个。宝鸡市已形成各种现代农业园区169个。其中,省级农业园区达到43个,国家级农业园区7个,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58户,农村专业合作社达到4980户。陈仓区晋升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眉县猕猴桃现代农业园区被农业部命名为“国家级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全国四分之一的猕猴桃产自宝鸡,是全国猕猴桃物流集散中心和标准化生产示范区,建成亚洲规模最大的奶山羊养殖基地、全国最大的矮砧苹果基地、西北最大的蜂产业基地和全国蜂产品集散地,世界奶山羊大会、世界猕猴桃大会相继在宝鸡举行。

图4 眉县特色猕猴桃采摘

(三)改革开放40年,宝鸡工业发展迈进智能时代

20世纪80年代,长岭冰箱、双鸥洗衣机、宝花空调、渭阳摩托等轻工产品,曾风靡祖国大江南北。好猫烟、西凤酒至今仍然畅销全国。近年来,吉利汽车、徐矿集团(长青能化)、青岛啤酒等14户世界500强、中国500强企业落地宝鸡,以宝钛集团为代表,钛及钛合金产量占全国的80%,位居世界第二,是“中国钛谷”;以秦川机床为代表,高精度数控机床行业第一,成为机器人关键零部件生产加工基地,宝鸡机床与中国工程院、清华大学、西安交大、华中科大联手,发力“柔性制造”,建立了工业机器人“智能工厂”;以陕汽、法士特、吉利为代表,宝鸡成为全国重要的重载军卡生产基地、整车制造基地;以石油机械、石油钢管为代表,为世界石油开采提供定制服务;以中铁宝桥、宝鸡中车时代为代表,铁路交通产品保障了中国的“高铁速度”;以凌云电器、宝成仪表、烽火电子为代表,为国家航空航天航海提供导航定位。宝鸡正在由“制造”向“智造”转变。2017年全市实现工业增加值1082.93亿元,是1990年的55.39倍,年均增长14.6%。目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90户,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3196.35亿元,是1978年的261倍,年均增长15.3%;实现利税总额278.48亿元,是1978年的121倍,年均增长13.1%。同时,2017年年末,宝鸡市拥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3个,企业技术研发机构达到160个,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58户。旅游业快速发展,各类旅游景区达到48个,其中5A级景区2个,4A级景区12个,3A级景区30个。2017年宝鸡市共接待国内外游客7986.5万人次,实施旅游综合收入579.60亿元。

图5 亚洲最大的石油钢管生产线

(四)改革开放40年,宝鸡大城市建设加力提速

2017年,宝鸡市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93.2平方公里,是1978年的5.2倍;城市道路长度537.7公里,是1978年的7.1倍;做强高新区、重塑蔡家坡、建设新蟠龙加力提速,县城改造提升和重点镇建设同步推进,五级城镇体系基本形成。2017年,宝鸡市城镇化率达到52.12%,比1990年提高了31.85个百分点。公路建设飞速发展,经过40年的建设,宝鸡市形成以G30为主轴,以干线公路为骨架、以县乡公路为脉络、以关中公路环线为连接的“三横五纵一环”公路网络,成为新亚欧大陆桥第三个交通大十字和37个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之一。2017年末,宝鸡市公路总里程达到16822公里,为1978年的4.8倍。其中,高速公路285公里,村村通上了水泥路。特别是西宝、宝兰高铁建成通车,居民出行更加便捷。改革开放前,宝鸡市仅有宝鸡商场、友谊商场、解放商场等几家很小的店面,商品又少。随着经济发展,商贸模式也几经变迁,从供销社、集贸市场发展到今天的大型超市、购物中心。开元商城、高新天下汇、新东岭城市综合体等综合性购物中心先后建成运营,宝鸡的购物环境不断升级,商业中心不断拓展,商贸设施水平大幅提升。2017年,宝鸡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800.88亿元,是1978年3.42亿元的234倍,年均增长15.0%。

(五)改革开放40年,宝鸡改革创新催生发展新活力

中小企业对工业增长贡献率保持在30%以上,非公经济增加值实现倍增;持续做“火”旅游,法门寺、太白山晋升为国家AAAAA级景区,建成渭河百里画廊和一批夜间经济、乡村旅游示范点,被命名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区,带动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提高到28%;壮大县域经济,凤翔、岐山、凤县连年进入陕西十强县,千阳、太白、陇县、麟游、金台、渭滨、陈仓先后获得全省争先进位奖。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全市研发投入强度、技术合同交易额、专利申请量稳居全省第二,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比达到8%,万元GDP能耗年均下降3.7%,成为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国家科技成果转化服务示范基地。蹄疾步稳深化改革,承担了9项国家级和21项省级改革试点任务,创新推进43项惠民改革事项,医改“宝鸡模式”、陇县“十小警务”经验在全国推广,走出国企改革“4+”新路子,建立权责清单制度,下放取消行政审批事项195项,市场主体大幅增加,有效地激发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活力。

(六)改革开放40年,宝鸡群众获得感显著增强

坚持每年把新增财力和财政支出“两个80%”用于民生,实施十大民生工程,形成了一批全域覆盖、全省领先的经验模式,国家卫生县城、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区)、省级“双高双普”县、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幸福院建设、城镇低保户住房保障、残疾人康复救助等实现全覆盖。大社保“宝鸡模式”、移风易俗红白理事会制度、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经验在全国推广,治污降霾做法受到中央肯定。在全省率先解决农村“三无户”安全住房问题,累计实现60.1万贫困人口脱贫。打造了一批西部一流、全国有位的“金字招牌”,先后荣获全国文明城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节水型社会建设示范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业先进城市、全民健身示范城市、幸福家庭活动示范市、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市等多项国家级荣誉,实现全国双拥模范城“八连冠”,连续六年蝉联全省医改工作先进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优秀市,群众对党委、政府工作综合满意度名列全省前茅。2017年,宝鸡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34351元和11209元,1980—2017年,年均分别增长13.3%和12.6%。住房条件逐步改善,40年来,城乡居民住房面积大幅增加。2017年,宝鸡市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达到34.0平方米,比1978年的4.7平方米增加了29.3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居住面积达到35.0平方米,比2001年增加了12.7平方米。2017年,城镇居民平均每百户家庭拥有彩色电视109台、冰箱97台、空调91台、洗衣机99台、热水器91台,每百户家庭拥有汽车量26辆;农村居民平均每百户家庭拥有彩色电视118台、冰箱59台、洗衣机90台,每百户家庭拥有汽车量13辆。

图6 渭河百里长廊眉县段千亩荷塘全景图

(七)改革开放40年,宝鸡党的建设全面加强

40年间,宝鸡历届领导班子坚持用党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深入开展“真理标准大讨论”、社会主义教育、“三讲”教育、“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聚焦“反四风”、转作风,扎实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认真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深入开展“四整治四推进”,持续推行百姓问政、评议科长、干部代办、惠民事项公开等措施,干部作风群众满意度连年名列全省前茅。突出从严管理、激励担当,率先出台并落实“两个责任”追究办法、从严管理干部“5+2”等制度,严肃查处一批违纪违法案件,建立并落实“三项机制”,实现了常态化从严要求与制度化激励保障相结合。持续抓基层、强基础,深入开展“四位一体”基层组织建设提升年活动,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党的建设“两个覆盖”均达到100%,国有企业党建、“在职党员进社区”工作受到中央、省委肯定。同时,市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支持人大、政府、政协依法依章履职尽责,民族、宗教、统一战线、老干部等工作取得新成绩,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作用有效发挥,全市上下形成了共谋发展、比拼争先的生动局面。

图7 凤翔县长青镇长青村在宝劳务产业党支部揭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