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清末及民国时期的教育

第一节 废科举 兴学堂

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五月,皇帝谕各省府厅州县改书院设学堂(即所谓兼习中学西学之学校), “郡城之书院为中等学,州县之书院为小学。”榆林地区府、州、县书院从光绪二十八年(1902)起,陆续改为中小学堂。光绪二十八年(1902)绥德知州孔繁朴将雕山书院改为中学堂,校长高又宜。学堂每年支银811两,其中吴堡、清涧、米脂三县各补助银130两,其余经费用书院旧款。学堂修业期五年,开设修身、读经讲经、中国文学、外国语、历史、地理、算学、博物、物理及化学、法制及理财、图画、体操等12门课程。由于教员多为旧儒,理科课程直到民国年以后才开齐。杜斌丞先生曾在此校上学。

光绪二十九年(1903),榆林知府光昭,借榆阳书院旧址,捐置白银四万两,改建成“榆阳中学堂”,为当时全国419所中学堂之一。学堂总理(校长)由榆林府知府光昭(满洲正红旗人)兼任,教员有王默昌(王麟辉,绥德人)、高勤学、田万宝(田善堂)、刘衡轩等,都是地方名儒,知识尚未更新,因此,博物、外国语、理化等课程无法开设。学生有田岁三、杨翀宣、吴茂才、拓守谦等二十余人。每周上课26小时,读经讲经9小时,占全课时的四分之一(每日半小时的温经还不包括在内)。宣统年以后,分设文、理科,但依然是习文者多,学理者少。辛亥革命后,废榆林府设榆林道,道尹公署将清时的五县中学堂改名为殖边学堂,并将校址迁到东山忠义祠堂(原榆林中学所在地)。

光绪二十八年(1902),米脂知县李炳莲(湖南湘乡人)将圁川书院改名为“圁川小学堂”,校长高愉亭,开设课程有修身、读经讲经、中国文字、算术、历史、地理、格致、体操等八门。李知县还捐资设立了学生津贴和优秀学生奖赏制。光绪三十一年(1905)米脂县城人士曾为此立碑,以示纪念。

光绪三十年(1904),定边县堆子梁天主教堂,在当地开设“培德小学堂”,学校设置仿西学,除国语外,开算术、常识、拉丁文、体育、音乐、图画等,学制六年,为四二分段制。这是榆林地区开设最早的教会学校。

光绪三十一年(1905)八月,皇帝谕立停科举以广学校,科举制度至此告终。从光绪三十二年(1906)起,榆林地区各县城纷纷兴办学堂,并在乡镇建起不少小学学堂。这一年横山知县章春芳将岩绿书院改成了高等小学堂,延请陕西两级师范生二人任教。当时群众称之为“洋学堂”,不愿送子女入学,后官府强迫各堡私塾学生入校,总共12人,分甲、乙两班。这一年,吴堡兴文书院山长霍九徵与吴堡知县桂严,将书院改为吴堡县立高等小学堂。与此同时,府谷的荣河书院、神木的希文书院、佳县的正乡书院、清涧的笔峰书院、定边的定阳书院、靖边的崇正书院等都改成了小学堂。

当时的学堂有官立、公立、私立等几种形式。据旧志书记载,光绪三十一年(1905),榆林知县李炳麟在城内南街买民房建立高等小学堂一处(官立),岁支白银370两,钱457串文,均由各行业捐献。光绪三十四年(1908)榆林绅士张炽章(张季鸾)、白玉镇等,在城内南街白姓院内创设“公立两等(初、高)小学堂”一所,聘请黄振河为教员,延请高普熙、萧荣绶、叶正森、杨锦江等义务授课。清宣统元年(1909)榆林城内李学士中巷孝廉郭瑞西,耗家资在榆阳桥南的三义庙附近创建“榆林府中等农业学堂”(私立),并自任堂长。光绪二十九年(1903)清廷开始创办女学,榆林地区到民国建元才有女学出现。中华民国元年,榆林县公署依照教育部普通教育法之规定,在殖边学堂(原榆阳书院)西院创设女子初等小学堂一所,由私塾教习窦桂芬(窦馨山)任校长兼教员。民国二年(1913)殖边学堂校长杨翀宣之妻刘镜霞,受其父刘浩(佳县人、留日学生、同盟会员、孙中山曾派其到陕北活动)的影响,在榆林城内关帝庙(现榆林市委党校院西)兴办第二女子小学堂。女子学堂存在时间短暂,几年之后,男女既可同学,又可同校。

光绪三十一年(1905),榆林县牛家梁村的富户关虎高,自筹资金建瓦房六间,办起牛家梁初等小学堂(私立),聘请秀才王魁教授子弟,月薪为银洋20元,并向外地招收学生。学生每人每年负担石炭200斤,麻油1斤,交纳学费银洋2元。开始时,学生只有21入,后因办学有方,城内富户子弟及神木、内蒙古等地亦有子弟前来投亲就读,到辛亥革命前,该校学生增至40人。清宣统二年(1910)榆林城南镇川镇,也有民众自筹经费办起了“公立两等小学堂”。

光绪三十至三十二年(1904—1906),绥德知府孔繁朴、张铭坤(河南渑池人),先后在城乡办起官立初等小学堂19所,共有学生200余名,每年支银320两,由中学堂拨给。教员由地方官及劝学总董聘任或委派,修业期限及课程设置均用奏定。使用课本由学部编纂,国文第四册第一课是国旗歌(附有彩图“大龙旗”),其歌词是:张龙旗,乘长风,龙旗所指,自南至北,莫不率从……。其时,扶风(今米脂县杨家沟村)村民还自筹资金,办起了“扶风两等小学堂”(公立)。

光绪三十二年(1906),神木县筹措常年款项,建立高初两等小学堂共十一处,均为官立。其中县城高等小学堂一处,初等小学堂四处;四乡初等小学堂四处,高家堡初等小学堂二处。

光绪三十三年(1907),定边县城官立高等小堂一处,学生32名;官立初等小学堂二处,公立初等小学堂一处,共有学生34名;安边城内官立初等小学堂二处,城外二处,私立一处,共有学生67名;四乡共有官立初等小学堂十五处,公立初等小学堂七处,私立初等小学堂一处,计有学生226名。此时,府谷县有高初等小学堂一处,由南门外荣河书院改设。城内还有蒙养学堂一所,半日学堂一所,设在仁义街大钟楼北。县川、黄甫、古城、清水、哈喇寨、木瓜、孤山和镇羌各有蒙学堂一处,均为官立。此外还有公立、私立学堂三十余处。这些学堂有许多设在寺庙内,符合光绪二十四年(1898)清帝的诏谕:“至于民间祠庙,其有不在祀典者,即著由地方官晓谕居民,一律改为学堂,以节靡费,而隆教育。”另据光绪三十三年(1907)《绥德乡土志》记载:“周家崄(今属子洲县)设初等一堂在文昌庙”,“双湖峪(同上)设初等一堂在本镇”, “三皇峁(同上)设初等一堂在本镇”。

光绪三十三年(1907)冬,由定边知县吴命新倡导,由定边城和安边城的官绅商民,集资130余股(每股白银五两),办起一所织毛公所附设艺徒学堂,地址在安边西关。当时,定边县每年生产的羊毛约二十余万斤,都被堆子梁天主教堂开的“洋行”收买,清朝官府开设这所职业学校,让学生学习栽绒毯,织毛褐的技艺,目的是“开通风气、挽回利权”。学堂从宁夏灵武招聘栽毯艺师四人,织褐艺师二人,传授技艺,招收学徒15人,另请教员一人,开设修身、国文、算术、图画、体操等课程,间日分科讲习,每天早午各一小时,其余时间都学习手工。学徒免交学费,每季由织毛公所发给衣资银一两。这所学校的创立,开榆林地区职业教育之先河。

学堂是清朝末年与民国初年废科举,办新学的产物,存在时间不长(1898至1912),但作为从旧学向新学的一种过渡,其意义不容忽视。“中学为本,西学为用”的教育方针由此而得以实现。中国两千多年尊孔读经的封闭式封建教育的模式由它的产生而告结束,中国的传统教育结构受到致命的冲击,代之以中西结合的新的教育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