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节 绥德县教育概述

绥德,秦上郡,陕北黄土高原交通、文化重地,教育早兴。唐设儒学、医学,宋创学宫,明建试院,清有州学、书院、义学。仅明清即出进士55名,举人172名,贡生547名。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雕山书院改为中学堂,李鼎铭先生1910年曾在该校受聘任教。

民国元年(1912)城乡21所小学堂改为小学校;民国三年(1914)办女校,民国十年(1921)立平民学校,只收贫家子弟。至民国十三年(1924)有学校59所。民国十二年(1923)陕西省立第四师范学校在绥德开办,从陕北23县招收学生。

民国二十四年至二十九年(1935—1940)国民党政府在绥德大力推行“党化教育”,曾设训育课;而离城偏远的苏区创办了列宁小学,收生不分贫富,不要学费,不限年龄,教材内容与形势、生产相结合,教学方法灵活多样。

民国二十九年(1940)2月,绥德建立红色政权。人民政府废除旧教育制度,执行陕甘宁边区教育法令,采用新课本,在教学内容、办学形式上适应革命形势和人民大众的需要。小学、夜校、冬学、巡回学校、识字组等各种形式的学校如雨后春笋,遍布城乡。绥德市内刘佩珍识字组和四十里铺王家桥识字组的经验都曾在边区推广。民国三十二年(1943)抗大第七分校曾设在城外西寺山。

民国三十六年(1947),胡宗南两度进占绥德,教师东渡,学生逃难,学校停办。次年春只恢复44所小学,教师64人,学生146人。

1951年,开办绥德工农速成中学,1956年招收高中班。1955年新建初中一所,1958年县政府发出“教育要大跃进”的号召,中小学校数猛增,并建中专一所,大学一所。1961年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撤并了一些学校。1965年农村办耕读小学,办学形式多样化,计有中小学622所,教师1957名,学生39895名,教育质量逐渐提高。

“文化大革命”中,学校搞斗、批、改,取消升级、毕业、升学考试,实行“推荐选拔”制度,小学乱“戴帽”,中学滥布点,公社办起“五七”大学,县上办起共产主义劳动大学,教育事业受损,教育质量下降。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拨乱反正、认真落实知识分子政策,平反冤假错案,提高教师社会、政治地位和经济待遇,采取统一考试择优录取的招生办法,激发了广大师生的积极性。对小学布局、中等教育结构重新调整,开展了教学改革,使绥德县普通教育、专业教育、成人教育、学前教育生机勃勃。1984年,全县集资270多万元,扩建整修了部分中小学校舍。同年6月,榆林地区教师进修学校在绥德成立。1985年,绥德县率先普及了小学教育。至1989年,全县有中小学461所,学生39398名,教职工3268名。从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到1989年,高中毕业生中考入高校的有1080人,考入中专的有2880人,绥德县成了榆林地区仅次于榆林市的教育文化中心。

附录

1.绥德县城关第二小学简介

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创建,地址在州城南关原龙文书院内,始名初等小学堂。民国六年(1917)并入绥德县模范小学校。民国十年(1921)又另开办,改称南关小学。民国十九年(1930)县财政局长兼南小校长(名誉)的白绍武,同商人李永恩用“商品打采”的办法,筹集银洋900元,修建三个教室,开设高年级班,遂改校名为南关高级小学校。民国二十九年(1940)以后,归陕甘宁边区教育厅领导。1947年胡宗南进攻陕北时一度停办。1948年与实验小学、女子小学合并,改称绥德市联合小学(今城关一小)。1949年,南关小学从“联小”分出,在娘娘庙(今校址)另办。1955年秋,改校名为绥德县城关第二小学,是一所全日制完全小学。1966年“文化大革命”期间,少数教师受到批判,文化课教学受到影响。

1978年,被列为绥德县重点小学。该校“加强基础知识教学,从小培养学生动脑、动口、动手能力”的实验,取得显著成绩,曾在本县和外县一些兄弟学校交流推广。该校少队工作也很出色,曾两度进入榆林地区先进少先大队部行列。1985年,少先队员贺小渡代表榆林地区少先队员出席了“全国少先队员代表大会”。

该校创办以来,培养出许多优秀人才。白纪年(曾任中共陕西省委书记)、白介夫(曾任北京市副市长)以及刘广、马国骥、邢和模、马耀武、白军年等党、政、军、校负责人少年时都曾在该校就读。该校占地9亩,基建面积1873平方米。有教学班23个(其中学前班5个),学生1017人,教职工56名(其中教师51名),校长陈英是全国“五讲四美为人师表”先进个人,陕西省劳动模范。

2.绥德师范附属小学简介

绥师附小的前身是平民小学。民国十年(1921)榆中学生贾春林(毕业于绥德义合小学)将绥德县劝学所发给赴榆学生的津贴费集中起来(计银洋100多元)在绥德城文庙东院租房三间创办起一所民众小学,专门招收贫寒子弟入学,免收学费,并发给学习用品。时有教师一人,义务上课,学生20多人。此举曾轰动了绥德县。民国十二年(1923)平民小学由文庙东院迁到忠义祠(今附小所在地),增加义务教师2人,工友7人,学生发展到50多人,全年捐集经费约300元(银洋)。因为办学目的在于为贫民服务,并且限制富家子弟入学,所以改名为平民小学。从民国十四年(1925)起,平民小学的校长和教师,全由“陕西省立第四师范”(在绥德)的学生兼任,成为事实上的师范实验场所。

民国二十三年(1934)陕西省立绥德师范重新开学,在原平民小学的基础上,正式成立绥德师范附属小学。经费由陕西省教育厅划拨,校长由绥师训育主任陈云甫担任。时有教工二人,教学班四个(其中六年级班一个),学生70多人。该校实行男女生同校同班上课,破封建传统旧习,立时代进步新风。民国二十五年(1936)马润芝(共产党员,米脂县人)任校长,学校面貌一新,教学班发展到六个,一至六年级开齐,学生增加到100多人。增修了教室,开设了图书馆,改善了办学条件。学校还聘请绥师学生义务承担一定的教学任务,加强了师资力量。民国二十六年(1937)春,马润芝校长出席了蒋介石在庐山召开的教育会议。民国二十七年(1928)该校由于经费大减,一度陷入困境。

1940年绥德解放,附小由人民政府接办。在1942年的整风运动中,校长刘培仁(绥德人)出逃,学校很不景气。1943年秋,该校与文庙小学合并,称实验小学,又吐生气。

1952年,绥师附小重新开办;校址仍在忠义祠,有教师14人,学生200多名,6个教学班。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附小的教学秩序被破坏,1970年绥师下放到绥德县办以后,附小也更名绥德县城关第三小学。

1978年5月,绥师收归榆林地区管理,三小复更名绥师附小。此后,逐年充实师资力量,改善办学条件,现在有教职工45人,教学班24个,学生910名。

3.绥德师范学校简介

绥德师范学校于1923年5月,由陕西省教育厅在陕北绥德城内雕山书院旧址创建,原名为“陕西省立第四师范学校”,高竹轩任校长。1924年初,因高办学思想陈旧,且采用封建式的管理方法,引起学潮后校长被撤职,遂由共产党员李子洲任校长。他改革教学内容,聘用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任教,使学校面貌焕然一新。1924年冬,学校成立了党小组,1925年成立了陕北第一个共产党支部。到1926年,300名学生中有240多名参加了党、团组织,校风整肃、学风浓厚,革命气氛空前高涨,成为陕北地下党革命活动中心之一。大革命失败后,国民党当局先后于1927年8月,1928年4月,1930年12月三次封闭学校。1934年6月学校恢复,更名为“陕西省立绥德师范学校”。校方推行法西斯教育和“新生活运动”,学校为反动势力统治。1938年学校重建党支部。

1941年1月归陕甘宁边区政府管辖,明确学校为“正规化的师范学校”兼“干部教育”的职能。其间,边区政府派杨滨、欧阳正(杨述)、韦君宜、郭琦到学校任教。同年暑假学校组织100多人到延安参观,两次受到毛主席等中央领导同志的接见。1943年增设地方干部训练班。当时学校在教学上注重时事政策教育,管理上加强思想工作,分配上服从革命需要,课程上增设“边区建设”“生产知识”“医药卫生”等。开办了纺织厂、农场、染房、商店,师生每天保证两小时劳动课,度过了困难,支援了边区建设。同时,坚持自编节目,深入农村、战地宣传慰问演出。1948年增设文艺班。1947年胡宗南部进攻边区,学校同米中合并。至新中国成立前绥师先后为革命输送了2000多名干部。其中白明善、乔国祯、王兆卿、白雪山、高光祖等为民族解放事业光荣捐躯。安子文、马明方、张德生、刘澜涛、张达志、贺晋年、贾拓夫、朱侠夫、常黎夫、白如冰、汪洋、白纪年、白介夫、白治民等成为党政军领导人。还出现了柳青、刘燕平、雷飞、王培祥、白秉权等著名教师和文艺工作者。1926年至1949年,常汉三、杨翰章、马济川、刘眷元、白焕亭、霍仲年、刘若曾等先后任校长。

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二年,学校又恢复了单一的师范性质,1952年始招收中师班,1957年停止招收初师班。1959年与省第二教师进修学校合并。1960年学校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单位。“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停止招生;1970年归绥德县管理并改为普通中学。1978年学校收归榆林地区管理,停招中学班,面向全区招收中师班,主要培养小学教师。这一年,校长孙秉悦当选为第五届全国人大代表。新中国成立后,绥师累计招生7834人,不少人成为榆林地区教育战线的骨干。

1985年5月,绥师西安校友会成立;1986年4月绥师北京校友会成立;1988年绥师新疆和青海校友会成立,新老校友纷纷为母校捐款捐物,希望母校办得更好。1989年学校有教工772人,学生640人,12个班。学校占地12935.03平方米,仪器室、电教室、音美室设备较齐全;有师生阅览室6个,图书馆藏书5万册。学校在教育科研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教学质量也不断提高。

4.绥德城郊二中简介

绥德城郊二中是一所县办重点中学,坐落在县城西郊二公里的大理河畔。学校占地80亩,建筑面积10312平方米;1989年有26个教学班,学生1733人,教职工779人,其中教师77人。

城郊二中1955年创办,时称绥德中学,由贺登选任校长,当时招收初中6个班,341名学生,有教职工30多名。1958年秋,招收高中班一个,学生50名。1959年改称绥德县城郊一中。从建校到1966年,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荣获国家首批18博士学位之一的徐文耀于该校毕业,另有作曲家、电影导演、省办刊物主编、省篮球队教练五人,地师级干部多人。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学校停止招生,师生停课闹革命,学校领导、教师10余人被揪斗、殴打,并因武斗致死3人,受伤10余人,判刑4人。1968年学生全部上山下乡或回生产队劳动,教职员继续搞“斗、批、改”。1969年12月和绥德高中合并,为纪念毛泽东的“五七指示”而改称“五七中学”,招生实行推荐选拔,学制改为二年。1972年春又与绥德高中分校迁回原址,称绥德县城郊二中。在“开门办学”盛行时期,二中办了农机班、农技班、艺术班、赤脚医生班,并在薛家峁公社崔家圪坨村办了农场,学生分班下场劳动,学业荒废。

粉碎“四人帮”后,教学质量逐年提高,1978年,二中被定为县办重点中学,师生勤教勤学,蔚然成风。1984年168名高中毕业生参加高考,升入大专院校75名(全县84名),升入中专20名,升学率达56%。

截至1989年,二中共培养初中毕业生6000人,高中毕业生9345人,考入大专院校794人,中专581人;经高校学习考取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和留学生10人。1983年至1985年被评为陕西省三好学生二人;获全国数学联赛优胜奖四人。1986年至1989年,有二人获全国高中数学竞赛三等奖;二人获全国高中物理竞赛三等奖;一人获全国高中化学竞赛三等奖;一人获全国初中数学竞赛三等奖;二人获全国初中数学竞赛省级三等奖和四等奖。初八七级(1)班、初八九级(1)班、高八九级(1)班和初九一级(2)班被评为省级模范班集体。

“红花全凭园丁育”。三十多年来,二中教职工中涌现出许多先进模范人物,受到国家的表彰奖励。有二人出席了全国文教群英会;一人两次获全国及陕西省优秀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奖。1982年,学校被评为陕西省“五讲四美”先进集体、爱国卫生先进集体。从1988年起,学校先后开展初九O级理化实验教学试验和初中物理目标教学试验。到1989年学校解决了77户教师的住房问题。总建筑面积为4260平方米的现代化综合性教学大楼已于1989年11月建成并使用,学校面貌焕然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