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节 吴堡县教育概述

吴堡教育源远流长,自元代起即有教育机构,明代至清代道光前,中科举者屡见不鲜。据旧志载,截至道光前,吴堡先后中进士3人,举人18人,贡生228人。

道光二十七年(1847)至清末,由于朝政腐败,财力维艰,教育事业江河日下,此期间仅考取贡生20余名。光绪三十二年(1906)引新学,原“兴文书院”改为高等小学堂,次年又立9处初等小学堂。到民国十年(1921),吴堡有国民学校20所,学生245人;高级小学2所,学生40人。民国十七年(1928)全县有初级小学27所,学生346人;高级小学3所,学生58人。这一年仅有大学毕业生1人,师范毕业生12人,中学毕业生5人。

1940年人民政府成立后,重视发展教育,创办40余所初级小学。高初级小学学生增加到1256人。在发展小学教育的同时,还开展了农民识字运动。在整个40年代至50年代初,农民识字运动卓有成效,倡导者、组织者、兼教师任逢华先生,曾被陕甘宁边区政府誉为“社教英雄”,当时的《解放日报》和中央电台分别以专题“吴堡千余名农民的教师“报道过他的事迹。

上世纪50年代至“文革”前,教育事业蓬勃发展。1953年,一次性将所有民办小学转为公办小学,鼓舞了群众办学的热情,在这期间又创办了任家沟、宋家川两所中学。

“文革”十年,吴堡教育受到严重摧残。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情况得以好转。随着办学思想的转变,调整了教育结构和学校布点,压缩了一大批盲目发展起来的中学,从师资和经费上,保证了学校需要。1985年,经省、地检查验收,达到了普及初等教育的部颁标准。1989年,全县有电大1所,学员32人;完全中学1所,初级中学4所,9个高中班,40个初中班,学生2939人,教师244人,有职业中学1所,有教职工28人,但学生只有16人。有小学192所,842个教学班,学生6924人,教职工663人。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8.7%。

附录

1.吴堡县宋家川完全小学简介

首创于民国八年(1919),始名“宋家川高等小学”,校址在河神庙,第一任校长宋发祥。民国十四年(1925)有学生40多名。民国十七年(1928)至民国二十八年(1939),因日寇从山西隔河向宋家川发炮,学校又搬到西车家塔。

1940年吴堡县人民政府建立后,在任家沟重新办学,取名“吴堡县第二完全小学”,校长林青(女)。1941年9月,吴堡县第一届参议会选举第一完全小学(太平寺小学)校长高云卿任副议长后,学校随县政府迁入宋家川镇,故改称宋家川完小,校址先在仓房院,后搬到旗杆院,1950年才迁入现址。1958年“大跃进”中,该校曾办过生产粉笔、墨水和糨糊的工厂,勤工俭学成绩显著,被列为榆林地区和陕西省的重点小学。“文化大革命”期间,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被打乱。1976年以来,学校抓校风、教风和学风的整顿,教学质量逐年提高,升学率列全县前茅。1986年以来,办起了“注音识字提前读写”实验班,坚持三年成绩显著。1987年宋家川办起二完小以后,校名改为“吴堡县宋家川第一完全小学”。

到1989年,学校基建面积达2048平方米,有教学班14个,学生618人,教工44人;有教学仪器.82件,图书1710册。

2.吴堡县宋家川中学简介

宋家川中学位于吴堡县城东北角,创办于1958年,始称“吴堡县第二初级中学”,招收二个初中班。1962年时发展到八个初中班,但因国民经济困难而停办,师生全部并入任家沟中学(曾是吴堡县第一初级中学)。校址一度被县委党校占用。1970年恢复办学,改名为“吴堡县宋家川中学”。

“文化大革命”后期,该校曾办过“五七文具厂”能生产墨水、墨汁、糨糊等。1989年,宋中有22个教学班,学生7253人,教工91人,其中专任教师74人。学校占地38亩,基建面积6480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