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能定,心便静──让专注变成习惯,重复造就卓越

朋友的孩子小Jivan两个月,有一天,我们俩各自带着一岁多的儿子去亲子餐厅,我和Jivan吃完饭后,他去游戏区转了一圈,选了架子上的一本书,说要看。对桌还在一边忙孩子、一边塞冷食物进嘴里的朋友见状,问我:“Jivan多大开始可以一直坐着看书的啊?我们家这个连吃饭都不愿意坐好,给他书也都不看。”

回忆起爱看书的Jivan,快满一岁时还无法听我念完半本书,当时,我们每天一起坐着吃完早餐,他还坐在餐椅里的时候,我就会拿书来陪他一起看,让亲子互动为“阅读”这件事加分。直到试到一本能引起他好奇的宝宝操作书后,我就开始执行每天都看同一本书,从一开始的惊奇,到后来每一页有些什么的记忆力训练;也就是先找到书本中吸引孩子目光的一个小点开始,兴趣就在其中被培养起,“好好坐着”的常规也一并建立。接着,固定的事情重复做,习惯就养成了。有趣加上习惯,一岁多起, Jivan每天早晨的专注力训练,就在亲子共读的时光中展开。所以,没有孩子不看书这件事,只有父母不坚持、不陪伴,在还没摸索到孩子的喜好前,就先入为主地觉得“他就是不会做啊”而放弃持续帮助孩子探索。

至于,坐好吃饭也是同样的执行方式,“吃饭皇帝大”意思绝对不只是“吃饭很重要”而已,它还包含对“吃”的态度,教养者养成让孩子坐好再开动,是对食物的珍惜,对大地心存感恩,对为了饱食而努力的人们的尊重。

有许多家长为了在吃饭时间让孩子坐好,连万能的手机都供上了。坚持不用手机的,常会是这种状况:两夫妻又是安抚,又是吃饭,又想聊天,孩子不断上演“你丢我捡”或是敲碗筷的吵人行为,不如意就大叫,把大人搞得团团转,还不断被投以异样的眼光。一顿饭下来别说餐桌礼仪了,连饱餐一顿都没有。面对孩子持续的这些行径,大人总是以“没办法,孩子的个性就是这么强势啊”来解释,其实这都是出自于孩子知道“我这样做,对得到我要的东西‘很有用’”。而孩子想要得到的,往往都是父母的关注,因为孩子知道“我丢了妈妈会帮我捡,我大叫爸爸会把我要的东西都给我……”自然引来父母关注,以至于孩子依旧学不会规矩。

其实,孩子开始可以抓握,自己能决定东西要不要掉落,是很吸引人的大发现,因为他们对于自己的身体有更多的掌控。我的建议是:我们可以先肯定孩子能够精准控制抓和放,让孩子一来一回“练习”几次后,就可以语气平缓地提醒孩子要好好握住,吃饭时间丢东西是不被允许的,等玩的时候再陪孩子一起游戏;再不然是孩子不断大叫,制止无效,可暂时带离现场单独教。基本上,孩子在肚子饿的状态下,“吃”当然是第一,知道教养者能喂饱他,他就会展现合作;反之,教养者就要想想,是不是孩子不够饿、身体不舒服、食物不适合等原因,所以才不好好配合吃饭。

Jivan六七个月时,我们就让他明白,“吃饭时间,大家要一起坐着”,倘若他不好好吃,也必须等妈妈吃完,再一同离席,绝对没有“你去旁边玩”这种事。如果我想好好享受一顿饭,就不可能放任孩子想做什么就做什么,“餐桌礼仪”绝对是从平日生活中养成的。

起初他当然总是挣扎着想爬出餐椅,我会准备几样小食物,我一边喂食的时候,他也不能闲下来,开心地弄脏弄乱都没关系,吃完后还可以画画,等等。给Jivan“自己”保持忙碌的东西,“有事做”以协助他坐好、坐满时间,身体安定了,心就安顿了。当孩子感觉用餐时间坐在餐椅上和大家一起用餐是快乐的,那么脑内的快乐神经传导物质“多巴胺”,就会促使孩子愉快且持续地做这件事。

在孩子学会“自律”以前,必须要由教养者的“他律”开始,明确引导孩子符合规范,画出“他律”那条清楚的界限。当孩子从“外在规范”进步到自然而然在“阅读”和“用餐”时,就表现出合宜行为的习惯,大人即可进一步协助孩子“集中注意力”,排除环境上的干扰,持续该得体行为的维持,同步建立起孩子因“良好习惯”而发展出“自律”的能力。

习惯成自然,我们给孩子灌输正确的用餐观念,渐渐地,大脑将这些观念“习惯化”,俨然成为内建的“自动导航”,表现在外就是孩子的行为。所以,良好的习惯要从小养成,让他律变自律,是为了日后的省力。

在信息爆炸的今日,如何找到信息已经不是问题,如何过滤、撷取出最适合的信息,反倒是当今教育备受挑战的学习能力。父母要怎么培养孩子坐定,控制自己的专注力,稳固学习的基础?孩子能“定”,首先需要“规律的生活作息”,让身体与精神状态先处于一种稳定的最佳状态。想想一个已经到了睡眠时间的孩子却还无法入眠,若这时又发生无法称心如意的事时,一定是马上哭闹,因为他被疲累淹没了,在他的情绪之下,是他的基本需求未被满足。有了规律的作息,教养者在成长的过程中,即可开始给予孩子“必要的规范”和“有限度的选择”,从“行为的抑制”方面着手,让孩子明白必须全神贯注于当下正在进行的事物,并贯彻始终。

“必要的规范”不免会需要配合外在的“抑制”。起初,看似是孩子行为被限制、被约束规范了,但随着他们的成长,其实是在训练孩子大脑中控制注意力的前额叶。“我知道你很喜欢你手中的车子,但我相信你知道,吃饭的时候要坐好,不玩玩具。你要自己把玩具车停好,还是妈妈帮你收好?”

或是本来好好地在亲子共读,孩子却因为外头垃圾车的声音走神,想跑到窗户旁边看,陪伴在侧的大人就可以提醒:“你知道那是垃圾车的声音对吧!我们专心来听,听听它离我们近还是它开走了呢?”千万不要在这个时候责备孩子,“你怎么这么容易分心!”孩子对世界保有好奇心是正常的,我们只需要稍作修饰,把好奇心用另一种可接受的方式排解,帮助孩子调整至恰当的行为即可,然后马上持续专注、约束自我,如此,将会影响日后的成就。

我常说,教养都在生活中的小细节里。学龄前,甚至是不满一岁的孩子,已经能够凭借大人的帮助,抑制自我行为,例如:去逛玩具店,让孩子把喜欢的玩具放回去,抑制想要带走的欲望,和教养者平静地离开,就是从行为上达到约束的效果。教养者更可以借此带着孩子练习“好好道别”这件事,孩子会慢慢学习到的,有些时候,即便再喜欢,也不一定要占有。更重要的是,挥手告别的那刻,心中便接受了当下的情况。久而久之,日后也不会发生小霸王在公开场合打滚耍赖,出现哭闹“我就是要”的情况。

另外,也可以用食物来让孩子练习行为的抑制。教养者可以准备孩子爱吃的东西,告诉他一次只选一个吃,嘴里的吃完再伸手拿第二个。接着,教养者吃一个,吃完了,才换孩子拿一个吃,不只拉长等待的时间,抑制“想要”的感受,孩子还需要学会“同享”。两岁上下,不妨就可以试试,拿一包完整的孩子爱吃的东西给他,然后在孩子吃到一半时,请孩子终止,并将剩余的半包食物还给教养者,“宝贝,好了哦!我们要下车了,整包饼干先交给妈妈收好,还有一半留着明天再吃哦!”当孩子能够立即停下,并将喜爱的东西交出时,就是能够“克制与控制”的表现。

还有,想要让孩子在控制行为或约束自我方面能做到让双方都满意的结果,那么,提供有限度的选择,亦不失为一个很好的方法。

“有限度的选择”,是在教养者可接受的范围内提出两到三个选项,像是:“你觉得先吃花椰菜还是先吃肉呢?”“你今天要泡澡还是淋浴?”无论孩子选哪一个,都离不开“菜肉均衡”“就是要洗澡”的原则。

有限度的选择,在孩子都拒绝时也颇有效,但前提是教养者可以平心静气地接受孩子选择的结果,例如:“(在孩子整天下来没有玩的一身脏或满身汗的前提下你可以选择不洗澡,但你知道不洗澡不上床,晚上就自己睡在地垫上,只给你棉被。或者,你再想一想,现在去淋浴,会很快洗完,怎么样?”强调孩子依旧保有选择的权利,他会因自我感受仍被尊重而降低情绪的起伏。然而,父母也必须协助孩子理解并坚持:但我们家也有家中的规矩。不过,家里除了坚定,也要有“温度”。记得,父母要陪伴着孩子,询问孩子为什么不愿意洗澡?躺在地垫上的感觉如何?想不想到床上来跟爸爸妈妈撒娇抱一下?都是很有用的“诱惑”,用爱与包容,接纳并改善孩子的行为。

如果是用开放性的问句,没有提供任何选项,就必须确保无论孩子说什么,父母都能够做到,不失信用,否则像这样问孩子:“你今天晚餐要吃什么呢?”孩子回答:“巧克力!”孩子选的大人没办法接受,教养者流于说教:“怎么可以吃巧克力当晚餐呢?不健康。”甚至责备:“你在想什么啊!脑袋里怎么都装这些东西……”那么,又无可避免地要挑起双方情绪,一团和气的用餐时间也被破坏了,那还真是自找麻烦!

日常生活有太多事情可用来抑制孩子的行为,为孩子的成长提供稳定、安全且必要的规范,但教养者不要规范得过头,设下太多凌乱的规定。建议是把几个大方向掌握住,并彻底贯彻即可,例如:吃东西一定是坐在餐桌前、玩游戏就在游戏区、每天固定阅读的时间,至于在这之中留白的“How”,怎么吃、怎么玩、看哪几本,等等,就交由孩子自己选择。

留白的弹性空间,用来培养孩子判断情势、取舍与抉择的能力,这是在“专注”之上一层的能力训练。

Jivan在玩乐时,尽情蹦跳,但是一到该坐下看书、吃饭、出行的时间,便能一坐两三个小时,即使是长途旅行十几个小时,也能安静坐妥并自得其乐,这是从小养成的“定性”,知道什么时间要静下心来,什么情况做出何种行为,什么事在什么时间点不能做,而不是任孩子为所欲为,由他“左右”父母。有定性的孩子,心就会安稳,散发沉稳的气质;而有一颗稳定的心,便有助于日后注意力集中的思考和学习。

能对事情投入高度且长时间的专注力,是高成就的人具备的特质之一。“专注力”就像是地基,地基扎得牢固,才能往上搭又稳又高的鹰架,学习不至于松软坍塌。有人说:“我的孩子也可以很专心啊!他看手机一坐就是一两个小时。”孩子要专注,不是拿电子产品让孩子盯着看,因为这不是孩子“主动”的投入,在这样的过程当中,孩子的脑袋只是傻傻地“被动”被吸进蓝光的世界里,大脑并没有在灵活地思考。专注力,是要靠自主控制的,它与往后的“自律能力”高度相关,孩子将心思只专注一件事或几件重要的事上,需要心无旁骛的主动投入,并拥有“抑制”其他欲望的控制力,把外界此起彼伏的刺激排除在外。

做事情总是能全神贯注地投入,当然也是习惯的养成,希望孩子不是想到什么就去做什么,就从生活常规,比如“吃饭”“阅读”的要求做起,让零到三岁的大脑,经由教养者日复一日的陪伴且正向的体验,逐渐变成自动化的优良习惯,“要专心”,就是孩子的脑神经自动的表现,先有了外在的控制,才发生内在的控制,成了一种“处事态度”。

人的大脑是由数以千亿计的神经细胞组成,神经细胞又叫“神经元”(Neuron),研究指出,宝宝还在子宫内时,神经元就已开始生长,大量生长的神经元在零到三岁之间会进行连接,连接会形成神经回路,比喻成一台计算机内部传送与处理信息的线路更好理解。每个孩子的差异,除了部分基因的遗传,更因与教养者的互动、生活经验、学习、环境等不同,而产生脑中常用与不常用的神经元连接。

根据大脑运作“用进废退”的原则,常用的连接日积月累而活跃成自动导航,也就是习惯,如此一来,面对全新且陌生的世界,孩子就发展出一套自己应对外界的基本模式。那些不常用的连接,一开始来自于教养者对孩子生活的约束,后来弱化了神经元的连接,再加上“专注力”连接的不断强化,抑制外在诱惑的回路总能自动开启连接,孩子的好习惯就能够持续稳定地发展。

这也就是为什么零到三岁是各方面教养的关键期,孩子之后是否稳定地发展,头三年的基本功不能少。前面提到,“专注力”是一切学习的基础,若希望孩子有“学习力”,像一辆车直直往前行驶,那专注力就是它的引擎,甚至还搭载了涡轮增压器,“自律”与“定性”就是它的双涡轮,具有省油耗、动力升级的双重优势,事半功倍。

Jivan两岁半后,我重回职场,每天下班回家,他就兴奋地追着我们,与他一起看书,常常是反复看完了三四本,直到我装可怜央求,“妈妈已经讲了一天的课,喉咙需要休息了,那就再一本哦!”因为Jivan已能够投入于自己手边的事,阅读也是,所以就没有再硬性规定一定要坐在餐椅上看书。他现在除了会坐在自己的书桌前看,若是要我们念给他听,他常常是站着看书中的图画,专注地听坐着的我念,我会把书放腿上,与他的视线刚好对应上。后来我才知道,站着是因为这样方便他在我一念完,他可以马上冲去再拿一本,不用上上下下地爬。等到我说的最后一本真的读完了,他就拎着书,换去找爸爸,同样再要爸爸念上好几本,睡前在床上还有固定的外语书要看。

这样听起来好像我们家有很多童书,让Jivan每天都能吸收不同的故事和新鲜感,但是,东西一多就杂,孩子也容易分心、不珍惜。所以,即便我们家的书不算少,我的做法仍是“求精求熟不求多”,因为孩子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偏好,同时我也观察到Jivan会看的就那几本书,不断、不断重复。孩子的故事书柜的高度,是适合孩子自己放取的,但我还是约三个月会稍做摆放的调整,毕竟有几本书的位置孩子不太会去碰到。

有了静下来的心与身体上坐定的习惯,孩子要耐得起同一件事重复做,让每一次的专注力都是真正到位的投入,才能在该事件中成为佼佼者。这个道理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就说了:“我们的重复行为造就了我们,所以卓越不是一种行为,而是一种习惯。”(We are what we repeatedly do. Excellence, then, is not an act but a habit.)

实不相瞒,我也曾经以为,要学龄前孩子爱上书,就是要多样或多重声光与按钮的刺激来吸引他们目光,后来却发现恰恰相反。孩子要练习专注,绝对是从“重复”开始的!一件事重复做,若能不断在重复的过程中逐渐减少干扰就越好。像是今天与孩子阅读时,孩子突然说要喝水,明天就在共读前先喝好水,然后提醒孩子这本看完休息时再喝;孩子今天阅读时嘴里还吸着奶嘴,明天就先和孩子说好,“我们来试着先把奶嘴拿下来,和妈妈一起念书里面的飞机啊蝴蝶啊。”

现在,我和Jivan每天早餐后都会开启固定的共读时光,几乎有半年的时间,他都指定要看同一本,甚至是之后要看别的书了,还是要先拿原来的那一本,之后才换别的本。不会很无聊吗?不,这都是大人的偏见,大人们觉得做一件事不停地反复很无趣,但对孩子而言,这都是“认识、验证、输出”的过程,他们要的是自己懂了的“成就感”,是对自己的肯定。在面对初来乍到的陌生世界,他能够知道这样东西是什么,他明天还记得这样东西是什么,指认事物并连接其名称,得意于学会怎么用语言说这样东西的名字,他的小小脑袋便受到鼓舞,输入进长期记忆,甚至能发现书中被我忽视的小细节,这对他而言都是极有意义的活动。所以,我推翻了自己最初的以为,体悟到:

要小小孩爱上阅读,他需要先百般不腻地专注于同一件事、一本书,进而从中体会到“熟能生巧的愉悦感”。

我们试想自己,同一本书,完全看完要再拿起来重读的几率有多少?而孩子,重复看同一本书、做同一件事,他能够不感无趣而仍能够从中得到乐趣,是多么难能可贵的事!正是因为每次都能投入,才有可能透过反复操作迈向精进。别怕孩子无聊,也别担心他固于一种游戏、一类书,这不但是专注力和持续力的训练,更是将来脱颖而出的关键——孩子要经得起烦,要不厌其烦。这就像练功,要做扎实的蹲马步。

有鉴于此,就算妈妈已经反复念给孩子听过无数次,书的内容也都滚瓜烂熟了,当Jivan要求一起看时,还是要展现语气抑扬顿挫。其实啊!不只是我, Jivan当然也都知道下一页是什么,会有什么惊喜,将发生什么事;阅读者可以经由问题提问来增加互动,多和孩子讨论。另外,念故事时转换故事中的主角,从不同的角度来看情节的发展和感受,也能拓宽孩子看事件的多重视野。我还有一招,是真的累到念不下去时,也确定这本书念过太多次,便会说:“换你念给我听吧!”只要耐心聆听与引导发问,即便他的词汇量有限,也并不妨碍我了解“Jivan是真的了解书本内容”的事实,同时,也刺激了他表达的能力。从日常中培养阅读与良好的底子,就不怕未来孩子学习虎头蛇尾,只求完成不求完整。

身为学龄前父母的我们,到底我们是希望孩子学得广、会得早(如数字、颜色,但这些都是入学后迟早会学到的知识,还是我们是想借专注阅读这个不断重复的练习,养成其中的专注力、学习力、持续力?

所以,当孩子投入于一件看似简单的事时,教养者可能求胜心切,觉得孩子已经会了而希望孩子再多学一点新的东西时,譬如:剪圆形,请别急着要他换成剪方形、三角形,因为他可能正在研究如何自如地使用剪刀,如何修出圆滑线条,如何掌握直径半径的比例,未来还可能是手工艺达人!能不放弃的好好做好、静心精深一件事,或许才是我们用尽心思,该从“共读”中调整的着力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