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涯不确定的年代,大人能保证孩子什么样的未来

大学甄选入学,前阵子如火如荼开始,高三学生开始积极寻找校内资源,尽可能做足面试的准备。不知通过多少人的转介,霓找到了我,唐突之余,她生涩又有礼貌地走向我说:“老师,我可以和您谈谈吗?”

约了某日午后,在一个多小时的会晤中,霓很明确地说她想念华语文教学系,希望以后有机会到国外教中文。她拿了整整五页纸的题目来问我,想要从我这里得到“制式的答案”,以“确保”自己能够顺利被录取,有时我话说到一半,她见猎心喜,会要我重复说过的话,以便她照本宣科地抄下来。我觉得她不时露出“喔!哇!真的吗”的眼神和语助词甚是可爱,但心底其实不希望自己“左右”她生涯上的价值观和判断能力。

这是一个“生涯不确定”的年代。已经没有什么是最好的唯一解答,不论我的年代,还是这个新时代,世界早已无法预测哪一条路可以通向“对的”终点,好像只有充满弹性并愿意坚持走下去的人,才能展现生命的张力,走出自我。而谁又有权利去“帮”他人决定他的人生,大人随口的评断或建议,都有可能是影响孩子未来的关键,但该承担后果的人,是孩子。

所以,每当霓问我一个问题,我就换个方式,把回答的掌控权抛回给她。直到她对这个问题,说了一个“象牙塔”般的答案,让我甚是思考,学校和家庭到底教育出了个什么样的18岁少年?

题目是这样:“你觉得,什么是在海外教语文最重要的能力?”

霓回我:“是语言吗?”

我就笑了,问她:“是你要教的语言?还是当地的语言?”她没想到会被我这么一反问,面有难色,继续傻傻地笑。

我又说:“如果你已经有办法到国外教语文,那你肯定是已经具备一定程度的专业水平和语文能力,才会通过层层关卡与检视,万中选一地得到难得的机会。”她点头如捣蒜,但实在想不出来到底什么才是最重要的。

我看着眼前的女孩,觉得我们的教育狭隘了一个人的可能性,又过度强调学科专业,落入纸上作业而忽略了最基本的日常能力。我对霓说:“你说的‘语言’,我想更精准地说,是‘沟通’吧!沟通绝对重要,但我想更广一点的来说,能体悟到‘生活的能力’,才是题目想寻找的人格特质。”

女孩很惊讶,她说她从来没担心过生活,怎么要到海外教书,“生活”反而是眼前这位她特别跑来请教的老师觉得最困难的?

生活的能力,关键是“心态”!

独立生活的自理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接纳差异或被拒绝的文化适应,这都是“生活”。我补充:“其实,离乡背井,找不到一种‘心态’去面对生活的种种挫折,往往是最最辛苦的。专业能力总有方法可以精进,但孤独、思乡,加上再也没有人在背后照顾时,会有一段时间,你必须克服内心的无助与孤单。如何与同事的相处、打不进异国朋友圈,又是另一个考验你‘人际沟通’的关卡,在学会如何在海外还能自如做自己之前,你有很多时候会只与你自己独处。”

这些再稀松平常不过的事──生活起居,多半在我们的教育观中被忽视了,当大人什么都帮孩子做好,说“你只管把书读好”的时候,正是在一点一滴剥夺孩子“生活”与“面对日常问题”的磨炼机会。千万不要只让孩子觉得“只有念书是我的责任”,吃饭时间到了才出现在餐桌前,甚至补习至深夜、整个周末,却完全搞不清楚父母在忙什么、祭祖在做什么,连饮水思源的感恩也没了。而把对孩子的关爱放在“分数”上,很容易忽视孩子内心的感受,反而会使孩子产生“父母根本不爱我、不重视我”的误解,在过度强调成绩的家庭环境中,让孩子对学习、对生命失去了热情。

孩子不会一到成年或离家,就“瞬间”知道怎么生活,缴个保险单也迟缴被罚钱,甚至连路上一丛绽放的杜鹃都可能叫不出名字,忘了怎么发现周围美丽的小事物……我还遇过几位刚到班上的高一新生,到打扫工作的时间,连抹布都不会拧,除了念书,请他们做其他班务还都会摆脸色呢!

放手,慢养,让学龄前的孩子,学习从生活中的小细节培养生活的能力、自我负责的态度、由自己承担后果并消化不愉快,你会发现,孩子能做的比我们想象的还多!

那么,生活的能力要怎么训练呢?健康的“心态”又要如何从小建立呢?当Jivan一岁半时能自己走路,跟着我搭乘公共交通工具出远门开始,我就秉持着有些事“不帮”孩子做,而是“等待”孩子自行完成,用“耐心”换取孩子的“信心”。

一、不要“帮”孩子做/想,“让”孩子做/想

例一:Jivan陪我去上班进办公室的时候,我会跟他说:“宝贝,你安安静静地去看看其他老师在做什么,回来告诉我,你想做什么?”而不是直接替他想好,“宝贝,你就在这里画画吧!宝贝,你去外面玩吧!”或是怕他吵到他人而设定了手机影片供他观看。

知道是跟妈妈去上班、能察言观色的孩子,鲜少会告诉你“我要唱歌”“我要丢球”等以自我为中心,但会吵到他人的回答。当Jivan绕办公室一圈回来,也观察到每个老师都有一个办公座位后,他跟我要了纸,问:“妈妈,那我要坐哪里?”并要了荧光笔去涂鸦。这么做,也是从生活中培养孩子善观察,注意细节。

例二:外出带的背包,一直以来都是Jivan自己收、自己背,出门前我就会给他充裕的时间去准备,除了基本的干净衣物一套,剩下的就由他决定要带什么玩具或饼干,外出后没有玩具或不是想要的东西时,他必须接受“是我自己没带到”“是我所造成的结果”,进而有了“对自己所为负责”的概念。当孩子明白“不该把气出在妈妈身上”,而是能够排解不悦,那么就不会出现暴走、依然故我、我就是想要的后续行为。

孩子因为“喜欢”而做出选择,是他开始懂得什么样的感觉是“喜悦”;但能够知道“带一部玩具小车就好,因为搭公交车一只手要扶好,只剩另一只手保护它”“这个饼干太大包了,我的包包放不下,我拿小袋子装几个就好”……这样就包含了“判断”与“选择”,是更高一阶的能力展现。

所有的事情都“帮”孩子想好做好,不是爱孩子,而是剥夺孩子学习、肯定自我的机会,适得其反而害了孩子。

二、孩子多参与,大人少干预

多让孩子参与你的生活与工作内容,邀请孩子也一起来做些什么吧!接着,只要明确让孩子知道“最后”的期望是什么,“如何做”就全权交给孩子!

像在办公室画图的Jivan,不久后腻了,他就跑到我身边看看我在做什么,我向他说明,把他当大人般解释为什么我要做这个后,他就表示他也要帮忙。于是我先是指派符合他年纪与手眼协调的任务,例如:折通知单、文具分类……这些事给他做;然后又请他剥名牌孔,每完成一个,就轻声地说:“Yes!我成功了!”他或者跪在地上,或者一次拿两个,或者先收集剥下的部分再一次丢到垃圾桶,这些我都不干涉,他摸索出自己做起来顺畅的操作程序,一边哼着歌,一边念念有词。虽然事后我仍需要重新一一检查,但从出门前到返家, Jivan已经在整个过程中学习了生活的能力,甚至记得妈妈是如何上班,搭几号公交车。千万别嫌麻烦,让孩子“到旁边玩你的玩具”,这和“你去读你的书”有异曲同工之妙。

孩子参与了我的生活,懂得体贴,内建信心,而我的生活也不再只是单方面的围绕着孩子团团转,他必须在我无暇顾他的时候调整心态,必须在妈妈交代任务后找出方法。研究也显示,一个人被要求“帮个忙嘛”!表面上可能会觉得自己被占便宜,然而,内心会产生一种“强者”的优越感,会加倍地确信自己是有能力的!

“少干预”,也许会让同一件事花上多好几倍的时间,也许孩子做完我还是要再重做一次,更可能一团乱,让我要费更多心力整理好,但这就是一代拉拔一代的路程啊!转换心态,别觉得现在的生活被孩子拖拖拉拉、被占据而失去了自己,因为,如果没有那些失去,我知道,我会遗憾。天底下本来就没有不累的守护,那些含辛茹苦回头看来,会变成记忆;而每一个人的故事,都是生命记忆堆叠的。相信现在的“共好”,会是二十年后,面对那些无法准确预测却有足够信心迎战的“放心”。

一个坚实的内在,必先安顿孩子的心。

孩子的心要得到安顿,才能够有足够的力量往前为自己的人生冲刺。那不代表大人在生活形式上的周全照料,而是要培养孩子去相信,即使他自己一个人面对柴米油盐的琐碎、孤独侵蚀的悲伤,也同样不乱了“好好生活”的阵脚,能用“坚实的内在”,去迎击外在的变动与挑战。

若父母早已在成长的过程里,为孩子累积安全坚实的心中堡垒,引导孩子懂得分配时间、妥善利用的重要性,平衡家务与课业,拓展人际又能做到不迎合将就,乐于探究思考取代依样画葫芦的学习,并且,不让孩子充满像是“如果我不念书,我父母会……”那样情绪勒索的罪恶感,而是允许他尝试,允许他犯错,允许他搞砸成绩,允许他绕个弯走慢点,那么,孩子的视野会因为途中的经验,而望向学校以外更大的世界。而这是因应快速变化的时代,唯一能一辈子带着走而且绝对不会白费苦心的能力。

就像那种,天塌了又怎样,我站得还稳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