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1”鼓励法:如果孩子知道自己可以做到,又怎会想让你失望

荷兰籍老公Ra常说:“我们相信,海是有疗愈效果的!”所以,感冒要下海,有皮肤问题要下海,头痛更要下海。总之,爱海的老公在Jivan只有16个月时,就迫不及待要带儿子下海,巴不得与“子”共游。但事情总不如想象的美好,儿子一见偌大的白浪滔滔,又被爸爸强迫式地抱进海中,就吓得哭着叫喊妈妈,拍拍胸表示“怕怕”!怎么样都不愿意放开扒在爸爸身上的手脚,眼神在慌张中搜寻妈妈。“妈妈”=Help?

“i+1”:有把握之外,再多一点点就好。

在语言学习中有个著名的“i+1”理论,“i”是学习者当下的程度与经验,“1”则是略高于学习者的学习内容。这个概念适用范围其实很广泛,除了能鼓励孩子,也提醒我们:在孩子能力可及的范围再往上加一点点的难度,只要“+1”就好,别贪心,不要奢望他马上冲向“10”,甚至百分百达标。因为“Magic One”,孩子至少有九成把握自己能做到(i),并且用这九成的信心,愿意尝试多于舒适圈外一点点的挑战(+1)。

透过这样的方式,会发现孩子能 i+1、( i+1)+1、 (i+1+1)+1……一步一步地搭建信心,不断进步。孩子的“意愿”很重要,那自己确保能做到的“大部分”,便会让他们“相信”自己能再“多尝试一点”看看。

在荷兰,食物都是分好在每个人盘子里的,婆婆跟我分享过育儿经验:老公兄妹还小的时候,不爱吃餐盘里的某样食物怎么办?她的方法正好与“i+1”的理念雷同。盘子里敢吃的都吃完(孩子能做到i),不敢吃的至少吃一口(+1)。下次再遇到不爱吃的东西,就从吃一口(i),进阶到吃掉一个(+1),通过慢慢地鼓励,逐渐克服困难,做到“不喜欢吃但还是能吃下肚”。反观我自己成长的经验,都是被恐吓,“吃完!吃完才能离开座位。”我就是不爱吃,根本不可能一次全部吃光啊!于是,我更加排斥,在被恐吓中耍犟,在逼迫中遁逃,印象中,常常是只要那一顿饭出现我不爱吃的东西,我就可以连拖带耗一两个小时,最后还是会浪费掉食物。我想,当时我的母亲一定也很有挫败感吧!

当老公这么想分享大海游泳的美好经验,儿子却哭喊着叫妈妈。我哪有什么魔力让儿子一秒爱上大海,和爸爸跳下去悠游?我有的是“了解”。了解儿子会排斥,会害怕这片波涛汹涌的海浪,所以,我接受他“不愿意去做”的哭喊,马上止住爸爸急于分享最爱的海的那颗雀跃的心。首先,我要安抚孩子要“被”放到海里那受惊吓的心,再温和地告诉孩子:“海好大一片哦!妈妈知道你会害怕。”

先同理,连接旧经验,再鼓励。

Jivan是平静下来了,但,总不能因为儿子害怕,就默许他全盘拒绝尝试!这时最不该说的就是“好了好了,没有没有”,而是要先给予安全感,再根据孩子的经验+1再+1,鼓励孩子张开羽翼,让他了解到“其实我是可以的”。老公一颗炙热的心正失落着,该如何实现与子下海的“心愿”呢?儿子情绪稳定后,本来连沙都不敢碰,到下海玩水的+1、+1……的过程是这样:

→ 一开始连沙子的触感都怕,想被抱着,沙难上铺着毛巾,坐在沙上的毛巾就好(隔着毛巾坐i,坐沙上+1)。

→ 避免大面积肌肤接触到沙,那我准备工具给你,只要稍微碰到一点点就能玩沙喽(游戏经验i,用工具玩沙的过程中沾黏到细沙+1。

→ 不敢自己迈出步伐走在沙滩上,妈妈牵你踩稳,一步步走(有妈妈牵着的安全感一起走i,踩在沙滩上+1。

→ 害怕靠近大海,那妈妈蹲下来,陪你近近“看”(妈妈在i,近距离视听大海+1。

→ 海浪好可怕,那你先看看浪打在妈妈脚上的样子(妈妈陪伴在身边一起视听大海i,接受最信任的人被自己害怕的东西触碰+1。

→ 不愿意下水,岸边等浪或踢水都很好(看过妈妈被海浪打到脚i,自己身体的一小部分碰到海水+1。

→ 当海浪打到全身,即连接旧经验,增添新感受,帮助辨别相似与不同(洗澡从头冲的感受i,海水打湿全身与脸+1。

“i+1”的鼓励,不只能一步步引导孩子前进,同时也能让抽象的“你可以”具体化,孩子当然就因那些可掌控、有方向的步骤,在执行之中培养出信心。

我和儿子用了一个多小时,他已经全身湿答答的,期待一波又一波的浪潮往身上喷溅的感受。倘若第一次见到海,就马上抱着他,在半“逼”半“强迫”下要求他马上达标,换来的可能是再也不愿意下海的阴影,甚至是对大人的不信任。现在的“一小步、一小步、慢慢来”是一小时,却能成功邀请一颗本来排斥的心,从拒绝到喜欢,是终生真心喜欢大海,与强迫之中可能久留在心中的阴影比起来,不是真的很快吗!

我们的焦点不应该放在孩子距离“自己的期望”有多远,而是孩子已经往前跨进了多少。

 

现在的Jivan,常常嚷着要去海边玩,我和老公也开始教孩子如何判断水性、岩石、水的浮力与阻力、下水时机等,这对大部分土地都低于海平面的荷兰而言,是极重要的生存技能与常识,并把“游泳”视为国家运动,而海岛地区的台湾省,是否也能保持这样的态度呢?透过游泳练习,深谙水性,掌握在水中身体的控制与自救,要享受便需要深入了解,才不至于过于兴奋鲁莽而忘了安全第一。

请相信,孩子如果可以做到,那他就会好好做,孩子比任何人都希望自己能做好,这自然是一个人建立“自身价值感”的过程。他会拒绝,大多时候是出于对新事物的不了解、被赋予太多期望,或是知道只要示弱一次,他就可以赖着大人帮他做好,才会渐渐养出温室花朵的性格。

我们当然都希望孩子进步,但引导还需有方,这通常是建立在教养者对孩子该年龄阶段本有能力的了解,才能有效运用“i+1”鼓励法,给予适量的任务,并坚定地相信孩子可以做到那“i+1”的挑战,逐步引领孩子往前迈进与独立。

千万不要硬是推孩子前进,不但累了自己,还可能因为失望等情绪,脱口而出一些落井下石的话,造成亲子之间的冲突与误解;另外,若忽略了平常的练习,保护过度,连本有能力的巩固都忘了,某天又突然期待孩子一步登天,那就好比一块千斤顶压在孩子身上,更不要说飞了,要他走都难,最后遍体鳞伤的还是孩子。譬如: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我若是要求他读懂课文全部的内容,那便是不切实际的做法,反而很可能造成孩子的自我放弃,若使用“i+1”鼓励法,从学生看完文章后,先圈出能掌握的几个字开始,最常见的“的、我、你、了、还”等字,就是平日阅读中的“i”,然后再具体给予学生任务,今天回家以前,记起来文章中的五个新字或生词就是“+1”,放学时再验收他今日的挑战,这样的鼓励,对于识字像无字天书的学生而言,更能有效给予他信心,让他知道他的努力是可以看见成果的。

当孩子拒绝大人的邀请去行动,不妨先找出让孩子有自信踏出第一步的尝试,给予他先觉得这+1“不算太难,或许我可以试试”。那么每一次得到的反馈,便会再给他更多信心,继续再多加一点点的挑战,发挥 i+1、( i+1)+1、 (i+1+1)+1……无限大的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