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错了,还有比“对不起,我错了”和“惩罚”更重要的事

开始洗澡没多久, Jivan就跑来敲我的门,打开门好像要跟我说什么,不过我示意要他等我洗好。

不一会儿,他又跑来,说:“妈妈,你没有生气吗?”

我迷惑地问:“妈妈为什么要生气呢?我在舒服地洗澡啊!”他关上门,出去后又跑了回来,站在门边等我,手里抱着衣服,他说:“妈妈!我帮你拿衣服来了!”

我一看,正是我的睡衣,还觉得他很暖心,越来越可爱了,都知道东西放在哪里、知道妈妈需要什么。这时,老公从他后面蹿出头来,冒出了一句:“You are not gonna be happy when you see your glasses!”(等你看到你的眼镜时就会不开心了。

好的,我已经完全知道发生什么事了,难怪Jivan反常,频频来“献殷勤”。我依旧不疾不徐地洗我的澡,事情都发生了,接下来要怎么处理才是考验之处。我一一完成我手边的事,当作暂时抽离,缓和自己的情绪,也再度向自己内心确认好教养的原则:视孩子犯错为最宝贵的学习经验!如此一来,这就是我机会教育的契机,它终于来了,因为这是Jivan“目前为止”犯的最大的错(咦,我怎么感觉充满干劲。

小跟屁虫Jivan跟着我进了房间,看着我擦脸、穿衣,像贴身丫环似的毕恭毕敬。他趴在我的腿上,凝视着我的表情,观察妈妈的情绪反应。老公说,他起身去倒杯水,回到房间时Jivan就已经蹲在地上,手里拿着断了镜腿的镜框,嘴里念叨着:“宝贝来修理,修理妈妈的眼镜……”原来是这样,其实我并没有产生任何“愤怒”的情绪,只要认清任何人都有可能犯错,那么一位不到两岁的调皮男孩“头一回”弄断了一副眼镜,我就不该妄下定义,给他扣上“故意”的罪名。

所以,当孩子犯错时,我们处理的第一要务,是先帮助孩子“了解到自己有错,以及他的错误造成什么样的不便与后果”;孩子有时是根本没意识到“原来这样不行”,那就更没必要大声说话表达愤怒,特别是当孩子已经具备自尊心和羞耻心。将心比心,因为当我们自己不小心做错事而感到愧疚时,也不希望再有人把我们骂得狗血淋头!有些孩子之所以会选择欺骗,企图要隐藏错误,大多是来自于过往的经验,即只要自己一犯错,大人就出现过度反应和波动的情绪,我们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平心静气去理解孩子,而孩子避免随之而来的责罚,才被“逼”上说谎一途,因为这对他们来说,是最“方便、简单”的应对方式。

我的焦点除了让孩子自己意识到自己有错并能勇于道歉、承担之外,便是想想该“如何避免下一次”。何况,一想到Jivan的小身影,有点笨拙又专注地试图“弥补”错误,嘴里念念有词“我要修理、要修理……”的模样,我就更不需要再次雪上加霜地斥责他,误以为那样可以有效地达到教育的目的,取而代之的,是肯定他在犯错时,愿意负起责任所做的努力。

重点在解决问题。

事实上,我已经了解Jivan会发生如此大人认为是“不当行为”的背后原因了(越是了解孩子,越能进行有效的教育。因为他有一副阿姨送的玩具眼镜,它两边的镜腿是可以拆卸再装回去的,以前他手眼协调性较差,只会拔掉而插不回去时,都会要我帮他“修理”。所以我的眼镜会被他看成是“故意”的掰断,其实是这孩子依照他固有的学习经验在探索,想依样画葫芦,试试看妈妈的眼镜是否与他印象中所知道的眼镜是一样的原理。

一旦明白原因,我那就要开始“演”了,毕竟几千块的眼镜不能白白牺牲啊!我语气温和但严肃地请他站好,我自己则是蹲下来与他同高,好让我可以看着他的眼睛,他也可以专注于我的表情和情绪,这是第一步,即相互尊重,不因为他做错事就矮化他身为人的基本权利。许多教养者会因为气过头而盛气凌人、颐指气使,看着孩子头低到不能再低,不敢直视我们的怯懦,难道我们就会感觉比较舒服吗?我们不是要责怪,而是要“教育”,双方视线平行的高度,更能够让信息有效传达。

“宝贝,请你告诉我,妈妈的眼镜怎么了?”

“宝贝弄坏了。”(其实不必挖洞给孩子跳,一个不用担心犯错受罚的孩子,是会有担当地“跳”出来承认的

“那,你为什么想碰我的眼镜?”(询问动机/验证妈妈的推测

“要修理。”

“可是它修不好了,妈妈的眼镜和你的玩具眼镜不一样,你看!”

“真的没办法修了吗?”

“没办法,它完全断了。”(了解自己造成的后果

Jivan看着我,想了一会儿,他咕哝问:“妈妈生气了吗?”

“我有一点生气,因为你没有问我就拿我的东西;可是我更难过,因为坏掉了要再买一个,很浪费。”(引导同理他人的感受

他沉默,我接着说:“你知道,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能拿,对吗?”

“知道。”

“所以,你知道这不是你的东西,你想要修理也没先问妈妈。”

“……”Jivan沉默。

孩子的尝试与探索并不是错误,这是学习的过程。错误的是“不问而拿”(焦点摆放,所以我明确告知他错在了哪里。

“妈妈,我错了,这是你的眼镜。”他说。

“那你还要跟我说什么?”

或许是感到妈妈语气中没有那么生气, Jivan松懈下来,左右摇摆、东张西望;我重复叮嘱他站好,他竟然露出调皮作怪的笑容。这下我真的生气了,感到不被尊重,想到遇到过的几位学生,犯错了还能够嬉皮笑脸,这才是最让人生气的,一个人若没有了羞耻心、不懂得忏悔,这样的人何以受教。

针对这一点,我明确对Jivan表示,我说:“做错事,弄坏别人的东西,一点都不好笑!”于是,我请他站好,想想对于“坏掉的眼镜”(犯错后教导重点一:思考后果如何修复和“难过生气的受害妈妈”(教导重点二:对方的情绪安抚,他可以做些什么,于是我先离开房间冷静,自己也思考对策。

我的短暂离开,是确保我能够继续保持温和的态度来处理事件,因为我不得不承认,在急愤的情绪中,我没有把握能不带着偏见和大人式的权威来解决问题。孩子有权利犯错,犯了错教养者能心平气和,不全是因为他们还小、还不懂,所以要包容,而是,若我们就被事件牵着鼻子走,排解不了自己被惹恼的脾气,那便错失了引导孩子从错误中学到“负责”,从“善后”中汲取“教训”,培养他们拥有“改错的能力”的机会,这样的“错”,就错的太不值得了。

Jivan哭着追出来,一屁股坐在我身旁的椅子上看我,用力哭给我看。即便两岁的Jivan还没办法对“断脚的眼镜”负什么责任,但他绝不是嘴上说“知道错了”就可以算了。我坚持他去站着想想,他自我意识高涨地大声回答:“不要!”我坚定地重复两三次“请你去站好”,同时,伸出手等着他来牵着,再将他领到墙边。

从他主动伸手拉着我,不需要我硬拖,就自己起身走这几步,到我指定站好的位置,对他而言并不容易,虽然有我牵着手带着到指定地点,但这已表示他是发自内心明白自己有错的,而他选择面对错误,只是需要我的一点支持和帮助;那句句“不要”只是在试探我的底线,我的温和且坚定,既不需要肢体上的拉扯,也不用动用我身为他母亲的权威强迫他、凶他。对我而言,也是一项教养观念上的验证,验证Jivan在犯错时,依旧接纳当下那般处理的妈妈,我这样做,是能够让孩子明白,我是来帮助你的,而不是要惩罚你。

走到墙边后,他总算想到要对我说“对不起”,一直想依偎上来。

“好!”我收下了他的道歉,扶着他的肩膀问,“那你想到要怎么办了吗?没有眼镜,妈妈看不清楚,明天要怎么上班呢?”他想不出办法,应该是说,他一发现他把妈妈的眼镜折断而他无法修理时,就已经想到要用“对妈妈好、帮妈妈忙”来让我不要生气的方法,是很符合两岁孩子的逻辑了。于是,我主动提议:“那我们一起想办法吧,你觉得用胶带粘会不会有效果呢?”于是,他马上跑过去找到放胶带的盒子。

尽管我要求Jivan想想问题可以怎么样被解决,但一定要记住,千万别让孩子“一个人”面对错误,孩子会犯错,教养者的反省也不可缺少,倘若在这个时候“叛逃”,留下孤单又缺乏历练的孩子,就别奢望孩子将来遇事时,能拥有良好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承担的勇气。所以,我才会在给予Jivan思考的机会后,再由“我们一起想”开始,在关键的善后时刻,创造了“妈妈不会放你一个人”“妈妈支持你”的力量,也就同时增强了孩子“勇于改错的心”,从而培养责任感。

接下来的“假装修理”, Jivan都在一旁尽他所能,他用小小的双手专注地扶着镜框,帮我修旧眼镜,“是这个吗?在那边吗?”拿卫生纸擦胶水,反倒把手指头弄得黏乎乎的。最后,我们俩同心协力“修好”眼镜腿了,但是,可怜的眼镜当然是没法继续稳妥地挂在耳朵上了。然而,这个“假装修理”的过程和功夫不可缺少,当Jivan开心地跑回房间,和爸爸报告“宝贝和妈妈一起把眼镜修好了”的时候,他感受到的是“原来负责,并有能力修补错误,是一件值得去努力的事”。那么,将来再犯错误,便可降低他逃避、畏缩、不敢承认和负责的可能性。

“后果承担”也是需要日积月累的勇气和信心去建立的,在放手让孩子独立飞行以前,这都是教养者需陪伴孩子养成的功课。

眼镜啊!它没有白白牺牲,因为Jivan不但道了歉、负了责,还谨记在心──“不是我的东西不能碰”。以后,我只需要一个提醒:“宝贝,那是你的吗?”他说“不是”后,就懂得控制自己,不再因同一个原因犯相同的错误。“处罚”或许能短暂制止孩子错误行为的出现,但我很贪心,我希望孩子能从错误的经验中学到些什么,并将如何避免再犯错的方式谨记在心,以延续正向行为的时效。

事件处理好,情绪就可以放下了。

“妈妈还是爱我的哟!”

“妈妈爱你!”我们又抱在一起。

这整个过程,老公去哪了呢?他扮演一个旁观者,坐在床上静静地看书,在我弟弟来找我们时,告知他状况并请他先离开,让我好好处理。不插手的“门神”——这个角色反倒是帮了忙,让我第一时间能专注于Jivan的教养上,一气呵成,把整个机会教育好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