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以不喜欢我,但你没有权利伤害我

周末龙山寺旁的巷弄里,某些虽窄小却因美味而知名的老旧餐馆,总在午餐时段大排长队,我们一家因为早餐吃得晚又吃得丰盛,过了下午两点才准备再进食,被当地人推荐到一家肠粉店,因为我们很少来这里,就想试一试!况且向来没有耐心的Ra也难得悠闲,不怕挤。

拿了等位号码牌后,我拉着Jivan站在店门口一旁等候,在周围热闹的环境与熙来攘往的人潮中,他牵着我的手,观察得津津有味。这时,有位穿着短到只能看见半片屁股的热裤女士经过,孩子直率不造作,疑惑地直接问:“妈妈!她为什么没穿裤子呢?”搞得我立马捂住孩子的嘴,连忙解释,也一边偷瞄那位女士的反应,幸好没有被听到……等待,因为有孩子好奇的一双眼,变得有趣。

不过,在众多形形色色的人群中,他最喜欢的还是搜寻小朋友们的身影。刚好,有一对父母牵着一位大约比Jivan大一两岁的女孩,也在同一间店门口等座位,巷道之小,他们就站在我们前方约一辆摩托车身的距离处。女孩的父母亲都在玩手机打发时间,没事做的女孩开始有点儿不耐烦了,用吵闹寻求父母的关注;Jivan被她的声音吸引,静静地看着那女孩。

突然,女孩往前踏一步,对Jivan说:“我不喜欢你!”

Jivan一愣。

这一声,没有让女孩父母放下手机,倒是引起了我的注意,我心想:“这是在对我儿子说话吗?”我提醒Jivan可以看看路上的车子、天空的小鸟,或做别的事情。不过,孩子还是同侪相吸,不一会儿,Jivan又把注意力转回前面不断发出声音的小姐姐……女孩发现他,又接着说:“我不喜欢你!我才不要跟你玩!”“我不喜欢、不喜欢你!”

那一字字听在耳里铿锵有力,扎往心里甚是疼痛。Jivan做了什么?我无权介入他人的教养,但我很不愿意Jivan反反复复去承受这莫名的言语霸凌。将来,孩子无可避免要一个人面对外面的风风雨雨,结交好友或可能遇到排挤与被排挤的状况,但这个世界,小到班级,大到社会,每个组成的个体,过度强调言论与行动自由的权利,却忽略在自由意志之上,仍是有所规范,是有人情世故中“厚道”之必要。

店内依旧忙碌,我决定先把Jivan带到远一点的地方等。不一会,我竟然听到Jivan对着一旁无辜的摩托车,好像在练习一般,生涩又凶神恶煞地指着它说:“我不喜欢你!”“我不喜欢你在这里!”

“哦!不!怎么学得那么快!”这真是个大染缸啊。

向来温和、不曾出现敌我意识行为的Jivan,马上如法炮制刚刚说话的口气,对着手无寸铁的对象,做出刚才年纪稍长的姐姐对他做的事情。 Jivan和摩托车,受害者变加害者,俨然阶级的划分,只不过机车是无感之“物”,倘若今天受言语伤害的对象变成比Jivan弱势,且年纪较小的感受之人呢?我不假思索,赶紧蹲下制止。

“宝贝,摩托车对你做了什么吗?”

“我不喜欢它!”

“我听到了,你不喜欢它停在这里。那我们能怎么办呢?它先停在这里的啊!”

“……”Jivan嘟着嘴不说话。

“你不喜欢的东西或人,有别人喜欢,每个人都可以有不一样的感觉。如果你真的不喜欢,你可以小声地告诉自己,或放在心里就好,然后去找你真的喜欢的。你有权利不喜欢,但你不需要大声说出来,因为听到的人会很难过的。”我想借着这个机会,让Jivan明白一件事:

不管你喜欢还是讨厌,都不可以把自己的自由凌驾在他人的权利上,进而伤害了别人。

 

然后,我直接点出刚才那个女孩的行为,尽可能不带评论问他:“是你听到刚才那个小姐姐对你说‘不喜欢你’是吗?”

“是。”

“你想学小姐姐说话?”

Jivan沉默,又嘟着嘴,眼神飘向别处,似乎在抗议为什么小姐姐可以那样说,而他不可以。

我赶紧说:“妈妈知道你什么都没有做,所以听到她那样对你说话的时候,我觉得很错愕,既难过,又有点生气,因为她根本不认识你,不知道你的好。”

Jivan问:“妈妈,你会难过吗?”

“只有一点,因为我知道我很喜欢、很爱你。你很好、很重要,不因为别人喜不喜欢你而改变。知道吗?”

“知道。”小小的Jivan点点头。

我这样说,用意在让孩子明白,他的价值感不是建立在他人的言语中,我不能保证孩子在未来的人际关系上不会受伤,但我可以确保孩子不成为让人受伤的人,并培养孩子感知自己的内心感受,面对伤害时展现“韧性”。

拥抱Jivan的时候,我明确告诉他:“我们不说让人难过的话,我相信你可以控制好自己的嘴巴,做个温暖的人。”还请他向摩托车道歉。当然,我们还是可以有所喜恶,但是要做到“对事不对人”。所以,若是您也遇到这样的状况,与其对孩子禁止或吓阻,不妨试着用“你可以明确告诉我,是‘他’做了什么‘事’你不太喜欢吗”的方式来引导,效果会更好。

言语是把双刃刀,我们要教导孩子去判断,什么话可以说出口,要如何表达,什么话会侵害他人权利、划伤他人,给心灵带来创伤,此即“人格教育”。而教养者从事发之初窥见端倪,“不忽视”就是让这个社会更加友善的助力,多一份同理心,少一份伤害,别让你漫不经心的“没关系!孩子还不懂”,歪斜了孩子人格的发展。

根据“儿福联盟”调查显示,中国台湾约有六成学生在上学期间遭遇过轻重程度不等的霸凌事件。而在我自己的学生阶段,从小学高年级到高中,都曾经历过言语和关系霸凌。

在那个时代,对于“霸凌”的观念微乎其微,虽然我的导师们都或多或少地发现,我也隐约向父母求助过,例如:不去上学、哭着要转学,却都只得到“你不要理他们就好”的劝说,身为被欺压的人,这句话真的一点帮助都没有。倘若当时,有老师或父母跟我说:“我知道你心里很难受,但是你真的很勇敢,还会来上学,很努力求知。如果有什么我可以做的,一定要让我知道。”真的就只要这样简单的语言,我不一定会需要他们的协助,但脆弱与受伤的内心会长出更多面对的力量,我知道“抗战”的路上我并不孤单。

在我为人师之后,正因为曾经是身为坐在教室里无声流泪,戴上耳塞沉默的那一位,我便更加留意学生间的相处,警觉班级的气氛,关心那些被欺压的学生,知道遭同侪伤害的学生最需要的是什么。如果我动用教师的权威,责罚霸凌者,那“以暴制暴”只会加深他们对被霸凌者的厌恶,使他们再度转嫁于被霸凌者。所以,我会在观察一段时间后,把被霸凌的学生私底下找来,告诉他我发现的事情,并坦白承认我没办法让他一下子被喜欢,但是,我愿意陪着他一起修正自己、面对困难、聊聊生活,尽量让他感到自己还是被人爱着,降低在校学习期间受影响的情绪,甚至是否定自己价值的念头的产生。我必须让孩子了解到“真正的掌声必须来自自己,一个人如果不能自我肯定,外界的掌声再多也是没用的(班杰明”。这份用行动和关爱展现出来的信任、肯定、鼓励,绝对比说“加油”“不要理他们”有力得多。

然而,霸凌者何尝不也需要被帮助,行为出现偏差的孩子,都是在发出一种等待被救助的信号。他们可能从小被至亲之人忽略,或是被迫身在一个充满言语或行为暴力的家庭而迷失了对错的界线,无论是哪种因素,霸凌者的身心也是需要辅导的。回头想想前面小女孩的例子,她正是一个用错误方式寻求“手机控”父母的关注,却遭到“冷落”的例子,长期被忽视将导致孩子逐渐步入偏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除了说“我不喜欢你”、把玩笑当趣事的人,和被当成笑话、被动承受被讨厌的人之外,其实团体中的其他同侪,亦担负同等重要的责任,没有一个角色是局外人,无论是冷眼旁观还是落井下石。占大多数比例的他们倘若默不吭声,便是助长情势,教养者若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培养孩子洞察他人感受、判断是非、学习求助、善待他人的正义感,他将会成为关键的“那个人”。

在社会化的过程里,我们必须让孩子理解:快乐和自由,是有“前提”和“规范”的。在孩子进入团体生活之前,我们可以亲自牵着孩子从了解“限度”做起,也就是不为所欲为,从生活中的“情理法”开始实践。

入秋后的一个晴天,我带着Jivan到木栅动物园玩,一路逛到“河马广场”时,我本想说已经过了中午,就坐下来休息吧!可一岁十个月的他,看见一群孩子们爬上爬下地做游戏,兴奋地也要去跑动一下。当时,我坐在一旁的椅子上观察儿子,同时注意到许多父母一见到栩栩如生的河马雕像,就迫不及待地把孩子抱到河马身上,要孩子“耶”地笑出牙齿拍照。 Jivan站在雕像旁看着,我知道他心里也想上去坐坐看,他先看了我一眼,我只对他轻轻微笑。结果,他并不是一个劲儿地往上爬,而是先伸手摸了摸雕像的温度,他在“判断”可行性!我便观察少了我在身旁帮他,他可以做什么,他能够独立思考自己想要什么、怎么做。

他因为摸了雕像后觉得太烫而作罢。我起身绕着河马雕像欣赏,印入眼帘的却是斗大的字样:“请勿攀爬”!而且有好几面告示围绕在雕像四周。我震惊那些无视清晰标语的父母的举动,然后便直接走到本来想踩上较低的河马雕像的儿子身旁。虽然知道他看不懂字,我还是领着他到告示前蹲下:“宝贝,我知道你也想到河马的身上看看,但是你看,这里写‘请勿攀爬’,意思是不要爬到河马身上!”停顿一会儿后,我邀请孩子,“我们一起遵守哦!”

儿子似乎能够理解,他抬头看着其他在雕像身上的人,我跟他解释:“或许他们没有注意到告示牌,但这是动物园的规定,我们可以一起保护河马,让它不要受伤。”接着,我先指给他看雕像表面掉漆受损的刮痕,接着请他和我牵手离开,到附近的座位用餐。

“请勿攀爬”——动物园的告示,或许有安全上的考量。但后来我才发现,台北动物园的河马雕像,竟然是世界票选前二十五名街头雕塑品之一!即便游客不知是艺术品,至少我们可以遵守园区规定。没有文字规定,也要有判断能力,对于公共场所的装置,要带着尊重与感恩的心。父母漠视告示,把孩子抱上雕像拍照的行为,或是任由孩子爬上跳下,孩子便错过了学习如何维护公共物品或警惕自我的机会,少了留心观察周围环境的谨慎心思。

“只要我喜欢,有什么不可以!只要我快乐,为什么要遵守!我想说为什么不可以!”教养者当然希望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享有满满的快乐,然而,爱着孩子的父母,更要从“身教”开始,带孩子多留心观察,遵循告示、警语等,进而了解社会当中“规范”(法则存在之必要。从对“事物”到对“他人”,练习“有限度的自由”,彻底明白什么是“不因一己之私、一时之快而伤害了他人”。

防不胜防,我们不可能永远在孩子身边当防火墙,也无法总是在第一时间跳出来及时鼓励孩子,因此,培养孩子由内而生的“韧性”格外重要,他必须有自我修复、伤口愈合的能力。

“韧性”可以说是人面对压力与挫折的正向处理能力,其与“个人的价值观”和“自我相信”高度相关;那决定一个人遇到不顺遂之事时,是责怪外在还是自我反思,是断然放弃还是坚毅突破。

Facebook首席运营官──雪莉·桑德柏格,在她《拥抱B选项》一书中提到“教出有韧性的孩子”的四个信念:

一、“掌控感”,视逆境为机会而非威胁,让孩子相信自己可以掌控自己的人生。

二、“成长心态”,保持这样心态学习的孩子,不是用天分决定自己要不要做,而是坚信努力能造就改变。

三、“受重视”,孩子相信自己的重要性,知道自己说的话和想法能被用心聆听,生活在信赖和关爱中。

四、有韧性的孩子相信自己是“有力量”的,能够觉察自己的强项,还能用来帮助他人,改变糟糕的状况。

我终须明白,孩子不在我的襁褓后,社会化的碰撞会接踵而来。今天有人说不喜欢你,明天有人踩着你的真心,后天有人扯你后腿,妈妈会让你知道:亲爱的孩子,只要你愿意,你可以一直对他人好,你的价值是自己定义的、你的高度是自己攀登的,但别让那些好,把自己弄得遍体鳞伤、坑坑疤疤,却仍只是他人眼中的笑话。要学着判断,为自己设底线,也不让自身的自由越界。你的善良,是要留给愿意投以微笑与珍惜的人。所以,感到不舒服的时候,你不用再勉强自己笑脸迎人,因为你不需要迎合任何人、不用讨好。

我希望你能比我坚强,拥有被讨厌的勇气,而依旧自信地活出想要的样子,无须攀附。你或许忍气吞声,或许强颜欢笑,可是你要知道,有人舍不得你的好,被当成游戏一场。

不能忍,就不要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