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我们老了:越活越轻松
- 唐丽丽
- 1706字
- 2021-03-29 00:06:16
老年
尽管许多年轻人把老年看得很遥远,但用作者May Sarton的话来说,青年和老年往往是彼此的镜像。正如Madeline有很长的时间去憧憬未来,而她的祖母Jimmie有很长的时间在回顾过去。与中年期相比,两人没有太多负担——没有孩子需要照顾,也没有(或者不再有)父母需要照顾。年轻的人想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而年长的人则确切地知道这一路发生了什么,只有一个例外。
就像年轻人可能在想他们在接下来的生活中会做些什么一样,老年人也在想他们的健康状况,以及他们能独立生活多久,这对他们来说是非常宝贵的。在这方面,许多信息对老年人是积极的,因为我们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活得更长、更健康。
Erik Erikson指出,我们晚年的主要任务是与自身的生活和平相处。斯坦福长寿中心的创始人Laura Carstensen对此表示赞同。她提出的社会情感选择理论表明,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所剩的时间越来越少,我们学会活在当下,专注于大局,更好地优先考虑和欣赏我们的生活以及与他人的关系。因此,我们聚集和发展自身的性格优势——橡树上生长出新的和更大的分支。多年来,通过消除负面情绪,欣赏生活中正面的东西,学会享受好的部分,并充分利用坏的部分。正如William May所提出的,许多老年人已经学会了轻装上阵。
Kate,75岁的退休精神科医生和Les Paul
Kate认为,“总的来说,生活感觉更简单明确,你只是过着这样的生活,你知道前面的路很短,而且你有一些以前没有过的限制因素,所以现在没有那么多的路了,你知道有什么路,你只是要走下去。如果你不浪费大量的时间去为此感到痛苦,你只需要去走并享受它,或者至少去享受其中可以享受的东西。”
著名的音乐家兼吉他制造者Les Pau在93岁的时候还在爵士俱乐部演奏,当时他告诉《纽约时报》的Matthew Orr:“当你到了我这个年纪,你知道末日就在眼前,你会怎么处理?你要活在当下!过去的已经过去,未来的还没有到来,不管你怎么想,你都不会改变它。”或者,就像91岁的Helen,曾经告诉“老与病”小组的人们:“我已经立了遗嘱,我将要死去了,但在我死之前,我很想看看我上周订购的新沙发套。”顺便说一句,其实现在Helen拿到她的沙发套已经有几年了,依旧健在。
这种更简单的生活,可能源于老年人知道关于如何生活的智慧在不断增长。对智慧的研究表明,年长者往往对世界有更多的认识、欣赏和见解,他们更清楚应该追求什么样的生活和情感目标;他们更善于管理人际关系,这才是有意义的。正如小说家Margaret Atwood曾经说过的:“好的判断来自经验,但是经验来自坏的判断。”年长者有过更长的时间犯过错误,也有过更多的机会从错误中学习。
奥地利精神病学家Viktor Frankl在他的书《活出生命的意义》( Man’ s Search for Meaning)中这样写道:
悲观主义者如同一个人怀着恐惧和悲伤的心情观察日历,他每天从日历上撕下一张,日历一天比一天薄。积极应对生活问题的人,则先在日历上草草记下几条笔记,然后把日历上的每一页撕掉,再把每一页都整齐、仔细地与前面的一起归档。
他可以自豪和高兴地把他所有丰富的生活经历反映在这些笔记中,他生活得很充实。如果他注意到自己正在变老,那对他来说又有什么关系呢?他有什么理由羡慕他所见到的年轻人,或者怀念他自己逝去的青春?他有什么理由嫉妒一个年轻人?难道因为一个年轻人所拥有的各种可能,在未来等着他吗?
“不,谢谢”,他会想。“在我的过去里,我不是有可能,而是有现实,不仅有工作和爱的现实,还有勇敢地承受痛苦的现实。”
因此,Erikson认为,一个年长的人可能会继续成长,继续影响和引导年轻一代(如果他们允许的话),并成为“意义的守护者”;Vaillant则认为,继续轻装前行并自由地说出自己的想法,可以作为沟通过往的桥梁。U型曲线可能开始有意义了。
我们将在以后的章节中更多地讨论年龄偏见,但要记住这不是一个只为老年人而设的话题,这一点很重要。从青年到中老年,我们经历了一连串的恐惧,这些恐惧影响了我们对老年人的看法,也影响了我们对变老(岁月)的看法。这些恐惧在任何年龄都会影响我们。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很容易注意到所有的问题,以至于我们可能会忽略那些可以鼓舞人心,甚至是美丽的方面。这样我们所有年龄的人都可以更多地享受现在的时刻。在下一章中,让我们更详细地看看性格优势和美德,以帮助我们阻止这种恐惧的多米诺骨牌效应,这样我们所有年龄的人都可以更好地享受当下。
参考文献
◆Almeida,D.,and Horn,M. (2004). Is daily life more stressful during middle adulthood?In O. G. Brim,C. D. Ryff,and R. C. Kessler(eds.), How Healthy Are We?: A National Study of Well-Being at Midlife(pp.425-451). 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Atwood,M. (2009,September/October 2009). The pressure to be wise. AARP Magazine,28-29.
◆Carstensen,L. L. (2006). The influence of a sense of time on human development. Science, 312(5782),1913-1915.
◆Carstensen,L. L.,Pasupathi,M.,Mayr,U.,and Nesselroade,J. R.(2000). Emotional experience in everyday life across the adult life span. J Pers Soc Psychol, 79(4),644-655.
◆Erikson,E. H. (1950). Childhood and Society. New York:Norton.
◆Erikson,E. H. (1959). Identity and the Life Cycle. New York:Norton.
◆Frankl,V. E. (1963). Man’ s Search for Meaning: An Introduction to Logotherapy. Boston:Beacon Press.
◆Luong,G.,Charles,S. T.,and Fingerman,K. L. (2011). Better with age:Social relationships across adulthood. J Soc Pers Relat, 28(1),9-23.
◆May,W. (1986). The virtues and vices of the elderly. In T. R. Cole and S. A. Gadow(eds.), What Does It Mean to Grow Old: Reflections from the Humanities. Durham,NC:Duke University Press.
◆Orr,M. (2009,August 13,2009). Last word:Les Paul. The New York Times. Retrieved from http://www. nytimes. com/video/obituaries/1247463983106/last-word-les-paul. html
◆Park,D. C.,Lautenschlager,G.,Hedden,T.,Davidson,N. S.,Smith,A.D.,and Smith,P. K. (2002). Models of visuospatial and verbal memory across the adult life span. Psychol Aging, 17(2),299-320.
◆Peterson,C.,and Seligman,M. E. P. (2004). Character Strengths and Virtues: A Handbook and Classification.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Sarton,M. (1973). As We Are Now. New York:W. W. Norton.
◆Stengel,R. (2009). Mandela’ s Way. New York:Crown Archetype.
◆Vaillant,G. E. (1993). The Wisdom of the Ego. Cambridge,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