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一分为二”正确吗:生命是经典和量子二象性

1944年,薛定谔在《生命是什么》一书中认为,生命和非生命之所以不同,是因为生命存在于量子世界和经典世界之间的交叉中间地带。薛定谔预言,生命是沿着量子边界,在经典世界与量子世界间的狭窄“溪流”中悠然航行。

薛定谔认为,对无生命体而言,“无序中诞生有序”。物质世界:无到有,无序中诞生有序(无数规律)。尽管经典定律,如牛顿力学、热力学、电磁学等各定律都极其有序,但它们的基础均基于无序,依赖于粒子水平上的混乱和不可预测,通过微观无序、宏观有序而发现规律。薛定谔认为,生命世界里的宏观规律则是“有序来自有序”。早在DNA发现之前,薛定谔就认为,生命是量子操控的神奇!基因小到不能依赖“无序中诞生的有序”定律来保证其复制的准确性,必定有一个“更复杂的有机分子”参与其中,一定是遵守量子规律而非经典法则,并提出基因突变可能是其内部的量子跃迁导致的。

十年之后,沃森和克里克发现了双螺旋结构DNA这个“更复杂的有机分子”。人们认识到,在生命世界:从有到有,有序来自于有序(DNA中心)。DNA只占生命总量的很小一部分,可几乎控制了全部及运转:水、钙骨、碳氢化合物……

英国吉姆·艾尔-哈利利和约翰乔·麦克法登合著的《神秘的量子生命》于2016年问世,成为量子生物学的奠基之作。该书认为,世界=量子法则+退化后的量子法则(统计/牛顿)。世界万物运行的根基就是量子法则,人们熟悉的统计学法则、牛顿法则,不过是退相干过滤掉怪异现象的量子法则。日常生活中习以为常的背后,常有量子法则的蛛丝马迹;宏观物体表现出的惊人量子现象,多数与生命有关。宇宙从量子诞生,万物由量子组成,运行是量子的转移,此类似于生命中心法则。无限小质点的量子波动引发宇宙大爆炸。质量与能量两者等价为一体、物质与意识(精神)合而为一。

我将其归纳总结为:生命是经典和量子二象性!为深化认识,我设计了一个关于野兽与饲养员的“安危二象性”的思想实验。人们都知道,饲养野生动物如老虎时,饲养员是不可以背对着老虎的,一旦如此,老虎就会兽性大发、攻击捕捉并吃掉饲养员,因为这些老虎就会回忆起(包括激活表观遗传基因层面记忆下的祖先)在野外时,从捕猎对象的背后,匍匐接近、偷袭捕猎、扑打撕咬其他动物的情景。可是人们从不知道如何解释,为何饲养员与老虎面对面时,反而不会如此。更有趣的是,当一个饲养员起初无意中背对老虎,偶然扭身就会感觉到老虎不怀好意匍匐趋近自己,而此时饲养员一旦与老虎面对面,老虎也会收下脚步,装成什么也没看见、什么也没有做过的样子,若无其事地走开。人们对此更无从解释。而这一切如果用“波粒二象性”,就能迎刃而解。因为动物也是处于经典和量子交界处的奇迹,和人一样,其认知具有二象性、量子思维等,只是没有人那么强烈。当看见人的背影时,动物被激发出的是兽性;当与人面对面眼神对视时,动物被激发出的是被饲养性;如此就会在不同的情景下呈现出不同的状态。这些就是动物认知的波粒二象,由此可以推出社会的波粒二象。当然,还要注意二象的互补性。

在社会学、心理学上也有一个霍桑效应,它指被观察者发现自己成为被观察对象而改变行为倾向的反应。这点与量子的“二象性”有异曲同工之妙。

我们常常将“一分为二”,或者“合二为一”,作为观察理解世界、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通用哲理标准,而忘记了,如此简单粗略静态的描述不一定全面、正确。过去,我们认为对一切人事物均可以采取一分为二的观点,而实际上,对于宏观物体的测量和操控而言,是几乎标准的牛顿经典规则,一是一、二是二,就不存在着“一分为二”;对于微观而言,物体对物体的测量和操控,是几乎标准的量子规则,测不准、不确定、纠缠、叠加、跳跃,具有“波粒二象性”,但也不可以简化为“一分为二”,如果硬要说是“一分为二”,那么,这只能作为一种较低层次的粗糙理解。对于生命的相互认知和操作而言,即使对几乎没有多角色切换特点的动物,因为生命是量子和经典交界处的神奇,实际动物也将呈现远比“一分为二”更复杂的情景;对量子思维的人而言,复杂性则更是远超“一分为二”所能解释的。面对如此纠缠重叠的世界,“一分为二”的解析方式,就像《易经》把世界全看成二元体系一样过于简单和片面。

人们是在观察到世界的复杂性后,因为没有更合适的办法,而且早年量子论还没有出现,故而进化出“一分为二”的学说,用于日常生活和工作,这倒也可以理解。即通过用简单的经典方法的复杂化,来解析理解复杂的世界,以便对机械观察结果和更简单解析结果进行矫正。远古和近代,人类的一分为二学说,很可能是对量子论、量子思维的一种机械性近似,是一种趋近。

量子论的波粒二象性原理,完全不同于经典辩证逻辑的“一分为二”观点,前者是动态、纠缠、测不准、整体全面的信息;后者是静态、清晰、可区分、部分极端的信息。

我们需要超越“一分为二”的黑白思维,避免非黑即白的二极管脑袋。有人说:任何黑的、白的观点都容易鼓动人心,而生命和社会恰恰不需要黑的或白的,需要的是灰色的观点,在黑白之间寻求平衡。

我在修订增补写作此书时,在标题、目录和内容上,尽量避免“一分为二”的黑白思维,强调第三境界或者求知隐含的第三境界,即第三条思路/道路。当我们熟悉至少三种不同的思维方式,就能知道和熟悉、甚至创造出更多的思维方式,自由和创新就在眼前。这也符合我们民族固有的“三生万物”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