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重庆两江新区

img

图2.3 重庆两江新区夜景

(一)2016年发展成效

2016 年重庆两江新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261 亿元,增长10.9%;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4892亿元,增长6.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997亿元,增长8.7%;固定资产投资2043 亿元,增长15.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29亿元,增长13.3%;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02亿元,增长4.1%;进出口总额1544亿元,实际利用外资32亿美元。

1.稳增长调结构效果明显

一是持续加大固定资产投资,充分发挥政府主导类投资“压舱石”作用。面对宏观经济持续下行压力,开展逆周期调节,7月份将直管区全年基础设施投资从166亿元上调34%到223亿元,上马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加快建设产城融合的现代都市新区,直属6个平台公司自有投资超过300 亿,直管区政府主导类投资增长24%实现580 亿元。二是稳定工业投资,着力发挥重大产业项目“增压器”作用。直管区工业完成投资424亿元,占两江全域工业投资的80%以上。开工工业项目45 个,投资459 亿元,建成后可新增产能474亿元;投产工业项目40个,完成投资212亿元,形成产能374亿元。三是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着力发挥新兴产业的动力转换“催化剂”作用。十大战略性新兴制造业产值实现994亿元,增长19.6%,占规模以上工业的32%。服务业新兴业态发展迅速,传统商贸加速向“互联网+”转型,新型金融增加值增长24.6%,软件及服务外包增长21%,企业线上销售增长32.4%。“互联网+”科技产业蓬勃发展,高新技术、软件及信息服务营业收入分别达495亿元和640亿元。

2.招商引资取得新成效

积极推进“五资”(资本、资产、资源、资金、资助)招商,直管区签约项目479个,投资1438亿元,占两江全域84%;开工项目231个,投资721亿元,占两江全域91%;投产项目211个,投资409亿元,占两江全域83%。一是工业方面,新引进项目117个,投资619亿元。新引进福特林肯汽车、京东方1000万台整机智能制造、长安汽车新能源汽车电池电机、联创电子新型触控显示一体化模组、特来电充电终端、航空钛合金等10亿元以上项目14 个,全球机器人“四大家族”中的发那科、库卡、ABB三家落地,北京现代、天骄航空动力、长安全球研发中心、浪潮数据中心等建设顺利推进,奥特斯电路基板、超硅半导体、川崎机器人、移动数据中心等竣工投产。金泰等3个智能产业园建设顺利,共入驻企业(项目)35个、投资34亿元。二是服务业方面,新引进项目362个,投资819亿元。广汇、庞大等平行进口汽车项目,药友制药、华能集团、重庆轨道投资等总部项目,国瑞天街、西部奥特莱斯二期等商贸项目相继落户;落户全国首家信用保证保险“阳光渝融信用保证保险”,直属企业发起成立的“三峡人寿保险”、中西部第一家民营银行“富民银行”正式营业;际华园、丰树两江物流园、金叶国际珠宝城等项目顺利竣工或开业;金科亿达科技健康城、美国IA高中、南开中学、国际妇儿医院等项目顺利开工。阿里巴巴一达通等42家企业落户服务贸易产业园。三是科创方面,新引进规模以上重点项目36 个,投资总额76 亿元。落户完美影视、海云科技、浪潮、思建科技、宝信、网宿科技等先导性项目。互联网学院首批入驻9个重点项目、12家合作机构;金山意库开园运营,海王星创意岛引入雅昌等一批文创企业;10家重点合建众创空间新入驻中小微企业312家,累计入住中小微企业547家。

3.现代都市新区建设取得新进展

一是围绕中心工作开展规划。完成道路红线、基础设施近期建设、鱼嘴传统风貌区保护等规划,以及龙盛双溪片区等2项城市设计。二是大力完成基础设施。直管区基础设施投资完成274亿元,复盛高铁站及配套道路、横一路延伸段、鱼嘴水厂、3座变电站、7座立交节点等竣工投用,六号线支线二期、水土嘉陵江大桥主桥及南引道、3 座变电站等开工建设,一大批涉及新区长远发展的功能性工程有序推进。三是着力补市政设施短板。以人行过街系统、道路综合整治、公园、湖库及次级河流整治等为重点,全年实施市政工程项目127项,完成投资7.58亿元。四是重点推进“四大城市功能试点示范项目”。悦来新城海绵城市试点,累计完成投资22亿元,完成建设5平方公里、开工建设10平方公里,在建项目29个、完工项目20个,悦来海绵生态展示中心、生态城中心广场、国博中心海绵改造工程等重点项目推进顺利;悦来绿色生态示范城区,张家溪(悦来段)环境综合整治、悦居隧道等即将开工,生态城滨江公园、桥湾公园等正在开展前期工作;可再生能源示范项目,促成“二片一点”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集中供冷供热能力达400万平方米、应用面积达188万平方米;智慧城市试点,智慧规划、智慧公租房、城建管理系统、龙兴总部基地智慧新城等项目推进顺利。五是全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深入实施环保“五大行动”,通过了中央第五次环保大督查。

4.创业创新生态不断完善

获批全国首批双创示范基地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已集聚国家产业基地10个,市级以上研发平台173家,高新技术企业187家,院士工作站5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7个,柔性引进院士6名,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8.8件。一是创新平台体系不断完善。以照母山科技创新城和水土高新城为核心,建成投用互联网学院、金山意库、水土云计算配套服务中心、大地企业公园、联东U谷、天海星等一批重要载体,加快推动联网产业园二期、留创园等平台建设,形成27个众创空间、100万平方米企业加速器、15 万平方米孵化器,初步形成“创业咖啡+孵化营+专业孵化器+企业加速器”的创新平台体系。二是科技金融服务体系持续发力。初步建成“产业扶持+债权融资+股权投资+改制上市”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三是公共服务体系日益健全。推动知识产权综合改革,中国重庆(汽车摩托车)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中心获批,两江新区知识产权法庭受理案件2200余件,引进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重庆代办处、重庆联交所知识产权交易分所和重庆专利云平台为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举办2016创响中国巡回接力重庆站、“国创杯”创业创新大赛等活动。

5.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

一是开放平台及口岸拓展迅速。积极推进自贸区规划、定位、功能研究等工作,为承接项目、扩大开放打下了基础。大力推进中新合作项目,中新多式联运物流示范基地已基本形成合作框架方案,2017年一季度可签约实施,普洛斯金控、美集物流、中新互联互通基金等项目签约落户,宗申—环球石油融资租赁、中新(重庆)空港国际快件等项目正式启动,完成鱼复园区现代物流业发展等策划规划。金伯利进程国际证书制度认证,进口粮食、苗木指定口岸申报工作进展顺利,大批物流分拨企业入驻口岸,进口肉类、水果大幅增长。中韩、中德产业园建设顺利。二是服务贸易快速发展。总部贸易增长16%达到780亿元;保税商品展示交易领域新设立7 个特色国别馆,交易额增长40%达15 亿元;跨境电商领域新引进邮政EMS、鑫海供销等项目,启动“跨境电商进农村工程”,交易额增长39%达5.6亿元;整车进口领域引进10家龙头企业,实施整车进口786辆;转口贸易领域开业了咖啡交易中心,实现以咖啡豆为代表的转口贸易进出口额52亿元。三是监管模式持续创新。积极推动内陆检验检疫改革创新示范区建设,出台进境指定口岸开放、跨境电商新兴业态通关便利化等新举措,提高跨境货物通关通检效率。

6.重点领域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效

一是完成体制调整优化。机关内设机构、直属事业单位分别减少2/5和1/3,对原两区50余项重叠工作规则和制度进行整合,初步实现了“大部制”和精兵简政,强化了统筹能力和行政效能。二是实施了以“十增十降五补五防”为主要内容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有效供给方面:创新企业融资模式,促进金融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有机结合,与社会资本共同创立机器人、通用航空、新能源汽车等融资租赁公司,全国首创“银行资金实缴到位同股同权分收益”方案,撬动社会金融资本18亿扶持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企业装备水平提高,降低企业融资成本。降成本方面:在全国率先实施售电侧改革,改革模式受到国家有关部委充分肯定,110家在建企业签订意向协议、12家新增用电企业签订正式合同,每度电价下降15%以上,优化电费计收方式后最多可降低电费35%;在果园港寸滩港实施“铁公水”多式联运降成本系列改革,降低物流费1.8亿元。

(二)体制机制创新进展

1.加快优化结构,推动贸易方式转型升级

创新贸易和产业融合发展机制,在开放“深度”上作文章,推动货物贸易向服务贸易,一般贸易、加工贸易向转口贸易、总部贸易拓展。

(1)优化货物贸易结构

保持一般贸易稳定增长,培养加工贸易竞争优势,调整产品结构,延长产业链条,推动由生产制造环节向物流中心、维修中心、结算中心等高端环节延伸,探索形成“产业链+价值链+物流链”的内陆加工贸易发展新模式。

(2)创新发展服务贸易

认真推进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积极探索信息化背景下服务贸易发展新模式,建立口岸监管、外汇结算、投融资、信息平台等服务贸易开放发展的体制机制,提升服务贸易实力。

(3)大力发展总部贸易、转口贸易

依托区位优势和开放大通道,吸引云南及东南亚咖啡经重庆中转运抵欧洲,形成集电子交易、跨境电商、融资增信、结算和大数据为一体的咖啡交易中心,预计全年实现交易额30亿元。

2.突出互联互通,建设内陆国际物流枢纽

充分发挥水、空、铁枢纽口岸功能,创新高效便捷内陆通关和口岸监管模式,提升物流枢纽辐射功能。

(1)打造多式联运综合枢纽

参与国际市场的物流通道体系,打造水港、空港、铁路港、保税港、信息港“五港交汇”网络。加快推进多种运输方式的自由换装、中转、集拼、配送,构建以水港为节点,航空、铁路、公路、水路无缝连接的全程综合多式联运枢纽

(2)推进通关便利化

围绕通关流程优化、手续简化、服务标准化,出台进境指定口岸开放、跨境电商新兴业态通关便利化等10余项创新举措,推进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打造口岸数据交换平台,优化多式联运监管方式,着力构建低成本、高效率的通关环境。

(3)构建开放型物流体系

坚持项目带动,引进美国安博空港物流中心、新加坡丰树、德国劳士领、百世汇通等项目,逐步形成以仓储运输为重点的生产型物流、以大宗商品中转分拨为重点的货运枢纽型物流、以城市配送为重点的商贸服务型物流。

3.利用国内国际资源,创新金融服务

充分应用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中国(重庆)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各类改革开放政策,推动金融服务领域对外合作和制度创新。

(1)开展跨境融资

推动重庆两江新区企业及项目在新加坡发行债券和开展跨境贷款,已发行境外人民币债券2亿元,募集商业贷款3000万美元,资金票面利率分别为4.5%和4.4%,分别比同期中国人民银行基准利率低0.25和0.35个百分点,实现境外融资零突破。

(2)扩大金融要素市场开放

通过市场化、国际化运作,加快集聚各类金融机构,积极发展新型金融业态。比如,成立全国首家信用保证保险“阳光渝融信用保证保险”和中西部第一家民营银行“富民银行”;推动新加坡企业投资设立普洛斯金融控股(重庆)公司,依托产业链提供管理、融资租赁、经营租赁、商业保理、小额贷款、产业投资基金、综合信息服务等门类齐全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推动设立全牌照合资证券公司。

(3)强化资本运作

着眼于提高直接融资比例,大力推进股票市场融资,扶持7家企业成功上市。多渠道推进股权融资,采取金融资本与产业资本结合的方式,两江新区成立了总规模达200亿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基金,与三峡电力集团联合发起100亿战略性新兴产业基金和50亿新能源产业基金,积极参与由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牵头发起的国投基金,主要投向两江新区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领域,初步建立了结构完整、功能完善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

4.助推实体经济发展,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按照“减负”“解难”“放活”三个原则,采取综合措施,为实体经济减负担、降成本,取得了积极成效,累计为辖区企业直接节约成本20亿元以上。

(1)推进售电侧改革试点

两江投资集团与长江电力、涪陵聚龙电力、中涪热电联合组建两江长兴电力公司,帮助工业企业降低用电成本。两江长兴电力公司直接向企业供电,企业电度电价成本下降15%;代理企业参与重庆市经信委组织的直供电交易,企业电度电价下降18%;对用电负荷率较低的企业采用“需量法”代替“容量法”计收基本电费,企业基本电费最多可降低35%。

(2)降低企业经营性成本

合理控制人工成本,推动劳动密集型企业以机器人替代人工,安排机器人融资租赁补助资金3000万元,支持两江新区机器人融资租赁公司开展机器人融资租赁业务,代替1800个人工岗位,提高50%的工作效率。降低租金成本,两江产业集团对产业楼宇实施“一停一降”政策,2016年8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期间,暂停执行出租物业的租金递增条款,为辖区企业减少租金5000万元。放宽公租房准入条件,降低企业员工租房成本。

(3)打造良好营商环境

规范清理行政审批事项,将国务院和重庆市下放的422项行政审批事项精简整合为208项,取消214项。压缩审批时限,208项行政审批办理平均时限由24个工作日缩减到9个工作日,提速61.8%。开展清理中介服务事项专项整治工作,对60项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进行分类处置,其中取消17项、降费9项、规范34项。

(三)2017年工作展望

1.探索开放型经济运行管理新模式

深入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做到既放开放活,又管住管好。进一步扩大企业自主权,最大限度精简行政审批事项和环节。加大政务公开力度,实现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全覆盖。加强政务信息化建设,依托云计算大数据平台,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建立一口受理、同步审批和高效运作的服务模式,实现信息跨部门、跨行业互通共享和协同管理。加快构建事中事后监管体系,健全集中统一的市场监管综合执法体系和社会信用体系,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及评估、检验检测机构等作用,积极鼓励社会公众参与市场监督。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服务,完善知识产权管理和执法体制以及信息检索、纠纷调解、维权援助、仲裁等服务机制。

2.探索构建开放型产业新体系

减少和取消对外商投资准入限制,重点选择汽车、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先进制造业和金融、物流、商贸、专业服务、文化服务、社会服务等现代服务业领域扩大对外开放。推动全产业链融合,大力发展研发设计、检验检测、物流配送、采购结算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上下游配套的生产性服务业。搭建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技术研发、工业设计、知识产权等公共服务平台,探索“产业链+价值链+物流链+信息链+资金链”的内陆加工贸易发展新模式,打造内陆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区。

3.探索科技创新服务新机制

加快建设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建设一批双创示范工程、打造一批双创支撑平台、扶持一批科技创新类企业,充分发挥双创和“互联网+”集众智汇众力的乘数效应,发展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传播双创理念、打造双创热点、持续营造浓厚双创氛围、释放全民双创潜能,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向更大范围、更深程度、更高层次发展,把两江新区建设成为有特色、高水平的国家双创示范基地。

4.探索促进国际投资合作新方式

按照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的要求,完善外商投资管理制度。改革对外投资管理方式,探索完善境外投资活动的真实性核查制度,支持投资者通过在境外新设、并购、参股等方式设立企业。以中新、中韩等国别产业合作为基础,创新专业化、精准化、集群化招商模式,促进研发中心、营运中心、结算中心、销售中心等总部机构集聚,争取更多的世界500强企业投资落户。支持区内企业扩大对外投资,支持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共同建设国际产业合作试验区,探索共同出资、共同受益的资本运作模式。

5.探索金融服务开放型经济新举措

大力集聚金融总部机构,大力培育特色金融要素市场,支持传统金融机构向“多牌照”“全牌照”发展,进一步提升消费金融、融资租赁、信用保险等新兴金融业规模和质量;建立金融结算中心,改善金融生态环境,提升金融服务水平和辐射力,提高金融创新能力和扩大对外开放,探索离岸金融、跨境人民币、电子商务、跨国公司本外币结算等国际金融结算新业务;打造资本运作高地,多渠道推进股权融资,规范发展债券市场,加快建立结构完整、功能完善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成为国内重要功能性金融中心核心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