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国家级新区建设发展面临新环境、承载新使命

(一)新时期国家级新区建设发展面临新的形势和要求

2017年,我国发展面临着世界经济和贸易增速7年来最低、国际金融市场波动加剧、地区和全球性冲突多发的外部环境,同时面临着国内结构性问题突出、风险隐患显现、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多重困难,以及改革进入攻坚期、利益关系深刻调整、影响社会稳定因素增多的复杂局面。各国家级新区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先行者和排头兵,必须科学判断形势、准确把握形势,才能继续在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引领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1.世界经济增长乏力为新区参与国际竞争带来压力和挑战

当前,世界经济低迷态势仍在延续,增长分化加剧,主要经济体政策走向和外溢效应变数较大;经济全球化遇到波折,“逆全球化”思潮和保护主义抬头;多边贸易体制出现瓶颈,全球范围内的贸易与投资自由化面临挑战,金融和大宗商品市场持续波动,国际政治经济格局正在经历深刻复杂变化,全球经济复苏还需要一个曲折缓慢的长期过程。一是全球增长动能不足,难以支撑世界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短期性政策刺激效果不佳,深层次结构性改革尚在推进。世界经济正处在动能转换的换挡期,传统增长引擎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减弱,人工智能、3D打印等新技术虽然不断涌现,但新的经济增长点尚未形成。二是全球经济治理滞后,难以适应世界经济新变化。全球产业布局在不断调整,新的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不断形成,而贸易和投资规则未能跟上新形势,机制封闭化、规则碎片化突出,全球金融治理机制未能适应新需求,难以有效化解国际金融市场频繁动荡、资产泡沫集聚等问题。国家级新区作为我国对外开放重要的战略支撑平台,将在招商引资、企业发展等方面受到不同程度影响,需要主动应对全球化和世界经济发展的新变化,坚持创新驱动和问题导向,主动参与国际竞争,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历史性机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积极培育对外开放新优势,拓展发展空间。

2.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对新区加速实现动力转换提出更高要求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增长速度要从高速转向中高速,经济发展方式要从规模速度型转向质量效率型,经济结构调整要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举,发展动力要从主要依靠资源和低成本劳动力等要素投入转向创新驱动。这些新变化是我国经济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优化、结构更合理阶段演进的必经过程。虽然近期经济运行的总体态势好于预期,并形成了一些亮点,但固有矛盾没有解决,一些新的问题又有所暴露。特别是地区经济发展出现分化,东北地区、部分西部省份经济运行比较困难,地区间的发展差距有扩大趋势。这些情况通过一定的传导机制都会对当地的新区发展带来较大影响。这些情况要求各新区充分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深刻认识我国经济发展新特点新要求,着力解决制约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问题,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地去工作,大力推进经济结构性战略调整,把创新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继续深化改革开放,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在新形势下取得更大成绩。

3.雄安新区的规划设立为新区建设发展树立新标杆

设立河北雄安新区,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部署。雄安新区是继深圳经济特区、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雄安新区的设立为各国家级新区建设提出了更高标准。经过25年的发展,新区已经成为引领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平台、新一轮创新创业的热土。现阶段,部分新批复的新区仍处于前期的开发建设阶段,而部分批复较早的新区已经完成初创期,正进入“二次创业”的新阶段,各新区要主动对标雄安新区,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区域特色、高点定位,按照国际领先的标准去谋划去设计,要用先进理念和技术来推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要按照国际化市场化规范化的要求打造营商软环境,还要充分依托并体现新区自身发展特色,既要成为本区域最有实力、富有特色的代表性功能区,在全国有影响、有实力,还要能够代表国家水平参与国际竞争和合作。

4.新发展理念的深入贯彻落实为新区先行示范提供了新的指引

新发展理念着力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发展动力、厚植发展优势。创新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动力问题。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使创新成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人才成为支撑发展的第一资源,就能实现发展动力转换,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协调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就能在协调发展中拓展空间,在加强薄弱领域中增强发展后劲,形成平衡发展新结构。绿色发展注重的是解决人与自然和谐问题。加快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就能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从根本上解决资源环境问题。开放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公共产品供给,就能构建广泛的利益共同体,形成深度融合的互利合作格局,实现中国发展与世界发展的更好互动。共享发展注重的是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就能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中有更多获得感。国家级新区必须深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发挥比较优势,用创新思路培育新产业、用创新办法激发新动能、用创新举措创造新模式,让新区“先行先试”的示范作用真正落地生根,使新区成为创新发展试验田、协调发展新样板、绿色发展示范区、开放发展先行者和共享发展之典范。

5.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推进为新区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提供了新机遇

我国发展正处在爬坡过坎的关键阶段,当前中国经济发展面临实体经济结构性供需失衡、金融和实体经济失衡、房地产和实体经济失衡三大结构性失衡,这些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供给和需求都有,但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必须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上想办法,努力实现供求关系新的动态均衡。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主线,重点任务就是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创新供给体系,扩大有效供给,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这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的总要求和大趋势,新区有好的战略区位、产业结构、人才队伍,无论从历史经验,还是从现实基础看,完全有责任也有能力在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方面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着力优化现有生产要素配置和组合,着力优化现有供给结构,着力优化现有产品和服务功能,切实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打造新引擎、构建新支撑。

6.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为新区深度参与区域合作提供了新空间

“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三大战略的提出和实施,将我国发展重点从沿海地区为主逐步转向陆海统筹、东西联动发展,逐渐形成全面开放的新格局,促进各地区协调发展、协同发展、共同发展,为承担重要历史使命的各国家级新区经济发展带来很多新机遇。各新区要紧扣自己的功能定位,发挥对外开放合作的比较优势,抓住机遇、创新发展、积极作为,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和城市在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等优势领域合作,跨境电子商务、大数据、智慧城市、低碳发展等前沿领域合作,促进生产要素有序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市场深度融合。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挖掘增长新动力,努力在国家对外开放和区域发展新 格局中发挥更大作用,作出更大贡献,谋求更好发展。

(二)国家级新区建设发展承载的新使命

站在新起点,面对新形势,国家级新区必须适应新变化,牢固树立和落实新发展理念,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增强责任意识、使命意识,把握时机、抓住机遇、不断创新,化机遇为动力、变慢步为快跑,突出体现落实国家重大改革发展任务和创新体制机制的试验示范作用,加快集聚特色优势产业,推动产城融合和新型城镇化建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为促进国民经济发展作出新贡献。

1.深化改革创新的试验田

当前,改革已经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面临很多重大问题和敏感问题,涉及深层次的利益关系调整,同时,国内外环境也发生了深刻变化,各种诉求相互碰撞,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挑战性前所未有。只有深化改革、创新体制机制,才能推动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国家级新区要用好国家赋予的改革试验功能,坚持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紧紧围绕率先全面深化“放管服”改革、大力发展实体经济、主动融入国家重大战略、推动全方位对外开放、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构建市场化规范化法制化体制机制和发展环境等方面,立足各自发展阶段和比较优势,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因地制宜、精准发力,先行先试,以新思路、新视角、新方法在一些改革难点和重点问题上率先取得突破,破除制度障碍,进一步释放改革的红利,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为国家改革发展探索新途径、积累新经验,同时,要注重推动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持续优化创新创业环境,大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在增强国家自主创新能力方面发挥支撑引领作用。

2.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各国家级新区设立的背景不同,但最终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通过对特殊区域的定位,在整合现有资源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这一区域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吸引各类要素集聚,全盘优化产业布局,全面提升产业能级,不断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带动相关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新区发展必须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区域特色、高点定位,按照国际领先的标准去谋划去设计,大力营造国际化市场化规范化的营商环境,积极创造新消费、增加新投资、培育出口新优势,发挥新消费、新投资和新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不断拓展经济增长新空间。

3.扩大对外开放的新高地

面对国际环境新变化和国内发展新要求,各新区要深刻把握世界经济格局变化的新趋势,坚持开放带动战略,以开放促改革、以开放促发展,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进一步完善对外开放战略布局,率先营造国际化、法制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推进国际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促进国际国内要素有序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市场深度融合,主动融入全球分工体系,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推动更深层次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

各新区要以“一带一路”建设为依托,继续发挥新区在国家全方位扩大对外开放的窗口和支点作用,继续加强与自贸试验区的深入融合,推进新区站在更高的开放平台上深度融入全球经济、参与国际分工和优化资源配置,深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之间国际产能合作,带动我国装备、技术、标准、服务走出去,实现优势互补,同时加强教育、文化、旅游等领域交流合作,积极主动代表国家在优势领域参与全球经济治理。

4.产业转型升级的新样板

把握全球新科技革命和新一轮产业变革的趋势,新区要全面落实《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行动计划,结合现有的产业基础,注重产业创新、融合、集约、绿色发展,加快培育新经济,着力打造新兴产业集群,以新经济引领带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构建创新能力强、品质服务优的高端现代产业体系,实现质量好、速度快、效益高的目标。

以创新引领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瞄准国内外科技前沿形成集聚一批重大创新成果并着力推进产业化,全面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发展高端高新产业,积极吸纳和集聚创新要素资源,加快新材料、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生物制药、第五代移动通信等技术研发和转化,做大做强产业集群,推动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促进三次产业融合发展,培育壮大以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为主要特征的新经济。努力构建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产业结构,加快发展环保产业、清洁生产业、绿色服务业等绿色产业,形成经济社会发展新的增长点,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有机统一。

5.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范本

各新区要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引领,以环境质量改善为核心,以解决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促进资源节约利用,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倡导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统筹推进绿色城市、海绵城市、森林城市和智慧城市建设,努力打造环境优美、舒适宜居、低碳环保的现代城区,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格局。

树立“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的理念,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坚持绿色低碳集约高效开发利用资源,大力促进发展模式从低成本要素投入、高生态环境代价的粗放模式向创新发展和绿色发展双轮驱动模式转变,能源资源利用从低效率、高排放向高效、绿色、安全转型,构建绿色产业新体系。更加自觉地推动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循环发展,绝不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倡导和践行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与消费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