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语法翻译法

语法翻译法是以语法为基础,用母语来教授外语的一种方法。

(一)语法翻译法的理论基础

语法翻译法作为一种古典的翻译教学法,在19世纪得到了理论和实践上的阐述。语法翻译法的代表人物德国语言学家奥伦多夫(Heinrich Ollenderff)认为理解和掌握语法规则是阅读和翻译外语原文的基础。因而在教学上他主张运用背诵语法规则、做翻译练习的方法来掌握外语。

语法翻译法受当时的机械语言学理论的影响很大。机械主义语言学认为:“人类语言是建筑在全人类共有的思想结构的基础上的。”[1]他们遵循“一切语言都起源于一种语言,各种语言基本都是相同的,语言和思维是统一的”这一观点[2],主张通过两种语言的对比和对译来学习外语。

(二)语法翻译法的教学原则

语法是外语教学的基础,语法翻译法的教学过程都围绕这个基础来进行,从而形成了该教学法的一系列特点:

1.以语法教学为中心,强调系统语法的学习

教学方式着重词法和句法的讲解。以演绎的方式讲授语法规则,即先展示规则,再以例句来印证;以翻译的方法巩固语法规则的学习,主要表现为①注意将教学中展示的例句翻译成母语,②用翻译母语句子的练习来巩固所学的规则;练习和作业也围绕语法进行,如作文不是以训练表达为目的,而是为了熟悉语法规则,如词尾的变化等等。

2.语言材料的内容以能否突出某种语法形式为准

由于追求语法上的规范性,语言材料内容的选编上就尽可能适应语法规则的要求。不管材料内容多么枯燥乏味,多么缺少内在联系,多么艰涩难懂,只要能承载某种语法形式的语言材料都可入选为课文。

3.运用学习者母语进行课堂教学

课文内容的介绍,语法的讲解,课堂活动的组织等等都利用学习者的母语来进行。特别是课文的教学,主要以逐句翻译或互译的方式来处理。

4.以阅读和书面翻译为主

教学重在进行书面的读和译,对语音练习和口头表达,尤其是听力和会话不作任何要求。

(三)对语法翻译法的评价

语法翻译法是外语教学中运用历史最长的一种教学方法。作为传统的语言教学法,语法翻译法在教学法发展的历史上写下了重要的一笔。它的这种教学方法,其中一部分,在语言教学法得到不断更新、改进和发展的今天,也仍发挥着其应有的作用。以历史的眼光回顾古老的语法翻译法,仍可以看到它所具有的优点,这就是:

(1)语法翻译法是当时社会和外语教学发展的必然产物,它奠定了科学的外语教学法的基础,以后的各类教学法都是在这一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2)语法翻译法重视语法教学,讲授语法知识注意到了成年人学习语言重理性分析和重归纳、演绎的特点,强调语法规则的掌握和运用。这在客观上也促使学习者在学习语言的同时发展了自己的智慧和能力。

(3)把翻译作为教学目的,又作为教学手段,重视培养学习者充分利用自己母语作书面翻译的能力。同时,重视学习者阅读能力的培养,尤其强调阅读原著和名著,使学习者具有较高的文学修养。

作为一种早期的外语教学法,由于历史和社会发展的局限性,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缺点。语法翻译法的不足之处主要表现为:

(1)过分强调语法学习。把整个外语学习,偏侧于语法一隅,语法知识作为一种掌握语言、培养语言能力的手段,在语法翻译法中成了语言学习的目的。

(2)过分依赖母语。充分利用母语进行翻译的方法学习第二语言,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用目的语表达的过程,阻碍了目的语思维的形成。

(3)过分注重书面翻译,忽略了口语教学,使学习者的语言交际能力形成了较大的缺陷。

[1] R.R.K.哈特曼 F.C.斯托克著《语言与语言学词典》第49页,上海辞书出版社,1981。

[2] 杭宝桐,《中学英语教学法》第11页,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