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 民國時期濤雒鹽法走上規範

辛亥(1911)革命,民國肇始,人們普遍期望中國的鹽政也隨著國家政府的制度及其機構的鼎革而實現現代化。可是在民初,由於袁世凱竊國,不得人心,上下不能統一,地方各行其是。省級鹽官機關雖都以廢除舊的鹽運司爲前提,但仍是各立名號。或稱鹽政局、鹽運局、鹽政處、鹽政部等,山東與長蘆、河東及東三省“仍沿清舊,暫維現狀,無有變更”[60],“或主徵税制,或主專賣制”,莫衷一是。袁世凱爲了解决財政困境,募借外債,擬以鹽税爲擔保,换得洋人的信任。於是創行鹽務管理雙軌制。即在中央的財政部内設鹽務署,由財政總長兼任鹽務署督辦,財政次長兼任鹽務署署長。鹽務署專管政務。又在財政部内設立鹽務稽核總所,由財政總長兼任總辦,任用洋員一人充當會辦,專管鹽税。此制在國民黨於南京成立政府後,大致沿用。“中央設鹽政署及稽核總所,直隸於財政部,各産鹽場區設鹽場公署及稽核分所,隸屬於鹽政署及稽核總所。鹽政署及所屬機關掌理鹽務行政、場警編制、倉坨管理,及鹽之檢驗收放事宜。稽核總所及所屬機關管理鹽税徵收、稽查鹽斤收入,及編造報告事宜。”[61]1936年,南京政府又改鹽政署爲鹽務總局,其下屬鹽場公署改稱鹽務管理局,再下之鹽場署爲鹽務公署。場設長一人,兼稽核支所負責。總的説來,爲兩塊招牌,一套人馬。權力在向稽核所過渡。1933年,濤雒場由山東區劃歸淮北鹽務管理局管轄,與蘇北的臨興場合併。臨興場在東海縣與贛榆縣之間,場駐青口鎮。合併後,稱“濤青鹽場”。另一招牌稱“財政部淮北鹽務稽核分所濤青支所”。濤青場屬區分佈於日照、贛榆、東海三縣,與濟南(漣水、灌雲縣屬)、板浦、中正(均灌雲縣屬)併稱淮北四大鹽場。

此時,濤青場制鹽的方法比較舊時已有很大的發展變化。總的説來,有三種:日照地區以曬土與池曬結合爲主,簡稱“曬土法”;東海和贛榆以曬水與田曬結合爲主,簡稱“曬水法”;還用“煮海爲鹽”的舊法制滷塊,稱“澆滷綱”。

曬土法可行於一年中的春夏秋三季中。每月大汛潮進,海水灌滿港汊河溝,猛灌備曬的泥灘,漲潮泡,退潮晾曬。大汛十五天,日夜如此。至小汛時,潮水小,又有十五天不能登岸。在這期間,原灌海水的泥灘已含很高的鹽分,在泥灘皮日曬風吹數日之後,灶民用木耙破土一寸,全部耙起暴曬,約曬五至七天,已成鹹乾碎土,推之堆於較高的乾地。土堆旁有淋池數座。每座形似大鍋臺,中間有一凹形大平底淋池,口徑約4米,深約1米,底由高粱桿或蘆葦編成淋箅,上鋪鹹乾碎土約半米厚,淋地附近即有備用的海水塘,灶民挑海水以滿灌淋池,海水下滲,自然成滷,從箅底下匯入小溝外流,注入滷池。如適逢天暖,風和日麗,只要將滷水灌入曬池,滷到鹽成,不待分秒。曬池面積不大,隨處可砌,狀如棋盤,可高出地面半米,1塊約5米見方,用磚或石片砌底,四週用灘泥圍起,或4塊一片,或6塊、8塊一片。每年農曆三月、十月天暖雨少,是曬鹽的旺季。一名壯年灶丁,每夫最多可曬純鹽千斤。淋池在用一年之後,在嚴冬將至時挖掉,將已失去鹽份的老土撒到泥灘上,去接迎明年的海潮,吸納潮水中的鹽份,以備爲製新鹽做出貢獻。濤雒場曬鹽可能始於元朝初年。光緒《山東通志·鹽法》引元至元“二十九年(1292),中書省奏煎鹽灶户在先一引鹽賣三十兩,時給工本鈔五兩。今賣五十兩,應增爲中統鈔八兩六錢。曬鹽不用柴薪,嚮給四兩,今增六兩四錢。從之。”曬鹽法不普遍,是以曬土爲主。有用盆碗曬水成鹽者,非正式生産。

曬水法是稽核所成立後自西方引進的先進技藝,始於淮北大場。其法宜於春秋兩季。夏季雨水太多,冬季海水不易引入。曬水區要海灘平整寬廣,將備用鹽灘整理爲相連而略有高低的曬水池,一連三方,名大高、二高、三高。每高約有200平方米,深如稻田。大高與海水溝渠相連,用强力風車引海水入大高。海水在大高中蒸發數日;增加了海水的含鹽濃度,由小口放入二高,又蒸發數日;再放入三高,即成滷水。必須立即放入曬田成鹽,否則,滷已老化,不能結晶,名叫老滷,將成廢物。所用風車爲風力龍骨水車,用松木、杉木做成,粗鐵絲綑綁,並撐拉强力新布風扇。提水槽很長,伸入水中半米,龍骨光滑堅固。曬田大如籃球場,收鹽時如置身於銀的世界。

燒滷綱之事已非重要生産。是灶民將滷水用鐵鍋煎熬之後,灌到木桶、鐵桶中蒸發冷卻而成的大鹽塊,用於醃製肉類或作手工原料。

濤雒地區没有專業鹽村,總的特點是地瘠民貧,因之産鹽賣鹽長期官私兼有,不合理的“緝私”時有發生。官民之間矛盾嚴重,民間視巡役如敵讎,農村青年暗襲巡役之事時有發生。民國時期,群衆稱巡役爲“鹽巡”,爲了阻止“走私”“販私”,各坨都駐有鹽巡,日夜站崗放哨。民間忿怒,秘密結社性質的大刀會、紅槍會也在西北山區興起,與僧道結合,以寺廟爲據點而迅速發展。北洋軍閥統治的後期,日照發生大刀會夜襲王家灘、橋西頭鹽坨之事,鹽巡有死有傷。鹽務人員都住濤雒奔逃,濤雒的城門緊閉,城内各路軍警登上城牆警戒守衛,大刀會會衆竟有數千人包圍了濤雒城。手持砍刀和紅纓槍、木棍等,口喊“(吃了符子)刀槍不入!”據説還有來自四鄉的獨輪車參戰,準備打開濤雒,横搶一陣。這時的濤雒官民十分緊張。時任濤雒公安分局局長的丁惟瑞是濤雒人,他在巡查到北門城樓時,有軍警大喊:“大刀會快爬上城牆了!”丁惟瑞抽一手攀雲梯、才要登城的大刀會衆打了一梭子盒子炮(匣子槍),那會衆應聲跌落梯下,當場斃命。城上槍聲大作,城外大刀會衆四散奔逃。一場爲追殺鹽巡而攻打濤雒之事就此告一段落。此後不久,在日照民間流傳有一首歌謡:

大刀會,砍鹽巡。

鹽巡第一也不賴,一拍跑到濤雒街。

濤雒街,把門鎖。

丁惟瑞,開了火。

國民黨南京政府成立後,鹽務系統大改組。先後任淮北鹽務管理局長的人選都屬於新派,先後有繆秋傑、徐開第、費文堯到任。他們到任後,一路作風是除舊布新,加强稽核所,被喻爲“淮北鹽務三把刀”。尤其是費文堯,外號“費大刀”。[62]這三人還以其特殊的力量竟將全國性的“税警學校”辦在淮北地區的海州(今屬江蘇連雲港市),以改善、加强其屬下的警力。濤青場場長王子弓就是他們選派的。王到任之後,劃一濤青場的制度和人事。每一鹽坨派“場務員”駐守,一般是二人:一爲司秤員,負責具體的收鹽歸坨和開堆放鹽並過秤。二爲鹽秤員,負責檢查、監督和爲放鹽開小票。(以小票到鹽場换正票)另派武裝鹽警約十人左右(一個班),負責守衛鹽坨,站崗放哨,亦管“緝私”。濤青場有鹽警一個大隊,約500人,下分中、小隊若干。有專職小隊,負責“緝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