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 濤雒的歷史規律——以鹽興商,以商興學,以學回報

濤雒地方雖小,也有自己的歷史規律。如從宋朝在舊海曲設日照鎮,金朝又升日照鎮爲日照縣並升濤雒爲鎮。從此時算起,已顯示出了濤雒歷史發展的新開端——以鹽興商。後歷經了九百餘年,清朝末年,《日照縣志·疆域·海口》曰:“濤雒口,估客雲集,南連棧子新口(本注:即舊張洛口),貨船萃焉。”[63]這雖只言濤雒口岸,亦見其盛。至於濤雒之盛的具體情况,這裏且引當代日照文化學人田文閣之言:“清咸豐年間,當地人丁開軒立‘廣記’商號,主要收購土物産品,如花生米、生油、皮豬等運往上海,再運回大米、糖、茶和各種洋貨。當時‘廣記’有四支大風船、25000畝土地,成爲濤雒最大的商號兼地主。與此同時,清咸豐六年(1856)開張的‘裕源’商號的名牌産品‘裕源’京冬菜,暢銷北京、上海及東南亞各地,僅上海即年銷500多壜(每壜80公斤)。清同治、光緒年間,又興起‘協記’‘同生’‘益昌’等商號外運土特産品,進口布、米、麫、糖等日用百貨。”[64]不僅這樣,濤雒人還於民國九年(1920)自開私營銀行,名“匯昌銀號”,在本縣巨峰鎮和原沂州府治之臨沂縣設分號,並發行紙幣。

濤雒在當時,已被喻爲“生意興隆通四海,財源茂盛達三江”。可是從商者、老闆到夥計,都比較重視唸書,熟讀“五經”“四書”的大有人在。這在春節過年所貼的門對、春聯上可以看出。如居家的大門所貼對聯,多爲“忠厚傳家久,詩書繼世長”,“耕讀爲我業,勤儉是家風”。商店的大門對聯,多爲“陶朱事業,端木生涯”,“則財恆足矣,以義爲利也”,“洪範五福先言富,大學十章半理財”。正是這些儒商把濤雒的歷史與他們的發家史及其對晚輩的期望結合在一起,形成了一條所謂“濤雒史發展規律”——以鹽興商——以商興學——以學回報。意思是回報家鄉和國家。我當年聽説此事,並不在意。後來研究歷史,特别是在考慮“海曲鹽官兩千年”時,深知其中所含的奥意。大致説來,自西漢至五代,海曲一帶長期處於地瘠民貧的境况之下,連個縣的名號都保持不住,遑論其他。可是到了金朝,情况已大不同。濤雒升鎮,這是“以鹽興商”的標誌。情况雖在繼續發展,但畢竟太慢。直到三百年後的明朝正統八年(1443),在濤雒“重修關聖帝君廟碑”上所著録的頭面人物,除“官吏外,止有商若干名、耆若干名,所謂四民之首缺焉不載”[65]。也就是尚無讀書人士能出面。濤雒的歷史還停留在“以鹽興商”的階段,並無新的進展。可是又過了二百多年,在丁允元撰寫再次重修《關聖帝君廟碑記》時,濤雒的歷史已開始進入“以商興學”的階段。相繼出現的標誌性事件有兩例:一、丁允元和長子丁泰、三子丁旹先後中進士;二、丁守存和長子丁鳳年、次子丁麟年也先後中進士。這兩家“一門三進士”,比鄰而居,世間稱奇。李鴻章還爲丁守存大書貼金紅匾“一門三進士”,高懸於“曠視山房”府第正門之上[66]。自云“曠視”,人云“傲視”。丁氏兩家代有飽學之士。丁允元所撰《碑記》,是濤雒歷史進入“以商興學”的標誌。

清末民初,是中國的思想文化發展的轉型時期,也是中國社會由封建階段向近代資本主義過渡的時期。進士丁麟年和小他一歲的本家進士丁惟魯的思想和學術是濤雒人在這一轉型時期的代表。丁麟年是維新派人物,曾任陝西省興安府、同州府知府,民國初年長期擔任山東省圖書館館長,著有《栘林館吉金圖録》等名著十多種,是著名的金石學家。著名考古學家王獻堂是他的學生[67]。丁惟魯也是維新派人物,被欽點爲翰林院庶吉士,曾任直隸省學校司總辦、北洋大學堂(今天津大學)總辦、直隸山東留日學生監督、山東濟南知府[68]。他家居濤雒北門裏,街道名至今猶稱“翰林院”,是中國農村中唯一的一條街道稱“翰林院”的事例。

標誌著濤雒人進入“以商興學,以學回報”歷史階段的事例應以“三洋狀元、一洋醫生”爲代表。三洋狀元的第一位名宋遂昌,留學義大利,航空學家,曾任同濟大學教授,是中國第一位航空氣氧製造廠廠長。第二位名丁履德,留學德國,内燃機專家,曾任山東大學教授兼工學院院長,1952年後任山東工學院院長。第三位名丁觀海,留學美國,數學家,曾任山東大學、臺灣大學教授,長子丁肇中是著名的物理學家,諾貝爾奬獲得者。一洋醫生名尹莘農,同濟大學醫科畢業,曾任青島普濟醫院(今青島市立醫院)院長。後在濟南創辦山東醫學院,任校長兼附屬醫院院長,爲山東省現代醫學教育的奠基人。

民國時期,濤雒人大學畢業生20餘人,其中留學歐、美、日本的居其半數。從他們的學路和後來的表現來看,大致可分兩類:一類是學習努力,志圓行方,在後來的事業中熱情奔放、勤勞建樹,鄉親稱道,人以爲榮。另一類的情况則大不相同,自幼嬌生慣養、好吃懶做,或中途輟學,或惰於就業,一心想早日回家娶妻生子,争當老爹老娘的接班人。可是衆目睽睽,無以爲“報”地日子也不好過。優秀傳統有無窮的力量。“以鹽興商,以商興學,以學回報”,是濤雒兩千年歷史發展的規律,形成了濤雒人的思想傳統,在指示、引導、教育濤雒的子孫後代,枝繁葉茂,葉落歸根。

歷史還在發展。新中國建立以後,濤雒的教育事業在黨的統一領導下,日新月異,不再贅述。山東《大衆日報》和《中國日報》及中央電視台等重要媒體已多次以“著名的狀元鎮”爲中心内容,向國内外介紹濤雒教育事業的歷史、現實及其人才輩出的情况。

[1] 張傳璽 北京大學歷史學系

[2] 《漢書》卷二八上《地理志上·琅邪郡》,中華書局點校本第六册,第1585頁。以下引用二十四史不再注版本。

[3] 清光緒《山東通志》卷八六《田賦志第五·鹽法·鹽務職官》,第2635頁。以下引本《通志》不再注版本。

[4] 清康熙《日照縣志》卷四《公署·濤雒場鹽課司》,第30頁下。以下引本《縣志》不再注版本。本文用“()字。”

[5] 清光緒《日照縣志》卷二《營建志·公廨》,以下引本《縣志》不再注版本。

[6] 《山東通志》卷八六《田賦志·鹽法·場界》,第2637頁。

[7] 《日照縣志》卷一《疆域志·縣境》,第359頁。

[8] 《宋史》卷一八一《食貨下·鹽上》。以下,“濤洛”或“濤雒”隨文。

[9] 《金史》卷四九《食貨·鹽》。

[10] 《金史》卷二五《地理中·山東東路·莒州》。

[11] 羅振玉《齊魯封泥集存》。“琅琊”或“琅邪”隨文。

[12] 《上海博物館藏印選》。

[13] 參看趙平安《秦西漢印章研究》第三章《秦西漢官印的省略》,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版,第57—60頁。“上曲左尉”印收入羅福頤《秦漢南北朝官印徵存》。上曲陽縣(今河北曲陽西)屬常山郡。

[14] 《漢書》卷二八上《地理志上·犍爲郡》:“南安,本注:有鹽官。”

[15] 《後漢書·志第二十八·百官五·縣鄉》第十二册,第3625頁。

[16] 《漢書》卷一五下《王子侯表下·昆山節侯光》。

[17] 羅福頤《秦漢南北朝官印徵存》,文物出版社1987年版。

[18] 《全唐詩》卷二一六《杜甫》,岳麓書社1998年版,第三册,第2—3頁。

[19] 《文選》卷一六,中華書局1977年影印本,上册,第235頁。

[20] 依次見《説文》卷一一上《水部二十八·濤》《水部三·洛》,《説文》卷一下《草部十八·落》。

[21] 約略同時,濤雒人在濤雒南門外又修了一座略小一些的龍王廟,時稱小龍王廟。可見濤雒人對於龍王老爺多麽重視。河北省秦皇島另有一座孟姜女廟,據説始建於北宋,不可確考。今廟爲明萬曆二十二(1594)年重建。有楹聯與濤雒之海龍廟聯字句相近,句讀相同,用詞略異。但其用意牽强,文采不高。上聯: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下聯:浮雲長,長長長,長長長消。

[22] 《日照縣志》卷一〇《藝文志·關聖帝君廟碑記》。

[23] 《日照縣志》卷一〇《藝文志·關聖帝君廟碑記》。

[24] 《漢書·地理志第八上》“河南郡·雒陽”,師古曰:“魚豢云:漢火行,忌水,故去‘洛’‘水’而加‘隹’。如魚氏説,則光武以後改爲‘雒’字也。”

[25] 《三國志》卷二《魏書二·文帝紀》裴注引《魏略》曰:“詔以漢火行也。火忌水,故‘洛’去‘水’而加‘隹’。魏於行次爲土。土,水之牡也。水得土而乃流,土得水而柔,故除‘隹’加‘水’,變‘雒’爲‘洛’。”

[26] 《山東通志》卷八六《田賦志·鹽法·國朝》。

[27] 《日照縣志》卷一〇《藝文志》。《濤雒築圩記》的題目徑書“濤雒”。《重修縣城記》的首句亦書:“予既於濤雒勸築圩之甫舉。”

[28] 《世本》,商務印書館《叢書集成初編本》。

[29] 《史記》卷一《五帝本紀·帝堯》:“堯又曰:‘嗟,四嶽。’”《集解》鄭玄曰:“四嶽,四時官,主方嶽之事。”《詩·大雅·崧高》:“崧高維嶽”,箋:“四嶽,卿士之官,掌四時者也,因主方嶽巡守之事。”

[30] 《史記》卷三二《齊太公世家》。

[31] 《吕氏春秋·孝行覽第二·首時》,亦作《胥時》。

[32] 張華撰,范甯校證《博物志校證·〈後漢書·郡國志·琅琊國〉劉昭注引〈博物記〉》。

[33] 《史記》卷三二《齊太公世家》,第1480頁。

[34] 《管子》卷二二《海王》第七十二,商務印書館“國學基本叢書”本。以下引《管子》不再注版本。

[35] 《詩》卷一三《小雅·北山》,中華書局《十三經注疏》影印本,上册,第463頁。以下引《十三經注疏》不再注版本。

[36] 《左傳》昭公二十年引晏嬰語。

[37] 《管子》卷二四《輕重乙》第八十一。

[38] 《尚書》卷六《夏書·禹貢》,上册,第147—148頁。

[39] 《管子》卷二三《地數》第七十七。

[40] 《管子》卷二二《海王》第七十二。

[41] 《管子》卷二三《地數》第七十七。

[42] 《史記》卷三二《齊太公世家》。

[43] 《史記》卷六二《管晏列傳·管仲傳》。

[44] 《左傳》昭公三年曰:“齊侯田於莒。”杜注:“莒,齊東竟。”“竟”與“境”通。

[45] 《左傳》昭公十年曰:“桓子盡致諸公,而請老於莒。”杜注:“莒,齊邑。”

[46] 《史記》卷三〇《平準書》。鄭當時奉黄老,時任大司農,清廉自恃,薦人用吏不拘一格,甚爲世人稱道。《漢書》卷一九上《百官公卿表上》言武帝太初元年(前104)改大農令爲大司農。

[47] 唐杜佑著《通典》卷一〇《食貨·鹽鐵》,岳麓書社1995年版,第118頁。

[48] 《宋史》卷一八一《食貨下·鹽上》。

[49] 明王三聘輯《古今事物考》卷一《地理·鎮》曰:“《通典》曰:鎮周後周之通班也。隋亦曰鎮。唐分上、中、下三等。歷代未聞。疑鎮始於宇文周代也。宋制:民聚不成縣而有税課者,則爲鎮。或以官監之。”上海書店1987年影印商務印書館1937年“國學基本叢書”版,第6頁。

[50] 太宗,窩闊臺。蒙古大汗,成吉思汗第三子。至大,元武宗海山年號。正鹽,已納税之鹽;餘鹽,未納税之鹽。

[51] 《日照縣志》卷六《選舉志·徵辟·鄭泉》本注並引《鄭氏祖塋碑》。

[52] 《元史》卷九一《百官志七》。

[53] 《日照縣志》卷三《食貨·鹽法》引《濤雒場天齊廟碑》。

[54] 《明史》卷七五《職官四》,第1847頁。

[55] 《日照縣志》卷五《秩官》。

[56] 《日照縣志》卷三《食貨·鹽法》。未入流:明王三聘輯《古今事物考》卷四《爵禄·未入流》:“《通典》曰:唐有流外勛品,自諸録事及五省内史始焉。國朝,九品之外,雜職官員謂之未入流,即流外也。”三考:元馬端臨著《文獻通考》卷三九《選舉考十二·考課》:南宋孝宗乾道八年(1172)“詔:臧否爲三等:治效顯著爲臧,貪刻庸繆爲否,無功無過爲平。”此處言“三考未入流”,當謂“雜職官員”。

[57] 《日照縣志》卷三《食貨·鹽法》。鹽斤,大宗鹽的統稱。自唐宋以來,對鹽的各種包裝或計算,都以斤爲重量的基本單位。

[58] 《日照縣志·食貨·鹽法》。鳥槍,舊式火槍。坨,蓄鹽的土圩子。

[59] 沂州府屬:費縣、莒州、蘭山縣(今臨沂)、郯城縣、沂水縣、蒙陰縣、日照縣。官臺場在今壽光市東北。

[60] 曾仰豐《中國鹽政史》第三章《鹽官》第三節《民國鹽官制》,《中國文化叢書》第一輯,上海書店1984年據商務印書館版重印。

[61] 曾仰豐《中國鹽政史》第三章《鹽官》第三節《民國鹽官制》,《中國文化叢書》第一輯,上海書店1984年據商務印書館版重印。

[62] 費文堯,1946至1947年任淮北鹽務管理局長。後調任長蘆鹽務管理局長,1948年冬在天津參加起義。

[63] 《日照縣志》卷一《疆域·海口》,第9頁。

[64] 田文閣《老家日照》第6頁《千年大波匯濤雒》,内部印制。

[65] 《日照縣志》卷一〇《藝文志·關聖帝君廟碑記》。

[66] 李鴻章書金字大匾懸掛在大門閣上方;“曠視山房”四字鐫刻在大廳屏風正面;另有堂號“觀瀾堂”印於書札。

[67] 丁惟彭《丁麟年》,收入政協日照市委員會編《日照進士録》第一編,中國文史出版社2010年版。鄭玉霞主編《日照歷史文化名人·一代國學大學王獻唐》,山東大學出版社2009年版。

[68] 東港政協《丁惟魯》,收入政協日照市委員會編《日照進士録》第一編,中國文史出版社2010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