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申论概述

一、申论的含义

什么是申论[1]?作为指导考生参加机关工作人员选拔考试用书的核心概念,它涉及对申论的写作理念、解题原则、答题方法、如何备考等一系列问题的根本看法,因此这是首先必须搞清楚的,不然考生在考场上做题就会露怯和茫然无措。

在社会办学机构出版的申论考试指导书上,在言称与公务员考试有关的机构指定编写的公务员考试的教材上(中共中央组织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公务员局从未指定任何单位和个人编写有关公务员考试的教材[2]),在许多以个人署名出版的指导申论写作的“宝典”上,在不少探讨申论写作的论文中,涉及“申论”一词的源流,执笔者无一例外地认为申论一词来自《论语》“申而论之”。针对这一流传甚广的说法,2007年我们检索《论语》全文,没有查阅到“申而论之”四字[3]。经查找,“申而论之”出现在其他一些文献上,其中之一是《清代乾隆朝实录》:“则君子进而小人退,相需殷而相得彰,蔡传引而未发,故申而论之。”[4]

古文有“申而论之”,当今使用的“申论”作为科考用词既不由“申而论之”演化而来,也不是参加2000年中央、国家机关与海关、公安边检系统从高等院校应届毕业生中考试录用国家公务员试卷命题的专家组首创。据管见所及,我国古代文献把“申”和“论”这两个古汉语实词放在一起使用最少也已经有一千五百多年的历史了,例如,南朝梁萧子显在《南齐书》中记写王敬则的传记就说:“军荒之后,现有一部劫逃紫山中为民患,敬则遣人致意劫帅,可悉出首,当相申论。”[5]这里的“申论”有展开申述、辩护的意思,而且使用时已经把它同政务联系起来。

“申论”一词在古籍中出现不少,而直接将“申论”用于政事的就我们目力所及的典籍是《旧唐书》中唐懿宗李漼一份诏书中的一段文字:“段文楚若实刻剥,自结怨嫌,但可申论,必行朝典。”[6]这里的申论有充分论说、申辩之后下结论的意思。根据使用语境,可以得知开展政事活动,制定决策可以申论。

而采用“申论”作为考察官员能力的一个标准我们看到的史书是《清史稿》。请看:

陈宏谋,字汝咨,广西临桂人。为诸生,即留心时事,闻有邸报至,必借观之。……监生旧有考职,多以人代。世宗知其弊,令自首,而州县吏藉察访为民扰。宏谋疏请禁将来,宽既往。召见,徵诘再三,申论甚晰,乃允其奏,以是知其能。授扬州知府,仍带御史衔,得便宜奏事。[7]

雍正在养心殿对陈宏志有关“考职”存在“弊”的再三询诘,听其申辩有理有据,条理清晰,“允其奏”,进而判断陈宏志这位官员“能”。这里雍正把处理政务分析和论述问题清楚作为了考查大臣的一个标准。

2000年我国国家公务员局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录用进行了“国考”,该考核笔试科目有三门,分别是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公共基础知识和申论。关于申论,据成章说:

2000年,在京郊某宾馆,有关领导和命题成员(写作命题组等)在充分准备的基础上,对公务员考试中关于“写作”(有别于一般意义上的作文)方面的命题,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讨论。在广泛借鉴了古今中外选拔人才有关“写作”方面考试方式的基础上,谈到“写作”“应用写作”“公文写作”“案例分析”“策论”“政论”等,最后,经相关部门和领导批准,定名为“申论”。[8]

从上面的文字中可以看出,把“申论”一词作为选拔公务员科目是第一次使用的,使用这个概念是经过审慎考虑的,因为它对这门考试来说是一个最核心的概念,命名必须科学。那么什么是申论?有人说,“申论是考试科目”。这种解释,内涵贫乏,外延宽泛,等于什么也没有说。有人说,所谓申论,就是针对特定材料,引申出自己的观点并加以论证的写作方法。这是某个“公务员考试辅导与训练”书上给申论下的定义。这个主宾搭配不当的病句,从外延上说,它把申论解释为写作方法,没有概括出在写作方法之外申论写作考生必须具有的素质、修养和能力等所组成的类,违反了定义项的外延与被定义项的外延必须全同的规则。另外,这个定义把申论四个题型之一的“内容概括”排除掉了,“内容概括”包括概括主要问题、主要内容或部分内容等。大家知道,“内容概括”的答题要求是,在规定表述的一定字数内,内容概括要客观、准确、全面、简洁,“引申自己的观点并加以论证”这个概括的要素是不符合“内容概括”的答题要求的。其他三类题型的解答则要“引申出自己的观点并加以论证”。这个定义把只适合三种试题解答的要点概括为全部申论题型解答的要点,犯了概括不当的逻辑错误。这个定义存在着语法错误和逻辑错误,自然释义申论的概念也是不正确的。而认为申论是专门用于公务员考试的一种应试文体则是流行最广的看法,这种看法来自《申论考试指南》,请看:

它是根据公务员工作的实际需要,适当借鉴了我国古代“对策”(“策论”)的某些特点,专门用于公务员考试的一种文体。[9]

这可能是编者以为我国古代用于取士的策问和对策文是考试文体,申论考试与它有历史渊源,就推断申论也是一种应试文体了。然而,循名责实,我们发现,申论考试题型早期有三种:概括内容、制定对策和作出论证;现为五种[10]:概括题、分析题、论述题、对策题和写作题。就这些题型而言,内容概括题有的有文体要求,有的没有文体要求;论述题和分析题以问答的形式出现,作答就目前来看,还没有文体要求;对策题有的有文体要求,有的则没有。考生答题,按照文体要求写作的是文章,不写成文体的语段属于文本。[11]论证是要写成考场文章的。根据申论考试题型可以这样说:申论试题是套题,对文字表达有的有文体要求,有的则没有。很显然,用考试文体阐释申论含义在逻辑上是以偏概全的。

那么什么是“申论”呢?

给一个概念下定义,学科不同、角度不同,释义也就不同。从写作学的角度,我们认为:

第一,申论考试内容是公务性的。就目前它的四种考试题型而言,每一种题型内容都与公务有关。

第二,申论对考生而言,是考试。这种考试,考生在考场上的最终成果都要一一落实到写作上,申论考试虽然不是单纯的写作考试,但是却以写作为中心,这种写作有它自己的特点。

第三,申论作答以文本的形式呈现。

第四,这种文本言辞,不是学术语言,不是文学言语,也不是日常口语,而主要是一种公务性书面话语。

第五,申论试题是通过有机组合的套题,以笔试的形式测试参加入编考试者所具有的机关工作人员的能力和素养的真实水平。

综上所述,申论是考生根据给定材料,按照试题要求,运用自己具备的机关工作需要的最基本的素质、修养和能力,在限定时间内以公务性话语撰写文本的考场写作。

二、申论的历史元素

申论考试作为机关工作人员入编必考科目,到2015年已开考了16年,时间虽不长,但它却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同我国古代取士的策论有一定的内在联系。

(一)申论制卷命题形式借鉴了策问

在西汉,文帝登基14年后,为了长治久安,于公元前165年开启了贤良特科选拔,首创策问选士制度。这种策选催生了两种文体:一是策问,一是对策文。它们是我国古代正式以文章取士所采用的考试文体。请看一篇策问:

盖闻五帝三王之道,改制作乐而天下洽和,百王同之。当虞氏之乐莫盛于《韶》,于周莫盛于《勺》。圣王已没,钟鼓管弦之声未衰,而大道微缺,陵夷至乎桀纣之行,王道大坏矣。夫五百年之间,守文之君,当涂之士,欲则先王之法以戴翼其世者甚众,然犹不能反,日以仆灭,至后王而后止,岂其所持操或悖缪而失其统与?固天降命不可复反,必推之于大衰而后息与?乌乎!凡所为屑屑,夙兴夜寐,务法上古者,又将无补与?三代受命,其符安在?灾异之变,何缘而起?性命之情,或夭或寿,或仁或鄙,习闻其号,未烛厥理。伊欲风流而令行,刑轻而奸改,百姓和乐,政事宣昭,何修何饬而膏露降,百谷登,德润四海,泽臻草木。三光全,寒暑平,受天之祜,享鬼神之灵,德泽洋溢,施乎方外,延及群生?

子大夫明先圣之业,习俗化之变,终始之序,讲闻高谊之日久矣,其明以谕朕。科别其条,勿猥勿并,取之于术,慎其所出。乃其不正不直,不忠不极,枉于执事,书之不泄,兴于朕躬,毋悼后害。子大夫其尽心,靡有所隐,朕将亲览焉。[12]

这是汉武帝所制策问《元光元年策贤良制》。它先陈述五帝三王统治的“天下洽和”,后来出现了“大道微缺”“王道大坏”等情况。接下来以皇帝的口吻针对以上情况提出几个要解决的问题,最后说文帝要亲看对策文。这个最早的策问考试题有三个要素:一为材料;二是问题;三要答题的对策文。申论也是给出材料,然后针对材料提出问题,让考生作答的。在制卷命题的形式上,申论借鉴了策问。

(二)对策论的写作要求在申论论证中得到传承

参加贤良特科选拔,针对策问问什么,对策者在行文中就答什么,于是就出现了对策文。关于对策文,刘勰说:“对策者,应诏而陈政也。”[13]意思为对策就是针对皇帝的诏令陈述政见。这种文体又被他称为“议之别体[14]”(“议”是主动行文,“对”是被动写作),在表述上采用议论。这种考试文体到了明朝要求“惟务直述,不尚文藻,限一千字以上[15]”。对策文须言政事,用议论,表述“不尚文藻”,行文千字左右,这种文体写作要求在申论论证中得到了传承。申论对论证的文体要求是写议论文,字数一般在800~1200字之间。

(三)申论论证的精神实质与对策文一脉相承

在内容方面,对策文写什么?请看《策贤良文学诏》:

大夫其上三道之要,及永惟朕之不德,吏之不平,政之不宣,民之不宁,四者之阙,悉陈其志,毋有所隐。上以荐先帝之宗庙,下以兴愚民之休利。著之于篇,朕亲览焉。[16]

对策文的内容涉及“朕之不德,吏之不平,政之不宣,民之不宁”,用今天的话来概括就是,针对策问寻求治国惠民之道,解决社会问题。对策行文重视统治方略的探究与时政弊端的分析。在汉以后的朝代,只要涉及策问取士,对策文都贯穿治国安邦的精神。今天的申论论证在精神实质上与对策文一脉相承。它的内容包括促进国家强盛、百姓富有、社会和谐、环境优美、科学发展等中国梦想的实现。

[1] 申论作为考试科目的概念使用,从名实相符的角度来看是否合适,目前学术上还有争论。

[2] 国家公务员局. 中直机关2012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报考指南[EB/OL]. (2011-10-13)[2013-08-11]. 工作动态,部门信息. http://www.gov.cn.

[3] 《论语》没有“申而论之”之语,我们已经把检索结果表述在2008年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新编大学写作教程》第253页上的注释①中。

[4] 乾隆朝实录卷六百零六[EB/OL]. (2013-06-24)[2013-08-11]. 学术经典库:中国经典,史部,纪事本末类,清实录. http://www.cssn.cn.

[5] 萧子显. 南齐书:卷二十六[M]. 北京:中华书局,1972:480.

[6] 刘昫,等辑. 旧唐书:卷一~卷三五[M]. 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5:436.

[7] 赵尔巽等辑. 清史稿:卷三百七,列传九十四[M]. 北京:中华书局,1977:10558.

[8] 成章. 申论典范[M]. 6版.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1.

[9] 申论课题编写组. 申论考试指南[M]. 2版. 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2:2.

[10] 本书把申论题型分为四种,即内容概括、材料论述、对策制定和论证表述。本书认为,分析题也是论述题,同论述题一样,也是对材料的论述,因此,可以把它们并为一类题型,统称材料论述题。

[11] 文本是一个宽泛的概念,不同学科对其有不同的解释。从写作学的角度我们认为,已被别人解读过的文章称为作品,接受前的单句、语段和文章都属于文本。

[12] 班固撰. 颜师古注. 汉书[M]. 北京:商务印书馆,1962:2496-2498.

[13] 刘勰. 文心雕龙·议对[M]//陆侃如,牟世金. 文心雕龙译著. 济南:齐鲁书社,1995:324.

[14] 刘勰. 文心雕龙·议对[M]//陆侃如,牟世金. 文心雕龙译著. 济南:齐鲁书社,1995:324.

[15] 王世贞. 弇山堂别集卷八十一[M]. 魏连科点校. 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1540.

[16] 班固撰. 颜师古注. 汉书[M]. 北京:商务印书馆,1962:2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