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评父母,是为了认识自己

我经常会碰得这样的事情,一些人爱自己的父母,感激父母为他们做的事情,当他们向我说一些父母不好的行为时,会感到愧疚,觉得自己背叛了父母。

在此,我想强调,这不是在否定父母的心血,或是想让他们为自己在成人阶段的问题负责任,而是孩子想要深度了解父母对自己的影响。因此,这些言行中不仅有批评的声音,还有对父母的感激。

另外我们必须要明白,我们的父母也受到他们父母的影响,他们也是他们父母教育的牺牲品。以我为例,我的父母非常爱我。我完全是父母所盼望的那种孩子,我的童年也充满着美好的回忆。但是我母亲的性格十分软弱。她是九个兄弟姐妹中的老大,当她11岁的时候,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这让她变得更加软弱。她必须要生活下去。由于她并不擅长处理负面的情绪,例如悲伤,所以在我伤心的时候,她有时会感觉到无助。正是因为如此,所以我特别培养了这种信念:“我必须强大”或者“哭泣是难堪的”。所以,就算是再爱你的父母也不可能是完美的。

但是父母要给孩子做个榜样,这一点非常重要。打个比方,一个女孩的母亲非常爱她,但是有点软弱,她总是迁就强势的父亲,那么这个女孩就会因为母亲的形象形成这样的信念:“女人是软弱的”,“我必须迁就其他人”,“我不可以反抗”。或者她会跟自己母亲的信念划清界限,形成诸如“我必须反抗”、“我绝不妥协”、“男人是危险的”这样的信念。

另外,孩子从小在家中观察到的标准和价值也扮演着重要角色。如果一个家庭虽然十分有爱,但是性关系准则很严苛,这也会影响到孩子,以后他会难以正常对待自己的身体以及性欲。就算是那些对自己父母心存感激的人也会产生一些信念,而这些信念会给他们现在的生活带来困难。

一些人对父母的看法并不客观。比如说,他们会因为父母的一方而戴上有色眼镜去看待另一方。如果母亲总是当着孩子的面哭诉“可恶的父亲”,那么孩子就会以母亲的眼光去看待父亲。由于我从事家务法庭检察官多年,所以我知道这种行为对孩子有着多么深刻的影响,即使很多孩子长大成人后,也不能原谅自己的父亲,与父亲的关系很差,甚至没有任何关系。与此同时,如果父亲挑拨孩子与母亲的关系,情况也一样。

至于很多人对父母缺乏客观的看法,这还可能与孩子美化父母的倾向相关。孩子需要无条件地信任父母,并认为他们是完美的。否则他们会感到害怕,害怕自己所依赖的人不可靠。有些人直到成年还保持对父母的美化形象,这让他们难以现实地看待父母。父母的现实形象应该包含优点和缺点。如果成年后还是透过美化的眼镜看待自己的父母,那么我们就不会健康地独立生活。如果我们不离开他们,就难以寻找到自己的路。认识自己,是我们个人继续发展的前提。而要认识自己,首先就应该找到父母尽可能现实的形象。现实的形象与深刻的好感并不冲突。我们爱自己的父母并珍惜他们的现在和过去,但这并不意味他们是完美的,是不会犯错的。所有生活中的爱都是类似的:如果我所爱的是完美的,那么这不是真正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