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俗影视记录手册
- 张举文 莎伦·谢尔曼主编
- 1799字
- 2022-07-22 15:47:50
2.1 构图原理
拍摄的目的是为了将现实生活中的事物或事件经过拍摄后转化为人们可认同或欣赏的画面,从内容和审美两方面达到预期目标。拍摄时的构图至关重要,当然,在利用一定的拍摄技巧将所拍的事物拍摄完成后,还可以经过对各种元素进行合理的布局和安排,通过编辑达到最终目的。
一、构图的目的
构图是画面上位置的经营与安排。构图就是视觉表现的语法,可以把作者的意图正确地传达给观者。构图的目的是使主题思想取得具体而完美的形象结构。“构图的过程是主题思想形象化的过程,不仅不同的主题内容需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即使相同的主题内容也应采取不同的表现手法。”(李思维、咸彦平1993:84)为此,构图时要注意:
(1)鲜明揭示思想;
(2)突出表现主体;
(3)处理好主体、陪体和环境的关系。
值得提出的是,静止画面的拍摄相对容易一些,但运动中也必须要注意构图。同时,根据稿本中的要求,结合现场环境,灵活机动进行画面摄制。
二、构图的分类
影视构图分类的方法很多,一般按照摄像机与被摄主体之间的动静变化,以及拍摄后画面的结构,可以分为静态构图和动态构图两大类。静态构图:造型因素和结构无变化的构图(固定机位+静态物体);动态构图:造型因素和结构发生变化的构图(被摄对象的运动+摄像机运动)。此外,还有不规则构图:常用于纪实风格的纪录片,在影视画面中的承上启下或者流畅性来表现主体对象;不完整构图:使影视画面用分别的、局部的造型来表现完整的形象。
构图分类及特点一览表
构图的类型不同,所产生的效果也不一致。影像构图的因素很多,根据摄像机与被摄主体之间的动静变化,主要分成四种情况:
(1)摄像机、被摄主体都固定不动,这样拍摄出来的就是典型的静态画面;
(2)摄像机固定不动,被摄主体运动,拍摄出来的是动态画面;
(3)被摄主体不动,摄像机动,拍摄出来的是动态画面;
(4)摄像机和被摄主体都动,拍摄出来的是动态画面。
可见,在影视拍摄过程中,画面的构图在相当多的情况下需要着重考虑动态构图的问题。尤其要注意两种运动情况的应用:
被摄对象运动:1.注意给动作姿态的变化留出空间;
2.区分主要位置和次要位置。
摄像机运动:1.找出主要对象作为起幅和落幅;
2.保持画面上兴奋点的位置;
3.一般运动的方式:推、拉、摇、移、跟、
变焦、综合运动。
被摄对象和摄像机都运动:1.确保被摄主体在画面中的位置;
2.注意两者之间运动轨迹的配合。
三、画面的结构
尽管影视画面是运动的,但是,在画面的结构处理中,它同画画的要求几乎一致,那就是必须处理好主体、陪体、前景、背景、空白等关系。同时,还应当考虑镜头运动和主体运动所产生的意义,特别是蒙太奇效应。基本要求是:
(1)主次分明;
(2)明暗相间;
(3)注重空间分布;
(4)注重颜色分布;
(5)注意运动趋势,适当预留空间。
主体:黄金分割法、对角线构图、V字构图。
图1 黄金分割法构图
图2 对角线构图
图3 V字构图
陪体:不能喧宾夺主、陪体线条结构与主体有呼应。
前景:出现于画面的上下左右边框部位,作用是产生立体感、空间感。在拍摄的过程中,要适度注意画面的完整。
背景:标明地理环境。
空白:例如天空、地面、水面、沙漠、森林、草地、墙壁等,其作用是产生意境、联想等。(参见图4)
图4 随拍归元寺大殿
四、构图的因素
构图三大要素:简洁、明了、紧密。
构图的基本原则:均衡与对称、对比和视点。
如图5所示,尤其要注意线条的运用。
对线条的把握:
(1)水平线具有和平、宁静和放松的感觉。
(2)垂直线表示高度、动能和力量,能增强威严感和崇高感。
(3)斜线能表现动感、力量和方向,容易令人激动。
图5 构图一
(4)曲线表现优雅、美丽和可爱,是一种轻松愉快的线条,人的眼睛很容易追随这种线条。
影调:景物的明暗层次。
光线:突出主体、制造气氛、增强立体感。
色彩:注意色彩的对比,如:深与浅,冷与暖,明与暗,黑与白。
五、构图的均衡与和谐
构图的均衡:动与静的均衡、明与暗的均衡、面积大小均衡、物质轻重的均衡、投影的均衡。(参见图6)
图6 构图二
构图的和谐:以画面中的人物(特别是采访中)处于画面的位置为例,参见图7,注意尽可能保持物体的水平与平直。
图7 构图三
六、景别与景深
景别包括: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
图8 景别
景深指前一景物与后一景物之间所具有的可接受清晰度的距离范围。
在操作技术上,有这样几个因素:光圈的大小(光圈大景深范围小),焦距的长短(焦距短景深大),物距的远近(物距远景深范围大)。
图9 景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