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助词与其他词类及词缀、附缀的划界

前面已经指出,由于汉语助词自身的性质特点及其建类形成的不确定性,造成了助词同其他一系列虚词,包括一些词缀、附缀存在着纠葛,需要划界分辨。下面我们逐一加以辨析,以廓清汉语助词的范围,进一步阐明汉语助词的性质。大致包括五个方面的问题:

a. 词缀还是助词。有人认为“第、初、老2、们1”应该归入词缀。我们认为,严格意义上的词缀都是附在语素前后,用来构词的。譬如“阿、老1、可、们2、子”等,可以分别附在词根的前后,构成“阿哥、阿婆、阿姨、阿Q”“老鼠、老虎、老婆、老师”“可爱、可恨、可怜、可怕”“哥们、娘们、爷们”“桌子、椅子、凳子、棍子”等单词。而“第、初、老2、们1”等,主要是附在单词前后,用来构形的,譬如可以分别构成“第一、初五、老九、战士们”等准短语。而且,它们有时还可以附在短语的前后,譬如“第一千零一夜”“教师和学生们”。此外,真正的构词词缀,如“阿、老1、们2、子”往往要读轻声,而“第、初、老2”则一般不读轻声。总之,在现代汉语中,“第X”“初X”“老2X”和“X们1”等,都不是词汇学上的单词,所以“第、初、老2、们1”都应该归入助词。

b. 附缀还是助词。与词缀相比,附缀语音上附在词上也可以附在短语上,词缀只能附在词上;附缀多有自己专用的词类属性,而词缀属于词内成分,没有词类属性。也就是说,助词是虚化、黏着、定位的表示一定附加意义的虚词,本身都具有各种独特的句法语义功能,词缀是用于构词的、可以类推的词内成分,而附缀是汉语中一部分虚词和准虚词向词缀过渡的中间阶段。所以,我们认为,像“有利于、取决于”的“于”,“思想上、理论上”的“上”,“简直是、可不是”的“是”等,都应该归入附缀,而不是助词。

c. 连词还是助词。助词“之”和“的”的最大区别就是“的”可以后附,可以完全脱离中心语而组成“的”字短语,譬如“我们的、中国的、卖菜的、碧绿的”,等等。至于“之”,尽管现代汉语已有“之上、之下、之间、之中、之一”等单词,但“之”一般不能前附组成“之”字短语,所以有学者认为“之”应该归入连词。然而,作为一个连词,就必须始终位于前后两个连接成分之间,绝不能脱离前后任何一项而依附于另一项。可是“之”虽然不能后附,却可以脱离修饰语而直接前附中心语。注4

此外,有的辞书(侯学超编1998)已把“再说”等都归入了连词,认为“再说”可以表示在已有理由之外,追加一层理由。譬如“北京这么大,再说你也不知道他的确切地址,你上哪儿去找他”。其实,现代汉语中与“再说”类似的,可以兼表关联功能的词有好几个,譬如“的话、则已、与否、起见”等。从语言类型学角度考虑,将这些具有连接功能的“的话、则已、与否、起见、再说”等词归入后置连词,也不失为一种创新的研究视角(参看付琨2009),但是,具有后置连接功能也可以认为是汉语助词的一项重要的辅助功能,所以,这几个词当然也可以归入助词。其实“的话、与否”等词,在《现代汉语虚词词典》(侯学超编1998)中也是被归入了助词的。例如注5

(1) 她不在家的话,交给她父母亲也行。(肖全《我们这一代》)

(2) 只要有阳光、有水,就能生长、就能开花,至于盛器的华丽与否,是次要的,一切不在外部,而在内涵。(程乃珊《蓝屋》)

d. 代词还是助词。“所”“等、等等”确实具有一定的替代作用。“所”可以构成“所”字短语,譬如“所爱、所学、所用”等;而“等、等等”也可以替代列举时省略的部分,譬如“人脑的成熟,人手的形成,语言的产生等,都是长期劳动的结果”。所以,有人认为“所”“等、等等”可以归入代词。注6本书之所以认为它们还是助词,主要有两点理由:其一是现代汉语中具有一定替代或指代功能的虚词和实词还有不少,譬如“的”字短语中的“的”(红的、蓝的),序列词“甲、乙、丙、丁”(甲方、乙方),充当宾语的“数词+名量词”(买一包、称两斤),等等,都没有因为具有指代功能而归入代词,所以,“所”“等、等等”当然也无须归入代词,因为这种替代功能实际上都是一种篇章层面上的语用功能。其二是“所”“等、等等”并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替代功能的。试比较下面两个“所杀”:

(3) 屠城十日,杀人逾万,所杀均为无辜。(王思治《清史论稿》)

(4) 且前夫已为奸夫所杀,愈发肆无忌惮。(《民主与法制》)

前“所”有替代受事的指代功能,“所杀”就相当于“被杀的人”;后“所”只有协调音节的辅助功能,“为……所”构成被动结构,“所杀”就相当于“杀害”。同样,“等、等等”也有只表示煞尾,无任何替代作用的用法。再比较下面两个“等” 注7

(5) 元妃匍匐在地,战栗地说:“虽然这是圣上谕旨下来之前送来的,臣妾等确是罪该万死……”(刘心武《贾元春之死》)

(6) 中国古代有造纸法、印刷术、指南针、火药等四大发明。(《中学历史》)

前“等”具有一定的指代功能,而后“等”只有煞尾功能。

e. 助词还是方位词。对于后附于数量词语的“上下、左右、前后”这三个词,目前通行的语法书和工具书存有不同的看法:有的认为它们仍然是方位词,有的则归入表数助词(侯学超编1998)。本书认为,归入表数助词更加合理,因为考虑到这三个词虽然同方位词存在着渊源关系,但是在功能上却比典型的方位词更加虚化,具有更强的后附性和黏着性,并且有些读音已经弱化。尤其是不能像典型的方位词那样与介词前后配合,构成“介词+方位短语”格式。而且,在表达上,这三个词也不像一般的方位词,既可以表空间关系,也可以表时间关系,大都只能表示数量、时间、年龄等关系。比如:

三十五岁上下、六十厘米上下/二十公里左右、两公斤左右/五一前后、张榜前后

总之,以往有些语法书和工具书将其归入方位词而不是助词,是因为它们的作者都认为“上下、左右、前后”同一般意义上的方位词“上、下、左、右、前、后”等在形式上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共性。然而,从句法功能和表义效果看,它们似乎更接近于“来2、多、把、开外”等表概数的助词,所以,还是归入助词比较合适,尽管不是典型的助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