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初·裁
古代的衣服样式

在汉字世界里,有很多和衣食住行有关的字。有身上穿的“衣裳”,头上戴的“冠冕”;有古雅肃穆的九“鼎”,有不醉不休的“尊爵”;有遮风避雨的“房屋”,有阻挡危险的“门户”;有行驶在道路上的“车马”,也有游荡在江河中的“舟船”……可以说,汉字,记载了中华民族的生活方式。

说到与衣服有关的字,在《说文解字》《说文解字》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系统分析汉字字形、讲解汉字字理的字典,简称《说文》,作者是东汉的许慎。在体例上,它开创了部首编排法;在内容上,它用六书系统地解说汉字,并保存了部分早期古文字的写法,为我们研究甲骨文、金文等提供了依据。六书是六种汉字造字法,包括象形、会意、指事、形声、转注和假借。衣部字中收录的有100多个,多为形声字。包括衣服种类、成衣部件、衣服纹饰等,反映出古代服饰文化的方方面面、点点滴滴。在遥远的古代,古人的衣服又是什么样子的呢?这里我们就来讲一讲与“衣”有关的汉字——衣服的“衣”、与裁剪有关的“初”和“裁”。

/ 古人的特色衣领 /

许慎先生说“衣,依也”,衣服是人们生活中的必需品。

1. 甲骨文是目前能看到的最古老的汉字,它是中国商周时期的文字,因为刻写在龟甲兽骨上,所以被叫作“甲骨文”。

2. 甲骨文之后的文字叫金文,也叫“钟鼎文”,是商周时期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我们见到的青铜器大多数是青黑色的,但它刚刚铸造出来的时候,其实是耀眼夺目的金黄色。所以,叫“金文”。

3.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的文字不同,严重影响诸侯国之间的交流。秦灭六国之后,除了统一国土,也统一了度量衡,统一了文字,规定了标准字体——小篆。

4. 隶书由篆书简化演变而成。小篆字形规整、端庄大方,但不易书写。秦国以法治国,政令繁多,大小官吏用小篆书写,效率不高,于是他们在办公过程中自觉地简化了汉字,用一种简便的字体书写了大量的公文,这便是隶书。从小篆到隶书发展演变的过程,叫作“隶变”。

中国古代衣服的历史,可谓源远流长。我们的祖先最初用树叶遮挡身体,薄薄的树叶既不牢靠,又不保暖,于是他们先是裹上兽皮,后来又发明了布,将兽皮布料缠在腰上,前面垂下一块,用以遮挡关键部位。这就是《说文解字》“上古衣蔽前而已,巿以象之”中所说的“巿”(fú)。由于“巿”只能在前面遮羞,不能保暖,人们又进一步发明了各式各样的衣服。

每个民族的服饰都有自己的标志性特色。比如说,印度服饰的特色在于美丽的纱丽,阿拉伯服饰的特色是缠头巾和长袍,汉服的一大特色则是衣领。

汉服衣领的样式,在很早之前就已经形成了。在3000多年前的甲骨文中,便能看到它们的模样。甲骨文中,“衣”是一个典型的象形字。什么是“象形字”呢?古人在造字的时候,用绘画的方式描绘事物的形状,由于画得很像,所以叫象形字。结合的字形,再联想一下古代的服装,不难看出“衣”是一件衣领左右交叠的衣服。由此可见,中国汉服衣领的基本样式,早在商朝便已经形成了。

汉服衣领交叠的方式很有讲究。古人的衣服没有扣子,多用系带固定。汉服的领子一长一短,长长的左襟压过短短的右襟,盖过正胸,由系带固定在身体的右下侧。两个领子相互交叠,叫作“交领”;因为系在右侧,叫作“右衽”。

少数民族服装的领子,和汉服正好相反,是右襟压左襟,叫作“左衽”。如果你去过三星堆遗址,见过那个眼睛像外星人一样的青铜立像,就会发现,作为西南夷一支的古蜀国人,他们的衣领就是“左衽”的。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我们也不能将汉服完全界定为右衽。我们的祖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不同民族与文化在不同时期相互交融,彼此影响,所以,在有的绘画作品里,也能见到左衽的汉服。

/ 裁裁剪剪做衣服 /

衣服由兽皮和布料裁剪而成,缝制衣服的人被称为“裁缝”。与裁制衣服有关的字,一个是“初”,一个是我们熟悉的“裁”。

“初”不是开始的意思吗?它和衣服有什么关系呢?

《说文解字》将“初”解释为:“始也。从刀从衣。裁衣之始也。”“初”是一个会意字,什么是会意字呢?它就像拼积木一样,把不同的字拼合在一起,会聚不同字的含义,从而造出新字、表达新义。从古文字中可以看出,“初”字左边是一件衣服的“衣”,右边是一把刀。二者合在一起,表示刚刚开始剪裁衣服。因此,“初”有开始、最初的含义。

需要注意的是,“衣”在字形演变的过程中,变成了衣字部——衤。以“衤”为部首的字,比如“裙”“襦”“裤”“袄”等,都与衣服有关。明白了这一点,也就能区分“衤”和“礻”这两个相似部首之间的区别了。在《字里字外的人文历史》中,我给大家讲解过“礻”。它来自“示”,许慎先生指出,“示”上面两横象征上天,下面三垂象征着日、月、星辰——上天借用各种各样的天象,把吉凶祸福呈现给人们,让他们预测未来、趋吉避凶。例如若是扫把星(彗星)扫过天空,便是祸。因此,以“礻”为部首的字,比如“神”“祖”“祀”“福”“祸”等字,都和神灵、祖先祭祀有关。

讲完了“初”,再来看“裁”字。《说文解字》中说“裁”字为“制衣也,从衣(zài)声”,这是一个典型的形声字。

什么是形声字呢?形声也是古人造字的一种方法,绝大多数形声字都可以一分为二,一半是形符,一半是声符——形符表达汉字字义,声符提示汉字读音。在“裁”字里,“衣”是形符,表明“裁”字与衣服有关;“”是声符,用于表示读音。“”的韵母(ài)是不是和“裁”读起来很像呢?当然,有时你也会遇到读起来不那么像的字,比如“媒”的读音与声符“某”就不太像,这是因为“某”的发音在时代变迁中发生了变化。

人类在什么时候开始学会裁剪、缝制衣服的呢?北京周口店出土的一枚古朴的骨针告诉我们,18000年前的山顶洞人,就已经学会用针来简单地缝制衣服了。你可别小瞧这个小小的文物,要知道,在那个洪荒的时代里,可没有什么金属器具和高科技,用粗陋的工具进行高超的钻孔工艺,已经是巨大的文明进步了!

“裁”除了表示裁切衣物,还有其他用法。比如说,在裁剪的过程中,布料慢慢减少,因此“裁”又有减少的含义,用于部队“裁军”、公司“裁员”等。“裁”也不是随意削减,而是需要“量体裁衣”,根据客人的身材裁剪出合身的衣服。因此,“裁”也往往有“衡量、判断”之义——在赛场上,由“裁判”来“裁定”运动员是否犯规;在法庭上,由法官来“裁决”一个人是否有罪,这都是“裁”的引申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