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茫茫断肠人
——东坡与王弗

正当苏东坡准备开始一段新的政治生活的时候,不幸降临了。宋英宗赵曙治平二年(1065)五月二十八日,苏东坡的妻子王弗因病去世,年仅二十七岁,留下儿子苏迈尚不满七岁。

苏东坡同王弗结婚十余年,夫妻二人伉俪相得,感情非常深厚。当年在眉山老家刚成婚时,苏洵经常全国漫游,而母亲程氏的年纪越来越大,王弗便辅佐丈夫在家里苦读诗书。有时苏东坡对于读书过程当中有一些疑问,弄不清楚出处,王弗便在旁边提醒是不是在某部书中。

苏东坡一查找,果然在此书中。他非常惊讶,没想自己的娇妻也饱读诗书。一些朋友经常找苏东坡出去玩,苏东坡作为一个十七岁的年轻人,也乐于和这些朋友去一些歌舞声色场所。王弗经常规劝丈夫说:“父亲不在家,你是家中的长子,切不可玩物丧志,交友一定要慎重。”

苏东坡听从了妻子的建议,因此很少再出去同这些朋友玩,常在家一心苦读诗书。苏东坡在京城赶考,然后到陕西凤翔任官。前后这段时间王弗或在家服侍老人,或随苏东坡外任,吃了不少的苦。如今刚刚到京城安顿下来,王弗却去世了,这让苏东坡内心非常悲痛。

苏洵也对苏东坡说:“你这个媳妇为你做了很多的事情,吃了不少苦,还没来得及享到福就去了。一定要把她的灵柩运回眉山老家,安葬在你母亲的墓旁。”

正所谓祸不单行,苏东坡还没有来得及把王弗的灵柩运回老家,第二年四月,父亲苏洵又与世长辞,只有五十八岁。此时苏洵承担的编写《礼书》任务刚完成,而自己撰写的《易传》则只写了一半。作为蜚声文坛的散文家,仕途一直不是很如意,也许是苏洵一生的遗憾吧。

苏洵的去世让苏东坡和苏辙不得不再次辞官,运送父亲以及王弗的灵柩回到老家守孝。这年六月,苏东坡、苏辙兄弟两个人由汴水入淮河,经江陵回到四川,把苏洵和王弗安葬在眉山老家,同程氏安葬在一起,兄弟两个人在家守孝。

慈父和爱妻的去世对苏东坡的打击很大。尤其是妻子王弗,苏东坡一直不能忘怀。在十年之后,苏东坡已经在密州任知州时,治理地方颇有政绩,自己的生活也安排得井井有条,但是还会不时地想起自己的结发妻子王弗。苏东坡在一天夜晚忽然梦到了自己的妻子重新回到自己的家中,就像从前的生活一样,夫妻两个四目相对,泪流满面。苏东坡从梦中醒来,才发觉这原来只是一个梦而已,因此写下了著名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1]

苏东坡感慨,夫妻两个人鬼殊途已经十年了,不用仔细去想,永远不会忘记夫妻的恩爱。苏东坡此时在密州任职,妻子王弗葬在四川眉山老家,相隔数千里。苏东坡此时经历了很多的人世沧桑,这种凄凉没处诉说。即使夫妻再次相见,恐怕都不认识了。苏东坡此时才四十多岁,但已经心力交瘁。苏东坡进而描写梦中重逢,“小轩窗,正梳妆”,妻子仍然像从前一样坐在窗前对着梳妆台梳洗打扮。本来有很多话要说,但此时一句话都说不出来,只有眼泪簌簌地流下。梦很快醒了,可想而知,此时苏东坡已经泪湿枕巾了。古人在墓地多植松柏,苏东坡感慨道:每年只能在明月夜来到妻子的坟前,和你倾诉的时候就是我断肠的时候。

在古代文人当中,悼亡诗词写得比较好的还有潘岳所写的《悼亡诗》三首,唐人元稹所写的《遣悲怀》三首、《离思》五首,宋代词人贺铸所写的《鹧鸪天》,俱是真情表白。

守孝期满后,苏东坡要和苏辙再次返回京城。返京之前,苏东坡又续弦再娶的妻子就是前妻王弗的堂妹,叫王闰之。十年前苏东坡曾经常到王弗家青神县去,当时王闰之只有十来岁,对自己这个姐夫就非常崇拜。现在王弗去世,王闰之已经长成二十岁的大小姐了。苏东坡续弦的时候考虑到,一是因为王闰之是本家的亲戚,比较熟悉,二是因为王弗留下的孩子还小,由自己前妻的堂妹来照顾比较放心。所以苏东坡续娶王闰之为妻。苏东坡比王闰之大十一岁,此后苏东坡大半生的宦海生涯都由王闰之陪伴在身边,起起伏伏,不论是享受荣华的时候还是远贬在偏僻荒原的偏僻乡野,都离不开王闰之的悉心照料。

把家里的事都料理好之后,苏东坡和苏辙兄弟携着家眷返回京城。兄弟两人却没想到,这是最后一次回到眉山,从此以后宦海漂泊,他们再也没有能够返回到故乡,甚至连去世之后自己的尸骨也都没有安葬在故乡眉山。

有的时候,家乡一别就成了故乡。

[1] 邹同庆、王宗堂著:《苏轼词编年校注》第141页,中华书局,2002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