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鱼:一个鱼头和千岛湖的故事
- 郑家平 屈波
- 3277字
- 2020-12-01 14:28:30
第五节 碧波芳华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时分,如果你走在千岛湖镇街头,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遍布大街小巷的餐馆里,到处闪烁着“千岛湖有机鱼”“生态鱼”的字样,而在餐馆最显著的位置,常常放大着一张巨网捕鱼的照片,或是那张在当地几乎家喻户晓的小女孩抱鱼的照片,时时提醒着食客们千岛湖所特有的鱼类资源。说实话,我们很难数清楚这个小镇到底有多少家鱼馆,但每个经营者都知道,一条普普通通的淡水鱼只要跟“千岛湖”这几个字眼沾上了边儿,身价立马倍增。除此以外,更有不少精明的商家,悄悄从外地运来淡水鱼,然后投放到千岛湖某个库湾养殖一段时间“镀金”,这种鱼在当地被戏称为“洗澡鱼”或“桑拿鱼”,据说每年的销量惊人。
事实上,千岛湖形成之前的淳安从来没有大规模的渔业生产,尽管当地有一些新安江上的渔民,但为数并不多,生产方式也极为原始。当地的一位老渔民回忆说,他从记事起就跟父母生活在船上,属于地道的个体户,当时的捕鱼方式很简单,只有1米多高的用蚕丝织成的小网,用半个月左右就破了;另一种办法是放钓,一盘钓线放出去有几千米长,抓到鱼后自己拿到市场上卖以维持生计。那时候打鱼并没有固定地点,靠经验和运气吃饭。哪里有鱼,渔民们就到哪里生活一段时间。
繁华的千岛湖鱼街夜景
关于传统渔业,当地曾流传着一段传奇。或者也可以说,因为现代渔业的兴起,人们重新想起往事。相传元末农民战争爆发后,渔民出身的陈友谅揭竿而起,乘势想方设法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随后一山不容二虎,与朱元璋展开了3年多的战争,后大败于鄱阳湖一战,中流矢而死。陈友谅残部与家属1000多人为求生存,逃亡至浙江西部的崇山峻岭,在新安江一带定居。再后来这1000多人被朱元璋政权贬为贱民,世代漂泊以打渔为业。因其由九个姓氏组成,故称“九姓渔民”,按照规定,他们不得上岸居住,不准参加科举,不准穿长衫鞋子,不得与岸上人通婚。当地有歌谣云:“老子严江七十翁,年年江上住船篷,早年打败朱洪武,五百年前真威风!”清同治年间,“九姓渔民”改贱民为良民,但已习惯了多年的水上生活方式。
1960年,新安江水库蓄水截流后,“九姓渔民”后代的命运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他们岸边的家已被库区淹没,适逢淳安县成立捕捞大队,于是一些有经验的人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了新渔业工人。也正是从这个时候开始,淳安人开始探索如何走出一条水库渔业的发展之路。
淳安文化名人王水法
应该说,千岛湖发展淡水渔业有着相当的优势。拥有绝佳的气候、植被不说,库区蓄水后,库内水质肥沃,生物饵料丰富,青鱼、草鱼、鲢鱼、鳙鱼等生长较快。1963年,各种鱼类年总产量达345吨,其中鲢鱼、鳙鱼190吨,占总产量的一半。同时,一些凶猛鱼类的数量也开始增多。但对当时的淳安人来说,发展渔业之初碰到的第一个难题,却是如何在面积573平方公里的水域中成规模地捕到鱼.1960年成立的淳安县捕捞大队当年捕捞的淡水鱼只有21万斤。由此可见,至少在当时,鱼类资源的繁衍速度和数量要远大于人们的捕捞能力。
千岛湖的鱼为什么难捕?简单地说,一是水域面积大,鱼的活动范围广;二是水体深,平均水深达三四十米,而我国渤海的平均水深也只有18米左右;三是生产工具落后。1958年,那时渔民们习惯的捕鱼工具除了之前的麻线网、小丝网、钓钩、卡钓外,居然还有渔用鹭鸶,总计360多只。
此外还有一个实际的难题是,千岛湖水下地形复杂,障碍物极多。据一位捕捞队员回忆说,当时研究了很多捕鱼方法,但由于水下有很多原来的民居、大树,常常网放出去几个小时候就被划破了。后来又试图用灯光诱捕,但成本高,效果也不好。还曾用电捕鱼,用一个像收音机接收天线一样的长竿电击捕鱼,但一来不安全,二来对渔业资源有损伤,也不得不放弃。于是,渔业专业技术人员开始深入捕捞一线,与渔工同吃、同住、同作业,展开技术攻关。
在《新安江开发志》中,我们发现这样了一条记录:1962年10月7日,首次使用畚斗网捕捞取得成功,捕获鲢鱼、鳙鱼3万余斤。在浙江淡水所的支持下,经过一次次失败后,1963年初,一种名叫“拦、赶、刺、张”的联合渔具渔法终于大获成功。1964年,国家水产部在排岭镇召开全国捕捞技术大会,15个省市的180名代表参加,随后“拦、赶、刺、张”联合渔具渔法在全国养鱼的水库普遍推广应用,并在1978年召开的全国科学大会上荣获重大科技成果合作完成奖。这种捕鱼法是千岛湖在国内的首创,适用于所有的大型水库渔业。方法大致如下:第一个步骤是侦查鱼群,发现鱼群在某一个库湾出现后,立即在出口处下网拦截,包围鱼群,再放置刺网用以驱赶鱼群,鱼群受到刺网惊吓后,纷纷按照人们预先设立好的网中水道逃窜,而等待它们的将是最后的畚斗网。此后,随着技术创新不断加速及经济实力的提高,围网方式也就不限于库湾,可以在任何水域进行长达几千米的拦网作业,蔚为壮观。1965年,千岛湖又研制出了捕鱼配套机械,首次试制筒式拦网起网机成功,人工起网的劳动力节省一半,提高效率6倍。1974年,适合千岛湖捕捞和养鱼运输的挂机研制成功,捕捞队网船都用挂机拖带,既节省劳动力又加快了放网速度,渔业不再是重体力劳动的典型代表。
一个阳光柔和的下午,实战经验丰富的捕捞队长在船上为我们生动地讲述了捕鱼的全过程。
“鱼跟人一样,也是有习性的,根据水质、饵料、光照、水流等情况,鱼有自己的生活场所。首先是侦查鱼群,找到渔场。看渔场一般在天刚蒙蒙亮之前或是傍晚天还没有黑下来,太阳快落山的时候。根据鱼的习性,鱼会在这两个时段到水面上呼吸,天亮之前,找鱼用耳朵听,听鱼跳起来的声音,再看水花有多大,以此来判断是什么鱼,鱼群数量多少。像鳙鱼,出水的声音是“咕噜咕噜”,鲢鱼则是“哗哗”,动静大。还可以用鼻子闻,鱼多的水域可以闻到鱼腥味。鱼跳的密度要根据不同的水深、季节来判断,比如冬季,水质清亮,听起来像是有10万斤,但实际上可能1万斤都不到。夏秋夜短,凌晨3点多就出发;春冬夜长,凌晨4点多出发。
这些年,鱼怎么在湖里活动,哪些地方容易出现鱼情,水下的地形如何,早就像地图一样印在了我们的脑子里。拦网一般高75米,长度有四五千米,发现鱼群后,两条船迅速下拦网形成包围圈,根据水的深度和流向设定好鱼群的逃跑路线,同时在包围圈里设刺网。刺网就是白丝网,鱼多的地方放密一点,少的地方放稀一点。一道道放下去,鱼怕光,也怕网,受到惊吓就要逃命,它知道丝网有危险,然后我们设一个缺口,用石块把网沉下去,鱼进来就出不去了。整个过程完成大概需要两三天的时间,头一天找鱼群,下拦网、刺网,顺利时第二天一网打尽。”
千岛湖捕捞队捕鱼作业
事实上,捕鱼在当年依然是件辛苦的事情,好在那个时候人们对生活的要求不高,耐得住寂寞。曾几何时,他们的耐受力超出了常人的想象,我们无意中听说在捕捞队有这样一位奇人,他的工作是住在一条小乌篷船上随时解网系网。有船经过的时候,船上人会发出信号,他就解网,船经过以后,他再系网。为了这项简单而有些枯燥的工作,他独自在小船上生活了40多年。与世隔绝的生活铸就了他的淳朴,也带给了他对生活的特有理解,只是少有人知。
当年,捕捞队员常年生活在湖面上,难得上一次岸。偶尔去岸上也只是理个发,买点生活用品,当天晚上还是要回到船上住。船上没有电,点煤油灯,休息的时候大家就看看书,听听收音机,或是聊聊天。送来的报纸一般是过期旧闻,买菜也很不方便,每天强制性地吃鱼,很多人都吃得倒胃口了。更为难受的是,很多人无法照顾家庭,还有的人在船上住久了,偶尔回趟家竟然不适应陆地生活了。
当时的捕捞队员脑海里只有一个简单的想法:完成公司规定的产量,改善生活,然后就这么日复一日地生活下去。有人打熬不住,走了,极少数人坚持下来,倒也习惯了这种生活方式。也有些人后来上岸走上了公司的管理岗位,他们谈起从前那段生活,却没有人叫苦,对湖和鱼有沉思,有深刻的情感和理解,反而有几分怀念。
近年来,捕捞队的工作船不断更新换代,有了电,也装上了中央空调,活动空间更大了,也有了很多休闲娱乐设备。捕捞队员们不曾想到,后来的人们会对他们的每一个生产环节产生浓厚的兴趣,同样也不会想到,他们的生活条件会发生如此天翻地覆的变化,而他们的事业终将焕发出一种奇异而迷人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