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中国着迷:一位汉学家的自传
- (德)傅復生 傅吾康李雪涛 苏伟妮
- 3124字
- 2020-12-10 18:36:53
1936年底,年轻的傅吾康在德国取得了博士学位后,为离开即将爆发战争的欧洲,前往向往已久的中国而做了种种准备工作。
1913年秋,傅吾康与大姐、大哥和二哥合影。前排左起:大姐、傅吾康。后排左起:二哥、大哥。他的大姐和大哥出生在北京,但很小就随父母离开中国。大哥和二哥分别死于战争和意外事故。
1912年,傅吾康出生在汉堡的这栋房子里,并度过了少年时期。他不仅在生活上得到了各方面的关爱,而且受到家里中国气氛潜移默化的影响,很小就想去中国。
傅吾康的母亲。她曾随福兰阁在中国生活过几年,不仅是一位贤妻良母,同时在福兰阁撰写文章和书籍时提供帮助,用打字机打出他的手稿。
1934年,傅吾康的父亲福兰阁。福兰阁作为外交官曾先后在中国生活了13年(1888~1901),后来转向汉学研究,是德国第一位正式的大学汉学教授,也是德国汉学界德高望重的前辈。
少年傅吾康。虽然经历了一战,但在家庭的呵护下,他健康地成长,并且受到了良好的教育,中学毕业后毫不犹豫地投身汉学学习。
1940年的北京中德学会。中德学会以传播两国文化为己任,傅吾康在这里工作了8年(1937-1945),找到了自己一生努力的方向,开始了学术研究。
中德学会的会客厅。这个传统的四合院充满了中国情调,是各国汉学家聚会的地方,也是对德国感兴趣的中国人往来的场所。
30年代末,傅吾康在中德学会。他不仅努力强化语言水平、了解本地的情况,还向他喜欢的中国的生活方式靠拢。
胡隽吟,傅吾康的夫人,1939年底。胡隽吟毕业于南开大学,学习教育学和心理学,是那个时代为数不多的受过高等教育的女性。
1938年,傅吾康在北京郊区骑马。虽然刚到北京就感觉像到了家里,傅吾康还是寻找机会更广泛地了解这座城市,融入新的环境。
胡隽吟,1941年。傅吾康与胡隽吟通过王锦第而结识,并因为中德学会的工作而不断加深了解和爱慕,并最终结合。
王锦第,著名作家王蒙的父亲,1939年左右。傅吾康和王锦第通过中德学会的工作,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他们曾经居住在一起,也曾在北海共同拥有一艘小船。这种友谊一直延续到下一代身上。
1939年左右,在北京生活的外国人、中德学会成员和工作人员合影。左起:方志浵、傅吾康、沃尔特斯、魏智、霍普·约斯顿、杨宗翰、柯立夫、艾克(怀中所抱是中德学会佣人的孩子)、艾克的佣人、卫德明。
1939年左右,福华德(左)和艾克在北京。福华德和艾克都是很有成就的汉学家,一个专攻历史,一个研究东亚艺术史。他们对傅吾康有很大的影响,尤其是福华德,鼓励并引导傅吾康走上了学术之路,两人间的私人关系也很融洽。
1945年,在二战即将结束的时候,傅吾康和胡隽吟在北京结婚,携手走过了此后40多年的时光。胡隽吟对傅吾康的教学和研究提供了鼎力的支持和无私的帮助。
胡隽吟的父母和姐妹。由于战争,胡隽吟和家人经历了长期分离,最终重逢于二战结束后的成都。傅吾康得到了这个家庭的热忱欢迎和接纳。
1951年,傅吾康一家人在汉堡。返回德国后,傅吾康在汉堡大学担任中文系教授兼系主任,孩子们在新的环境里成长,但家里还是一如既往地充满着中国气氛。
1953年,莱比锡汉学家会议。左起:傅吾康、傅海波、海尼士、颜复礼、海尼士的儿子沃尔夫·海尼士。这是德国两代汉学家的聚会,尽管他们的学术立场、方向不同,却有利于德国汉学朝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50年代,汉堡家中。在当时中国人还很少到的德国,傅吾康的家成为华人的据点。尤其是有关中国人的事务,大家总会想到他们,他们也乐于参与和帮忙。
50年代,傅吾康一家人在汉堡。傅吾康逐渐适应了故乡的环境,胡隽吟也在慢慢融入异乡的生活,孩子们在逐渐成长。教学研究之余,他们充分享受着天伦之乐。
50年代,意大利。与意大利汉学家白佐良、白佐良之子在一起。回到欧洲后,傅吾康积极参与各种国际汉学交流活动,结识了很多国内外同行。
50年代,意大利。参加汉学学术会议。通过国际交流活动,傅吾康不仅结识了同行,也了解了其他国家汉学发展的情况,这也有助于他自己的研究。
1958年,美国。应费正清的邀请,傅吾康前往哈佛大学进行了为期半年的访问研究。在此,他不仅撰写了关于中国科举制度的文章,同时,对美国学术界开放包容的态度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不断呼吁欧洲学术界应对这一重大的挑战。
1959年,英国剑桥,青年汉学家会议。在剑桥优美轻松的环境里,各国的年轻汉学家聚集起来,自由讨论各种话题,加强了欧洲汉学界的整体力量。
1959年,英国剑桥,青年汉学家会议。从前往后:荷兰汉学家何四维、傅吾康、德国汉学家索伊贝里希。
1960年,傅吾康与得意门生林懋在汉堡大学中文系郊游时合影。傅吾康与自小在中国生活的林懋有许多共同的兴趣和话题,他们亦师亦友的关系保持了终身。
1971年在东南亚旅行,开始搜集华人碑铭资料并先后整理出版,为人们了解东南亚华人的历史提供了丰富的一手材料。
1978年7月,从吉隆坡去槟城的途中。在教学工作之余,傅吾康深入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各地进行田野调查,探访华人遗迹,搜集华人碑铭资料,旨在从另一个角度研究华人历史,也让自己与中文社会始终保持联系。
1980年6月,与马来西亚的学生一起。左起:叶惠仙、刘曼莹、洪莲金、苏庆华、傅吾康教授、郑文添、苏伟妮、陈丽兴。傅吾康在马来亚大学建立中文系之初就来执教,他不仅帮助建立完善了该系,同时也培养了一批学生,深受学生爱戴。
1979年9月,经过了近30年的阻隔,傅吾康与中国的亲友重聚在北京。
1979年9月,傅吾康访问北京时与老友季羡林合影。40年代,他们在北京大学共过事,返回德国后,傅吾康还帮助季羡林处理过留在德国的书籍运输问题。
1982年,傅吾康应邀在马来西亚吉隆坡琼州会馆妇女会作演讲。
1986年,傅吾康在汉堡的家中,无论何时何地,他始终如一地安守书斋,与中国的历史文化为伴,并乐在其中。
1985年3月,在重庆参加四川外国语学院举办的“席勒与中国、中国与席勒”国际学术研讨会,对会议的组织和四川的开放程度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1987年全家在北京。中国开放以后,傅吾康夫妇每年定期来中国,他们的子女復生和新生也不时地来到中国,对中国有了切身的体会,并从事与汉学和中国有关的工作。
1987年9月,探访北京的故居大翔凤胡同。1939年,傅吾康与王锦第曾租住这个四合院,有两个中国帮工照料他们的生活。
1994年,傅吾康与原东德汉学家费路教授在一起。早在柏林墙倒塌以前的70年代,他们就有了学术交往。
1995年马来西亚《南洋商报》采访傅吾康教授时的留影。他退休后的时间,仍然被著述占满,并于1998年最终完成了东南亚碑铭资料整理这项倾注了20多年心血的研究项目。
2000年,傅吾康离开先后生活和工作了30多年的马来西亚,回到德国定居。离开吉隆坡以前,马来亚大学中文系毕业生协会为他举办了欢送宴会,表达他们对这位师长的尊敬之情。
1977年在德国。傅吾康深受家庭和中国文化薰陶,心态平和,随遇而安,总是保持着和煦的微笑,怡然自得。
1946年,胡适题字赠傅吾康。在傅吾康的父亲福兰阁的倡议下,1932年,胡适当选为德国普鲁士科学院通讯院士。1938年,福兰阁和胡适相会于苏黎世的历史学家大会上。
博士学位证书。1935年,傅吾康取得哲学博士学位,其专业是汉学。此后,他逐渐开始了汉学研究。
傅吾康和胡隽吟的婚宴请帖。1945年,两人经过几年交往后结合,并在北京自己家里邀请客人参加婚礼和婚宴。
傅吾康和胡隽吟的结婚证书。德语结婚证书是教会颁发的,中文则是由中国政府颁发。
北京大学公函,1949年。傅吾康于1948年应聘前往北京大学担任德语教授。
1948年,傅吾康好友,北平国立研究院的苏秉琦给他的来信。信中谈到了时局和北京的情况,也交流了傅吾康的工作去向问题。
1949年,吴晗给傅吾康的回信,表达了互相结识的愿望,以及对中国明史的共同兴趣。
1950年,北京大学给傅吾康的回函,涉及书籍互换事宜。
Franke,Wolfgang:Im Banne Chinas(Teil I)
Autobiographie eines Sinologen 1912-1950
©projektverlag 1997
ISBN 3-928861-95-6
Franke,Wolfgang:Im Banne Chinas(Teil II)
Autobiographie eines Sinologen 1950-1998
©projektverlag 1999
ISBN 3-89733-039-3
Simplified Chinese edition © 2012 Social Science Academic Press(China)
本书上、下部分别根据Projekt Verlag 出版社1997、1999年版译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