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相关研究文献简述

(一)文化冲突的相关理论

文化冲突指不同性质文化间的矛盾与对抗。有的研究者认为,文化冲突是指不同文化之间以及同一文化体系下亚文化之间的相互对立、相互排斥、相互否定;[1]是由于差异而引起的互相冲撞和对抗的状态;[2]是不同性质的文化之间矛盾性的表现。文化冲突不仅会改变原来的文化性质,而且还会产生出新的文化。也有研究者特别强调文化冲突是由文化形式与要素间的矛盾引发的,一定程度上是“超有机体”的,是不同性质、形式的文化间的对立。[3]一般来说,课堂问题行为是伴随着文化冲突而产生的,师生之间的对抗既可以是以文化形式间的冲突为起因的,同时文化形式间的冲突也可以是师生对抗产生的结果。[4]还有研究者提出,文化冲突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文化在相互接触时所产生的竞争、对抗状态。不同民族、社会群体的文化,有不同的价值观念、取向,并且常常认为自己的文化优越,视其他文化为异己。当彼此在传播、接触的时候,便产生了竞争、对抗状态,也称为价值冲突。价值冲突容易使人产生严重的不适,如心理失衡、行为过激等。[5]文化冲突主体上还是文化价值观的冲突。显性的行为展现着本质上的价值观念。由此可知,学生们在课堂上的表现其实也是一种文化展现,学生与老师之间的冲突也体现着两种文化之间的差异。

(二)课堂冲突的相关理论

何为“课堂冲突”?有研究者将课堂冲突分为两个层面:一是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所使用的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思维能力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在这种冲突中,冲突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知识、创新思维,进而提高教学质量;二是指人际关系及班级管理方面,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由于认识不同而造成的矛盾、分歧、争论以及较量的紧张状态。[6]

课堂冲突的矛盾双方主要是指师生之间。冲突的方式也是面对面的、公开的,具有直接性,是一种动态的发展过程。叶黎君认为,课堂冲突是在课堂这样的具体情境中,教师和学生以公开的方式所采取的行动,用以干扰或阻碍对方实现其目标,从而延误或干扰教或学的原有进程。在此,教师与学生表现出了具体的对抗行为,通常表现为公开的、直接的、可观察的语言或动作。[7]

(三)跨文化交际研究

所谓跨文化交际,就是具有不同文化的人走到一起分享思想、感情和信息时所发生的一切。跨文化交际起源于美国20世纪60年代,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它侧重于研究交际文化,以研究语言和文化之间的关系为主旨,以提高语言教学质量和有效地进行跨文化交际为目的。它不仅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有极大的应用价值。

国外跨文化交际理论的研究主要是从认知、情感、技能等角度进行分析,认知是进行跨文化交际的基础,情感是我们是否愿意接受跨文化交际,而技能是我们最终要培养的目的,同时好的技能也能促进跨文化交际的方方面面(见图1)。[8]

图1 跨文化交际能力模式

跨文化交际能力中的知识因素指交际者对交际对象所在文化的了解程度,了解对方文化越多,跨文化交际能力越强。交际者应该了解目的语文化的价值观念和信仰,了解交际对象来自何种文化模式:个体主义—集体主义、高语境—低语境、高权力距离—低权力距离、高不确定性回避—低不确定性回避。交际者还应掌握目的语文化的言语和非言语交际脚本。认知的简化和僵化指交际者在与来自其他文化的人交际时,处理信息的方式过于简单僵化。认知体系简单僵化的交际者不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民族中心主义指个体以自己所在的文化或群体为中心评判其他文化和群体。民族中心主义者通常对其他文化群体持有消极的态度或采取敌对的行为,他们认为自己文化群体的价值观念最为正确,并以此作为衡量一切的尺度。民族中心主义是跨文化交际能力发展的障碍;跨文化交际中的情感因素指交际者对待来自不同文化的交际对象和跨文化交际行为的态度是接近还是疏远;心智活动因素是知识和情感因素的体现,内容包括言语和非言语表达以及角色扮演,即恰当地使用语言,注意到对方文化中肢体语言、时间语言、颜色语言、空间语言、辅助语言等非言语符号的细微差别。角色扮演与语境有关,指交际者在目的语文化中如何根据自己的角色身份得体地使用言语和非言语符号;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第四个因素是发生跨文化交际的真实语境。个体可能在某一语境中表现出较强的交际能力,而在其他语境中则无法自如应对,因此交际能力的大小依语境变化。影响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情境特征,包括环境语境、预先接触、地位差别和第三方的干扰等。

关于跨文化研究的中国学者及其代表性著作主要有以下一些。

外语界: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高一虹《语言文化差异的认识与超越》(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林大津《跨文化交际研究》(福建人民出版社)。以上著述涉及跨文化交际学,在探讨当代中国文化动态的同时,从宏观及微观层面上比较欧美文化与中国文化的差异,交际行为产生及影响因素分析,并对重新建构跨文化交际能力提出设想。传播学界:关世杰《跨文化交流学》(北京大学出版社),韩仁熙译《跨文化交流学》(韩文版,韩国建国大学出版社),Steve J.Kulich(顾力行)《跨文化视角下的中国人:交际与传播》(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上述著作对语言与文化以及它们的关系进行了相关的阐释。其中胡文仲先生为引进跨文化交际学理论作出很大贡献,编著多本跨文化交际学作品及论文集。贾玉新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模式不是简单地综述总结国外研究成果,而是重新组合,使之更加全面。[9]该理论也为中国的跨文化交际研究提供了较为全面的理论基础。作者将跨文化交际分为四类,包括基本交际能力系统、情感与关系能力系统、情节能力系统和策略能力系统。基本交际能力系统包括语言和非语言行为能力、文化能力、相互交往能力和认知能力;情感与关系能力系统主要从移情能力和交际者在交往中使用正确的交际策略两方面进行讨论;情节能力系统是针对语言多义现象和语境之间的关系提出的,情节是某一特定文化环境中典型的交往序列定势,具体情节中有一套独特的言语和非言语规则;策略能力系统不是泛指交际策略,而是指交际者因语言能力问题或语用能力问题没有达到交际目的,而采取的补救措施或策略。此外,高一虹、顾嘉祖、关世杰等学者出版或发表了大量关于语言和文化的关系及语言教学中的文化教学方面的成果。国内学者编著的为数不多的跨文化交际学理论类的作品中,贾玉新编著的《跨文化交际学》(1997)一书对跨文化交际能力做了比较详尽的归纳,为外语教学中应该培养学生哪些跨文化交际能力提供了线索。

然而,国内跨文化交际学研究正如刘润清先生指出的那样,“零散罗列现象为多,整体系统研究居少;低层次概括为多,高层次的抽象居少;实用性建议为多,理论建树居少”。对于跨文化交际的研究,学者们多以欧美国家或者韩日学生为研究对象,而对中亚学生的跨文化现象的研究至今还是一片空白。以此,本文选取中亚留学生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跨文化现象进行阐释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