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面向中亚的中华文化传播研究
- 周珊 郭卫东
- 7887字
- 2020-12-10 15:19:38
四 中亚留学生课堂中的跨文化冲突现象的文化归因
以上的课堂冲突现象,表现了中国汉语教师与中亚留学生之间的摩擦与不适应。笔者认为,显性的课堂冲突的背后有着深刻的文化根源。我们的老师与来华的留学生之间在课堂上所发生的冲突,实质上是两种不同文化间的冲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体现。不同国家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不同的文化传统与价值观念。学校教育在一定意义上既是传统文化的产物,又是维护传统的手段。一代又一代的人通过这样的方式将已有的价值规范、思想道德重复地传递给下一代。任何一个国家的教育都必然带有这个国家文化的烙印,文化的差异是教育传统差异的根源。
每种文化的产生和发展都与它植根的自然地理环境和经济基础息息相关。中国西高东低的地理环境,季风气候的影响决定了中国的文化是一种农耕文化;这样的环境决定了中国的经济属于农耕经济。一家一户、自给自足的农耕经济的特点是封闭的、含蓄的。这样的环境与经济基础决定了中国的文化。自古中国人就强调顺应自然,天人合一,也就是注重与自然和谐相处,因此,人们的思想常常具有自省、谦让的特性。农耕经济形态也决定了中国人求稳定、重集体的文化心理。而中亚五国由于受到温带大陆性气候的影响,冬冷夏热、降水稀少,气候干旱,植被多是草原、荒漠型的。这样的环境决定了中亚五国大多以游牧经济为主。天然的放牧传统使得这里的人们开朗豁达,恶劣的自然环境又锻炼了他们坚强的意志。但是,一家一个帐篷,常年一家就是一个集体,一个部落就是一个集体的传统使得这里的人们更加注重个人的利益、家庭的利益,然而大集体的观念较弱。就对外汉语课堂教学而言,中国老师同中亚的学生在教室中进行课堂教学活动,这种行为本身就是一种跨文化交际行为。两种文化在同一个课堂中相互碰撞,必然会产生因为双方所持有的文化不同而引发的冲突。以上的案例无论是从对利益的理解还是课堂教学方式抑或是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上,老师和学生都有着自己的理解,这些都是彼此文化的反映。霍夫斯泰德的文化维度模式正好为本文提供了较好的视角来阐释产生这些不同的原因。
(一)霍夫斯泰德的文化维度模式
霍夫斯泰德在IBM公司工作实践中曾经对该公司的员工做过两次研究,调查了11.6万名员工,这是当时针对员工态度的最大规模的调查研究。他的文化维度模式理论既是产生于实践的产物,并且又是针对不同文化间的分析。因此,可以说霍夫斯泰德教授的观点在研究跨文化差异时是最具影响力的学说之一。在经过大量的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霍夫斯泰德先前提出了文化的四个维度: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权力距离、男性化社会与女性化社会、不确定性规避;经过进一步的研究,他又添加了时间取向的维度。下文试从上述五个维度探析造成中亚留学生汉语课堂冲突的文化根源。
1.个体主义—集体主义理论
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是指社会中个人与集体的关联程度。个人主义表明个体与集体的联系是松散的,而集体主义则表明个体与集体的联系是紧密的。
重视个人主义的文化倾向于强调个人利益与自由,强调对差异的追求。他们常常结成非常松散的社会关系网,并极大关注自尊。个人的言行、思想都要求体现独立性。集体主义要求保持一致,顺其自然,个人感情服从整体利益,强调社会的和谐,集体主义文化下的个人与集体、社会联系紧密。
在霍夫斯泰德的研究中,一个社会是个体主义倾向还是集体主义倾向是通过个体主义指数来衡量的。指数值越大,说明该社会的个体主义倾向越明显;数值越小,则说明该社会的集体主义倾向越明显。在这个量表中中国香港的得分是25,中国台湾的得分为17,以小见大,中国属于集体主义倾向较强的社会。较强的集体主义观念与中国的历史、中国的教育、中国的文化息息相关。
中国的农耕文化历史悠久,与两河流域、古印度、古埃及并驾齐驱,成为人类农业文明的发祥地。农耕文化形成了人们日常生活的封闭性与狭隘性,人们的交往局限于血缘关系,具有强烈的家族意识;农业文化的长期性与固定性使得人们注重人情世故,以求和谐相处。形成了安土重迁、安贫乐道、乐天知命和看重历史经验等观念。最终积淀成崇尚和谐、自然的社会心理和思维惯性。这种社会心理就消极方面来说,淡化了人们的竞争意识,使人们墨守成规、安于现状;从积极方面来讲,使人们形成了谦虚谨慎、吃苦耐劳、忍让含蓄的美德。[10]并且,中国的孩子也被从小教育着“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关心集体、关心他人”的观念,因此,对于集体的重视已经深入人心。
由于中亚的国家,大多是山地。长期封闭式的环境使得这里的人们渴望被外界接受,他们的自尊心极强,得到赞许、认同时,他们会很高兴;可是当你说他不好时,他会觉得你小瞧了他,情绪会很激动。
由于中亚的地形、国情使得这里的经济长期处于缓慢前进中,并且由于该地区的文化后来又受到俄罗斯文化、土耳其文化以及西方文化的影响。因此这里的人们,更加注重高效的语言,也更加看重自己的个人利益,在班级中,只要自己在最短的时间内学会了最有用的语言就很好,因此会常常忽略了其他同学的感受。在给中亚留学生上课的过程中,笔者发现,这些学生们对于那些学了就能用的词汇学得相当快,还有一些词汇即使书本中没有,但是学生如果需要,就会要求老师教给他们,在这种情况下学的词汇,他们记得相当牢,而有些书上的词汇由于他们不经常用,第二天就都忘记了。
班里还会经常出现这样的情况,有的学生想学和经贸有关的词汇,有的学生想学和家庭有关的词汇,也有些同学由于要找房子就会想学和租房有关的词汇及常用语。由于每个人的需求不一样,彼此也会常常不统一,因此,就会出现班里不同学生之间以及学生与老师之间的矛盾。对于这样的问题,笔者大多时候都会在不影响课堂进度的前提下给学生们添加一些实用的词汇及常用句型。同时,还会以班里大多数学生的利益为主,先讲大家都需求的词汇再讲个别学生需要的语法和句型。当然,由于教学任务的压力会使笔者选择将少数学生的个别要求放在课下来解决。这样,只要学生的需求达到了,学生的学习动力也就更强了。
案例一与案例二中学生的表现都体现了中亚的留学生更加注重个人的需求,强调自己的利益,强调自由,不希望老师干预他们的学习和生活。而在中国老师的心里,每个学生都是自己的孩子,他们的学习、生活,老师都会尽心尽职。在学生们之间发生矛盾时,老师通常考虑的是大多数学生的利益,注重的也是大局。中国老师将和谐放在最主要的位置上,在考虑问题时也会把整个班的利益放在考虑的重点上,因此,有时也会忽略少数学生的个别利益。
2.权力距离
权力距离是指社会中的弱势群体成员对于权力分配不平衡的接受程度和预期程度,是对个体之间不平等程度的描述。权力距离与等级有关。各国对权力的理解,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高权力距离是说在一个社会中对权力与财富的阶层差异认同度较高,这种社会极力维护等级制度,阶层之间往往不能越雷池一步,相互之间的交流也受到限制。相反,低权力距离不强调人与人之间、社会上的层级差异,而重视地位和机会的均等。
中国古时就有了等级观念。最早来源于《论语·为政》:“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何晏对这句话解释道,这句话就是在讲“三纲五常”,就是在讲那个时代的日常规范。“三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也就是要求臣、子、妻必须完全服从于君、父、夫,同时也要求君、父、夫为臣、子、妻作榜样。在那个社会,皇帝、父亲、丈夫就是大臣、儿子、妻子的生活规范,只要上级开话,那么为臣的、为子的、为妻的就要严格服从。它反映了封建社会中君臣、父子、夫妇之间的一种特殊的道德关系;“五常”指“仁、义、礼、智、信”。是用以调整、规范君臣、父子兄弟、夫妇、友人等人伦关系的行为准则。三纲五常是中国传统文化——儒家文化的伦理文化框架。并且这种文化影响了中国几千年的伦理道德。虽然现代社会人们已经抛弃了这种规章制度,但是,有的思想却应经深入人心。比如公司里、政府里下级要服从上级;家庭中、社会上小辈要服从长辈;官场上百姓要服从官员等。甚至在中国的学校,老师要服从校长,学生要服从老师。中国自古就有“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说法,虽然“新课改”要求尽量做到师生平等,但是在当今的教育中,仍然表现出了对教师的偏向。比如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教师教的过程与作用,忽略学生学的过程和作用。教学方法上习惯于教师提问、学生回答,不习惯于学生质疑。在老师的眼里,寂静无声、正襟危坐,忙于笔记,这样的课堂记录才是好的课堂纪律。而对于那种喧嚣、争辩的场面,老师就会很反感,觉得纪律太差。这样的行为之后隐藏着一种教育思想“课堂中老师为绝对的主导者,掌控着课堂纪律”。老师习惯了发号施令,学生也习惯了服从。
中亚五国长期的游牧生活,使得他们习惯了谁有能力谁就统领部落。因此,他们更加注重的是能力和胆识。并且,后来中亚五国又受到俄罗斯文化、土耳其文化的影响,因此,中亚五国更加看重个人能力的发挥。
案例三、四、八,都体现了中国老师十分注重课堂纪律,绝不容许学生干扰自己的课堂。在课堂上老师就是权威的象征,而中亚学生也在极力地维护自己的自由,向老师表现着自己与别人的差异和个性。学生向老师挑战着权威,老师又在极力地维护自己的权威和面子尊严。因此,矛盾在所难免。
3.男性化社会—女性化社会
“男性化社会”是指社会中两性的社会性别角色清晰,男人应表现得坚强、自信、注重物质成就,女人应表现得温柔、谦逊、关注生活质量;“女性化社会”则是指社会中男女双方的社会性别角色互相重叠,男人与女人都表现得谦逊、关爱他人、关注生活质量。在男性社会,其成员重视成就、抱负、物质、权力和自信。在女性社会,其成员重视生活质量、善解人意、关心他人和擅长教育。由此可见,在男性社会中,女性被赋予温柔、关心的角色。在女性社会,男女都是一样的。权力、抱负、关心、温柔男女都应该做这些事。
具体到学校教育系统,在男性化气质占优势的文化中,教师的能力往往备受青睐;学生在选课程时以将来的规划为导向;学生的个人问题比较受重视;男女生思维方式存在显著差异。而在女性化气质占优势的文化中,教师的耐心、亲和力受到青睐;学生选择课程时以兴趣为导向;学生在社会交往中往往会避免冲突;个人问题一般不受重视;男女生思维方式差异不明显。
中国文化的女性化指数远高于中亚各国。这与中国传统文化“贵和尚中”有关。而中亚文化与推崇能力、崇尚竞争的传统有着密切联系。所谓“贵和尚中”,就是注重和谐,可以求同存异。讲究中庸之道,凡事不偏不倚、不走极端。中庸最根本的精神就是要求人们凡事适度、按常规办事。儒、道两家的传统思想造就了中国传统文化兼容并包的特性。而中亚文化骨子里就有胜者为王、敢打敢拼的冒险精神。
案例十四中就“谁当家”这个问题,老师和学生发生了争执。就是因为中国老师属于女性化倾向的文化模式,更加看重男女双方的平等地位,期待和谐的家庭氛围。在家庭中,做家务、谁当家这样的事情,都是夫妻双方共同的事,在婚姻中夫妻双方应该是互相关心的,关于孩子也是双方共同的事情,而非家中的男人一个人说了算。但是,中亚学生属于男性化倾向的文化模式,在他们的心中男人就是一家之主,无论在外面还是在家里都是男人说了算。女人应该在家照顾孩子、照顾丈夫、做家务。女人就是温柔的象征,在外打拼,那是男人的事。女人如果在外面工作,那这个家里的男人就很没面子。
4.不确定性规避
不确定性规避反映的是一个社会感受到不确定性和模糊性的威胁程度,即在特定文化中人们处在新奇的、未知的、异常的或令人吃惊的情景中感觉舒服(或不舒服)的程度。从某种程度上讲,就是指一个社会对不确定的状况进行控制的程度。回避程度高的文化通过规章制度、建立安全措施以及绝对真理的信仰等方式方法来尽力回避各种不确定性。属于该文化模式的人们对于事情的模棱两可,常常会感到不安。低不确定规避文化中的人们有能力对付模棱两可的事情,面对这样的事情,心里没有压力。对于反常行为也比较宽容。
在学校教育中,低不确定性规避文化中的学生期待宽松的学习环境和开放式的课堂讨论;学生期待结果模糊的学习任务和有待解决的问题;学生更多地把成功归因于自己;人们不会认为老师知道一切答案。高不确定性规避文化中的学生期待井井有条的学习环境和老师成系统的讲解;学生期待有标准答案的练习;学生更多地把成功归因为努力和运气;学生们总认为老师知道所有问题的答案。
中国的教育体制属于高不确定性规避文化,学校里经常会制定许许多多的规章制度,不容许学生做这做那,而在课堂上老师对课堂的掌控极高,要求学生按照老师的既定安排来做,不期望中间有太多的变故发生,如果学生在课上提出一些老师没有准备的奇奇怪怪的问题,老师就会感到不安。对这些问题也常常会以“下课以后再解决”为由规避掉。在课堂上老师要求学生安安静静,回答问题要先举手,并且要站起来回答。并且在中国的课堂上,老师们常常强调唯一答案,学生们也养成了这样的习惯,在问问题或者做练习时,总是指望着老师的唯一答案。而中亚学生身上所带的文化属于低不确定性规避文化模式,他们不喜欢条条框框、不喜欢太多的规矩,对于很多事情,他们都偏向于模棱两可。尤其是对于时间,还有老师布置的相关任务,学生认为模糊的概念最好。比如,他们喜欢老师布置这样的作业:自己复习本课,下节课老师检查,因为这样的作业很模糊,不知道是复习生词还是句型或者课文。老师不可能一一进行检查,而且如果老师问,学生也可以以复习了其中的一样为由来应付老师。他们不喜欢老师布置一个生词抄一行、一个词语造两个句子这样的很具体的作业。而且中亚的学生不喜欢写汉字,所以,这样的作业常常会被他们忽略。
在上面所举的案例中我们不难发现:中国老师总是制定许多的班级规则,比如,不许迟到、不许早退、上课不许交头接耳、不许接电话;要按时完成作业;生病了或者有事不能来上课,要给老师请假,不能无故旷课等等。而中亚的有些学生则认为这些条条框框实在太教条化,很多事情没必要那么较真。累了的时候,我可以听听音乐或者和同学聊聊天,这有多大的问题呢?老师实在是太枯燥了。由此可见,师生间的矛盾在所难免。
5.时间取向
人类的时间取向可以分为三种:过去取向,强调传统和历史;现在取向,注重短期和眼前;未来取向,强调将来和变化。
拥有过去时间取向的人们更加注重传统文化,将历史作为借鉴的经验之源。人们做事情总是吸取经验与教训,崇拜祖先、尊敬老人、尊敬老师、重视年龄、强调经验。中国人是典型的过去时间取向的人们,做事情喜欢循规蹈矩,总喜欢借鉴以往的经验,也总是在说“读史可以明智”。在学校教育中,中国的老师也是经验型的,先听课再上课,“老教师、有经验的教师”是十分受尊重的。
现在时间取向的人们,不看重过去,不注重未来。在他们的心里,现在最重要。传统的伊斯兰文化就属于现在时间取向的文化。穆斯林们认为过去已经发生无可挽回,而对于未来所有的事都是真主安拉说了算,不受凡人控制。只有真主才知道未来的事情。由于中亚五国中,许多人都是穆斯林,因此在他们的心中,真主决定一切。人类的产生是真主决定的,孩子,当然也是真主送给他们的礼物。对于未来,不去猜测,因为真主说了算。就如案例十三中所述,中亚的人们是不赞成丁克家庭这样的思想的,而且,对于时间的认知,现在时间观念的人们认为“迟到”是很正常的事情。因为对于未来不用担心的心理导致了其对于时间的概念也很模糊。在短期班,就有留学生曾经这样对老师说:“老师,迟到是我们国家的传统。”
(二)高语境交际与低语境交际理论
所谓语境的高低就是取决于说话者对周围环境的依赖程度。高语境交际过程中所使用的言语较少,对言语的依赖程度相对较低,更多地借助于非语言语境,比如表情、身体姿势。低语境交际则相反,它更多地借助于表达清楚的言语,强调理性和逻辑,进而推导出语言的意义或结论。总之,同高语境交际相比,低语境交际更大程度上依赖于言语本身的魅力,在低语境文化里,人们往往对一些非语言交际行为视而不见;而在高语境文化里,交际者的神态、动作、交往速度、交往地点、交往时的情绪及其他周围环境细节等都是丰富的信息符号,给敏锐的交际者以无限的信息。由于中国受到几千年儒家、道家思想的影响,寡言、少言、慎言是值得推崇的,被认为是种美德,是社会交往中的得体行为;而花言巧语、多言则是不可靠的表现,是不值得称道的。“沉默是金”,一直被人们奉为经典。“察言观色”也是人们进行交际的基本原则。由此可见,中国属于高语境文化。
中亚各国中许多学生更习惯于用语言和身体姿势来表达他们的思想与看法,对于身边的环境往往注意得很少。
案例十五
快期末时,在班主任的一节课上,老师总结了一下班里的近况:迟到现象比较严重,有很多同学不请假就不来上课了,这种情况很不好。同时也有老师反应班里上课时纪律不太好,总有那么一两个学生上课喜欢说话。老师的表情学生们看出来,老师生气了。都低下头不说话。接着老师开始讲课,课堂上,学生们还是很积极,老师提问时,抢着回答问题。刚才,老师训人并没有影响到他们的心情。可是,好景不长,这种和谐融洽的学习氛围很快就被一两个学生给打破了,他们又开始在教室里说话了。老师的声音越来越大,想要盖住这些学生的声音。因此,整堂课老师都很累。离下课还有十五分钟的时候,这堂课的任务差不多完成了。老师想要检查一下他们的学习情况,就说要听写上节课学过的内容。给他们两分钟的时间看书。可是,这两分钟有的学生在看书复习,有的在干自己的事情,有的在说话。老师点了一下说话的学生的名字,该学生停了一分钟,又开始说。老师忍无可忍,就发火了。对他们近期的表现一一批评,包括作业以及他们的学习状况。接着老师沉默了,很生气地说,自己看书!学生们的反应是安静了一分钟,然后,班长在班里用俄语说了几句话,接着全班学生对老师说:“老师,对不起!”老师也没有说话,继续改着作业。大概两分钟以后,学生们就开始自己干自己的事了。有的学生开始收拾东西准备下课,有的学生开始小声地交谈,有的男孩子开始和女孩子闹起来了。虽然声音都不太大,但是,对于这样的现象除了老师觉得很不舒服以外,没有一个学生觉得不妥,包括班长、学习委员。
该案例是一个很典型的课堂冲突事件,老师和学生之间因为各自不同的利益而发生的矛盾。学生想要更多的自由,也想要一个宽松的学习氛围,而中国老师强调得更多的是纪律、作业、学习的效果;在这个课堂上老师在维护自己的权威,而学生却希望一个平等的地位;在快下课时发生的那一幕更是由于学生没有理解当时的课堂环境造成的不愉快。这件事情如果发生在中国课堂上,老师发火时,学生会表现得十分安静,因为学生不会去挑战老师的权威。并且在老师发完火后说,自己看书!就证明老师还在生气,她不再说话了,说明她很生气,已经不想理学生了,被气得无话可说了。
可是中亚的学生不这样认为,他们认为老师不说话了,就证明老师原谅他们了,所以,可以干自己的事了。而还在生气的中国老师,对于中亚学生的这种表现自然会觉得不舒服。
在这个案例中,中亚的学生由于不了解中国人的沉默代表什么,认为只要不说话,就证明没事了。而中国老师也忽略了中亚留学生更多的交流是靠语言和身体姿势来表达的。因此,心里自然就觉得不舒服了,对于学生的这种表现,自然是认为没心没肺。
而且中亚留学生会不顾课堂上该不该说话、该不该生气,他们都会在第一时间表达自己的情绪。比如,老师批评他了,他会立即把书扔一边,再不理老师,也会直接沉下脸来。而在中国,让你们懂得如何修饰心里的不满,总是将想法藏在心里。人们常常含蓄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这就是高语境文化与低语境文化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