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兵志

一 元帅

据《元史·耶律留哥传》载:1218年冬,“留哥引蒙古、契丹军及东夏国元帅胡土兵十万,围喊舍”[34]。胡土,《高丽史》作完颜子渊,载曰:“十二月己亥朔,蒙古元帅哈真及扎剌率兵一万,与东真万奴所遣完颜子渊兵二万,声言讨丹贼。”[35] 胡土与子渊是同一个人,或许前者是女真名,后者是汉名,《元史》称他为“东夏国元帅”,表明东夏设有元帅之职,胡土当是东夏首任元帅。据考,元帅作为定制的官职,始于辽代,其官职有兵马都元帅,副元帅,同知元帅府事。[36] 到了金代,太宗天会三年(1125),始置都元帅府,为最高军事机构,设都元帅,左、右副元帅,左、右监军,左、右都监,掌征伐之事。时至海陵天德三年(1151),以元帅府为枢密院,但是,每当征伐用兵时,枢密院则更为元帅府,兵罢则复为枢密院。于是,便形成了元帅府与枢密院合二而一的制度。到了金朝末年,内忧外患纷至沓来,危机四伏,战争频仍,出现元帅府与枢密院同时并存的现象,所谓“沿河诸城置行枢密院、元帅府”[37],有的将领则身兼签枢密院事和权右副元帅之职。东夏天泰年间,它一直处于战时状态,其元帅府和枢密院也是并存的,若有战事,挑选将领挂帅出征,兵罢则回元帅府或枢密院任职。可以推定,胡土身兼元帅和枢密使之职,主管王国军事。有学者认为,“东夏开国,宰相王浍,元帅胡土,分管了行政和军事,堪称是万奴的左膀右臂”[38]

二 德虎鲁府

发现的大同六年“德虎鲁府军政之印”,说明东夏设有德虎鲁府。德虎鲁当是女真语的音译,“德”是“虎鲁”的限定词。虎鲁又作忽鲁,金初行勃极烈制,其官长之一称“国论忽鲁勃极烈”。《金史·百官志》解释说,“国论言贵,忽鲁犹总帅也”,又说“其部长曰孛董,统数部者曰忽鲁”。[39] 虎鲁又作胡鲁,《金国语解》谓“胡鲁勃极烈,统领官之称”[40]

虎鲁、忽鲁、胡鲁,皆同音异译。东夏之德虎鲁的地位,犹同金初国论忽鲁勃极烈或胡鲁勃极烈的地位。在金初诸勃极烈排位中,国论忽鲁勃极烈(即胡鲁勃极烈)排位靠前,只在谙版勃极烈之后。有学者认为,“德虎鲁应是东夏国的统领总帅,可能相当于枢密使,德虎鲁府为其衙署,相当于枢密院”[41]。也可以推论,德虎鲁相当于都元帅,德虎鲁府则为都元帅府。[42]

至于德虎鲁府军政,乃府属职官之称。又从发现有天泰四年“军政之印”来看,此“军政”不仅是德虎鲁府专有的官属,而一般也设有此种官职。

三 怀远大将军

有关东夏设有怀远大将军之事,见诸《元高丽纪事》,据称:“元太祖十四年(1219)九月十一日,皇大弟(指别里古台)、国王(指木华黎)及元帅合臣(又作合真)、副元帅答剌等,各以书令宣差大使庆都忽思,与东真国(即东夏)怀远大将军纥石烈十人抵高丽,促其入贡,高丽寻以方物来进。”[43] 这里就提到东夏怀远大将军纥石烈等人。怀远大将军属武散官,《金史·百官志》记载武散官,“从四品,上曰安远大将军,中曰定远大将军,下曰怀远大将军”[44]

看来,怀远大将军的官阶不高,品秩属下,而东夏设置不缺,其官制建置跟金朝一样,是比较完备的。

四 兵马安抚使

发现的天泰五年“兵马安抚使印”,表明东夏设此官职。据考,安抚使,又称宣抚使,隋代称为安抚大使,为行军主帅的兼职;唐代临时差遣大使巡视战争或受灾地区,安定社会秩序,称为安抚使;宋代安抚使成为一个路治和诸州的军政长官。金代设有宣抚司或安抚司,金章宗承安三年(1198),曾将上京、东京两地提刑司并为一提刑使兼宣抚使,复改宣抚为安抚。泰和六年(1206),置陕西路宣抚使,节制陕西右监军、右都监兵马公事,八年改陕西宣抚司为安抚司,同时在山东东西、大名、河北东西、河东南北、辽东、咸平、隆安、上京、肇州、北京十处置司,其官长称使,从一品,副使正三品。后来,又改安抚司为宣抚司。金宣宗贞祐年间,完颜承裕和蒲鲜万奴就先后充当辽东宣抚使,蒲察移剌都任过辽东、上京等路宣抚使兼左副元帅,奥屯襄任过北京宣抚使兼留守,他们分别掌握当地军政大权。东夏仿效金制,也设置安抚使,冠以“兵马”二字,是强调他的军事职能。此“兵马安抚使印”,是由东夏南京行部铸造并颁发的,表明他隶属于南京行部。

五 都统和副统

1973年、1980年,先后发现了天泰四年,大同八年、十年的“副统所印”各一方,说明东夏设有都统和副统官职。副统即副都统,有副必有正,遗憾的是至今尚未发现东夏都统的印信文物。这三方“副统所印”,是副都统官员所在的官衙使用的印信,并不是副都统使用的印信,从其镌发的年代不同和发现的数量较多来看,这个职官也应为数较多,和驻地有定点或调动较频繁。[45] 金初,都统司和都统皆设置较早,地位较高。太祖收国年间,为了经略辽地,讨伐高永昌,设置了南路都统司,以斡鲁为南路都统。天辅五年(1121),为征讨辽主天祚帝,以忽鲁勃极烈完颜杲为内外诸军都统,始有内外诸军都统之名。其时,由于奚地未平,又置奚路都统司,后改为六部路都统司,以遥辇九营为九猛安隶属之,与上京及泰州等六处皆置都统司,每司统领五六万人,形成了金朝军队的编制体系,即“凡猛安之上置军帅,军帅之上置万户,万户之上置都统”[46]。太宗天会元年(1123),将原来因征伐辽天祚帝而设立的西南都统府改为西南、西北两路都统府,后来又改南京路都统司为东南路都统司。海陵正隆末,又升陕西统军司为都统府。都统统兵数万,有相当大的兵权。时至金末,随着猛安谋克的衰败,都统领兵之数锐减,不得不扩编义军以充之,《金史·兵志》载:“元光间(1222—1223),时招义军以三十人为谋克,五谋克为一千户,四千户为一万户,四万户为一副统,两副统为一都统,此复国初之名也。然又外设一总领提控,故时皆称元帅为总领云。”[47] 这时,都统所领之兵尚不足五千人,副统所领之兵只不过二千四百人,万户所领之兵仅六百人,并有都统之上又置“总领提控”予以节制,其地位随之显著降低,都统仅授正七品,副统正八品,万户正九品。应当说,跟南渡汴京的金朝比较,东夏面临的形势要好得多,其“副统所印”的发现,起码说明东夏的军制沿袭着金初以来原有的定制,而且是比较稳定、完备的。

六 万户和行军万户

1975年发现的天泰二年北京行六部造的“万户天字号印”,1975年和1980年先后发现的两方天泰九年少府监造的“行军万户之印”,说明东夏设有万户和行军万户的官职。金初,万户的设置较早,太祖阿骨打率军攻取黄龙府,即“命娄室为万户,守黄龙府”[48]

在金军的编制中,万户之上为都统,他是方面军的统帅,而万户次之,《金史·陈规传》载称:“切闻国初取天下,元帅而下惟有万户,所统军士不下数万人。”[49] 由此可见,万户也掌握相当大的兵权,而且其职位“许以世袭”。到海陵王时,世袭万户们“子孙相继,专揽威权,其户不下数万,与留守总管无异,而世权过之”[50]。对此,海陵采取措施,下诏撤销万户世袭,改为因人随时任免制。东夏设有万户和行军万户,其区别:前者为平时的行政长官,后者为战时的军事指挥官。为了笼络人心,也有授官较滥的倾向,“万户天字号印”即用《千字文》天字编号,而同年(1957)于同地(今延边珲春三家子斐优城内)发现两方同为天泰九年七月镌造的“行军万户之印”,皆反映东夏也存在得授万户或行军万户官职者较多的现象。

七 猛安与谋克(军事)

这里,我们要说的猛安谋克还是女真军队的基层编制及其指挥员的称呼。《金史·兵志》记载:“金之初年,诸部之民无它徭役,壮者皆兵,平居则听以佃渔射猎习为劳事,有警则下令部内,及遣使诣诸孛堇征兵,凡步骑之仗糗皆取备焉。其部长曰孛堇,行兵则称曰猛安、谋克,从其多寡以为号,猛安者千夫长也,谋克者百夫长也。谋克之副曰蒲里衍,士卒之副从曰阿里喜。”[51] 这段文字所反映的是金朝建国前女真诸部的情况,平时部落之长称孛堇,战时率兵出征则称猛安、谋克,以他们所率领的军队人数多少为号,所谓“猛安,千夫长;谋克,百夫长也”[52]。猛安、谋克是女真军及其指挥员的称呼。

经太祖阿骨打按“以三百户为谋克,十谋克为猛安”的编制整顿女真诸部后,猛安谋克便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其一是它由单一的军事组织蜕变为军政合一的地方基层政权机构,部落首领、军队指挥员及地方军政长官三位一体了;其二是这时的猛安谋克已打破部落界限,成为大金国家的基层部分。由猛安谋克户丁壮组建的金军,训练有素,精于骑射,崇尚武功,能征惯战,在灭辽攻宋的过程中,所向披靡。金朝“以神武定天下”,就是依靠这支武装力量,变弱为强,占据了中国半壁江山。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的演变,这支强大的猛安谋克军逐渐走向自己的反面——腐败而衰落了,金朝的统治也就摇摇欲坠了。猛安谋克军来自并依存于猛安谋克户,东夏是从金朝分裂出来的地方割据政权,军队则是从金军分裂出来的军队,虽然其隶属关系发生了变化,但其性质和形式并没有多大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