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研究:马克思主义青年观视域下的理论与实践探讨
- 伍安春
- 3526字
- 2021-01-05 14:19:30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思想资源
中西方具有远见卓识的思想理论家,对青年的成长成才问题无不高度关注。他们在所著的光辉典籍中,留下了数不清的有关青年问题的经典性论述。这些具有深刻见解的思想,是我们开展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研究宝贵的思想资源。将这些思想资源归纳并整理出来,对于我们以马克思主义青年观为指导研究社会现实问题,是大有裨益的。
一 我国思想理论家的青年思想
我国思想理论家高度重视青年问题,其有关青年应该增强本领、培养美德、注重细节、崇尚实干等思想,为我们研究马克思主义青年观提供了丰富的养料。
首先,从青年应该增强本领的角度来看,青年一代要想在未来成就一番事业,必须不断增强自身的本领,而这种本领是通过不断学习获得的。我国儒家经典名篇《中庸》提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任何人本领的增强,均具有过程性。增强本领需要勤于学习,不断学习才能充分吸收知识。除此以外,别无他途。吸收知识靠广泛地涉猎典籍,在此基础上,才能更好地答疑解惑、消化吸收、判断结果、付诸实践。青年一代应认识到人的本领的增强是一个循序渐进、依次递进的过程。青年要达到增强自身本领的目的,就应该不断扩充自身的知识储备。汉代的著名思想家王充在其名篇《劝学》中指出:“人才有高下,知物由学。学之乃知,不问不识。”在他来看,人的能力与才干,是存在差异性的。任何人从出生下来,都不是生而知之的。对于青年一代更是如此,在精力与体力都旺盛、充沛之际,更当勤奋学习、练好看家本领。王充极力反对“生而知之”,大力倡导“学而知之”,就是告诫广大青年要通过学习获取真知。青年本领的增强,需要靠勤学苦练,努力开阔自己的眼界、增长自身的见识。
其次,从培养美德的角度来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尤为强调立德树人。青年的成长成才,必须建立在好的德行之上。一位品德高尚的青年人,其更容易得到公众的认可,因而前途是远大、光明的。反之,一位青年人品行不端,很可能引起不良的社会后果。培养好的美德好似攀登高山,是艰辛且漫长的。然而,败坏德行,却是容易且迅速的。《国语》中记载了一句名言:“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培养好的美德,青年人需要筑牢思想防线,提防出现道德滑坡而带来不可想象的恶果。清朝名臣曾国藩也曾指出:“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养成节俭的品德是不容易的,但养成奢侈浪费的品行却是相对容易的。划清善、恶,奢、俭的边界,不逾越、突破底线,是青年培养美德的关键。青年人除了促使自身不逾越善、恶,奢、俭的边界外,还应在好、坏,贤与不贤的比较、鉴别中,培养自身的良好美德。《论语》指出:“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对于模范人物,青年人应该向先进典型认真求教、积极靠拢。而对于行为不端的人物,青年人应该以之为戒,将之视为反面教材,及时反省并深思自身存在的不足。青年人也可能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不足,取人之长处,可以补己之短处。而他人的短处,又可以成为青年人引以为戒的对象。恪守底线、甄别善恶,有助于青年养成良好的品德。
再次,从注重细节的角度来看,我国古代社会思想理论家强调从小事着手,从当下做起,珍惜青春韶华,书写不悔人生。《韩非子》记载:“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忽视细微处,即使是一个小小的蚂蚁洞穴,都可以使千里之堤轰然倒塌。对小事不以为然,很可能在将来的特定时间内带来祸患。对于处于成长期的青年人,更不能忽视细节。该引起重视的小事一旦被忽视,都可能对青年人的未来发展带来不可估量的后果、带来无法挽回的损失。《老子》认为:“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细小的幼芽,能够成长为几人牵手才能抱得住的大树。一个小小的土堆累计起来,可以建造九层的高台。青年人无论做任何事情,均要从点滴之处做起,以顽强拼搏、矢志奋斗的精神进行工作,才能无愧于国家、社会与人民的重托。我国南北朝时期的文学家刘昼以开凿深井为喻,强调不要忽视一点一滴的积累。他指出:“凿井者,起于三寸之坎,以就万仞之深。”深高万仞的井,是从很小的土坑开始挖掘的。青年一代要重视极细微的积累,这种变化虽然不明显,但是长期积累,就能够引起从量到质的变化。青年人履行社会责任,也应从身边做起、从当下做起、从自己做起。重视履行细微的社会责任,长此以往,就有可能肩负更为崇高、更为重大的社会责任。
最后,从青年应该崇尚实干的角度来看,青年人的成功不是轻而易举就能够获得的。脚踏实地地苦干,是青年肩负社会责任所应该具备的基本精神。《论语》指出:“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青年要想行君子之风,就不能说得多而做得少。在儒家学派看来,只是夸夸其谈而在行动上一事无成,是应该引以为耻的。青年人应该注重使自己的言行一致。在先秦诸子中,最为讲求实干的,莫过于墨家学派。《墨子》有言:“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纵使一个青年读书人再有学问,但唯有靠脚踏实地的亲身实践,才是行事的根本。《尚书》指出:“功崇惟志,业广惟勤。”青年人要想取得伟大的成绩,必须树立崇高的志向。而要完成伟大的事业,必须勤勉工作。与勤勉工作相对应的,是崇尚空谈。空谈与踏实工作是背道而驰的,其会与取得伟大成绩、完成伟大事业渐行渐远。西汉学者扬雄指出:“君子强学而力行。”他将强学与力行,也即勉励自己学习与脚踏实地的苦干置于同等重要的地位。实干与勤学一样,需要青年人有坚韧不拔的毅力。将强学与力行有机结合在一起的青年人,才是一位真正意义上有道德的人。我国思想理论家对青年问题的探索,是我们研究马克思主义青年观应奉为圭臬的思想资源。
二 西方思想理论家的青年思想
关注青年的成长成才,使之肩负起应尽的社会责任,是西方思想理论家关注的一个永恒话题。古希腊时期的“三杰”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对青年的社会地位与作用均给予了高度评价。他们提出的有关青年的诸多思想,直到今天仍闪耀着思想的火花。在苏格拉底看来,青年人要承担其必要的社会责任,必须要接受良好的教育。而对青年人进行教育,应该具有针对性。也就是说,应结合其自身的特点因材施教。柏拉图在其名篇《理想国》中,指出青年处在一个特殊的年龄阶段。青年在这一时期应该努力学习、结婚、接受军事训练、承担社会管理等。唯有将这些工作落到实处,青年才能出色地肩负起应尽的社会责任。亚里士多德认为青年是充满希望的一代,这代人的前景是无比光明的。青年能够肩负起应尽的社会责任,原因在于其有各种各样的愿望。将这些愿望幻化为现实的过程,也是青年承担其应尽的社会责任的过程。青年人有着崇高的荣誉感与强烈的求胜心,他们普遍富有正义感与同情心,这些心理状态会促使其在承担社会责任时积极踊跃、主动作为。及至近代,青年人所处的社会环境与具体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其承担社会责任被赋予了新的时代意涵。法国教育家卢梭在其所著述的《爱弥儿》中,用整整一卷的篇幅介绍了如何对青年进行道德教育。在他看来,人性本善。对15—20岁的青年人进行道德教育,有助于发挥其善良的天性,进而成长为一个自由的人。在这部巨著中,卢梭还谈及了青年男女在恋爱、婚姻以及育子过程中所应尽到的责任。此外,他还谈到了青年要成长为合格公民,还必须履行忠于祖国的责任、安守做人的本分。卢梭在其另外一部名著《忏悔录》中也谈到了青年的问题。他指出人在青年阶段是学习智慧的时期,而到了老年阶段则是实践智慧的时期。青年时期不能获取智慧,到了老年时期也无法将之付诸实践。卢梭对青年的系统化、科学性分析,标志着西方社会对青年问题的研究迈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德国古典哲学的集大成者黑格尔将人的一生划分为不同的年龄阶段。他认为人们在青年时期开始从理想世界走入现实社会。在这一特定阶段,青年不仅在生理上逐渐走向成熟,在心理上也逐渐趋向成熟。任何青年都怀揣自己的美好理想,但在这一时期却没有能力将之化为现实。为了将之化为现实,青年需要不懈奋斗,经受住重重的考验与磨难。心有理想,又不能立即实现,为追逐理想而努力增强本领。青年在这种矛盾的心理状态中履行着应尽的社会责任并不断走向成熟。被马克思誉为英国唯物主义始祖的培根,在其所著的《论青年与老年》中,通过比较老年人长于深入思考问题,指出青年人在直觉上更具有优势。在总结科学经验、作出正确判断、协商解决问题上,青年人远远不如老年人,这对于履行社会责任是不利的。然而,青年人敢做、敢想、敢闯、敢担当的精神,却又是其独有的优势,这有助于其肩负应尽的社会责任。培根还指出,青年人不盲从权威,但又往往过于自大、好高骛远,有时甚至目空一切。他通过对青年特点的精准把握,很好地剖析了处于这一年龄阶段的群体在履行社会责任时所具有的优势与劣势。西方思想理论家有关青年的诸多论述,是我们研究马克思主义青年观至为宝贵的思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