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巨变时代的实践自觉:学思践悟集
- 洪大用
- 2124字
- 2020-11-30 10:34:22
在中国泥土里培植中国的社会学[20]
很荣幸能够参加这样一个纪念会及学术会议。今天是陆学艺先生逝世五周年纪念日,我们以学术研讨会的形式,并重印先生的代表作,来纪念一位著名社会学家,此事意义重大。这是对学者的最好纪念。我们纪念陆先生,证明他并未远离,仍然活在我们心中,仍然对当代中国社会学研究和社会学学术社区建设有着重要影响。刚才各位同仁沿着陆先生的研究主题做了很好、很专业的发言,我也很受启发。借此机会,我简单谈一些另外的感受。
1988年,当时我在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学习,跟着金德群教授参与浙江永嘉县《桥头镇志》的编写工作,这是当时的第一部镇志,采用了一些社会学的调查研究方法。金先生在跟我谈到农村研究和社会学时,常常提到陆学艺先生,但是我无缘跟陆先生相识。我正式了解陆先生是在研究生时期,结合课程学习,阅读了陆先生的一些著作及相关文章。1994年,中国社会学会年会在上海召开,我第一次当面见到陆先生,并有幸跟他一起在一个桌上吃饭。从那以后,因为会议、答辩、评审等活动,我跟陆先生有了越来越频繁的接触,有了更多聆听陆先生教诲的机会。特别是自2004年,中央启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之后,作为同一课题组的成员,我们经常在一起开会讨论。
陆先生很关心青年人的成长。2008年,经陆先生等人的协调,中国社会学会下设的人口与环境社会学专业委员会得以改组,正式成立了环境社会学专业委员会,我被推举为会长。陆先生也应专业委员会的邀请,担任名誉会长。同年,我在《学习与实践》杂志发表题为《中国社会建设三十年:成就与问题》的文章,引入了社会建设分析的历史视角。我记得陆先生曾当面对此予以充分肯定,并将此文收录进他主编的文集。之后,我也受邀参加过他主持的若干相关的学术会议,并获赠了他主编的《当代中国社会结构》等著作。
陆学艺先生的学术成就,以及他对中国社会学学术社区建设的贡献有目共睹。我们纪念陆先生,既是缅怀他的成就,也是为了发扬光大他未竟的事业。那么,我们究竟纪念什么、发扬什么呢?陆先生的很多学术成就都很重要,刚才各位专家也进行了深入的阐述。我认为陆先生的学术方向、学术精神、学术品格更为重要。简单地说,就是他用扎实的行动践行了“在中国泥土里培植中国的社会学”这一主张,为中国社会学的发展指引了正确方向,做出了巨大贡献,把学问写在了中国大地上。
“在中国泥土里培植中国的社会学”,这是费孝通先生1986年发表于《社会》杂志第2期的《重建社会学的又一阶段》一文中提出来的。我认为这一主张内涵十分丰富。第一,我们的方向是要建设中国社会学,不是什么别的;第二,我们要植根于中国实践的“泥土”;第三,我们要植根于中国文化与思想的“泥土”;第四,我们要植根于有着复杂国际环境与生态的中国“泥土”;第五,我们要植根于中国社会需求的“泥土”,特别是中国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泥土”;最后,我们作为社会学者,要付出精心努力,练就好“培植”的功夫,以推进中国社会学为志业。
由此观之,陆先生明显是“在中国泥土里培植中国的社会学”的重要代表之一。他做学问之初,是从关心老百姓吃饭问题开始的。1978年到1980年,陆先生通过对安徽、甘肃等地的包产到户试点调查,写了大量文章,为在全国推行包产到户鼓与呼。后来,大概是他的哲学训练和社会学素养使他意识到,单靠推进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不够的,所以他呼吁进行农村综合改革。他本人到山东陵县蹲点三年,兼任县委副书记,深入调查研究农村综合改革问题。再到后来,他关注到农民的变化。所以说,早期陆学艺先生是“三农”问题专家,围绕农业、农村、农民开展了大量非常有价值的研究。可以说,这是最接地气的研究,是直接关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利益的研究,是以我们党和国家正在推进的事业为中心的研究,这种研究深深扎根于中国实践的“泥土”。包括后来陆先生开展的社会阶层结构、社会流动研究和社会建设研究,都贯穿了其鲜明的学术品格。
陆先生非常关注中国历史与文化,他组织了“中国社会思想史研究”“北京社会建设60年”等重大课题。陆先生也非常注意拓展国际视野,促进国际交流,非常关注中国社会变迁的复杂国际环境,重视在国际比较研究当中把握中国社会问题的实质和解决问题的方向。比如说,他提出了我国社会结构滞后于经济结构、社会建设就是建设社会现代化等重要观点。陆先生还非常注重围绕中国社会和中国人民变化着的实际情况,注意倾听人民的声音,推进他的研究领域,找准社会学研究的真问题,引导中国社会学健康发展。特别是,陆先生具有为学术献身的精神,即便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其日程上仍然安排着丰富的学术活动。
最终,陆先生在中国“泥土”里汲取营养,抓住中国社会学的核心问题,基于广泛深入的调查,围绕中国社会结构、社会分层、社会流动与社会建设等进行了深入研究,这也是今天社科文献出版社重印的其著作的重要内容。这些研究为推动中国社会学发展做出了扎实的贡献。
我们深知,像陆先生一样,很多前辈社会学家,如费孝通先生、雷洁琼先生、郑杭生先生等,都为我们树立了良好榜样,指引了中国社会学前进的方向,这是我们中国社会学恢复重建四十年来取得重大进展的重要保障。我们一定要传承和发扬老一辈社会学家的精神品格,继续在正确的方向上创造中国社会学的辉煌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