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最近花费了一些时间,回顾了自己学习、研究和工作历程,将此过程中围绕中国社会学学科建设、社会转型、社会治理、生态文明建设以及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所作的若干思考和实践,整理汇编成《学思践悟集》,经斟酌又加上主标题“巨变时代的实践自觉”,以此从一个角度反映身处巨变社会中的个人思想轨迹。为了方便读者理解本书,我还是先做点说明。

一段时间以来,为了健身,我在工作之余尽量去住家附近的颐和园行走,湖光山色,赏心悦目。偶尔关注湖中倒影,颇有朱熹老夫子“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的感慨。感慨之余,也曾思考过一个有点另类的问题:这山、这水、这倒影是啥关系?一年四季,陆上的风景不同,水中的倒影也不同;不仅如此,即便是陆上同样的风景,不同水域、水文的变化也影响着倒影的成像,有的全面,有的局部,有时清澈,有时模糊,有时还是碎片化的。其实,人们对于外部世界的认识,又何尝不是如此,只不过人们的认识是能动的,外部世界在人们心中的“倒影”不是复制的,而是生成的,是一种实践自觉。

人们常说“实践是理论之源、时代是思想之母”,且不说实践与时代本身是变化多端的,单就理论、思想而言,也是常常因人、因时、因地而异,每个人心中的“方塘”映射的往往是不一样的风景,这里反映了认识主体的差异性。所以,为了寻求共识,沟通与对话是非常必要的,而将自己的所思所想发表出来,就是沟通对话的一种形式。如果有人同样觉得这些发表出来的所思所想有道理,那么大家似乎就看到了同样的风景,有着同样的实践自觉。

当今中国的社会巨变是史无前例的,我们每个置身其中的人都会有这样那样的体验与感受,但是彼此感受的角度和内容不一定相同。我所受到的触动和所发表的观点,受到我自身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包括成长经历、专业背景、所承担的实际工作以及价值观等。

我出生于皖南偏僻山区,成长的过程伴随着急剧的社会变迁。这种变迁包括了从菜油灯、煤油灯到电灯,从古徽道、板车路到汽车路,从黄梅戏台、电视机到手机,从大集体、包产到户到进城务工,从计划社会、市场社会到村落消解,从村庄、都市到全球等一系列方面,是一种结构性整体性的变迁,一种没有停顿而又前途不明的变迁。在这样一种变迁的社会中,我们每个人都处在不断地拓展视界、调整适应和创新实践的过程中,所以思想认识也一直在不断变化和发展。

在中学教育之后,我所受的专业教育主要是历史学和社会学两个方面,这两个学科的训练使得我养成一种看待和分析社会现象的综合性整体性视角,我总是力图在自己的认识能力范围内把握社会现象的趋势性概貌和结构性内涵。特别是在社会学共同体学习成长的经历,使我关注社会的秩序与发展,关注社会运行的底线条件,关注民生改善与弱势群体支持,关注社会转型与社会治理,我对这些议题比较敏感,也乐于做些思考。

从2000年开始,除了我个人的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工作,我还先后担任过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副主任、社会与人口学院副院长兼党委书记、研究生院副院长、教务处处长、副校长等,并从2004年开始参与中央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社会学教材编写组工作,2008年被聘为首席专家。2018年,我被组织上调离中国人民大学,担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兼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司长。这些岗位的工作,要求我学习思考的范围超越了个人教学科研领域,我不得不在实践中学习探索,摸索中国社会学学科建设、高等教育教学管理和改革的规律性,由此也就产出了部分的认识成果。

毋庸讳言,我的研究议题选择和观点形成也受到我的价值观的影响。往高处说,这种价值观似乎体现为一种心忧天下、情系苍生的态度,我总希望自己的研究能够为促进社会进步、增进人民福祉做点什么贡献,也算是遵循学以致用的中国学术传统吧。范文正公曾言及“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自忖距此甚远,然心有戚戚焉。

毫无疑问,领导和推动中国社会巨变的是中国共产党,党的历次全国代表大会都对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产生了重大影响。要深刻认识中国社会巨变,追踪社会巨变在人们心中的投影之源,学习和研究党的重大决策就十分重要。自我出生以来,党已经召开了11次全国代表大会。幼时对九大、十大、十一大没有深刻印象,但从1982年党的十二大起,我对历次大会及其主题都是有所关注的。特别是在独立开展教学科研工作之后,我很注意学习理解大会报告,从中分析中国社会巨变的轨迹和方向。收入本书的一部分内容即是我学习研究党的政策的体会,这也是一种学思践悟。

编辑本书,最初是学习研究期间的一个偶然想法。因为接受《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报纸的约稿,我想把曾经发表在两份报纸和《求是》杂志的有关文字汇在一起看看,后来扩展到《中国社会科学报》和《中国教育报》《中国社会报》《中国环境报》等行业性报纸以及曾经发过文字的《福建日报》等。搜集下来,发现积累了数十篇,这些文字往往直奔主题、短小精干,在以前大多数都没有列入我的专业研究成果清单。回过头去看,其中的一些文字还是有点意思,值得整理。所以,我从中选了30篇,构成了本书的基础部分。

进一步,我把编选的范围扩大到了行业性杂志和主要面向社会公众的刊物,例如《中国高等教育》《中国大学教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中国研究生》《世界环境》《环境保护》《绿叶》《中国党政干部论坛》《社会学家茶座》《社会治理》等,在发表于其中的相关文字中选了20篇,这些文字大多是围绕实际工作和针对重大社会议题、重大社会趋势所作的分析与研判,有些是对工作实践的总结、思考和展望。

在阅读过程中,我发现以上文字实际上围绕的是五大主题:一是社会学的学科建设,包括学科建设方向、分支社会学、教材建设、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人才培养等;二是社会转型研究,包括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的总体特征、丰富内涵、基本趋势和主要矛盾等;三是社会治理研究,包括社会治理的本质、社会治理格局演变、社会治理现代化、社会政策与社会治理等;四是生态文明研究,包括环境问题演变、环境保护工作、生态文明内涵、绿色发展与绿色生活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等;五是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包括大学评估、“双一流”建设、本科教育改革、研究生教育发展、创业教育以及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等。

由此,我又补充检视了曾经发表过的其他文字,从中选取了相关的9篇,这些文字包括了为《李景汉文集》(2019)和《人大社会政策讲义》丛书(2019)所作的序,以及发表在《天津社会科学》《教学与研究》《学习与探索》《河海大学学报》《社会建设》《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等专业期刊上的几篇文章。得益于电子文档的保存,在检索过程中,我还意外地找到未曾正式发表的一些会议致辞、主题发言、学术演讲和工作报告等,从中选取了8篇相关文字。这样加起来,总共汇集了67篇文献,使得以上五个主题所包含的内容大体相当,各自也都比较充实,比较能够反映我在这些主题上的一些主要思考。

从时间上看,收入本书的文字跨越了23年,不过主要是在近十年里完成的。最早的一篇发表于1997年《天津社会科学》第5期上,那一年也是我的而立之年。该文评论的是郑杭生先生主编的《转型中的中国社会和中国社会的转型》一书。为了撰写书评,我比较系统地学习了郑杭生先生当时所完成的主要著作,并建立了社会转型分析和评判的概念性框架。这篇文字也是本书收录的20世纪90年代完成的唯一一篇。在2000年到2009年写作的文字中,本书收录了12篇,另外54篇都是在2010年到2020年间完成或者发表的。我在编辑各部分的文字时,大体上是按照完成时间顺序排列的,有时也兼顾了同类内容的相对集中,并考虑了各部分的第一篇文字和最后一篇文字的意义,这种考虑就没有完全拘泥于时间顺序,而是为了方便读者理解。从文字内容上看,已经正式发表的部分,原则上坚持按发表出来的收录,少数因为报刊版面原因删节较多的,则尽量恢复了保存的原稿。对于未正式发表的文字,除个别文字校订外,都是收录当时记录和完成的原稿。这种尊重历史的处理办法,可能导致个别观点、表述和资料上的前后些许差异,但也客观反映了不同阶段思想的时代印记、认识程度和深化轨迹。学思践悟永远在路上,一个人的自我总在今昔对话中不断调整发展。

总体而言,本书并不包括我在环境社会学、社会救助等领域所做的其他专门研究,发表在专业学术期刊上的文章基本都未收录,专门研究有其自身的套路。本书所选文字大体是另外一种风格,突出观点的倾向比较明显,相对集中地反映了我对巨变社会中一些重大问题的分析、重大趋势的研判、重要政策的解析和重点工作的思考。这些学思践悟体现了社会学者的实践关怀和理论视角,其中有的观点和学习体会已经引起了理论与实际工作者的关注,产生了一些影响。但是,自认大部分文字都还很粗浅,反映出学得不够深、悟得不够透、做得更是有不足,甚至还有不够精准和谬误之处。我把它们编辑在一起,有着面向同行和后学、面向实际工作者、面向社会大众的考虑,有着方便读者较为全面地了解我之所思所想的考虑,但更多的是一种自我梳理、自我提醒,有着立此存照、以为序章的意涵。

因为工作岗位变化的原因,我现在已经难得有时间走进田野开展社会学的经验研究,绝大多数时候只能转换“田野”或者见缝插针地学习一些同行著作,特别是温习前辈著作。在重读《费孝通文集》时,我发现费老青少年时期的一些思想很有意思。1928年正月,当时他18岁,写过一篇文字叫“年终”。其中提到:“在这荆棘蔓蔓的人生道上,随处都给你看见许多值得留意的事情,同时启示你了宇宙人生的意义。我这愚蠢的笔,固不能在道上随处记出一些给后面很努力赶来的同类们作一些参考,但是我却又不愿这许多值得留意的东西,在未经人注意的时候,随着无名无声的浪花流星般的熄灭。我自己认为这是我惟一的责任。”(《费孝通文集》第1卷,群言出版社1999年版,第32页。)

我想,边走边看、且行且思、且学且悟,是费老一生治学的好习惯之一,也是我们后学需要认真学习并践行的。我们是社会的一分子,与时代同行中总会遇见很多人,遭遇很多事,碰到很多困惑,社会学的训练就是要求学者们在此过程中保持反思性,多观察、多思考、多记录,没有反思也就没有社会学。当然,也有哲学家认为人类一思考,上帝就要发笑,无忧无虑、无言无说,乃是大智慧。如此一想,可能自己还是层次不够、智慧不足,常常有意无意做些“无谓”的思考,并不惮繁琐,努力表达出来,积极尝试实践。这样既是给自己一个说法,自我解锁,同时也如费老所言,或许还能让人注意到一些值得留意的东西。毕竟,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惑于自然、惑于社会、惑于人自己者众,大家还是有着求知解惑、审时度势的共同心,以及努力创造美好生活的实践意愿。

回到前文所言朱熹老夫子的《观书有感》,还有一句:“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能够倒映出天光云影的方塘,必须保持自身的清澈,不断更新自己。身处巨变社会,我们要努力达成对其接近于真理的认识,保持心中“倒影”的清晰和正确,我们也必须不断地给自己充电,加强学习,善于学习,如前人所说,要有“活到老、学到老”的心态和习惯。在变迁如此迅疾的社会,我们无法停止学习,也不能停止学习。对于社会学者而言,更应在不断学习中改造自己、完善自己,以求著述表达更趋近时代、揭示真理并服务于实践。我希望以此书为起点,以过往为序章,继续结合工作实际学思践悟,并努力雕刻新的时光,呈现新的记录。我也诚挚地欢迎读者对本人所思所想之不足予以批评指正,这是学习研究不断进步的动力之一。

在我学习、工作的每一个阶段,总能遇到良师益友,在此难以一一述及,我对在人生轨迹每个节点相伴而行、给与指点、施以援手的前辈、领导、同行、同事、家人乃至后学等,始终心怀感恩之情,我将努力前行以为报答。在本书的编辑过程中,我的博士研究生顾海娥协助做了不少工作,人民出版社编辑刘仲翔博士、中国政法大学张森教授义务帮助审读、编辑文稿,在此特致谢意!同时,我还要感谢为相关文字提供发表机会的报刊杂志,感谢邀请我参加会议和演讲的相关单位和同行,感谢为部分文字的写作提供支持与合作的相关同志。最后,本书得以顺利出版,还要感谢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社长赵剑英先生!

衷心祝愿巨变社会不断增进人民福祉,期望与巨变同行者都能保持清晰的实践自觉,并在心中生成美好社会的倒影,这是我们回馈并影响社会的一种方式,需要大家共同的努力。

洪大用

2020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