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温:不是收复,只是路过

人物小档案

姓名:桓温,字元子

生卒年:312~373年

主要事迹:出身名门,是东晋王朝第二位皇帝的驸马。历任徐州刺史、荆州刺史,率军入蜀灭成汉政权,又三次北伐,战功赫赫,权倾朝野,操纵皇帝废立。后世评价毁誉参半。

影响乐山指数:★★★★

相关人物:李雄、李寿、李势、常璩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这是辛弃疾著名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将魏晋南北朝与南宋的人、事、物串在一起,血腥的战乱、苍白的死亡、无奈的壮志等等何其相似,恍然历史轮回,沧桑而又感伤。

乐山进入三国时期,频繁的战争使人口锐减。全国统一后,才得休养生息。但西晋王朝不争气,内乱不断,胡人逞凶,最后失去半壁江山,大批豪门士族“衣冠南渡”。覆巢之下无完卵,巴蜀也是动荡不安,大批豪门士族纷纷南迁东去,从甘肃入蜀的氐人日益壮大,其首领李雄于304年称成都王,306年称帝,国号“大成”,和三百年前公孙述的国号一样,吉祥意味很浓。但李雄比公孙述的口碑好多了,“勤恤百姓于内,招流民于外,虚己受人,宽和政役,远至迩安,年丰谷登……乃兴文教,立学官”,“事少役稀,民多富实,乃至闾门不闭,路无拾遗,狱无滞囚,刑不滥及”,简直就是乱世中的“桃花源”,其唯一的致命缺憾是家族味极浓、纲常不明,时间一久便贪腐盛行、战斗力大幅下降。李雄当了31年的皇帝,死后立即引发极其残酷的帝位之争。338年,李雄的堂弟李寿胜出,改国号为“汉”,史家于是将两个国号合称“成汉”。

李寿虽是该家族中难得的文化人、谦谦君子,但对文化昌盛的东晋不大感冒,偏好北方政权,与后赵眉来眼去,特别羡慕后赵的华丽宫殿、奢靡生活,以致改变了自己原有的“宽俭”政风。李寿44岁死,只当了6年皇帝,儿子李势继位。《晋书》载:“(李)势既骄吝,而性爱财色,常杀人而取其妻,荒淫不恤国事……”成汉政权急剧衰败,一日不如一日。也是从李势开始,獠人从盆周山区侵入丘陵平原,“自巴至犍为、梓潼,布满山谷,大为民患。于是吾邑(南安)为獠据,至隋开皇末,荒废盖二百余年,县即有令,失治权矣。”乐山因此有了两百年的“文化断档期”。

天作孽,犹可恕;自作孽,不可活。李势的所作所为注定要成就另外一个人物,那就是东晋的桓温。桓温是个什么样的人?豪爽不羁,才略过人,睥睨一切。18岁报父仇,手刃仇人三子,然后自首;不仅没获罪,反而以孝义名扬天下。此时,他是安西将军,持节都督荆、司、雍、益、梁、宁六州军事,兼领荆州刺史。成汉的颓势,桓温看在眼里,喜在心中。加上部属建言:成汉兵弱,君主无道,臣民不附,以精兵万人便可灭之!他横下一条心,干!大量军队留下防备北方胡人,只领万人突袭成汉。

桓温进军的时间和路线,与311年前吴汉进军路线几乎一致,都是在冬天,都是沿长江而上再转入岷江。346年11月,桓温出发,第二年2月抵达乐山。之后,或许因为水路出了问题,或许为了更有效地达到突袭目的,桓温改走江东陆路,直达彭山东北部的彭模,建立起进攻成都的大本营。这一改,果然避开了来势汹汹的成汉大军。桓温一战成都十里陌,以兵威吓退敌军;二战成都筰桥,狭路相逢勇者胜,将成汉军逼回城中。接着,火烧城门。李势连夜北逃九十里。此时,李势的下属常璩起到了关键性作用,以吴汉占成都杀公孙述全族为例,力劝李势投降。李势别无选择,带着棺材,反绑双手,跪到了桓温面前;接着被送到建康,封为归义侯,15年后死,算是善终。那个劝李势投降的常璩也到了建康,日子可没有归义侯过得舒坦,备受歧视,在孤独憋屈中写出了著名的《华阳国志》,成为千多年来研究巴蜀历史不可或缺的史料。

灭掉成汉,桓温在成都只待了一个月,委任了官吏、安排了防务后便赶回江陵,开始了其声名大震后的权臣生涯,最后差点当了皇帝。

对乐山,桓温只是惊鸿一瞥,匆匆路过;名曰“收复”,其实并没有改变被獠人占据的原始无序状态,更谈不上治理和发展。至今乐山民间将“崖墓”称作“蛮子洞”“獠人洞”,是不无道理的。

之后200多年的时间里,乐山城头不断变换“大王旗”:先是北方的前秦,再东晋,再叛乱的谯纵,再东晋、刘宋、南齐、萧梁,再北方的西魏、北周,最后归于隋。怎一个乱字了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