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吃对食物,轻松调理气血
- 柴瑞震
- 1915字
- 2021-08-20 16:31:24
养好心肝脾肺肾,气血才能源源不断
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的功能得以正常地发挥,完全依靠气血的濡养,无论是哪种因素引起的气血不足或者消耗过大,造成气血亏虚,都会直接影响五脏六腑功能的正常运行。
心是人体气血的发动机
心主周身脉,气血亏虚后最先影响的就是心脏,心脏的病变主要反映在心脏本身及其主血脉运行功能的失常,以及大脑及其各组织器官的功能失常。临床表现为心悸、心痛、心烦、失眠、多梦、健忘、神志错乱等。根据症状可分为心血虚和气血虚。
造成心气虚的原因大多是人老气衰或者久病失常、疲劳过度等。造成心脏的搏动无力,主要表现为心悸,伴有精神疲惫、气短、身倦乏力、面色苍白、脉虚弱等。体质虚弱,久病失养,年高脏气衰弱,气虚后运行血液没有力量,气血不充,所以会出现面色淡白。
心血虚大多是由于失血过多、久病失养,或者劳心耗血,导致心血不足、心失所养、心律失常,主要表现为心悸、血不养心、心神不安,导致失眠多梦。心血虚后不能濡养大脑及面部,所以会常见头晕、健忘、面色淡白或者面色萎黄,血虚后是血脉空虚,容易导致脉弱无力。
肝是人体内的“红十字血站”
肝脏的主要功能为主疏泄和主藏血,这两方面的功能在肝血、肝气、肝阴、肝阳共同作用产生的过程当中起主要的作用。
肝脏主疏泄,一旦气血失常、生成不足或者消耗过大,使肝脏气血亏虚时,直接导致气机不畅,使肝脏的疏泄功能失常,疏泄不及造成肝气郁结,表现为精神抑郁、困乏无力、胸肋胀满,女性可出现月经紊乱、痛经、闭经甚至不孕等症;疏泄太过容易造成肝气上逆,表现为急躁易怒、心烦失眠、耳目胀痛、面红目赤。
肝主藏血,肝脏气血亏虚后,使肝脏藏血不足,肝血亏虚,肝失濡养,阴不止阳,肝阳上亢,可出现眩晕、头涨、口舌生疮等症。肝血不足,肝脏调节血流量的功能失常,会导致机体众多部位供血减少,脏腑组织失养而产生病变,如血不养眼则两目干涩、视物昏花。血海空虚,子宫失养,则月经量少。肝气虚,则藏血失常,收摄无力,临床表现为吐血、女性月经量过多或者崩漏。
脾是气血生化之源, 后天调理就靠它
脾胃为气血的生化之源,脾在气血的生成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一旦由于气血亏虚影响了脾的正常功能,则会进一步导致气血生成不足,形成恶性循环。除了生化气血,脾脏还有主运化、主升举和主统血的功能。经过胃初步消化的食物必须在生化作用下才能转化为营养物质,再依赖于脾的运化作用输送全身,还要通过脾的布散作用到达脏腑组织,发挥其营养作用;人体内脏位置的相对稳定安全依靠的是脾气的升举作用。脾脏统血的功能体现在控制血液在血管内流动而不溢出血管之外。如果气血充盈,脾脏得到充足的营养,则脾的运化功能强健、升举有力、统血功能健全,常表现为精力充沛、肢体强健有力、面色红润、生机旺盛。如果脾气虚弱,脾生血不足,则导致脾的运化功能减弱,升举无力,统血功能减弱,常可表现为腹胀、吸收不良、精神萎靡、头晕眼花、形体消瘦、面色萎黄、体倦乏力、气短声低等;升举无力会表现为中气下陷、腹部胀坠、内脏下垂等。脾虚导致统血无力或者脾不统血,则表现为长期慢性皮下出血、便血,女性月经量多、崩漏等。
肺主气:活着就得呼吸, 呼吸就要靠肺
肺在脏腑中的地位仅次于心。肺主一身之气,助心行血,促进水液输布和排泄,通过肺气和向内运动,使周身含有浊气的血液流经于肺并加以清除,使血液保持洁净;通过气体交换,将富有清气的血液输送至全
身,维持呼吸系统正常,辅助心脏推动血液运行,促进水液输布排泄。如果气血不畅,肺气不足,就会影响肺的呼吸功能,则会出现言语低微、疲倦乏力、胸闷、咳嗽、喘促等,从而清气不能吸入,浊气不能排出,全身的脏腑器官得不到营养的供养,四肢百骸得不到濡养,就会出现胸中憋闷胀痛、咳喘无力、心悸、口唇发干、舌质青紫、关节炎、骨质增生等病症。肺气下降还可使津液随之下行,水液输布排泄出现障碍,则汗、尿不能正常排出体外,停聚于体内,则可见咳喘、咳痰、水肿、尿少等症。
肾主纳气:先天之本很重要
肾主纳气,是指肾有摄纳肺吸入之气而调节呼吸的作用。人体的呼吸运动虽为肺所主,但吸入之气必须下归于肾,由肾气为之摄纳,呼吸才能通畅、调匀。肾为先天之本,肾脏在人的生命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中医认为,肾主藏精,精为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精微物质,是生命之源。肾脏还控制着人的生长发育和生殖功能。人体自幼年开始,肾中精气逐渐充盈,形体和智力发育正常,体壮结实,骨骼强健,机智敏捷。如果肾脏气血亏虚,则必定会影响人体的正常发育,小儿表现为发育不良、智力低下等,成年人则表现为形体消瘦、智力减退、脱发、腰膝酸软、精神萎靡、健忘、耳鸣耳聋、反应迟钝等。肾主生殖发育,肾脏气血亏虚后会导致性功能减弱,出现阳痿、早泄等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