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深入“讨好者”的内心,你会发现,其中都有一个过度敏感和脆弱的“小孩”。
我接触过不少的来访者都有着讨好别人的倾向。
几乎每一个讨好者都很清楚,讨好别人会让自己很累,会让自己受很多委屈,会让自己丧失自我,会让自己变得软弱。
讨好别人不仅是一件很没必要的事,而且还会对自己造成很多的损失。
尽管他们在理智层面很清楚讨好行为的负收益性,在实际生活中却无法停止对别人的讨好。
为什么会这样呢?
讨好者必备的一个特质是敏感。
他们超乎寻常的细腻心思,这种对于他人感受与想法的洞察力似乎是他们与生俱来的天赋。
他们总能十分敏锐地觉察到别人的需求,随时无条件地满足对方的需求。
他们总是非常无私,几乎难以拒绝任何人的请求。即便是一些无礼、过分的要求,他们也很难拒绝。“委屈自己,成全别人”这种事经常发生在他们的身上。
“讨好者们”似乎是没有需求的人。他们几乎从来不会提出自己对别人的期望、要求、喜好,或不赞成。他们也好像从来没有过什么想要的东西。
他们非常害怕和别人起冲突。他们会本能地避免一切可能会和别人发生冲突的情况,本能地逃避和别人发生竞争。
即便是和别人起了冲突,他们也绝对会是最先道歉的那一个。即便是别人的过错,他们也会先向对方道歉。
说到这里,又引申出了另一个点——讨好者其实根本不知道“到底是不是别人的错,自己到底该不该生气”。
讨好者总是试图营造出一种很温馨、很和谐的气氛。
如果不是进行过心理咨询,我想,绝大多数的讨好者只有在经历过一次甚至多次彻底的绝望之后,才能放下对别人的讨好。
02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讨好者难以摆脱讨好的心态呢?
最根本的原因在于,讨好者们对于安全感、别人的爱、别人的关注有着超乎寻常的渴望和需要。
大多数讨好者往往是在一种充斥着“不安全感”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这倒不是说讨好者一定有一个一言不合就开打的父亲,或者一生气就将其丢下不管的母亲。
幼年时,他在玩伴中地位的高低;他在学校里是否遭受过不良少年的欺凌;教师对待他的态度,等等,这些都会令他形成一种时常担惊受怕的心态。
一个人如果在童年时期有过和别人发生冲突后被打、被侮辱,和别人争吵后被抛弃、被孤立,和别人意见不一致时被称为怪胎、异类,那么他就会对和别人发生冲突这件事情变得异常敏感,从而会竭尽所能地避免一切和别人发生冲突的情况,因为这样他就不用面对冲突可能会对他造成的“巨大伤害”了。
讨好者们总是难以拒绝别人的请求,因为他们害怕拒绝之后可能会和别人发生冲突。
出现了矛盾,他们总会先道歉,因为他们害怕矛盾升级为冲突。
他们也不敢提出自己的需求,因为害怕自己的需要会为别人带来麻烦、造成别人的不满和责备。
他们会热衷于维持一种表面上的和谐、温馨的气氛,只有在这种氛围中,他们才会感觉到安全。
另一方面,讨好者所有的讨好行为背后都有一个非常强烈的目的,或者说是信号,我对你这么好,你能不能也对我好一些?
讨好这种表面上看起来“利他”的行为,其最根本的动机大都是“利己”。
讨好者渴望别人对他好,渴望别人能够关注他,觉察他的需求,进而能够欣赏他、帮助他、关心他,甚至保护他。
对于讨好者而言,“我必须做得很好,别人才会对我好”“我必须成为别人期望的人,他们才会爱我”之类的信念,已经在他们的意识乃至潜意识中根深蒂固了。
所以,他们会觉得必须通过讨好他人,满足他人的需要,别人才会关注他、欣赏他、关爱他。
假如一个讨好者不喜欢工作的时候被打扰,他自己是不会在别人工作时打扰别人的。
假如他不喜欢被严格要求,他就会对别人的要求非常宽松。
假如他希望在出现冲突时别人能够理解和接纳他,他就会先去理解和接纳别人。
讨好者们很难亲口向别人表达自己的需要和要求,他们总是试图通过自己的行动来“暗示”对方,我在你难受的时候陪伴你,是希望当我难过的时候你也能来陪我。
我在你发言无人响应时回应你,是希望当我面对这种尴尬的局面时你也能帮我解围……
但许多时候,别人很难察觉讨好者的“良苦用心”,这也让讨好者们陷入了强烈的沮丧、失望、委屈、痛苦的情绪之中。
03
那么,究竟该如何改变讨好型人格呢?
归根结底,讨好型人格形成的根源,在于三个错误的核心信念:
1.我很弱(我还像小孩子一样脆弱)。
2.我必须要做些什么,别人才会爱我。
3.我不配提出自己的需求。
此外,在讨好者的潜意识中,始终认定自己是一个“孩子”。
也许是早年的创伤与恐惧影响太过巨大,被抛弃的害怕,被忽视的失落,被打骂的伤痛,这些创伤都深深地留存在了他的潜意识之中,然后随着时间推移,逐渐延伸到其人际交往的方方面面,导致他一旦和别人出现一点儿冲突,就会马上“退行”到童年时的心理状态。
很多问题和病症其实本身并不是多么严重,而是有这些问题的人将它们看得太过严重和恐怖,并十分坚定地认为自己受到了非常重大的伤害,于是问题就被夸大到了“无法解决”的程度。
从某种程度上说,这其实是当事人逃避问题的一种手段。
“这个问题太难了,我解决不了。”给自己这样一个理由,就能让自己放弃,而不用再想其他办法来解决问题,或是可以让别人帮自己把问题解决掉。
所以,讨好者想摆脱讨好困境的第一步,就是要意识到,我已经不再是当年那个脆弱的孩子了。
你是一个成年人,你拥有足够的自理能力。任何一个超过十八岁,没有身体残疾或病症的人,只要还存在“没有父母(或别人)我就活不下去”的想法,都是在逃避责任。
你知道为什么你会不由自主地讨好别人吗?你知道为什么你害怕和别人起冲突吗?你知道你为什么不敢拒绝别人吗?
因为,你真正害怕的是死亡。
死亡是人最强烈、最根本的恐惧来源。
在你的童年时期,你认为如果不讨好你的抚养者,你可能会被抛弃,而这对于一个没有独立生存能力的小孩子而言意味着——“死亡”。
这一原始恐惧,是你今后所有人际关系中恐惧的根源。
之后,你又错误地把童年时对死亡的恐惧带入成长中所有的人际交往中,还一直把自己当成那个要依靠别人才能活下去的脆弱小孩。
而现在,你必须彻底地认识到这一点,你早已不再是一个脆弱的小孩子了。
所以即便别人抛弃了你,即便你和别人发生了冲突,即便你向别人表达了你的不满,你也不会死。
第二点你要意识到的是,追求别人的爱或者关注是一件无意义的事。
一个人在童年时期能否得到父母无条件的爱,会对这个人的一生造成巨大影响。
得到父母足够关爱的孩子因为能够得到即时满足,所以,他们在成年后大都不会有那种极度匮乏爱的心态,也不会对得到别人的爱有太多的执念,因而也不会太在乎别人是否爱他、关注他。
而没有得到过父母足够关爱的孩子,则会由于童年时对爱的需求未被满足,而对别人的爱有一种超乎寻常的执念,他们会拼命地寻求机会试图弥补童年时的遗憾。
但是,对于现在的你而言,无论怎样,过去的遗憾都是无法弥补的。
你已经错过了得到无条件的爱的年纪,就像你十岁时非常喜欢芭比娃娃,但从没得到过它,现在你赚了钱,给自己买了一整间屋子的芭比娃娃,也不可能弥补你十岁时的遗憾。
我知道说出这一现实有些残忍,但对于讨好者而言,想要摆脱惯于讨好的困境,认识到“我不可能得到别人无条件的爱”这一点非常重要。
第三点你要明白,你必须尊重自己的需求,因为没有人会主动来满足你的需要。
对于讨好者而言,直接讲出自己的需求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所以讨好者们大都特别向往那种人际关系很和谐,别人对自己很热情、很照顾的环境。
因为处在这样的环境中,他不需要开口,别人就能理解和回应他了。
但讨好者所渴望的这种环境,本质上是一种“边界混乱”的相处模式,即他能为别人负责,别人也能为他负责。
不清晰的边界,只存在于父母和未成年的孩子之间,讨好者有这种渴望,正是因为童年时安全感的缺乏。
一个人成熟与否的主要标志,就是看他是否建立起了完整的自我边界,是否能够独立地为自己负责。只有孩子才会不停地在意别人有没有关注他,才会要求别人来满足他的需要。
所以对于讨好者来说,首先要意识到,如果你不亲口说出来,别人很难知道你的需求。因为别人不可能一直把注意力放在你身上。
打个比方,五岁时,妈妈抱着你去逛街,看到卖冰糖葫芦的,你很想吃,但又不好意思和妈妈说,所以就一直撇嘴,希望妈妈能够看出你的不高兴,并为此给你买冰糖葫芦吃。但妈妈根本就没看到你在撇嘴,即便看到了,她也不可能想到你是因为吃不到冰糖葫芦才撇嘴。
成年之后,如果你还试图通过撇嘴来告诉别人你想要什么的话,这就更不可能得到回应和满足了。因为别人不是你的母亲,别人也没有必要去在意你的需求。
你应该明白,妈妈看不到你的撇嘴,别人不在意你的需求,这绝不意味着你的需求是不重要的,你的需求就不应该被满足。
不要试图给自己任何理由来论证自己需求的合理性。
不需要理由,不需要条件,你想要什么,你去做什么,只是因为你在想,仅此而已。
04
在认知层面上,我们已经针对三个核心的信念找出了针对性的措施。
但你必须在行动层面上坚持执行了之后,才能真正将这些信念内化到自己的心中。
即便你现在非常清楚,你想要什么根本不需要任何理由,你完全可以理直气壮地表达你自己的需求。但是当你在和别人起冲突的时候,你还是会感到害怕;你在想拒绝别人的时候,还是难以说不;你希望伴侣对你更好一些的时候,还是无法说出口。
那你要怎样才能从行动上逐渐改变自己的讨好行为呢?
其实非常简单,你可以找一张纸,把你的所有讨好行为全部列出来,然后逐条停止就可以了。
有些人可能会说:“道理我都懂,我也知道该怎么做,但我就是做不到怎么办?”
我的回答是:“不可能。没有人会拿着刀逼你,不允许你改变,你所说的不可能,往往只是‘不想去做’罢了。”
许多讨好者习惯了逃避问题,这也是他们难以摆脱讨好心态的原因之一。
想改变,就去做;不愿意做,就改不了。
与其讨好别人,不如讨好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