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越红”飘逸出更加馥郁的茶香(序四)

诸暨红茶早在编纂于1672年的《康熙县志》中就有记载:长茶圆茶即绿茶也,又有红茶、黄茶……运向外国。20世纪初,诸暨茶叶在市场上闻名遐迩,《诸暨民报五周年纪念册》载:诸暨著产名茶有白毫和红芽两种。白毫叶姿呈灰白色,红芽叶厚呈红色,量少,自清代开始就作为贡品而献于朝廷。据考证,白毫即石笕茶,红芽即越红工夫茶。据《诸暨农业志》,1944年,诸暨全县产茶525吨,其中红茶100吨。最近开馆的越红博物馆内,一台台老式结构的木质制茶机械,一本本不同历史时期的科普图书,一件件老似古董的茶具、茶器,一份份颜色泛黄的纸质文件,都在讲述着一个个诸暨茶文化故事。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根据国家建设需要,诸暨成为浙江省“绿改红”示范县,在3年内全部改制完成,成立了全省第一家县级茶叶生产指导站。至1955年,全县拥有109家红茶初制所,是全省红茶产量增幅最大的基地县。由于诸暨的茶树品种以小叶种为主,制成的红茶条索紧细、色泽乌润,备受当时苏联市场的赞赏和欢迎。1958年,为满足出口需要,中国茶叶总公司指令浙江省分公司,要求诸暨增加秋茶产量,并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落实到茶区。诸暨当年完成了35000担红茶的投售任务,为当时的社会经济建设和出口贸易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农业部茶叶专家称诸暨人“顾全大局、敢想敢干、大胆创新、成绩突出”。当年由中国茶叶总公司拨款,经诸暨县人民委员会(即人民政府)批准,在原东溪乡山口村建成了浙江省初制规模最大的山口茶厂。该茶厂年加工量达到5000担,曾两次接待苏联专家的考察,是当时出口东欧的重点茶叶加工基地。

20世纪70年代,随着茶园面积和茶叶产量的迅速增加,诸暨被列为全国18个年产5万担茶叶生产基地县之一。1976年,全县茶叶产量超过5万担,1980年超过10万担。为加快茶园适用技术的应用和推广,诸暨成立了全省第一家县级茶树病虫站;1978年,扩建为诸暨县茶叶科技站。以四级农科网为服务平台,全县有800多支茶叶专业队共12000多名专业人员从事茶叶专业生产,宿风餐雨,活动于全县茶区,服务于生产现场,在错落有致的10多万亩茶园中,留下了他们的脚印和声音。“茶园为纸、汗水为墨”,他们把一篇篇生动务实的科技成果论文,真实地谱写在暨阳大地的绿水青山之中。这支曾经为“越红工夫香飘五洲”付出过辛勤劳动,做出过无私奉献的茶叶生产和科技队伍,其精神十分可贵。

“越红源诸暨”名副其实,“茶香飘五洲”名不虚传。在“越红”商标恢复其约定俗成的诸暨红茶的通用名称后,全国十大红茶品牌之一的“越红”在市场上重振雄风。越红博物馆的投资建设,也将在传承历史文脉和振兴茶业经济中,为实现茶文化的知识传递,增强人民群众对茶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凸显茶产业非遗文化的教育和科普性特征,起到积极作用。

诸暨千年的茶文化历史,给后辈留下了别具一格的宝贵遗产,这既是源于诸暨茶文化沃土的硕果,也是对诸暨茶文化自信的最好诠释。在茶文化的不断普及和发展中,厚积薄发产业优势,补齐共性短板,让诸暨茶叶飘逸出更加馥郁的芳香,将成为新时代茶人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担当。

孟法明

诸暨市茶文化研究会会长

2017年11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