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见舅姑与试厨

拜见舅姑与试厨是亲迎第三天的主要内容。

先秦婚聘六礼中,亲迎是最后也是最实质性的一个仪礼,时间也最长,前后有三天。第一天主要是做亲迎的准备工作,那时新郎和新娘还分别是男家的儿子和女家的女儿;第二天才是亲迎正日,男女双方成婚的大喜之日,这一天他们要完成“成妻”和“成夫”的种种仪式;第三天是亲迎的延续,在成妻和成夫之后进一步完成“成妇”和“成婿”的一些重要仪式。短短的三天之中,新郎和新娘完成了人生身份的两次重大转变:从儿子变成丈夫再成为女婿,从女儿变成妻子再成为媳妇。

从新娘方面说,婚后成妇的第一道大礼就是拜见舅姑。

舅姑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公婆。把公婆称作舅姑这种特殊的称谓现象,现在一般认为源于人类母系氏族时期的族外群婚。族外群婚相对血缘群婚是一大进步,因为族外群婚排除了同一氏族内部的血缘婚配,而采用了不同血缘的两个氏族之间男子互相婚配到对方去的方法来延续生命。“出嫁”的男子还是自己氏族的一员,所生子女却归属女方。这样到下一代男子再互相婚配到对方去的时候,就有了上一代这个舅姑的称谓。只是那时的舅姑不只是指公婆,还兼指岳父和岳母,因为互配的男女双方是群体的兄妹关系。舅姑专指公婆,是在一夫一妻制的婚姻关系确立之后。为了和岳父岳母有所区别,就在妻子父母的称谓前加了个“外”字,《尔雅·释亲》:“妻之父为外舅,妻之母为外姑。”

新娘拜见舅姑的礼仪在周朝非常庄重。按《仪礼·士昏礼》的说法,这个礼仪一般在亲迎的第三天,也就是成婚的次日举行。新娘在那天一早就要起床,必须梳妆整齐,恭恭敬敬地等待着去拜见舅姑,希望能讨得舅姑欢心。《礼记·檀弓》中说,新妇如果不妆饰打扮是不敢去见舅姑的。唐代诗人朱庆余写过一首《近试上张水部》诗(有的版本就题作《闺意》),这首诗十分形象而生动地写出一个新嫁娘想要讨得舅姑欢心的心理和神态: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新妇在花烛之夜后就早早地起了床,等待去见舅姑,还怕自己妆饰不合舅姑心意,低声先问夫婿。虽说朱庆余是借闺意来写科举考试,却十分传神地刻画出一个等待拜见舅姑的新嫁娘微妙的心理状态,写出了这种拜见舅姑的旧时礼俗。

按照《礼记》的记载,新妇拜见舅姑时,还要带上枣子、栗子和干肉等作见面礼,谐音早生子和早立家业的意思。第二天公婆就要回敬新妇一杯酒,新妇也答谢一杯酒,然后公婆从西阶下堂,新妇从东阶下堂,以此表示新妇从此接过了主位,公婆成了客。这就是周朝的“著代”之礼。按周朝的婚礼,新妇在入门之后,还要去宗庙拜见祖宗,行庙见之礼等。这些礼仪在后代都逐渐有所简化和减缩。

新媳妇上元谒祖的集体庙见礼

自南朝宋以后,新妇在拜见舅姑时还常有众宾列观。唐代则还要拜见新郎的尊长和故旧,以识记丈夫家的长辈和幼辈,便于以后称呼,明确自己在丈夫家族中的地位。这对新娘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礼仪。杜甫《新婚别》写一个新郎刚迎回新娘就被抓去戍边,新娘凄苦地感叹说:

结发为君妻,席不暖君床。

暮婚晨告别,无乃太匆忙!

君行虽不远,守边赴河阳。

妾身未分明,何以拜姑嫜?

“姑嫜”就是舅姑。这位新娘虽已成婚,但还未曾拜见舅姑,未曾行过庙见之礼,所以有“妾身未分明”的暧昧感觉。可见当时拜见舅姑在新娘的成妇礼中依然非常重要。

新妇在拜见舅姑之后便要开始履行妇职。第一项工作就是试厨,即下厨做饭来伺候公婆。唐代诗人王建《新嫁娘》诗说:

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

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

初次伺候公婆,不了解公婆的食性,怕公婆不喜欢,所以拉个小姑来试尝。这首诗写出了新嫁娘对试厨工作的重视。而这一礼仪的象征意义,则在说明男女在传统社会中的地位与角色的不同。

女儿出嫁三天之内,娘家还要派人送熟食,俗称“暖女”。这是因为出嫁是女儿人生的一个转折点,刚嫁到夫家难免会有寂寞和冷落的感觉,所以娘家就用送食品的方法来表示对女儿的关怀,以此来温暖女儿的心。这种习俗是在唐宋以后才逐渐形成的,唐以前尚未见记载。

传统的婚礼都是以男家为重,但女家也要有所庆贺。新娘有隆重的拜见舅姑和试厨等成妇礼仪,新郎也有热闹的成婿礼,这就是“回门”。

回门礼一般在新娘完成夫家各项礼仪之后的第三天或第七天举行。届时新娘要陪同新郎回娘家拜见岳父岳母。这个仪式也非常隆重热闹,女家也要大摆宴席款待新女婿,女家的亲属要给新女婿送贺礼,还要戏弄新女婿;新女婿在这里也要叩拜尊长,认认女家的大小。在完成成婿礼之后,女家还要备鼓乐吹吹打打送他们回家。

完成了成妇和成婿礼,新婚仪式才算全部结束,接下来的事情就是准备生儿育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