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门店内部因素的制约

一、客户开发及维护困难重重

1.老客户流失严重

随着养殖经验及经济实力的提高,一些养殖场不断扩大规模。比如2004年养了2000只蛋鸡,2017年就发展到50000只。这种现象比比皆是。因为养殖人工成本不断上升,若不扩大规模,养殖场也面临被淘汰的风险。这就造成2004年时该客户还和门店合作非常紧密,但到了2017年就很少去门店买产品了,最后,合作关系荡然无存。原因就在于养殖场在不断升级,门店却始终原地踏步,跟不上养殖场的需求,那么,淘汰的不是养殖场,而是经销商!

散户抗风险的能力比较弱,遇到不好的行情(如2017年3~5月鸡蛋的价格降到1.6元/斤,每斤鸡蛋赔1元),散户就是“能赚得起,绝对赔不起”的典型。很多散户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下子被压垮了,从此改行或外出打工。这些都是门店的老客户,却因为行情的原因退出了市场。

之前的老客户因对外沟通有限,又不懂疾病和饲养管理,接触的技术老师就是经销商,所有的饲养标准都以门诊兽医所说为准,对方说用什么药就用什么药,议价能力非常低,完全处于被动地位。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外界的养殖信息不断涌入,促使养殖户接触的信息越来越多,可选择的途径也越来越多。

2.新客户开发太慢

兽药门店以夫妻店形式居多,占比80%以上。而夫妻店最大的障碍就是维护客户的数量有限。每家店的维护量在150个左右,太多的话就会应接不暇,不能提供精准服务。倘若门店内增加一个优秀的技术老师,客户就会增加100个,一般情况都是遵循这个规律。

市场运作同质化太严重。目前,门店就是天天开车转市场去推销产品,接到养殖户电话去看个病,偶尔开个促销会,也就没有其他方式了。他们几乎没有研究过市场,没有计划,没有思路,没有模式,基本上是持“庄稼活不用学,人家咋办咱咋办”的应对态度。

门店缺乏对客户的定位,大户、小户一起做,只知道拉关系、跑市场,根本不了解自己的服务能力,也不清楚目标客户的需求,更不要提对目标客户制定营销策略和方法,当然也谈不上所谓的战略和措施了。

3.缺乏维护客户的方法和手段

第一,对市场运作没有规划。今年我们的销售目标是多少?我们的目标客户有多少个?核心客户要维护到多少个?今年需要新开发多少个客户?核心客户要培养到每月每个客户达到多少销量?我们运作核心客户的措施和方案是什么?客户维护的时间怎么安排?我们的团队怎么分工?人员如何管理?如何考核?这些问题都需要有明确的规划。

第二,客户管理方面也很混乱。甚至不知道目标客户是谁,对客户的基本信息无从掌握,如客户年龄、生日、家庭情况、养殖日龄、资金状况、个人经历、爱好等。针对不同的客户,操作方法亦不同。

第三,缺乏管控客户的手段。大客户、核心客户要花费80%的时间和精力,其他客户花费20%的时间。客户要进行分级管理,建立客户档案。把客户分为三个等级,A级为大客户、核心客户,该级别的客户只占门店客户总量的20%,却能给门店带来80%的销量。其次是B级客户、C级客户。

二、门店不懂运营思维

1.无超前的运营思路和手段

有些经销商只知埋头苦干,不知抬头看路。早上6:00起床,晚上很晚回家,看似很辛苦,效率却非常低。他们不懂得如何规划客户和时间,往往在一个客户那里处理一个问题就需要1~3个小时,加上路上的时间,每天最多处理5个客户,完全谈不上效率。这类经销商虽然也赚钱,却挣得很辛苦,自己也很苦恼,想出去学习进修或办点其他事情都没时间。

2.不懂得利用现代化社交工具

现在,兽药经销商建的微信群基本上已经变成死群,活跃度非常差,很少有养殖户在里面说话,一发红包全部都出来了,抢完红包马上沉水,甚至有些群发红包也没人领,形同虚设。而微信群、QQ群、直播、短视频等营销手段是目前最有效的营销方式,善加运用的话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跨区域营销全靠这些社交工具,它们带来的效率要比传统运作模式提高10倍都不止。

3.缺乏利润规划和设计

很多经销商不知道自家门店的盈利点在哪里。销量和利润都是计算出来的,每个门店都有自身的优势,要找准这些优势,并把它们发挥到极致。根据这些优势,设计最佳的产品销售模式,找到自己产品的利润点,利润自然就滚滚而来了。

三、赊销严重导致欠款风险加大

1.最大的问题——赊销

很多经销商都被一个“怕”字压垮。不赊销,怕养殖户不买账,怕竞争对手赊销,自己被干掉。买卖双方是平等的,若一方出现失衡,则交易就会停止。养殖户赊销在1万元以内都没问题,随时都会还款;但超过2万元,甚至十几万元,这个账就非常难要了,要得急容易得罪客户,要得慢则一直不会有结果,而且会出现一种现象,从你开始要账那一刻起,人品好的养殖户则不再从你那里进货,人品差的养殖户则继续朝你进货,就是要钱没有,经销商变得非常被动。反观那些一直现款支付的客户则非常稳定,合作这么多年从来没出现过问题,凡是合作出现问题的都是从赊销开始的。

还有一种现象,原本是门店的忠实客户,由于赊销,这个养殖户突然很少去门店买药了。不是养殖户不需要产品了,而是因为欠钱,门店一直在催款,对方不好意思再来这里拿药,而是去竞争对手那里现金去买药了。因何会出现这种现象?其实也很好理解,养殖户来门店买药,如果给现金,那么之前的欠账是不是要先还上?很多养殖户不愿面对这种尴尬,所以选择去竞争对手那里拿药。是我们用赊销的方式亲手把自己的客户送到竞争对手那里。

2.缺少有效的收款模式

也许有经销商朋友会说:“不是我们愿意赊销,只是我们没有好的收钱方法和思路。”其实,收款是所有门店普遍存在的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也不难,要从根源着手,找到欠款的源头,收款就会变成常态化。

首先,需要还原一下欠款的情景:经销商看完病给养殖户开出解决方案,从车上卸下产品,养殖户就说了,“××老板,最近手头比较紧,家里鸡蛋没有处理,等过几天卖了鸡蛋再给你”。一般经销商的回答是“那行,先记账上,你先用吧”,或者“最近门店资金也比较紧张,从厂家进货都是现金,厂家都不赊账,我们压力也比较大,你看晚几天过来拿”。账就是这样被经销商赊销出去的,越累积越多,严重时会影响门店的经营。解决赊销问题有两个途径:一种是利用团队分工收款模式,另一种是会议营销收款模式,后面章节会详细叙述。

3.不懂运营之道,财务意识淡薄

在这个世界上有两种职业是没法教的:一种是老板,因为没有老师,老板的阵亡率在95%以上,很多老板由于缺乏经验,导致经营不善而退出市场;还有一种是家长,在没有经验的情况下直接上岗。门店经营其实就是老板创业,很多老板的财务意识都非常淡薄,认为只要把产品送到养殖户手里销售就产生了,其实不然。

经营有两个目标:一个是经营现金,另一个是经营利润。当下市场上99%的门店经营的都是利润,普遍认为只有高差价、高利润,门店才能经营长久。实则恰恰相反。门店运营时间长短和现金流有关,门店运营失败是因为现金流断裂,所以现金流是一个门店的命脉。良性运作是可以提前收预付款的,而这些门店的生命力都是最旺盛的。

四、缺乏门店管理知识和经验

1.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样的团队

每一个夫妻店都有一个梦想:拥有自己的销售团队,不再是单打独斗,可以利用团队轻松赚钱!梦想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很多夫妻店都在尝试使用员工:有的利用厂家派驻的技术老师,有的专门聘请技术老师,但都好景不长。

先看借用厂家技术老师的情况:

每个技术老师都有自己的任务量,技术越好,任务量越大,行情好时,什么任务都没问题。关键是厂家不看行情,任务量有增无减、越来越高。

技术老师的工作和生活不受门店直接管理,他们有什么问题还需要和厂家协商,管理上存在很大弊端。大部分情况下全靠技术老师的自觉性和人品,很容易和门店发生矛盾。

一个技术老师在一个地区想得到养殖户的普遍认可,至少需要6个月以上的时间,往往是他们刚适应市场,因种种原因不得不被公司调去其他市场。人员流动性大也是很大的弊病。

门店专门聘用技术老师:

目前,技术老师的工资都比较高,5年以上的从业者至少需要5000元以上的工资,个别地区甚至更高。5000元的工资需要至少30000元以上的营业额才能支撑。

技术营销能力强的技术老师,要么有个性,要么待遇要得特别高。除了相处时要小心翼翼外,最大的问题是不敢全力栽培,很容易就给自己树立了一个竞争对手:技术人员在当地干到3~5年,对市场也比较熟悉了,套路也摸清了,一旦收入达不到自己的预期,很有可能自立门户。

能力较弱的技术老师业绩好不了,虽用不着担心他会成为竞争对手,但鸡肋得很,产生的业绩还兜不住他的工资,赶走吧,门店没有人;继续用吧,实在很难受。

很多门店老板都在思考为什么门店用人这么难。不是用人难,而是老板们根本就不知道需要什么样的人。

2.门店岗位职责不清晰,更无规章制度

门店所有员工在上岗时,没有明确的岗位职责,老板也没有明确表态每个人具体负责哪一块工作,全凭自觉,有什么活干什么活。

聘用的员工基本上属于放羊式管理,没有规矩,没有章法,没有组织架构。最终的结果是虽然组织了一群人,销量却并没有增加,老板比原来更累,员工则怨声载道。老板认为员工不称职,员工抱怨老板不信任。有团队还不如自己干,老板有苦难言。

3.缺乏一套切实可行的绩效考核制度

门店管理执行的多是“大锅饭”政策,有基本工资垫底,卖多卖少没有太大差别。每个员工每月没有明确的目标,更无操作措施和执行方法,就是埋头苦干,这样很容易培养员工的惰性情绪。

门店应该对每个员工制定明确的工作目标:本月的任务量是多少、完成任务需要采取什么样的措施、老客户完成多少任务、新客户需要开发多少等,要落实到明确的数字,完成有什么奖励、完不成有什么惩罚等,亦都要形成文字,让每一个参与的人员签上名字。

4.缺乏与员工的沟通手段和方法

员工不怕苦、不怕累,就怕没方向。员工为什么会给别人打工?不是他不会干,而是他没有方向感。老板为什么敢自己创业?是因为他有方向感,知道自己要去哪里。如果不给员工讲清我们的目标、我们的规划,那么员工就不知道未来是什么样的,他就会感到很累。心累比身累更可怕!

老板的第一个能力就是会造梦。不是老板已经做到了,而是他有方向感,知道自己要到哪里去,未来能达到哪种状态。只要想到了,感觉到了,他才能带领团队去实现。

5.不懂如何利用厂家业务员的优势

经销商最反感的就是厂家业务员天天来,自己生意得做,还要接待这些业务员,不胜其烦。可不接待又不行,人家一个月就来一次,晚上还要请客吃饭,不给面子不好看;给面子吧,又要投入一定的精力和费用,所以非常纠结。

如果换一种思路去考虑,情况就不一样了。把厂家业务员当作自己的员工去管理,结果很可能会非常可观。每个门店一般都经营3~5个兽药厂家的产品,每个厂家都有1个业务员,如果每个人在门店待5天,则4个业务员至少要20天。那么就相当于这20天内多了1个能力比较强的员工,岂不快哉!

厂家业务员的优势如下:

现在的业务员基本都有车,不用安排交通工具,给他安排1个店内员工的角色,就可以帮忙跑市场,而且业务水平还非常强。

如今能存活下来的业务员基本上口才都比较好,甚至还会讲课,安排他们去开个圆桌会议,费用由门店出。由门店负责组织召集养殖户,业务员只讲课、推产品、订货。每天1场,每场也能卖个1万~2万元,5天也能卖个7万~8万元,效果非常理想。

五、门店执行力太弱

1.缺乏思想引导和肯定

门店缺乏规划和目标,运作思路不清晰,只知埋头苦干,缺乏思路和引导。

在夫妻店运作的过程中,99.9%的门店都没有年销售计划、月销售计划、客户开发计划、市场运作策略、每天的工作计划等。没有规划会造成这样一种感觉:当我们在早上忙完手头的工作静下来时,突然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了,想想这也需要做,那也需要做,但都不太着急,那就等等再做吧!很多事情一拖再拖,工作就变得非常被动了,严重影响个人情绪。主动工作心情就好,被动工作心情就差,情绪好坏完全取决于是否主动。

不少经销商缺乏思路、思想消极,没有积极去思考市场销售工作该怎么做。不仅自己不愿想,也不愿相信别人讲的,更不愿出去学习,而是把所有原因都归结为一句话:“行情差,现在生意不好做!”这些人从来都没有摆正过心态。行情差时,我们是不是应该看看同行是怎么渡过难关的?他们运用了什么策略、什么方法?

无论行情如何,都有一种经销商存在:行情的好坏与门店生意没有关系,行情越差,销量反而集中在一两个门店,他们的销量不但没降低,反而有所提高。何故?因为在行情差时,他们经过主动思考,采取了一定的策略和方法。

2.无人监督和管理

一般的夫妻店都是老板自己说了算,大多不按理性思路运作,而是依靠个人的喜好。自己感觉对,就这样做;感觉不爽,则换个方法。特别是一些经销商在外面学习了一些门店的运作方法,听课的时候很兴奋,跃跃欲试,可一回家马上就变了,还是老一套的运作方案。没人监督,随意性太大。

3.家庭因素的干扰

夫妻店是由夫妻双方组成的销售团队,门店的决策权在于夫妻双方,有时很难分清是生活,还是工作。这在门店的运营过程中会导致弊端丛生。

夫妻双方谁说了都算,就意味着谁说了都不算,很容易得罪养殖户。例如当一个养殖户买了840元的药品,老板说收800元得了,养殖户非常高兴地去付款,但老板娘结账时不同意了,非要收840元,而且双方僵持不下,最终生意没做成,客户也得罪了。再如养殖户买了1000元的产品,老板说送价值100元的鱼肝油,老板娘一听不干了:“这样做,我们要赔钱,东西不能送!”类似这样的案例不胜枚举,很容易造成客户流失。

对于门店的发展决策摇摆不定。夫妻店中,老板经常会受到厂家邀约或自费出去进修,学习的过程中会接触很多好的模式和思路。大部分情况下,老板在学习之后很兴奋,兴致勃勃地要回来大干一场,好好规划一下,调整运作思路,而老板娘则极力反对。为什么呢?因为当下的生活已经非常不错了,销量可以,收入尚可,采用新模式的话风险很高,万一失败了还不如现在。可门店的发展靠什么?靠的就是不断创新、不断探索。这个世界上唯一不变的就是一个“变”字,任何事物都在发展、都在变化,门店运营也逃不掉这个自然规律。

六、思想保守,故步自封

1.对新事物缺乏敏感度

门店运营经历了坐商和行商两个时代,到目前为止,还有一部分经销商处于坐商阶段,不愿意跑,因为他相信“酒香不怕巷子深”,没有意识到养殖户的需求已经发生了变化,过分低估了养殖户的思想。人都是有惰性的,养殖户也不例外,有人带上质优价廉的产品直接上门服务,自己何必再舍近求远地去拿产品?市场的变化淘汰了大部分坐商,直接进入行商时代。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行商时代也将被终结,现在90%以上的门店还没有意识到互联网的威力,网商可能是个趋势,谁能把握大趋势,谁就是下一个胜利者。

很多经销商对客户的需求也缺乏敏感度,不知道谁才是自己的客户,十头八头的母猪场跑,两三百头的母猪场也跑,缺乏明确的定位和规划。试想,拿对付30头母猪以下猪场的运作思路去与300头母猪猪场老板谈判,最终的结果可想而知,然后总结原因:300头母猪猪场老板不好打交道,不懂得感恩,请吃了那么多次饭,关系处得也挺好,就是不用产品。其实,并非这些老板不懂人情世故,而是人家的需求你根本就不知道。

此外,他们对产品的运作缺乏敏感度。现在仍有很多门店在找原粉等产品,还希望寄托于利用价格战击垮竞争对手,妄图在常规产品上找到10年前的利润空间,寄托于养殖场什么时间暴发疾病,可以多卖点药——毫无疑问,这种思想将会慢慢地落空。未来,养殖场的防疫、保健会做得越来越好,大家都注重防患于未然,一些大的传染病甚至会随着饲养环境和防疫程序的不断完善,被慢慢净化掉。养殖场今后将会以预防为主,防重于治为主体,治疗类产品的用量将会大量地下降。

2.自以为是,刚愎自用

一些经销商被厂家的业务员给“忽悠”怕了。很多兽药厂家打着培训的旗号,让经销商参加各种培训会。参加来参加去,厂家的最终目的不过是卖货,经销商便形成“月月开会都上当,次次上当不一样”的印象,认为市场上根本就没有新的模式和思路,真正管用的模式还是当下采用的。而且,他们也缺乏虚心态度,不愿意去学习新知,认为经验大过天,运营门店这么多年,不会有人比他们更懂,对好的思路和模式充耳不闻,如此一来,终将被市场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