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与世界的战略互动
- 门洪华
- 12927字
- 2021-01-22 19:59:17
国际战略研究
中国国际战略理论:渊源、嬗变与突破(1)
门洪华 甄文东
对国际战略的研究,历来是国际关系学术界关注的重点。“国际战略研究是项应用性极强的学问,既是理论和学术性的,也是实践性的,其最高层次是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2)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崛起的进程加快,世界格局经历深刻变化,国际战略理论研究的重要性愈发显著。并且,伴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迅猛攀升和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与日俱增,中国亟须构筑一套行之有效的国际战略体系以适应进一步发展的需要,因而,对中国国际战略理论体系的探究也逐步提上议事日程。
一、中国国际战略理论的渊源
从渊源上讲,中国国际战略理论既有对传统思想精髓的继承,又有对当代外交经验的总结;既有对现实国情的深刻认知,又有对世界大势的长远憧憬。现代战略研究体系的架构,无外乎由经验理论、规范理论、理性理论、推测理论和实用理论等部分组成,它们彼此虽然功能不同,但又相互依赖,并整合为一体。(3)结合中国自身的历史传统、实践经验、现实需求以及长远规划,中国国际战略的理论渊源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中国传统战略思想精髓的继承
首先,在政治理念上,中国传统战略思想追求以“天下主义”为哲学基础的“天下大同”理想。康有为在《大同书》中提出建立“人人相亲、人人平等、天下为公”的理想社会,这种“天下情怀”首先反映了中国人怀有的中华文明的优越感,同时还包含着中国传统战略思维中开放性和包容性的特质,更体现了中国传统战略思想对世界秩序和人类幸福的终极关怀。“对世界负责任,而不仅仅是对自己的国家负责任,这在理论上是一个中国哲学视界,在实践上则是全新的可能,即以‘天下’作为关于政治、经济的利益的优先分析单位,以世界责任为己任,创造世界新理念和世界制度。”(4)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逐步提出将“和谐世界”作为世界秩序的发展方向,“中国的和谐世界思想,发端于易经的潜龙勿用,得益于孟子不杀人者得天下的说教,归之于周恩来总结得出侵略者总以失败而告终的历史经验,以及肇始于毛泽东‘背负青天朝下看’‘争天下之永久和平’的浩然精神”。(5)“和谐世界”也因此成为中国国际战略的终极目标。
其次,在利益观念上,中国传统战略思想强调“兼济天下”的高尚情怀,这种情怀反映了中国传统战略思维中朴素的共同利益理念。肇始于先秦时期的五服制,后来逐渐发展成为以中国为核心的东亚朝贡体系。与西方殖民者开疆拓土、强使落后国家屈服的做法不同的是,朝贡体系的形成是以周边地区对中华文明的巨大交往需求为内在动力的,而这种需求,不仅源于周边对中国文化的崇尚,还源于对中原王朝政治承认和保护的渴望,更源于对中国“厚往薄来”的对外交往中巨大经济利益的追逐。“中国皇帝认为作为一个天朝大国,对于其属国应该慷慨相待的观念,这种观念使海外使节通过朝贡贸易获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6)
这种“共同利益”理念也反映在当代中国国际战略理念之中。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首次提出了“平等互利”的理念,这一理念历经多年实践,在改革开放之后逐步形成了当前中国对外奉行的“互利共赢”战略。
第三,在安全观上,中国传统战略思想强调“以和为贵”“协和万邦”,不强调武力征服,而是崇尚道德和文化感召力的作用,因而总体上具有防御型安全观的特点。孔子曰:“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老子也认为,“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所以,尽管几千年来中国一直保持着对周边国家的核心优势地位,但中国从不强调武力征服的作用,而是坚守“仁者无敌”的信念,不得已才会“兴仁义之师”。
对传统安全观念的继承也是当代中国国际战略理论的题中应有之义。“中国的发展道路、根本任务、对外政策和历史文化传统,决定中国必然实行防御性的国防政策,中国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7)此外,中国倡导的“互信、互利、平等、协作”的新安全观也体现了对中国传统战略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第四,在战略文化上,中国传统战略思想具有和平性、开放性和包容性的特点。战略的底蕴和根基是思想文化。(8)从孔孟的“仁政”到老子的“无为而治”,再到墨子的“兼爱”“非攻”、张子的“为万世开太平”,都反映了中国传统战略思想中“和”的理念。“以和为贵”“和而不同”不仅体现了中国人对和平的爱好与追求,还说明了中华民族对其他国家和民族差异性的认可与包容。而且,中华民族的发展进程本身就是一部民族大融合的历史,因此,和平性、开放性和包容性也就必然成为中国战略文化的内在特征。孟子曰:“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说明的就是这个道理。
尽管遭受了近代以来的“百年屈辱”,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和多次内战的冲击,中国战略文化的特性仍然根深蒂固地根植于当代中国国际战略之中。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中国能够“和平崛起”,也进一步解释了为什么中国在崛起之后仍然坚持和平发展的总体战略。
(二)当代中国国际战略的实践经验
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丰富的实践经验的总结,是中国国际战略理论的渊源之一。“中国国际战略的选择与部署必然基于世界、中国的现实以及中国对国际局势的认识,而中国国际战略的历程会给我们提供启示与教益。”(9)因此,梳理1949年以来中国国际战略的基本发展历程,有助于中国国际战略理论获取实践中产生的真知灼见。
1.新中国国际战略的基本发展历程
第一阶段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1949年新中国诞生后,毛泽东审时度势,确立了以“一边倒”为核心的国际战略,其目的在于维护新生政权的独立和安全。随后,中国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对团结和争取广大发展中国家起到了重要作用。进入60年代以后,由于中苏关系已经恶化、中美敌对加剧,毛泽东将“中间地带”理论发展为“两个中间地带”理论,(10)以进一步争取美苏之外的多数国家。60年代末70年代初,世界局势发生了巨大变化,新的战略格局正在形成。中美逐步走向和解并联合抗苏,中美苏大三角关系主导了国际力量格局。毛泽东根据这种变化提出了“一条线”“一大片”和“三个世界”的战略构想。可以看出,这一阶段中国国际战略的目标将政治利益和安全利益置于首位,在政治上争取国际社会的承认和团结更多数国家,在安全上以维护新生政权的稳定和国家疆土的完整为首要目标。
第二阶段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20世纪末。十一届三中全会为中国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转变。1982年,党的十二大强调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发展与世界各国的友好关系。邓小平认为和平是东西问题,发展是南北问题,从而形成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观。(11)“不结盟、不称霸、韬光养晦、有所作为”成为这一时期中国国际战略的主要特点,中国踏上了融入国际社会和和平崛起的征途。
进入21世纪,中国迎来了大有作为的历史时机。经过三十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总量已经跃居世界第二位,中国的国际影响力与日俱增。在国际战略上,中国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和世界热点问题以及有关国际危机的解决,中国海外利益的不断拓展迫切需要一套行之有效的战略体系为其保驾护航。在这种形势下,中国逐步形成了以和平发展为主线的战略框架。中国在2005年和2011年分别发表《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和《中国的和平发展》白皮书,明确提出“中国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与此同时,构建和谐社会的国内目标也逐步引申到中国对世界秩序的构想中,“和谐世界”成为中国国际战略的理想目标。
2.新中国国际战略的实践经验
梳理新中国成立以来国际战略的实践历程,我们可以总结出如下经验:
第一,国际战略是国家战略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国际战略与国内战略相辅相成,在每一阶段分别承担起了维护国家安全、为国内发展营造良好外部环境和为实现和平崛起保驾护航的职能,因此,国际战略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
第二,科学判断时代主题是确立国际战略的前提,对国家自身状况的清晰认识则是确立国际战略的基础。时代主题体现着世界整体环境状况和发展趋势,对不同时期时代主题的判断,决定了国际战略具体框架和路径的不同。另外,对国家自身实力和发展需求的清晰认识,是制定具体战略措施和确立目标的基本依据。处理好时代主题和国家自身二者之间的关系实际上也就是辩证地看待主观与客观、自身与外部之间的关系。
第三,传统战略思想仍然在中国国际战略的推动中发挥作用。中国传统战略思想中的和平性、开放性和包容性特征仍然体现在当代中国国际战略之中,可以说,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中国国际战略实践历程,实际上也是中国传统战略思想在当代的实践历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对传统战略思想精髓的推崇与倡导已成为构筑中国国际战略理论体系不可忽略的部分。
(三)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国际战略理论的指导意义
毛泽东曾说过,“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的到来,为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找到了一条通往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的道路。无论是在革命还是在建设时期,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性作用都对中国国际战略的发展产生了意义深远的影响。这些影响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
第一,在战略目标上,马克思主义追求解放全人类的崇高目标。恩格斯明确指出,“共产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的学说”。(12)马克思揭示了人类解放的历史必然,也决定了当代中国国际战略将“和谐世界”作为理想目标,把维护全人类共同利益作为解决一切重大国际问题的根本出发点。
第二,在历史观上,马克思主义主张唯物主义的历史观。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13)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关系构成社会基本矛盾,而社会基本矛盾构成了推动历史前进的基本动力,从而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集中精力搞经济建设,将实现现代化作为国家发展的基本目标,在国际战略中强调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并在苏东剧变后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都是基于对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
第三,在认识上,马克思主义坚持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具体问题。坚持“一分为二”地看待事物,坚持对立统一是一切事物运动、变化和发展的根本规律,坚持实践在人类认识世界中的根本作用,这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也决定了中国在认识和对待国际形势和重大问题时的基本立场和基本态度。中国主张世界发展的多样性和国际关系的民主化,根据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作出判断,在国际冲突中主张当事国协商解决,以大局为重。
(四)对西方战略思想的有益借鉴
西方战略思想也有比较悠久的历史,但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西方战略思想一直局限于军事斗争领域而未能获得突破。随着战争实践的日益复杂,越来越多的因素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逐步融入到战略的思考范畴。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战争在地理空间和影响因素上已经大大超出了历史上任何时期,原有的狭隘的战略概念已无法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大战略的概念应运而生。冷战后,西方战略思想继续发展,国际关系理论新理论的不断出现,进一步充实了西方战略思想。总体上看,西方战略思想对中国国际战略理论的发展也有重要影响,这些影响主要体现在:
第一,西方传统战略思想对中国国际战略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具体的战略操作层面。西方传统战略思想,尤其是现实主义,特别强调对均势的运用。冷战时期,美苏争霸加剧了世界局势的紧张。70年代,美苏争霸的格局出现了苏攻美守的态势,中国在苏联军事力量的强大压力下,与美国逐步缓和并实现关系正常化,从而减少了来自苏联的压力。毛泽东的“一条线”“一大片”战略理论正是对均势的成功运用。
第二,西方战略思想为中国国际战略发展提供的借鉴,更多的是其大战略的思维框架。利德尔·哈特最早对大战略的概念进行了界定,但大战略的概念在整个20世纪逐渐演变出三种界定。(14)“战略已经从单一概念发展成为一个概念体系。”(15)大战略研究对西方国家,尤其是对作为当今世界唯一超级大国的美国意义重大,是大国成功崛起的有力保障。当前,中国崛起与世界格局深刻转变并行不悖,谋划未来、构建中国国际战略体系势在必行。
第三,战后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的新发展为中国国际战略的构思提供了新的视角。80年代开始,相互依赖论、复合相互依赖论、世界体系论、国际机制论以及霸权后合作论等新理论不断涌现;到90年代,软实力理论、建构主义等新理论进入人们视野。纷繁复杂的理论实际上反映了现实主义和自由主义的观点在某种程度上的靠近和中和,而其根本原因,在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使得各国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发生国际冲突的可能性已经大大降低,国际社会越来越注重寻求合作解决问题。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国际战略的发展脉络正顺应了这种历史潮流和国际形势,同时,这些新理论的出现也从不同的角度提示中国,中国国际战略理论体系的构建仍不完善,中国在软实力等具体领域的战略设计仍待加强。
二、中国国际战略理论的嬗变
如前文所述,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国际战略的发展历程大体划分为三个阶段。在这三个阶段中,每一阶段既有各自的战略目标、战略观念和具体的战略设计,又有承上启下、相互贯通的战略精髓。这说明,随着国际局势和国内需求的变化,中国国际战略是在不断发展的。国际战略实践的变化发展,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国国际战略理论的嬗变。
(一)中国国际战略理论嬗变的根源
第一,国际力量格局和世界形势的变化是中国国际战略理论嬗变的外部原因。国际战略的制定本身即以“对国际社会所处时代和基本矛盾发展规律的认识、对国际格局演变规律的判断”(16)为前提,因此,外部环境的变化对国际战略演变的影响是关键性的。80年代世界处于大分化、大改组以及经济全球化迅速拓展的时期,也是中国实行改革开放的外部契机。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也是与当前国际力量格局变革和世界转型的总体形势密不可分的。
第二,中国国内需求及自我认知是中国国际战略理论嬗变的内因。新中国成立之初的三十年间,中国国际战略将国家安全置于首位,这对于稳定国内政权、安抚民心的意义不言而喻。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中国走上对外开放的道路,奉行“不结盟”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是为了给国内改革和经济建设营造和平良好的外部环境。当前中国国内倡导建设“和谐社会”,国内的改革发展进入三十年以来的关键时期,这就决定了中国在国际上坚持“和平发展”与倡导构建“和谐世界”的战略路径与目标。
第三,国际战略理念的变革,是推动中国国际战略演变的一大动力。“在经济全球化波涛汹涌的今天,国际战略领域的理念问题具有了某种层次上的哲学意义,我们再也不能忽视观念的影响力了。”(17)温特也指出,“权力和利益之所以具有它们实际上所具有的作用,是因为造就权力和利益的观念起了作用”。(18)理念的变革首先来源于客观世界和实践经验,但反过来又推动了对世界大势的进一步认知和对国际战略实践的指导。某种意义上,中国在80年代既已开始改革开放,而不是选择在苏东剧变和冷战结束后世界形势缓和的情况下进行,也是战略理念变革先行的结果。
(二)中国国际战略理论嬗变的表现
第一,在战略文化上,中国国际战略理论的嬗变主要表现为逐步自信和成熟的心态、逐步宽广和长远的视野以及不断开放和包容的心胸,传统战略思想的精髓越来越受到重视,合作型战略文化正在形成。在时代主题的判断上,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改变了过去“战争与革命”的时代认识,认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世界大战打不起来”“争取较长时间的和平是有可能的”。这种对国际形势的客观分析使得中国从容不迫地进行经济建设,踏上了和平崛起的战略征程。随着综合国力的迅速攀升,中国的战略信心逐渐增强,以“和谐世界”为突破口,中国开始向世界提出自己对未来世界的构想。
第二,在战略指导原则上,中国改变了过去通过阶级斗争和世界革命来改变世界的指导思想,而是以和平发展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路径,以构建“和谐世界”作为中国国际战略的理想目标。“中国外交指导思想的变化,中国对重大国际问题以及中国与世界关系的新认识,表明中国已不再用以往那种带着浓重意识形态色彩的革命视角来观察和处理外交问题,不再作为现存国际秩序的挑战者,而是以积极主动的姿态,自觉加入到现存国际体系之中,以此求得自身的发展。”(19)
第三,在国内战略和国际战略的分工上,中国的总体战略从偏重一方逐渐向相互协调迈进。在毛泽东时代,受冷战的深刻影响,国际战略在中国的总体战略中居于十分突出的地位,这与当时中国需要通过国际斗争维护国家独立和安全,进而促进国内社会的稳定有关。这可以从毛泽东在建国初期选择倒向苏联但是在70年代又开始联美反苏的过程中看出来。邓小平时期的国际战略则强调为国内改革进程和经济建设营造和平的外部环境,其重心在国内而非国外,中国在国际上少有具体的战略布局。从江泽民时期开始,中国开始重视国内和国际战略的相互协调与配合,国际战略的实践既为国内建设创造良好外部环境,又兼顾中国日益扩展的海外利益。胡锦涛就任国家主席以来,中国国际战略的整体布局铺展开来,“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和谐世界均是统领国内外的战略思想,是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观念创新的集中体现,也是实现中国崛起的宏观设计”。(20)
第四,在具体的战略设计上,中国国际战略逐步走向全面化、系统化和层次化。从最初的“一边倒”,到后来的“争取中间地带战略”,再到“一条线”“一大片”战略,改革开放之前的战略设计宏观有余而精细不足。从中国确立不结盟、全方位的和平外交战略开始,中国在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战略方针的指导下,逐步构筑起和平发展的整体框架,对世界、对地区、对问题领域都开始了具体的战略设计。
(三)小结:对中国国际战略理论嬗变的理解
从中国国际战略理论嬗变的根源和历程可以看出,当代中国国际战略的战略文化、战略理念、战略目标以及战略设计都体现出中国传统战略思想的特征。传统战略思想的精髓始终根植于中国国际战略之中,从某种意义上讲,传统战略思想正在复兴。这些特征也可以证实,当代中国国际战略是对中国传统战略思想的实践,我们在做理论上的总结,但还未上升到理论层面。
三、中国国际战略理论的突破
中国国际战略理论在吸收和借鉴古今中外优秀成果的基础上,发生了一系列嬗变。在指导原则发生变革的前提下,战略文化、战略理念、战略目标以及战略设计都取得了一系列突破。中国国际战略的开放性和包容性特征在改革开放以来日益凸显,并形成了对中国国情和世界整体的客观认识。得益于此,中国国际战略理论在新时期不断发展并取得了如下突破:
(一)和平发展道路的提出
2005年,中国发表《中国的和平发展白皮书》,明确提出,“走和平发展道路,就是要把中国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统一起来,把中国的发展与世界的发展联系起来”。(21)胡锦涛主席在十七大报告中也郑重指出,“中国将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2011年,中国发表《中国的和平发展》白皮书,再次向世界承诺中国将坚定不移地坚持和平发展道路。“和平发展是符合世界潮流的,既考虑到时代变化,又考虑到中国人民的需要和世界人民的利益。”(22)和平发展道路的提出,是中国国际战略理论的一大突破,在战略目标与路径选择上既体现了中国传统战略“和”的思想,又结合了时代主题、世界大势和中国的现实需求。
(二)倡导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
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是在2005年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上提出的。进入21世纪后,中国综合国力迅速增强,中国的影响力与日俱增,海外利益遍及全球。与此同时,国际社会中原来的“中国崩溃论”趁势转变为“中国威胁论”。2005年,佐利克在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的演讲中首次提出“中国责任论”。(23)不论是“中国威胁论”还是“中国责任论”,都反映了国际社会对中国迅速崛起的担忧。为此,中国提出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将自身的发展与世界的发展联系在一起,追求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建设。
(三)对共同利益的维护
对共同利益的维护,党的十五大和十六大都已经相继提出,但当时的界定仅仅是与发达国家寻求利益汇合点。党的十七大报告反映了中国对共同利益认识的深化,在对世界各国人民根本利益的阐述上,对政治、安全、文化、环境等问题的论述上都有所展现。对共同利益的维护,是中国实现和平发展的需要,是营造良好外部环境的需要,更是维护中国日益拓展的海外利益的需要。“在全球变局下全方位构建‘利益汇合点’和‘利益共同体’,这已经成为中国政府的重大方针。”(24)展望未来,在维护国际社会共同利益的过程中实现国家利益,符合中国在新世纪的长远利益。
(四)对世界秩序的构想
对于世界秩序的构想,是中国国际战略理论在战略目标上的一大突破,而这一构想就是“和谐世界”。和谐世界理念发端于中国国内构建和谐社会的新目标,反映了中国传统思想中“兼济天下”“天下大治”的崇高追求,又体现了当代中国国际战略对世界秩序的长远设计和理想目标。和谐世界理念也是中国对世界的庄严承诺,反映了中国致力于维护国际社会的共同利益和国际秩序的稳定、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尊重世界多样性、尊重各国人民选择本国的政治制度和生活方式的自主权。和谐世界理念意味着,“中国领导人明确意识到了中国发展给国际社会带来的影响,将和谐世界作为结合对内和谐、对外合作的战略中间点”。(25)
四、前景:如何构建中国国际战略体系及理论体系?
“中国国际战略研究应从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两个方面着手构建,齐头并进。”(26)梳理了中国国际战略理论的渊源、嬗变和突破,可以发现,中国国际战略虽然在逐步优化的过程中,但“灵活反应有余,长远谋划不足”,在应用上,构建科学完备的国际战略体系仍未完成;从国际战略理论研究的角度来看,中国国际战略理论体系的构建也势在必行。
(一)中国国际战略体系的构建
国际战略体系的构建,首先应基于对国家自身的准确定位,根据对时代特征和世界形势的判断,制定明确的指导原则和具体的战略框架。而在战略层次的设计中,全球战略、地区战略并辅之以主要问题领域的战略是最为基本的。
第一,对中国世界定位的认知。毋庸置疑,大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比一般国家要显著得多,因而大国制定国际战略时也理应以此为出发点。中国是大国,这是一个任何人都无法否认的事实,但是在中国到底是地区大国还是世界大国这一问题上尚有争论。学术界一般将中国定性为具有世界影响的地区大国,“中国具备了成为世界大国的某些基本条件,如国家资源占世界的比重和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等,但是,中国尚缺乏足够的国外利益和被国际社会所公认的世界性特权,因此我们将中国定位为具有世界影响的亚太大国”。(27)
第二,对时代主题和世界形势的判断。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提出的“和平与发展”两个主题至今仍然有效,而国际形势总体上也有利于中国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基于以上认识,党的十六大作出了战略机遇期的明确判断,党的十七大也明确指出,中国仍然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内。战略机遇期是国内外各种因素综合作用形成的规律,是一国在具备迅速发展条件基础上迈上腾飞的中间阶段,是从量变到质变的重要关口。(28)对战略机遇期的充分认识与估计,是中国国际战略中冷静客观分析时代主题和世界形势的必然判断。
第三,对战略目标和战略指导原则的设定。在和平发展的战略指导原则下,中国国际战略以和谐世界为战略理念和理想目标,以实现与世界的共同发展和繁荣为长远目标,以维护和营造有利于国内现代化建设的国际环境、拓展国家战略利益的范围和空间、扩大国际影响力为中短期目标。(29)而实现基本安全与基本富裕,已是21世纪中国最起码的目标。(30)
第四,对战略层次的合理搭建。战略目标的设定体现了战略体系时间维度的构建,而战略层次则反映国家在空间和地域上的战略谋划。当前,中国国际战略体系的全球层面设计主要是在坚持和平发展道路的前提下,确立“大国是关键,周边是首要,发展中国家是基础,多边是舞台”的总体布局;在经济上倡导互利共赢,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积极向国际社会提供公共物品,树立积极、建设性和可预期的国际形象。在地区战略上,积极开展区域合作,共同营造和平稳定、平等互信、合作共赢的地区环境。在具体的问题领域,例如安全、环境、文化等领域,中国已经形成了清晰明确的政策,具体的战略设计也正在进行之中。
(二)中国国际战略理论体系的构建
如前文所述,当代中国国际战略的研究已经有许多理论上的总结,“学界关于毛泽东等领袖们战略思想的研究,关于中国古代战略思想的发掘,关于当前西方战略思想的中国化,关于战略文化的热烈讨论,以及大国社会性成长等理论的探讨,都是有益的战略理论积淀”。(31)这些理论积淀为今后中国国际战略理论研究的进一步完善和拓展做好了铺垫。
但是,也应当看到,当前中国国际战略的理论研究仍以总结和分析为主,并呈现分散化的状态,尚未形成系统而完整的理论体系。对此,门洪华教授在《中国国际战略研究的议程与方法》一文中指出,“不过30年,国际战略选择的主动性、积极性刚刚展现出来,与之相关,中国既有研究成果的理论深度、系统化和精细化程度均有欠缺,应用性、前瞻性战略研究亟待加强”。(32)“战略研究不发达,战略思维不厚重,其国际战略的基础就不扎实,且容易犯战略错误。”(33)因此,如何构建中国国际战略理论体系,是战略研究今后要着力进行的一项重大课题。
对中国国际战略理论体系的构建,学界鲜有尝试。但是战略理论的研究框架和理论体系的功能研究早已问世。钮先钟在其专著《战略研究》中,首先提出现代战略研究完整的理论体系应该包括五部分:经验理论、规范理论、理性理论、推测理论、实用理论。(34)此外,构建起来的理论体系要具有完整的功能。一般来说理论体系所具有的功能有三:一是简化复杂的现实;二是推广所获得的结论;三是可以作为“求新”的工具,有助于发现新问题、新看法。(35)根据这种功能设定,我们认为,中国国际战略理论体系的构建至少应该包括以下几部分:
1.经验理论
经验理论以传统战略思想的精髓和新中国成立以来国际战略的实践经验,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丰富的实践经验为主要支撑。经验理论来源于研究者已知的知识和历史实践。传统战略思想作为中国几千年战略实践的经验总结,长期积累并传承下来的精髓自然属于中国国际战略理论体系中最为宝贵的经验理论;当代中国国际战略的实践实际是中国自取得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以来逐步与世界接触、互动,并最终融入世界的伟大历程,其经验总结是中国国际战略理论体系的当代成果,也是让中国最直接受益的经验理论。
2.规范理论
规范理论是以某种价值观或意识形态为指导思想的理论。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国际战略理论的影响是指导性的,这种指导性主要体现在中国坚持用历史唯物主义历史观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来分析和审视中国自身和世界形势的发展。结合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和对当代世情国情的认识,中国国际战略理论形成了以“和谐世界”为标志的价值观。
3.理性理论
理性理论建立在对客观现实合乎逻辑分析的基础上,并通过科学化的分析而得以形成。中国国际战略理论体系的理性分析体现在中国对当前时代主题和世界形势的客观分析、对战略机遇期的出现及持久性分析、对和平发展道路的可行性分析以及对互利共赢开放战略的效果分析上。在理性理论的支撑下,中国国际战略理论体系更为充实、更为科学。
4.推测理论
理论体系既然拥有“求新”的功能,其推测理论自然必不可少。以美国为例,1600多家智库、高校以及科研机构在推测理论上的建树有力地支撑起了美国大战略的全球布局。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的高校和科研机构的战略预测能力显著增强,但与美国等西方国家相比,我们的战略预测能力,特别是预测理论的发展仍显薄弱。在构建中国国际战略理论体系的过程中,发展推测理论是今后中国国际战略研究的努力方向之一。
5.实用理论
实用理论倾向于问题解决,具有较强的应用性和实用价值。在实用理论上,现实主义的影响至为重要。“对任何国家而言,现实主义均是构建大战略的基本思考点,尽管自由主义的理念不时成为重要的插入性变量。”(36)在当前中国国际战略的主导理念中,防御性现实主义居于核心地位,正体现了实用理论的价值所在。防御性现实主义强调了自我约束和国家间合作的重要性,它与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分别在安全和经济领域构筑起中国国际战略的实用理论。
(三)展望
历史一再表明,世界大国惊心动魄的成长史,也是一部运筹帷幄的战略史。把握有利的战略时机,在历史的关键时刻实现国家和民族的振兴历来是摆在世界各国面前的一道难题。当前,中国正处于自鸦片战争以来的最好历史时期,战略机遇期稍纵即逝,历史不容许中国再有任何的徘徊。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成功抓住了国际环境中的有利因素实现了综合国力飞跃。展望未来,如何在和平发展的旗帜下继续稳步前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中国国际战略的根本任务。对此,构建中国国际战略体系和理论体系,在实践和理论上助力中国崛起,是迫在眉睫的重要课题——对待如此机遇,“若采取消极态度,岂非错过了千载难逢的良机?”(37)
(1)本文正式发表于《世界经济与政治》2013年第12期,第60-80页。
(2)杨洁勉:《中国国际战略研究的成就和不足》,载《国际政治研究》2007年第4期,第5-8页。
(3)钮先钟:《战略研究》,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49页。
(4)赵汀阳:《天下体系:世界制度哲学导论》,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3页。
(5)江西元:《试析和谐世界与中国战略文化重塑》,载《教学与研究》2009年第2期,第59-66页。
(6)简军波:《中华朝贡体系:观念结构与功能》,载《国际政治研究》2009年第1期,第132-143页。
(7)参见《中国国防白皮书(2011年)》。
(8)李际均:《论战略》,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2年版,第19页。
(9)门洪华:《中国国际战略演进及其经验总结》,载《教学与研究》2009年第10期,第28-32页。
(10)《毛泽东外交文选》,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0年版,第509页。
(11)《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05页。
(1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30页。
(1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9页。
(14)门洪华:《构建中国大战略的框架:国家实力、战略观念与国际制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5页。
(15)门洪华:《中国国际战略研究的议程与方法》,载《教学与研究》2009年第12期,第51-58页。
(16)梁守德、洪银娴:《国际政治学概论》,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4年版,第57页。
(17)门洪华:《构建中国大战略的框架:国家实力、战略观念与国际制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04页。
(18)亚历山大·温特著,秦亚青译:《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67页。
(19)章百家:《中国外交成长历程中的观念变迁——从革命的、民族的视角到发展的、全球的视野》,载《外交评论》2009年第3期,第1-4页。
(20)门洪华:《中国国际战略思想的创新》,载《外交评论》2006年第2期,第28-35页。
(21)参见2005年《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白皮书。
(22)吴建民:《中国为什么要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载《解放军报》2007年11月6日第5版。
(23)Robert B. Zoellick,“Whither China: From Membership to Responsibility?”,DISAM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Security Assistance Management,Vol.28,No.2,2006,p.94.
(24)郑必坚:《全方位构筑利益汇合点》,载《人民日报海外版》2011年6月4日第1版。
(25)门洪华:《中国国际战略导论》,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03页。
(26)孙建中:《中国国际战略研究方向之探索》,载《国际政治研究》2007年第4期,第34-38页。
(27)门洪华:《中国国际战略导论》,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28页。
(28)庞中英:《在变化的世界上追求中国的地位》,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0年第1期,第33-38页。
(29)门洪华:《关于中国大战略的理性思考》,载《战略与管理》2012年第3、4期合编本,第85页。
(30)时殷弘:《战略问题三十篇——中国对外战略思考》,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26页。
(31)郭树勇:《中国国际战略研究的光辉成就与改进之策》,载《国际政治研究》2007年第4期,第11-14页。
(32)门洪华:《中国国际战略研究的议程与方法》,载《教学与研究》2009年第2期,第51-58页。
(33)王缉思:《关于构筑中国国际战略的几点看法》,载《国际政治研究》2007年第4期,第1-5页。
(34)参见钮先钟:《战略研究》,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48-50页。
(35)Patrick M.Morgan,Theories and Approaches to International Politics,New Jersey: Transaction Books,1981,p.1,p.5.
(36)门洪华:《中国国际战略导论》,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34页。
(37)门洪华:《旁观、挑战、还是参与?——中国与国际机制》,载《世界知识》2005年第15期,第22-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