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对农户生产行为影响研究:以陕甘苹果户为例
- 乔志霞
- 3726字
- 2021-01-22 20:13:42
2.3 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对苹果户生产行为影响的理论分析
受苹果高附加值经济属性及苹果生产特征影响,苹果户老龄化的本质是因种植者年龄变化改变家庭劳动力供给禀赋,不仅产生直接的劳动力质量供给约束、数量供给约束,更因苹果生产对资金投入要求高而产生潜在的资金供给约束。根据农户行为理论,苹果户生产行为不仅是家庭目标及利益的实现过程,也是对外界约束条件的利用和改善过程(刘清娟,2012)。因此,在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引发劳动力、资金供给约束,苹果户生产行为对劳动力、资金投入客观要求高的困局下,苹果户生产行为中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引发的劳动力、资金供给约束是否存在,进而是否影响其生产行为成为农业技术经济领域值得关注的基础问题。这一问题体现为回答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引发的劳动力、资金供给约束是否存在,如果存在,是否影响苹果户生产行为。如果存在不利影响,如何引导苹果户优化生产行为,破解劳动力、资金供给约束,适应农业劳动力老龄化。为回答上述问题,首先需要梳理农业劳动力老龄化下劳动力、资金供给约束对苹果户生产行为影响的内在机制与外在表现,进而构建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对苹果户生产行为影响机理,最终通过实证检验回答上述问题。
2.3.1 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对苹果户生产行为影响的假设条件
经济学中任何行为分析都存在假设条件,在不失一般性、现实性要求下,为简化分析,提出以下有关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对苹果户生产行为影响分析的假设条件。
2.3.1.1 苹果户是有限理性经济人,追求货币收入最大化
作为农户类型之一,受苹果高附加值经济属性影响,苹果户是从事商品性农产品生产的微观经济组织,不同苹果户在劳动力数量、质量供给,种植规模与要素投入等方面存在差异,但都是理性经济人,追求利润最大化。然而,现实情况是,受苹果分散种植及苹果户供给能力影响,苹果户是农用物资及苹果出售价格的接受者,对与苹果货币收入直接相关的价格因素掌控能力弱,因而是有限理性经济人。同时,苹果产出后一般按等级出售,其中优等果一般指苹果尺寸70mm以上,65mm~70mm为中等果,65mm以下为残次果,由于技术水平、要素投入等不同,即使同为优等果或中等果,收购商会根据苹果成色、口感等给出差异性价格,相同产量的苹果户会得到差异性的货币收入,因此在有限理性经济人假设下,苹果户追求货币收入最大化。为实现这一目标,在农业劳动力老龄化改变家庭劳动力供给禀赋时,会理性判断直接的劳动力供给约束、潜在的资金供给约束是否存在及其大小,自我选择最佳的生产要素配置方式并追求以产量最大化为基础的货币收入最大化(卢华等,2017)。
2.3.1.2 苹果生产是最基本的经济活动,苹果户是产品、要素价格的接受者
苹果户是从事专业化商品农产品生产、收入主要依赖苹果销售的专业化农户,尽管存在其他作物种植、非农经济活动,但家庭经济活动中仅考虑苹果生产活动。同时,产品售价、生产要素价格包括劳动力价格均为外生变量,苹果户无力影响价格,是被动的产品出售价格、要素购买价格的接受者,但苹果户对生产要素类型及价格、苹果市场价格、生产技术等信息充分了解,能根据市场价格、信息调整生产行为。
2.3.1.3 生产行为具有充分自主权,要素间互补性强
农户农业生产行为中农作物种植结构调整、要素投入是基础性生产行为,在一定时期农户生产要素——土地、劳动力、资金等总量既定条件下,农户对种植结构调整、要素投入具有充分自主权,可以自由选择种植结构,不存在进入、退出障碍,但生产要素间竞争性强,如在从事农业生产与非农生产之间存在劳动力、资金要素间竞争,在不同作物种植时存在土地要素间竞争等(Van den Ban, 1957)。然而,对于以苹果生产为基本经济活动的苹果户,进入、退出障碍高,因此短期内对要素投入具有充分自主权,长期对是否调整苹果与非苹果种植比例、是否退出苹果种植等种植结构调整同样具有充分自主权,土地、劳动力、资金等生产要素间互补性强,为实现货币收入最大化而发挥协同作用。
2.3.2 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对苹果户生产行为影响的内在机制
根据农业劳动力老龄化本质、苹果户生产行为及其特征,逻辑上而言,农业劳动力老龄化通过两项机制影响苹果户生产行为。一是通过直接增强劳动力供给约束影响苹果户生产行为。劳动力是最具能动性的生产要素,但农业劳动力老龄化下个体种植者存在“体能老化效应”“经验积累效应”制约个体人力资本存量及劳动投入量,苹果户存在“劳动投入约束效应”制约家庭人力资本存量及劳动投入量,进而因劳动投入量变化引发要素投入行为变化,在此基础上引发其他经济活动变化(Stark, 1991)。二是通过增强潜在的资金供给约束影响苹果户生产行为。资金是苹果生产中必不可少的生产要素,但老龄化下种植者因养老、医疗支出增加可能挤占生产资金,苹果户因老年抚养比上升、家庭负担加重而可能挤占生产资金,潜在的“资金挤压效应”制约资金投入量,进而因资金投入量变化引发要素投入变化,从而引发其他经济活动变化。
在此情景下,面对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引发的劳动力、资金供给约束,根据速水佑次郎等(1985)的观点,尤其是在我国土地、劳动力、资金三要素的流动壁垒日渐消除的背景下,为破解劳动力、资金约束,有限理性的苹果户可从调整要素投入结构与种植结构两方面采取应对策略(钟甫宁等,2016)。要素投入结构调整方面,土地、劳动力、资金是苹果生产的基本生产要素,在一定范围内存在替代与互补,因而可采取的策略为:一是资金替代,即通过增加资金密集型的机械、化肥、农药、地膜等劳动节约技术替代劳动,通过雇工减轻自有劳动力供给不足的压力;二是劳动力替代,即通过延长劳动时间、与他人换工等弥补自有劳动力体力不足;三是土地替代,即通过减少种植面积,降低单位土地面积劳动力、资金等要素投入缓解劳动力、资金供给约束。种植结构调整体现为通过调整苹果与非苹果种植比例,或者退出苹果种植从根本上缓解劳动力、资金供给约束(薛庆根等,2014)。然而,对于要素投入“锁定效应”强、退出成本高的苹果户,短期内调整苹果与其他农作物种植比例或退出苹果生产并不可行,因而短期内苹果户的理性选择是调整要素投入结构应对劳动力、资金供给约束,但从长期而言,随着个体老化、群体老化加深,劳动力、资金供给约束增强,调整苹果与其他农作物种植比例或退出苹果生产同样是理性选择。更深层地,无论短期调整要素投入结构还是长期调整种植结构都是苹果户对土地、劳动力、资金三种基本生产要素的重新配置,对于不同苹果户,受劳动力、资金供给约束不同,对生产要素配置选择也有所不同,进而因不同要素投入水平对其他生产行为活动产生不同影响(Nugent, 2006; Thiessen, 2007)。
2.3.3 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对苹果户生产行为影响的外在表现
根据农户生产理论,生产者行为通过要素—要素关系、要素—产出关系、产出—产出关系变化体现,由于苹果户是以商品农产品生产为最基本经济活动的专业化农户,因而生产者行为主要通过要素—要素关系、要素—产出关系变化体现(屈小博,2009)。要素—要素关系主要表现为苹果户为实现一定产出,合理配置土地、劳动力、资金等要素投入比例,从而以低成本实现既定产出目标,即直接体现为要素投入行为;在要素投入、配置过程中,由于苹果户生产行为中理性与非理性并存,能否实现稀缺资源的有效利用即资源利用行为也是要素—要素关系的体现;土地、劳动力、资金三要素中土地是最基本的生产要素,尤其在我国土地资源日益稀缺现状下,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引发的劳动力、资金供给约束是否影响稀缺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是值得关注的紧迫问题。要素—产出关系主要表现为苹果户要素投入与产出间的关系,通过研究投入苹果生产中的某种或某些要素数量与产出间的关系,可以探索从要素投入量到产品产出量间的变化过程和规律,这些规律一是体现为生产既定产出需要的不同生产要素组合的方法或技术关系,即技术选择及技术效率,二是体现为既定投入与最大产出间的经济关系,即产出获得行为(Siliverstovs, 2011;孔祥智等,2014)。
从短期调整要素投入结构的应对策略看,苹果户生产行为包括苹果户在一定自然、社会、经济环境下,为实现家庭目标而开展的要素投入、土地利用、技术选择、产出获得等经济活动;从长期调整种植结构的应对策略看,苹果户是否愿意通过土地流转调整苹果与非苹果种植比例或退出苹果种植也是要素—要素关系的体现,因而苹果户生产行为还包括长期而言的土地流转及持续经营意愿。据此,结合长短期应对策略,界定农业劳动力老龄化下劳动力、资金供给约束对苹果户生产行为影响的外在表现包括对要素投入、土地利用、技术选择及技术效率、产出获得、土地流转及持续经营意愿等影响。
2.3.4 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对苹果户生产行为影响的理论框架
为回答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对苹果户生产行为影响的关键问题,根据要素稀缺性技术创新理论、生产行为理论梳理两者之间的内在机制、外在表现,构建“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劳动力资金供给约束—苹果户生产行为—劳动力资金投入要求高—短期调整要素投入结构—长期调整种植结构—优化苹果户生产行为—破解劳动力资金供给约束—适应农业劳动力老龄化”的理论框架(见图2-1)。据此,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对苹果户生产行为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个体劳动力质量、家庭劳动力结构对苹果户要素投入、土地利用行为、技术选择及技术效率、生产产出、土地流转及持续种植意愿等影响。
图2-1 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对苹果户生产行为影响的理论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