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人口老龄化是人口统计学概念,是指人口群体的整体老化,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人口老龄化具有规律性。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显示,2010年中国乡村居住人口6.74亿,占全国总人口的50.32%,其中60岁及以上人口0.99亿,占乡村总人口的14.98%;65岁及以上人口0.67亿,占乡村总人口的10.06%,中国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高于城镇地区(马晓河等,2007;马艳林,2014)。农村人口老龄化是出生率、死亡率、人口迁移三个因素变动的结果(诺特思坦,1945)。中国农村人口老龄化的形成与改革开放以来农村人口大规模向城市迁移密切相关(徐升艳,2011;王辰,1993)。

与中国农村人口老龄化过程相伴随的是农业劳动力老龄化。2006年全国第二次农业普查显示,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持续转移,农村可转移的劳动力已实现非农就业,而且外出的农民工以新生代农民为主,文化程度较高、30岁以下的农村劳动力有近80%转移到非农产业;在家的青壮年劳动力全国每村平均只有48人,农村务农劳动力老化严重(韩俊,2014)。2016年全国第三次农业普查显示,全国农业生产经营人员31422万人,其中55岁及以上10551万人,占比为33.57%,农业从业人员老龄化突出。国际劳工组织将劳动人口中45岁及以上劳动力划分为老年劳动力,但在中国家庭经营背景下,学龄前儿童或60岁以上老人,只要健康状况允许,都不同程度地参与农业生产(杨俊等,2011)。农村人口老龄化主要体现为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如中国农业生产主体是45岁及以上的中老年人,其中60岁及以上劳动力占18.42%,2020年农村60岁及以上老人将占24.50%,2030年将达33.80%。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已成为我国经济转型过程中的重要问题,对农业劳动力供给、农业劳动生产率、农业生产效率,以及现代农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宋斌文,2004;陈锡文等,2011)。

1.1.1 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影响劳动力供给

农业劳动力(1)供给包括潜在供给与有效供给,是影响农业生产的重要因素。潜在供给主要包括15~59岁劳动适龄人口(2),是农业劳动力的主要来源(王欢,2015)。2000—2010年中国农村劳动适龄人口不断下降,由2000年的5.14亿人减少至2010年的4.36亿人。同时,农业劳动力潜在供给量将不断降低,预测到2029年低于3亿人,2043年将低于2亿人,2050年则降至约1.6亿人(牟新渝,2014)。有效供给是指经济活动人口(3)占劳动适龄人口比重(劳动参与率)。据研究,2001—2010年我国农村人口劳动参与率由83.91%下降为77.01%,其中16~19岁年龄组由70.65%下降为43.22%,65岁及以上由32.90%上升为51.49%,低年龄组劳动参与率下降、高年龄组劳动参与率上升,表明农业生产中劳动适龄人口减少(劳动力供给变化趋势与实现更加充分就业问题研究课题组,2012;武康平等,2015)。农业劳动力潜在供给、有效供给中劳动适龄人口趋于减少,说明劳动适龄人口内部结构老化,农业劳动力供给趋于下降,将导致农村人力资本投入不足、投入结构不合理,产生耕地弃耕,农业副业化、兼业化等问题(何小勤,2013),农业劳动力与农业生产的关系正由以前的过密化向过疏化过渡(黄宗智,2006),需要从战略上研究解决新生代农民弃农问题,确保粮食安全、农业安全(李剑平,2012;程名望等,2013)。

1.1.2 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影响劳动生产率

速水佑次郎等(1985)研究表明,在经济进入“短缺点”以后,如果不能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可能面临李嘉图陷阱。在微观上,农业劳动生产率主要受到农户家庭禀赋影响,包括农业劳动力年龄、数量、受教育水平、家庭耕地数量、质量等。随着年龄增长,虽然老年劳动力生产经验丰富、经营技能较高,但农业生产中的体力下降,在体力导致的劳动能力下降与因经验产生的能力上升的冲击中,农业劳动生产率呈现随年龄增加而规模报酬递减的趋势,影响农业产出与经济报酬(杨俊,2011)。在老龄化及青壮年劳动力外流背景下,需要以农业机械、农业科技投入为主,引导人才、资金、技术合理配置。但分散经营的老年农户致使土地细碎化,机械、技术难以有效利用,影响劳动生产率与资源优化配置(周曙东等,2013)。此外,农业劳动生产率与劳动者健康状况密切相关,对老年劳动力而言,长期从事体力劳动或因子女外出务工而加重农业劳动负担,健康随年龄增加而下降,直接制约劳动生产率和收入增长(刘生龙等,2012)。

1.1.3 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影响农业生产效率

舒尔茨(1960)指出,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条件是有效的技术供给,而弗农·拉坦和速水佑次郎(1985)对美国、日本农业现代化过程的研究发现,舒尔茨的“有效技术供给”是指与各国资源禀赋相适应的技术选择。中国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劳动力短缺严重,将诱致农户采用农机为主的机械化技术,良种、化肥、农药为主的生化技术,以及相应的人力资源技术。老龄劳动力从业时间长、农事经验丰富,因而具有一定优势,但经营观念保守,对新知识、新技能认可度低、采纳意愿低,制约农业生产效率提高。同时,选择雇工、增加机械等解决劳动力不足问题,又受到小规模经营、劳动力成本上升等影响。可见,农业劳动力老龄化不利于技术进步与制度创新,制约全要素生产率提高(陈捷,2014)。

1.1.4 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影响农业发展

在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阶段,发展现代农业是重大战略任务(王英姿,2013)。发展现代农业必须立足于提高农业质量和效率、增加农民收入(刘志澄,2003)。但《全国农村经济发展“十三五”规划》指出,农村劳动力老龄化加速,专业型、技术型、创新型人才和青壮年劳动力缺乏,实现农业持续发展任重而道远(国家发展改革委,2016)。农业劳动力将成为中国农村经济发展中的稀缺资源,依靠廉价劳动力获取竞争力、保持农业增长的发展模式难以为继,亟待向产业结构升级、劳动生产率提高、人力资本加速形成、技术进步应用多的内涵式增长过渡(盖庆恩等,2014;于宁,2013)。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是在尚未实现现代化的阶段进入老龄化,因而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对现代农业发展具有倒逼效应(杨长福等,2013)。

中国农村人口老龄化过程中,与农业生产关联的老龄化问题实质是农业劳动力老龄化问题,即劳动力年龄变化改变劳动力供给禀赋、形成供给约束,且其形成过程与农村劳动力城镇化、非农化密切相关(杨钢桥等,2014)。人口是经济活动的主体,人口与经济关系决定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具有内在性、系统性(舒尔茨,2010)。因此,在农业劳动力老龄化背景下,有必要以农户为微观主体,在对其生产行为机理分析的基础上,实证探析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对农户生产行为的影响。这是农业技术经济领域值得研究的基础问题,也是探索老龄化过程中持续提高农业效率的关键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