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识别技术和工具

项目风险识别一般要借助一些技术和工具,这样不但识别风险的效率高而且操作规范,也不容易产生遗漏。项目风险识别的方法主要有检查表法、预先分析法、情景分析法、SWOT分析法、德尔菲法、头脑风暴法、故障树分析法、流程图法和敏感性分析法等,在具体应用过程中要结合项目的具体情况,组合应用这些工具。

3.3.1 检查表

检查表(Checklist),是管理中用来记录和整理数据的常用工具。用它进行风险识别时,将项目可能发生的许多潜在风险列于一个表上,供识别人员进行检查核对,用来判别某项目是否存在表中所列或类似的风险。检查表中所列都是历史上类似项目曾发生过的风险,是项目风险管理经验的结晶,对项目管理人员具有开阔思路、启发联想、抛砖引玉的作用,一个成熟的项目公司或项目组织要掌握丰富的风险识别检查表工具。检查表可以包含多种内容,如:

(1)项目成功或失败的原因,见表3-2;

3-2 项目管理成功与失败原因检查表

978-7-111-60530-0-Chapter03-4.jpg

(2)项目其他方面规划的结果(范围、融资、成本、质量、进度、采购与合同、人力资源与沟通等计划成果);

(3)项目产品或服务的说明书;

(4)项目组成员的技能;

(5)项目可用的资源。

下面是制定检查表的过程:

(1)对问题有个准确的表述,确保达到意见统一。

(2)确定资料搜集者和资料来源。

1)资料搜集者由具体项目而定,资料来源可以是个体样本或总体;

2)资料搜集者要有一定的耐心、时间和专业知识,以保证资料的真实可靠;

3)搜集时间要足够长,以保证搜集的数据能够体现项目风险规律;

4)如果在总体中有不同性质的样本,在抽样调查时要进行分类。

(3)设计一个方便实用的检查表。

经过系统地搜集资料,并进行初步的整理、分类和分析,即可着手制作检查表。

在复杂工作中,为避免出现重复或遗漏,采取工作核对表,每完成一项任务就要在核对表上标出记号,表示任务已结束。

表3-3、表3-4、表3-5给出了一些项目风险检查表。在实际工作中还要结合具体项目实际情况,制作专业化的项目风险检查表。

3-3 项目融资风险检查表

978-7-111-60530-0-Chapter03-5.jpg

(续)

978-7-111-60530-0-Chapter03-6.jpg

3-4 项目演变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因素检查表

978-7-111-60530-0-Chapter03-7.jpg

3-5 合营或合资项目的组织风险检查表

978-7-111-60530-0-Chapter03-8.jpg

(续)

978-7-111-60530-0-Chapter03-9.jpg

3.3.2 预先分析法

预先分析法(PHA,Preliminary Hazard Analysis),是指在每一项目活动(如设计、生产等)开始以前,对项目所在的风险因素类型、产生的条件、风险的后果预先进行概略分析。其优点在于,对项目风险因素的预测和识别是在活动开始以前,若发现风险因素,可立即采取防范措施,以避免由于考虑不周而造成的损失。这一分析方法,特别适合于新开发项目。一般来说,人们往往对新开发项目存在的风险因素缺乏足够的认识。因此,项目风险管理者必须重视对其风险因素的预先分析。做好风险因素预先分析的关键在于:对生产目的、工艺过程、原材料、操作条件和环境条件要有充分的了解,通过预先分析,要力图找出可能造成损失的所有风险因素。为了使风险因素不致遗漏,而且预测和识别工作又能有条不紊地进行,必须按系统、子系统一步一步地进行分析。预先分析法的运用过程如下:

(1)分析项目发生风险的可能类型。通过对国内外相关项目风险进行广泛的调查研究,了解与本项目相关的、曾经出现过的风险事故;听取工程技术人员、操作人员讲述经验、教训和建议;深入调查系统的外部环境(如地理位置、气候条件、社会环境等),以了解外部环境可能给项目带来的风险事故;仅凭经验还不可能发现潜在的风险(特别是对新材料、新工艺等),还必须对所用原材料和成品的物化性质、工艺流程等,从理论上进行深入分析,了解其可能出现的风险事故应属于哪一种类型。

所有项目风险都具有潜在的性质,为了迅速而又不遗漏地找出项目可能存在的风险,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有害物质,若项目中使用的原材料、半成品、成品具有毒性,则当毒物泄漏时,就可能造成生命、财产受损和环境污染的风险;

2)外力作用,外力是指自然力或项目系统发生的事故波及项目而对系统产生的作用力,外力作用所造成的事故取决于系统所处的地理位置和外部环境,要分析因外力作用而可能产生的风险,如环境变化;

3)能量失控,能量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条件,能量失控通常有化学形式和物理形式两种,由能量失控而造成的事故主要有火灾和爆炸。

(2)深入调查项目风险源。弄清风险因素存在于哪些地方,其目的是确定项目风险源。在进行风险源调查时,风险管理者应具有广泛的知识,如必须了解物质的毒性、腐蚀性、可燃性、爆炸性以及爆炸条件、安全规程等。因此,风险源的调查必须系统、规范,不致有所遗漏,一般需要采用风险因素核对表。表3-6是波音飞机公司为调查风险源而设计的风险源校核表。

3-6 波音公司确定项目风险源的核对表

978-7-111-60530-0-Chapter03-10.jpg

(续)

978-7-111-60530-0-Chapter03-11.jpg

(3)系统识别风险转化条件。项目风险只是一种危害或损失的可能性,风险源转变为危险状态或风险事故还需要特定的条件。风险源转化的条件,有些可能是单一的,有些可能是多样的,而这些条件的产生原因有可能是多种多样的。因此,在明确项目风险源的基础上,还必须系统分析风险源转化的内部、外部的各种条件,准确掌握风险事故发生的机理,以便有针对性地采取防范措施。

(4)合理划分风险等级。为了有效实施风险管理,合理采取相应的防范或控制措施,在确定风险源,掌握风险事故发生机理的基础上,还必须确定风险等级。划分型号项目风险等级,一般可按风险事故后果的严重程度来确定,共分为四级:

一级,后果可以忽略,可不采取控制措施;

二级,后果轻微,暂时还不会造成人员伤亡和系统破坏,可考虑采取控制措施;

三级,后果严重,会造成人员伤亡和系统破坏,需立即采取控制措施;

四级,灾难性后果,必须彻底消除或采取措施缓解风险事故严重后果。

预先分析法,是一种有效的项目风险分析方法,上述步骤给出了其基本分析过程,在型号项目风险识别过程中可根据需要灵活运用,适当加以裁剪。风险预先分析法,一般以表格的形式来描述其分析结果。表3-7是波音公司使用的项目风险因素分析表格,以供在实际应用中参考。

3-7 波音公司使用的项目风险因素分析表格

978-7-111-60530-0-Chapter03-12.jpg

(续)

978-7-111-60530-0-Chapter03-13.jpg

3.3.3 情景分析法

情景分析法就是通过有关数字、图表和曲线等,对项目未来的某个状态或某种情况进行详细的描绘和分析,从而识别引起项目风险的关键因素及其影响程度的一种风险识别方法。它注重说明某些事件出现风险的条件和因素,并且还要说明当某些因素发生变化时,又会出现什么风险,会产生什么后果等。

情景分析法在识别项目风险时主要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的功能:(1)识别项目可能引起的风险性后果,并报告提醒决策者;(2)对项目风险的范围提出合理的建议;(3)就某些主要风险因素对项目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4)对各种情况进行比较分析,选择最佳结果。

情景分析法可以通过筛选、监测和诊断,给出某些关键因素对于项目风险的影响。情景分析法的主要过程如下:

(1)筛选。所谓筛选,就是按一定的程序将具有潜在风险的产品过程、事件、现象和人员进行分类选择的风险识别过程。

(2)监测。监测是在风险出现后对事件、过程、现象、后果进行观测,记录和分析的过程。

(3)诊断。诊断是对项目风险及损失的前兆、风险后果与各种起因进行评价与判断,找出主要原因并进行仔细检查。

978-7-111-60530-0-Chapter03-14.jpg

图3-3 情景分析法工作示意图

图3-3是一个描述筛选、监测和诊断关系的风险识别元素图。该图表述了风险因素识别的情景分析法中的三个过程使用的相似的工作元素,即疑因估计、仔细检查和征兆鉴别三种工作,只是在筛选、监测和诊断这三种过程中,这三项工作的顺序不同。具体顺序如下:

筛选:仔细检查→征兆鉴别→疑因估计;

监测:疑因估计→仔细检查→征兆鉴别;

诊断:征兆鉴别→疑因估计→仔细检查。

3.3.4 SWOT分析法

1.SWOT分析法的基本含义

SWOT分析法是一种环境分析方法,所谓的SWOT是英文Strength(优势)、Weakness(劣势)、Opportunity(机遇)和Threat(挑战)的简写。SWOT分析的基准点是对企业内部环境的优劣势的分析,在了解企业自身特点的基础之上,判明企业外部的机会和威胁,然后对环境做出准确的判断,既而制定企业发展的战略和策略,后运用到项目管理中进行项目战略决策和系统分析。

2.SWOT分析的作用

● 把外界的条件和约束同组织自身的优缺点结合起来,分析项目或企业所处的位置;

● 可随环境变化做动态系统分析,减少决策风险;

● 是一种定性的分析工具,可操作性强;

● 可以与多米诺法结合起来,针对机遇、挑战、优势、劣势为各战略决策打分。

3.SWOT分析的步骤

SWOT分析一般分成五步:

列出项目的优势和劣势,可能的机会与威胁,填入道斯矩阵表的I、II、III、IV区,如图3-4所示。

978-7-111-60530-0-Chapter03-15.jpg

图3-4 道斯矩阵

● 将内部优势与外部机会相组合,形成SO战略,制定抓住机会、发挥优势的战略,填入道斯矩阵V区;

● 将内部劣势与外部机会相组合,形成WO战略,制定利用机会、克服弱点的战略,填入道斯矩阵VI区;

● 将内部优势与外部威胁相组合,形成ST战略,制定利用优势、减少威胁的战略,填入道斯矩阵VII区;

● 将内部劣势与外部威胁相组合,形成WT战略;制定弥补弱点、规避威胁的战略,填入道斯矩阵VIII区。

4.SWOT分析的要点

● SWOT分析重在比较,特别是项目(或企业)的优势、劣势要着重比较竞争对手的情况,另外与行业平均水平的比较也非常重要。

● SWOT分析形式上很简单,但实质上是一个长期累积的过程,只有在对自身企业和所处行业准确认识的基础上才能对项目(或企业)的优劣势和外部环境的机会与威胁有一个准确地把握。

● SWOT分析必须要承认现实,尊重现实,特别是对项目(或企业)自身优劣势的分析要基于事实的基础之上,要量化,而不是靠个别人的主观臆断。

5.SWOT矩阵实例

这是某公司SWOT分析中的一部分,如表3-8所示。

3-8 某公司SWOT分析要点

978-7-111-60530-0-Chapter03-16.jpg

3.3.5 德尔菲法

德尔菲法(Delphi)又称专家调查法,它以非见面形式收集专家意见,是一种综合多名专家经验与主观判断的方法。该方法自20世纪60年代由美国兰德公司提出以来,已被广泛地应用于多个领域的综合评价实践中。国内外的实践表明,德尔菲法能够充分利用专家的知识、经验和智慧,是解决非结构化问题的有效手段。德尔菲法的基本做法是:在对所要预测的问题征得专家意见之后,进行整理、归纳、统计,再匿名反馈给各专家,再次征求意见,再集中,再反馈,直至得到稳定的意见。其过程可简单表示如下:

匿名征求专家意见→归纳、统计→匿名反馈→归纳、统计……若干轮后停止。

德尔菲法的应用步骤如下:

第一步:挑选企业内部、外部的专家组成小组,专家们不会面,彼此互不了解;

第二步:要求每位专家对所研讨的内容进行匿名分析;

第三步:所有专家都会收到一份全组专家的集合分析答案,并要求所有专家在这次反馈的基础上重新分析,如有必要,该程序可重复进行。

3.3.6 头脑风暴法

头脑风暴法又叫集思广益法、智力激励法、BS法,是美国创造学家A.F.奥斯本于1939年首次提出、1953年正式发表的一种激励创造性思维的方法,它是通过小型会议的形式,让所有参与者在自由愉快、畅所欲言的环境氛围中充分交流,互相启迪,以此激发与会者的创意灵感,使各种问题、意见、建议在相互碰撞中激起脑海的创造性风暴。在项目管理过程中,头脑风暴法是一种常见的风险识别方法,通过项目组的头脑风暴和充分讨论,能够识别和确定项目的各种可能发生的风险事件,从而为风险定性和定量分析提供对象,也为制定风险应对措施提供依据。头脑风暴法的运用过程如下:

(1)人员选择。参加头脑风险会议的人员主要由风险分析专家、风险管理专家、相关专业领域的专家以及具有较强逻辑思维能力、总结分析能力的主持人组成。主持人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通过他的引导、启发可以充分展示每个与会者的经验和智慧火花。要求主持人要尊重他人,不要喧宾夺主,要善于鼓励组员参与,还要理解力强并能够忠实地记录,要善于创造一个和谐开放的会议气氛。并且主持人要具有较高的素质,特别是要反应灵敏,有较高的归纳力和较强的综合能力。

(2)明确中心议题,并醒目标注。各位专家在会议中应集中讨论的议题主要有:如果承接某个工程、从事新产品开发与风险投资等项目会遇到哪些风险?这些风险的危害程度如何等。议题可以请两位组员复述,以确保每个人都能正确理解议题的含义。

(3)轮流发言并记录。无条件接纳任何意见,不加以评论。在轮流发言时,任何一个成员都可以先不发表意见而跳过。应尽量原话记录每条意见,主持人应一边记录一边与发言人核对表述是否正确。一般可以将每条意见用大号字写在白板或大白纸上。

(4)发言终止。轮流发言的过程可以循环进行,但当每个人都曾在发言中跳过(暂时想不出意见)时,发言即可停止。

(5)对意见进行评价。组员在轮流发言停止之后,共同评价每一条意见,最后由主持人总结出几条重要结论。所以头脑风暴会要求主持人要有较高的素质和较强的归纳、综合能力。

应用头脑风暴法要遵循一个原则:即在发言过程中没有讨论,不进行判断性评论。

3.3.7 故障树分析法

故障树分析法(FTA,Fault Tree Analysis),是1961年到1962年期间,美国贝尔电话实验室的沃森(Watson)和默恩斯(Mearns)等人在分析和预测民兵式导弹发射控制系统安全性时首先提出并采用的故障分析方法。此后,有很多部门和人都对该方法产生兴趣,并开展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和应用。波音飞机公司的哈斯尔(Hassl)、施罗德(Schroder)和杰克逊(Jackson)等人研制出了FTA计算程序,从而使FTA进入了以波音公司为中心的宇航领域;1974年美国核研究委员会发表了麻省理工学院(MIT)以拉斯马森(Resmusen)教授为首的安全小组在采用了事件树分析和FTA方法对核电站安全性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所写的“商用轻水堆核电站事件危险性评价”报告,肯定了核电站的运行安全性,并得出核能是一种非常安全的能源的结论。该报告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并很快使故障树分析法从宇航、核能推广到了电子、化工和机械等工业部门,以及社会问题、经济管理和军事行动决策等领域。目前国际上已公认故障树分析方法是可靠性分析和故障诊断的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

FTA是一种演绎的逻辑分析方法,它在风险分析中的应用主要是遵循从结果找原因的原则,将项目风险形成的原因由总体到部分按树枝形状逐级细化,分析项目风险及其产生原因之间的因果关系,即在前期预测和识别各种潜在风险因素的基础上,运用逻辑推理的方法,沿着风险产生的路径,求出风险发生的概率,并提供各种控制风险因素的方案。我国是从1976年开始进行这方面研究的,并把它应用到了许多项目中,取得了不少成果。

FTA是一种具有广阔应用范围和发展前途的风险分析方法,尤其对较复杂系统的风险分析和评价非常有效,它具有应用广泛、逻辑性强、形象化等特点;其分析结果具有系统性、准确性和预测性;同时,它有固定的分析流程,可以用计算机来辅助建树和分析,大大提高风险管理的效率。

3.3.8 流程图法

流程图法是一种项目风险识别时常用的工具。流程图可以帮助项目识别人员分析和了解项目风险所处的具体项目环节、项目各个环节之间存在的风险以及项目风险的起因和影响。通过对项目流程的分析,可以发现和识别项目风险可能发生在项目的哪个环节或哪个地方,以及项目流程中各个环节对风险影响的大小。

项目流程图是用于给出一个项目的工作流程、项目各个不同部分之间的相互联系关系等信息的图表。项目流程图包括:项目系统流程图、项目实施流程图、项目作业流程图等多种形式、不同详细程度的项目流程图。我们可以借用这些流程图全面分析和识别项目的风险。绘制项目流程图的步骤如下:

(1)确定工作过程的起点(输入)和终点(输出);

(2)确定工作过程经历的所有步骤和判断;

(3)按顺序连接成流程图。

流程图是用来描述项目工作标准流程的,它与网络图的不同之处在于:流程图的特色是判断点,而网络图不能出现闭环和判断点。流程图用来描述工作的逻辑步骤,而网络图用来排定项目工作时间。

3.3.9 敏感性分析法

敏感性分析是研究在项目生命周期内,当项目的变数(可从现金流量表中找到,比如销售量、单价、投资、成本、项目寿命、建设期等)以及项目的各种前提假设发生变动时,项目的经济评价指标(如净现值NPV、内部收益率IRR等)会出现何种变化以及变化范围有多大。敏感性分析是一种定量识别法。详细过程可参见第四章的相关内容。

此外,在项目风险识别过程中还可以应用决策树分析法和工作结构分解法(WBS),详细过程可参考本书其他章节的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