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届国际咖啡会议

最终,拉丁美洲的所有咖啡生产国终于意识到了咖啡业的经济危机不会自己解除。于是1902年10月,拉丁美洲大部分咖啡生产国派代表前往纽约咖啡交易所,参加第一届国际咖啡生产暨消费研究会议,声称“咖啡生产国利润太低,价格破坏咖啡市场”。

参会国家各怀鬼胎,当然,咖啡生产国想让自己的咖啡卖出更高的价格,而消费国则想以尽可能低的价格买入咖啡。另外,生产国之间相互指责,反唇相讥,都不愿牺牲自己的利益。最后,与会代表通过一系列起不到实质作用的提案:禁止出口最低等级的咖啡豆,即要求对咖啡豆进行鉴别归类,也可以通过这种方法减少过量咖啡豆流出;降低欧洲咖啡进口税(美国1873年就免除了咖啡进口税)。[1]最后,双方找到一种限制咖啡出口的机制,让咖啡存货保持在相对合理的300万袋,这样一来咖啡价格也会回升,但是对于如何具体执行咖啡配额制,与会各国并未达成一致。

会议上的咖啡危机委员会提出,遇上大年,咖啡庄园主就大肆挥霍,“向银行贷巨额资金,大肆扩张咖啡种植,一旦危机降临,大部分人就债务累累”。这时候,为了获得更多现金,他们不惜低价抛售收获的咖啡豆,这样就会加剧供过于求,价格会进一步下跌。更严重的是,“咖啡辛迪加、企业和通过投机赚取利润的掮客都非常乐意把投机的目标放在咖啡生豆上”。实际上,欧洲和北美咖啡消耗国的大型进出口公司同时扮演着很多角色,从向庄园主借款的银行家、大型港口的出口商、承运方,一直到最后的经销商。这其实就是所谓的垄断。

会议的最后一天,巴西代表J. F. 德·阿西斯-布拉希尔概括性地提出了咖啡大小年循环理论。他说:“每十年,咖啡价格会达到一次最高峰或者最低谷,预计10年后的1912年,咖啡豆价格可能会再创新高。为什么会如此循环呢?因为高价收购咖啡豆会诱惑庄园主非理性地扩大咖啡种植,接着就会生产过量,然后就会供过于求,于是咖啡价格又要下跌。庄园主无利可图或者破产,于是种植园荒废,咖啡收成下降,但是咖啡需求量却稳固增长。接着就会出现新一轮的咖啡短缺,刺激新的增长,于是循环周而复始下去。要想打破这种循环,只有利害相关国家政府联合起来共同努力才行。”

会议结束时,参会各国决定第二年在巴西圣保罗召开第二次更加具体的国际会议,但是最终此次约定的会议并未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