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下名士有部落:常州人物与文化群体
- 周佳荣 丁洁
- 8250字
- 2021-07-16 10:04:24
2.常州學派:今文經學興起及其影響
【關鍵詞】
常州學派;今文經學;公羊學;莊存與;莊述祖;劉逢祿;宋翔鳳;龔自珍
今文經學的主要理論
清代學術界自考據學大放異彩之後,接着有公羊學的勃興,公羊學在經學中屬於今文經學,而清代的今文經學派一般又稱為常州學派。今文經學與古文經學相對,是興起於西漢時期的儒家經學流派,此派所傳的「五經」乃由戰國以來的儒者師徒相傳,而以漢代通行的隸書寫成,所以稱為今文經。漢初,伏生傳授《書》,高堂生傳授《禮》,公羊壽、胡母生傳授《春秋公羊傳》。自漢武帝立五經博士,至東漢光武帝時的十四博士,都是今文經學,其傳授源流見於《史記》、《漢書》和《後漢書》的〈儒林傳〉。
扼要地說,古文經學派研究經學,主要側重於分析文義、研究章句,為解經而解經,與訓詁之學相近;今文經學則專事研究經書中的「微言大義」,講求通經致用,其傳授重視師法、家法,因承受了戰國以來齊、燕陰陽家和方士的「天人相應」學說,盛倡五行、災異、象數占驗、明堂陰陽諸說,特重《春秋公羊傳》,與讖緯相通,發表非常異議可怪之論,如「張三世」、「通三統」、「絀周王魯」、「受命改制」諸義,次第發明。其中最著名的是「三世說」,即《公羊傳》作者用來解釋春秋時期歷史的「所見異辭,所聞異辭,所傳聞異辭」。東漢何休(129-182年)作《春秋公羊解詁》:「於所傳聞之世,見起治於衰亂之中;於所聞之世,見治升平;於所見之世,著治太平。」即是說,「據亂之世」是孔子「所聞之世」,「太平之世」是孔子「所見之世」。將三世說引申為歷史演進理論,由「據亂」而「升平」而「太平」,變化進步,是謂「張三世」。「通三統」則指夏商周取政之不同,曆法取政不同,是制度的部份,故制度亦應隨時因革。「絀周王魯」即周之天命盡,故《春秋》以魯紀年。「受命改制」指孔子著六經,受命以素王定制度。
換言之,《春秋》三世是《公羊傳》對於《春秋》自魯隱公至魯哀公十二代共二百四十二年間發生時間的記錄方法,根據孔子所見、所聞、傳聞三個時代的標準,把《春秋》十二代分為「據亂世」、「升平世」和「太平世」三世;社會是由「據亂世」而「升平世」而「太平世」逐漸發展的,稱為「太平世」的原因在於孔子的出現和《春秋》的編撰,「升平世」就是《禮記》〈禮運篇〉所說的「小康之世」,「太平之世」就是所說的「大同之世」。(表3)清末公羊學者將「三世異辭」的說法用於描述人類社會演進的歷程,不失為一種創見。
自董仲舒始,今文經學見重於漢武帝及昭宣數世,至王莽立古文經於學官,今文經學遂告衰落。自馬融、鄭玄以下,兼採今古文之說遍注諸經,而以古文經為主,今文經竟至淹沒。千餘年後,直至清代考據學派興起,漸由研究古文經學而推及於今文經學,鉤沉輯逸,對兩漢師法源流加以重視,遂有常州學派崛起,《春秋公羊傳》再興,其影響且及於政治方面。
表3 今文經學的「張三世」說
常州學派的代表人物
清代今文經學的開創者莊存與,同時也是以經學和文學著稱的常州學派的創始人。莊存與(1719-1788年),字方耕,號養恬,江蘇武進(今江蘇常州)人,乾隆十年(1745年)殿試一甲第二(榜眼),授翰林院編修,歷任湖南學政、詹事府少詹事、順天學政、內閣學士兼禮部侍郎等職。廉潔鯁直,性清淡,長期任侍郎之職,卻從不以經學自鳴。通六經,尤精於春秋公羊學,著《春秋正辭》十三卷,根據董仲舒、何休的公羊學發揮《春秋》的微言大義,是清代第一部今文經學著作,但並不絕對排斥古文經學。他還撰有《春秋要指》,以及關於古文經傳之書如《毛詩說》、《周官記》、《周官說》等,後人將其著作彙編為《味經齋遺書》總共十三種,另有《味經齋文稿》四卷(已軼)。
莊存與之侄莊述祖(1750-1816年),字葆琛,學者稱珍藝先生,江蘇武進人。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進士,濰縣知縣,後棄官養親。與張惠言等為學友。他以今文經學治經傳,所述均廣播精深,著有《尚書今古文考證》、《夏小正經傳考釋》、《取五經異義》、《白虎通義考》等二十餘種,後人集有《珍藝宦叢書》十二種。
莊存與的外孫劉逢祿(1776-1829年),字申受,號申甫,江蘇武進人。嘉慶十九年(1814年)進士,授禮部主事,在官十二年,未曾遷升。自幼得外祖父莊存與之傳,後來向從舅莊述祖問學,莊述祖且有「劉甥可師」之語,劉逢祿又曾與同邑張惠言共研《周易》和《三禮》之學。專治今文經學,以董仲舒、何休的學說反對許慎、鄭玄的古文經學,主張治經重在研究「微言大義」。著《春秋公羊傳何氏釋例》,發揮公羊學的「微言大義」,主張「張三世」、「通三統」等觀點;又著《左氏春秋考證》,斥《左傳》為劉歆作偽,對其後康有為著《新學偽經考》頗有啟發。劉逢祿是晚清今文經學復興初期的經學大師,亦是常州學派的奠基人,魏源、龔自珍都跟從他研習今文經學,並引公羊義論政,闡發社會改革的政治觀點,對其後的變法思想影響頗大,此派因而逐漸為世所重。
今文經學另一著名學者宋翔鳳(1779-1860年),字虞廷,又字于庭,江蘇長洲(今吳縣)人,是莊述祖的外甥。承其舅之傳,莊述祖有「宋甥可友」之語。著有《論語說義》,推孔子為「素王」,受命作《春秋》,其微言備於《論語》。然喜附會,雜採讖緯神秘之辭。晚年著《過庭錄》,考證古代史料,推尊程朱,謂「朱子之學自繼往開來,非他儒所能及」。兼工詩詞,另著有《大學古義說》、《尚書略說》、《周易考異》、《說文聲類》、《樸學齋文錄》等多種。
著名今文經學家群像
莊存與是今文經學派的開山大師,其家族中亦出現了一批學者繼承其學術,在清代諸儒之中,莊氏家學的評價甚高。這個經學世家對於常州學風的承傳,作出了很大貢獻。較著名的除了前述莊述祖之外,還有莊綬甲。莊綬甲(1774-1828年),字卿珊,是莊存與之孫、莊述祖之侄,他與李兆洛、陸繼輅等為學友,李兆洛編次其古文近百篇而為《拾遺補藝齋遺書》,序而刻之。莊綬甲克承家學,嘗取祖庭遺著次第校刻,斐然有撰述之志,著有《尚書考異》、《釋書名》和《周官禮鄭氏注箋》等。
此外,莊氏家族中的今文學者還有莊軫、莊逵吉、莊曾儀等。莊軫,字叔枚,與董士錫同師法張惠言,為文奔放恣肆。莊逵吉,字伯鴻,善考據、訓詁之學,與祝百十、莊曾儀、丁履恒、陸耀遹等為諍友,與陸繼輅為莫逆之交;他曉音律,擅詞曲,所撰《秣陵秋》,由陸繼輅助成之。莊曾儀,字傳永,與陸繼輅、丁履恒、董士錫等友善。
張越《中國清代思想史》指出:「常州學派的學者多由血緣和師生關係組合而成,他們對於清代今文經學的復興,起到了重要作用。」除上述諸人士外,尚有可留意者二人,第一個是孔廣森,第二個是戴望。
孔廣森(1752-1786年),字眾仲,山東曲阜人。乾隆進士,官翰林院檢討,為莊存與同時期人,曾受業於戴震、姚鼐。通經史、小學,長於《三禮》及《公羊春秋》。著《春秋公羊通義》,不專主公羊家言,兼採《左傳》、《榖梁傳》,凡諸經籍義有可通於《公羊傳》者多著錄之;另著有《大戴禮記補注》、《禮學卮言》、《經學卮言》及《少廣正負術》等。
戴望(1837-1873年),字子高,浙江德清人。少孤貧嗜學,曾充江寧書局分校。初好為辭章,後通聲音、訓詁之學;又從宋翔鳳受《公羊春秋》,通公羊之學,遂專意治經。著《論語注》,以公羊家法推闡劉逢祿《論語述何》及宋翔鳳《論語發微》中之「微言」,謂「欲求素王之業、太平之治,非宣究其說不可」。另著有《管子校正》、《謫麐堂遺集》。
表4 清季公羊學派譜系圖
提到晚清的今文經學,不能不談龔自珍。龔自珍(1792-1841年),又名鞏祚,號定盦,浙江仁和(今杭州)人。出身於官宦世家,早通小學,以小學治經,其少年時代作品如〈明良論〉、〈乙丙之際箸議〉諸文已能自樹一幟,他的外祖父段玉裁在〈明良論評〉中說:「四論皆古方也,而中今病;豈必別制一新方哉?耄矣,猶見此才而死,吾不恨矣!」(見《定盦文拾遺》)龔自珍二十八歲時追隨劉逢祿治公羊學,撰〈五經大義終始答問〉、〈春秋決事比答問〉等文多本其師之說。近人編《龔自珍全集》,所收較為完備。
龔自珍嘗與林則徐、魏源等結詩社。魏源(1794-1857年),字默深,湖南邵陽人,亦從劉逢祿治公羊之學,世人遂以「龔魏」並稱。他主張「經世致用」,希望假借今文經學來解決實際的政治社會問題。一生著述甚多,包括經學、清朝掌故之學、邊疆與域外史地以及詩文等,《聖武記》及《海國圖志》二書,最能代表其學術。《海國圖志》在近代中國思想史上有重要地位,影響及於海外日本等國家。
光緒年間(1875-1908年),康有為提出孔子「託古改制」之說,倡言變法,其徒梁啟超亦受此派和龔自珍、魏源等人的影響。廖平、皮錫瑞等以今文經學授徒,又與古文經學家章太炎、劉師培等論戰。民國初年,北京大學仍由今文經學家崔適授《春秋公羊學》。總之,清世公羊之學,導源於常州,而遍及全國,從學術、思想以至政治、文化,均可見其影響。(表4)
龔自珍與常州名士
道光七年(1827年),龔自珍寫了一首〈常州高材篇,送丁若士(履恒)〉。丁履恒(1770-1832年),字若士,一字道久,晚號東心,江蘇武進人。嘉慶拔貢,1827年始授山東肥城知縣,為官出都,龔自珍因而作此詩為他送行。丁履恒在詩文方面都有名聲,尤好言經世之學。著有《春秋公羊例》、《左氏通義》、《毛詩名物考》、《說文諧聲類篇》、《思賢閣集》、《寫韻齋集》及《文集》。龔自珍是常州著名學者段玉裁的外孫,自少在外祖父家中認識了不少常州籍學者,其後亦喜與常州文士交遊。論者指出:「這首詩概括地敘述了常州學者治學及詩文的共同特點,對我們瞭解清中葉常州籍學者,以及龔自珍本人的學術淵源、思想傾向、生平交往,都有一定的幫助。」(郭延禮選注《龔自珍詩選》,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9年)全詩分為三段,第一段如下:
丁君行矣龔子忽有感,聽我擲筆歌常州。
天下名士有部落,東南無與常匹儔!
我生乾隆五十七[1792年],晚矣不及瞻前修。
外公門下賓客盛,始見臧[在東]、顧[子述]來裒裒。
奇才我識惲伯子[敬],絕學我識孫季逑,
最後乃識掌故趙[味辛],獻以十詩趙畢酬。
三君折節遇我厚,我益喜逐常人遊。
龔自珍恨自己生得晚,未能及時往上看到常州籍的前輩賢者和名士,卻有幸在外公家裡見過兩位學者:臧庸和顧明。臧庸(1767-1811年),初名鏞堂,字在東,一字拜經,是清中葉著名經學家臧琳的玄孫;其人對經學甚有研究,常從錢大昕、段玉裁討論學術,著有《拜經日記》、《拜經堂文集》。顧明,後改名文炳,字子述,又字子明,號尚志,道光元年(1821年)舉人;師從盧文昭,通訓詁學,於經亦有研究,撰有關於《戰國策》和《竹書紀年》的著作,又曾與臧庸合編《戴東原集》。
龔自珍接着推崇三位他認識的名家:惲敬、孫星衍和趙懷玉。「奇才」惲敬與張惠言同為陽湖文派的創始人,專以振興文學為業,著有《大雲山房文稿》,龔氏曾為其文集寫跋,題為〈識某大令集尾〉。〔按:惲敬曾做過富陽、江山兩縣的知縣,故云「大令」。〕孫星衍,號季逑,學識淵博,在經學、金石、文字訓詁等方面均有高深的造詣,又精校勘、工篆隸,為文高古,著作甚豐,龔氏因而譽為「絕學」。趙懷玉,號味辛,好學深思,博覽群書,於典章制度甚熟,故以「掌故趙」稱之。他工詩古文,著有《亦有生齋詩文集》。惲、孫、趙三人均比龔自珍年長數十歲,在當時都有聲譽,猶能屈己以下人。〈常州高材篇〉的第二段描述常州籍學者的治學特點和詩文風格,內容扼要而全面:
乾嘉輩行能悉數,數其派別徵其尤:
《易》家人人本虞氏,毖緯戶戶知何休;
聲音文字各窔奧,大抵鐘鼎工冥搜;
學徒不屑談賈[逵]、孔[安國],文體不甚宗韓[愈]、歐[陽修];
人人妙擅小樂府,爾雅哀怨聲能遒;
近今算學乃大盛,泰西客到攻如讎。
常州籍學者劉逢祿、張惠言治《易》,均本虞氏學說。虞氏即虞翻(164-233年),是三國時代吳國會稽餘杭(今浙江餘杭)人,家傳西漢今文孟氏《易》,苦學精研,著《易注》九卷。毖緯即讖緯之學,與今文經學相通,所以龔自珍用來借指今文經學,意謂治今文經學的人都知道東漢的何休。何休著《春秋公羊解詁》,是今文經學派流傳下來的唯一著作。常州人士喜治今文家言,雜採讖緯之書用以解經。當地學者為文深奧古雜,大都善於從鐘鼎文字中搜集古文字加以考證闡發。他們不屑談古文經學派的賈逵和孔安國,亦不甚尊崇唐宋著名散文家韓愈和歐陽修。「小樂府」主要是指詞,常州詞派在清中葉文壇上是很馳名的,既有理論,也有創作。「爾雅」尤言雅正,「遒」為剛健之意。常州人還研究數學,馬負圖、湯恰名、董祐誠等都是著名的數學家,他們與西歐人士就數學難題進行討論,就像攻打敵人一樣。〈常州高材篇〉第三段寫龔自珍同輩的常州籍學者,詩云:
常人倘欲問常故,異時就我來諮取;
勿數耈耋數平輩,蔓及洪[孟慈]、管[孝逸]、莊[卿山]、張[翰風]、周[伯恬];
其餘鼎鼎八九子,奇人一董[祐誠]先即邱;
所恨不識李斧子[申耆],南望夜夜穿雙眸;
曾因陸子[祈生]屢通訊,神交何異雙綢繆?
識丁君乃二十載,上下角逐忘春秋。
丁君行矣龔子忽有感,一官投老誰能留?
珠聯璧合有時有,一散人海如鳧鷗。
噫!才人學人一散人海如鳧鷗,明日獨訪城中劉[逢祿]。
洪飴孫(1773-1816年),字孟慈,又字祐甫,是洪亮吉子,嘉慶舉人,官湖北東湖知縣,著有《青埵山人詩》、《補續漢藝文志》、《補三國職官表》、《史目表》、《毗陵經籍志》等。管繩萊(1783-1839年),字孝逸,曾官知縣,長於詩文古辭,著有《萬綠草堂詩文集》、《鳳蓀樓詞》。莊綬甲字卿珊,此處作卿山,嘉慶二十三年(1818年)曾應聘在杭州龔自珍家設館授徒。張琦,字翰風,工詩古文,尤精史地。周儀暐(1777-1846年),字伯恬,嘉慶舉人,曾官鳳翔知縣,工詩文,著有《芙椒山館詩集》、《芙椒山館駢文》等。龔自珍與周儀暐互有唱和。
董祐誠(1791-1823年),初名曾臣,字方立,數學家。五歲曉九九數,後致力於律曆、數理、史地、名物之學,精力和智慧均倍於常人,故龔自珍目為「奇人」,卒年僅三十三歲。「即邱」是去世的意思。董祐誠著作甚富,主要有《割圓連比例術圖解》、《橢圓求圓術》、《斜弧三邊求角補術》、《水經注圖說殘稿》、《董方立文集》、《蘭石詞》等。李兆洛,字申耆,與龔自珍相識是在道光十九年(1839年),此前雖未曾相見,但彼此傾慕,其《養一齋集》〈與鄧守之書〉云:「默深[魏源]初夏見過,得暢談,又得讀《定文集》,兩君皆絕世奇才,求之於古,亦不易得,恨不能相朝夕也。」龔自珍未見過陸繼輅,二人只因通信相識,「雙綢繆」是用李陵〈與蘇武詩〉「與子結綢繆」典,意思是像一對摯友般纏綿情深。陸繼輅,字祁孫,一字祁生,與丁履恒同為陽湖文派的主要成員。
龔自珍與丁履恒在交往中時相切磋琢磨、辯論問難,忘記了年齡的差距,當時丁氏五十八歲,龔氏年僅三十六。當時劉逢祿居於北京,故云「城中劉」。龔自珍在京從劉逢祿學習《公羊春秋》,其〈雜詩,己卯自春徂夏,在京師作,得十有四首〉之六云:「昨日相逢劉禮部,高言大句快無加。從君燒盡蟲魚學,甘作東京賣餅家。」蟲魚學指瑣屑考訂的考據學,意謂自己今後要與「漢學」決裂。「東京」即今洛陽,曾是東漢都城,此處借指東漢,當時有一個叫嚴幹的人,不好公羊而好左氏,謂左氏為太官,而謂公羊為賣餅家。龔詩此處以「賣餅家」指公羊學,強調甘心當公羊學派的意願,但他只是用公羊學議論時政,並沒有以自己的主要精力去闡發今文經學的「微言大義」。
常州學派興起的意義和影響
莊存與、劉逢祿尊奉《春秋》,獨崇《公羊》,是因為他們認定《春秋》是「經世」之書,可以「舉往明來」。《春秋》的大義在《公羊》之中,要懂得《春秋》就要究明《公羊》。他們於是根據《公羊傳》中的「通三統」、「張三世」和「大一統」等理論加以發揮,認為夏、商、周三代各有其「統」,制度各有因革損益,不是一成不變的。進而主張要根據《春秋》的「微言」,按照實際情況改革制度,才有希望由「亂世」到「升平」,由「升平」到「太平」,實現大一統。
乾嘉時期的思想界,在漢學、宋學的束縛下,很少有人正視和研究現實問題,常州學派強調「經世」,主張「因革」,意義是很重大的。不過常州學派在當時仍處於議論政事的階段,並沒有充分發揮其作用,要到鴉片戰爭以後,西力東漸,中國社會出現急劇而巨大的變化,今文經學的理論才顯露其耀眼鋒芒。其影響且及於史學方面,「表現為由考訂校勘轉而趨於研求本朝的掌故,講求邊疆地理,特別是西北史地以謀籌邊,研究外國史地以謀對外,當代史、世界史和西北史地研究蔚然成風」。(賈建飛著《清代西北史地學研究》,烏魯木齊:新疆人民出版社,2010年)因其反對煩瑣訓詁和主張以微言大義議政,而使研究的範圍擴大,引起近代史學界「疑古」、「辨偽」之風,造成此後學術界的革新。
人物傳論
盧建榮等著《劉獻廷·李塨·惠棟·莊存與·戴震·阮元》(更新版)
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9年。(282頁)
本書是「中國歷代思想家」叢書的一種,1978年初版。當中有陸寶千著〈莊存與〉一篇長文,闡述莊存與(方耕)的生平和思想,指出他「復活、繼承,並發展了漢代的公羊之學。……方耕生前深自韜晦其學,傳之者僅門人孔廣森、邵晉涵及子孫數人。但其學說對後世的影響極大。一是學術的,一是政治的。學術上的影響是儒家經典的公羊化。……政治上的影響是恢復了知識分子的論政之風」。最後強調:「方耕的著作,文字都很古奧,頗多晦澀難解之處。但是他學無師承,異軍特起,成為今文學派開山之祖。他的思想,深造自得者為多,值得後人再加以闡揚的。」
湯志鈞著《莊存與年譜》
台北:台灣學生書局,2000年。(175頁)
莊存與通六經,尤精於春秋公羊學,著《春秋正辭》,根據董仲舒、何休的公羊學發揮《春秋》的微言大義,是清代第一部今文經學著作,然而並不絕對排斥古文經學。他還撰有《毛詩說》、《周官記》、《周官說》等關於古文經傳之書,後人把其著作彙編為《味經齋遺書》。本書書首有〈序〉和〈凡例〉,正文分為四卷:卷一〈年譜〉,記述譜主的履歷生平;卷二〈味經〉,源自譜主遺著《味經齋遺書》,專錄其學術思想和著述;卷三〈流風〉,論述其弟子後輩,包括莊述祖、劉逢祿、宋翔鳳、龔自珍、魏源……乃至康有為對其思想的繼承與發揚;卷四〈碑傳〉,收錄《清史列傳》、《武進縣志》及其他人為譜主和其學生後輩所撰寫的傳記、碑銘。書末有〈引用、參考要目〉。
張廣慶著《武進劉逢祿年譜》
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97年。(264頁)
清代經學家劉逢祿是常州學派的奠基者,本書是他的年譜。書首有〈凡例〉、〈劉申受先生世系表〉和〈莊存與世系簡表〉,正文分為三卷:卷一為〈譜前〉敘譜主家世;卷二為〈本譜〉記譜主生平事蹟;卷三為〈譜後〉述身後諸事。附〈劉禮部集目次〉。書末有〈引用書目〉。書中敘述譜主行事和著作,內容力求簡明扼要,其後並有印證,如有疑義則加案語。
吳龍川著《劉逢祿〈公羊〉學研究》
台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08年。(170頁)
本書是林慶彰主編「中國學術思想研究輯刊」的一種,共有七章:一、〈緒論〉;二、〈劉逢祿的今文學與《公羊》學——從運用三科九旨為判準談起〉;三、〈劉逢祿的《春秋》制〉;四、〈董、劉異同:董仲舒、劉逢祿的改制說比較〉;五、〈何、劉異同:劉逢祿《解詁箋》的思想特色〉;六、〈劉逢祿《公羊》學重型傾向研究〉;七、〈結論〉。書末有〈主要參考書目〉。
著者指出劉逢祿《公羊》學的基礎是三科九旨,從其運用三科九旨為判準的過程中可以清楚看到劉氏《公羊》學的基本觀點。劉氏認為《春秋》制即是封建制,亦即漢代今文家所講的禮制;異內外的說法不是他自覺的發明,只是他太過於推崇封建制以致出現與「張三世」不一致的情況。正如〈結論〉所說:「我們從《公羊》學內部義理,審視劉氏與董、何差異之處,發現劉氏與眾不同的地方,並適當的給予評價。……劉氏倡導《公羊》學,提出三科九旨在清代所產生的實際影響,卻不因其理論有缺陷而減弱。學者稱劉氏為清代《公羊》學的奠基者,仍是符合歷史事實。」
延伸閱讀
陸寶千著《清代思想史》,台北:廣文書局,1978年初版;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9年新版。
陳其泰著《清代公羊學》,北京:東方出版社,1997年。
吳雁南主編《清代經學史通論》,昆明:雲南大學出版社,2001年。
丁亞傑著《晚清經學史論集》,台北:文津出版社,2008年。
黃開國著《清代今文經學的興起》,成都:巴蜀書社,2008年。
丁亞傑、蔡長林、林慶彰編《晚清常州地區的經學》,台北:台灣學生書局,2009年。
江素卿著《論常州學派之學術特質與其經世思想》,台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08年。
Benjamin A. Elman, Classicism, Politics, and Kinship: The Chang-chou School of New Text Confucianism in Late Imperial China. Berkeley, Los Angeles, Oxford: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0.此書有中譯本:[美]艾爾曼著,趙剛譯《經學、政治和宗族——中華帝國晚期常州今文學派研究》,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98年。
參考論著
丁潔〈清代經學與常州學派研究專著舉要〉,《當代史學》第10卷第3期(2010年9月),頁77-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