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哉经

圣哉经的文本以旧约和新约中的片段组合而成。从《以赛亚书》中(6:3)中攫取了天使的呼叫,罗马礼仪对其稍作修改,将其与《马太福音》(21:9)中此起彼伏地欢呼耶稣进入耶路撒冷的场景呼应起来(见:AMM, No.17)。而后者中的两次高呼“和散那”[Hosannas]首尾圆和,给予整个文本周期性的形式结构,并经常反映在圣哉经的配乐上。

在所有的基督教礼仪中占有一席之地的圣哉经,最初是一种由全体信徒齐唱的颂歌。罗马礼仪中的序祷[Prefaces]可以为证,后者以一暗示群众加入到天使高呼“圣哉”的语句(连续说“圣哉、圣哉、圣哉”)引入了圣哉经。而在七至八世纪的罗马,至少在由高级神职人员主持的弥撒仪式中,已经以助理教士的唱诗班来歌唱圣哉经了。虽然有证据表明,在某些地方,由群众演唱的习惯一直保持到十二世纪,但从总体上看,由助祭和合唱队来演唱圣哉经在十至十二世纪是大势所趋,在这一时期,同样也产生了大量弥撒常规部分的新曲调。这时和其后的两三百年一共给我们留下了大约二百三十首圣哉经配乐,不过其中只有二十一首见于《通用本》。然而,即使是这样有限的数量也显示出形式和风格的多样性,使圣哉经成为弥撒的常规部分中最有趣味的圣咏类别之一。

对于圣哉经来说,最为简朴和最具吟诵意味的旋律仍然可能是最为古老的。《圣哉经Ⅷ》看起来很像是平日的序祷歌调的自然延续(LU,第109页)。在头两声“圣哉”[“Sanctus”]后,是四个b音上的吟诵乐句,交替地结束于b音和g音。最后的“和散那”的旋律看起来是自由的,但实际上是对平日歌调的第一句和“阿门”的素材的缩合。《通用本》将这首圣哉经标记为十三世纪的作品显然有误,尽管更早一些的文献常常将a音作为其吟诵音而将旋律降低一个全音。而现存的该曲的版本可能是一个更晚的修订版,但其旋法却非常接近于素歌传统的原初状态。

此外,没有别的圣哉经运用诗篇吟诵歌调,尽管还有一些曲调非常接近《圣哉经XVIII》的简朴和音节式风格。[23]但是大多数曲调都属于更具装饰性的纽姆风格。如果断定那些较为简朴的曲调就一定是较为古老的和为群众歌咏的则不正确。它们有可能只是一些受到礼仪目的或技巧较弱的歌唱队限制的晚近产物。并且,一些最为简朴的旋律却显示出微妙而老练的结构手法,这对于没有受过教育、大多数为文盲并且全靠记忆歌唱的群众来说是无法想象的。

圣哉经曲调为进一步研究作曲家如何组织和统一运用结构的手法提供了极好的素材。尽管歌词文本并未暗示或容许像慈悲经那样有规律的再现性结构,作曲家们却常常不会放弃可以造成音乐再现的明显机会。开头三呼圣哉的部分有时会以一种小型的三段体出现,要么是aba,要么是少见一些的aa'b。[24]而两次“和散那”的高喊更是经常被配以相同的音乐。只是这些实践要作为整个圣哉经旋律的结构原则仍然是不够的。

而这种结构原则最为常见的体现是将某一基本曲调的变体配以不同的文本诗行。例如,圣哉经的第二和第四行通常都配以同一曲调的变化形式。当这种手法与两次“和散那”的共用乐句结合在一起时(这十分常见),就造成了abcb'c的形式。[25]和慈悲经的情形一样,对圣哉经曲目的仔细研究,将会为我们揭示掩藏在简单的类型之后的更为复杂而微妙的音乐组织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