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常见场合下发言时,要大方得体且自然
- 赚钱就凭一张嘴大全集(超值金版)
- 魏凤莲 张晓萍
- 16813字
- 2021-04-19 14:15:34
语言是一种工具,通过它,我们的意愿和思想才能得到交流,它是我们灵魂的解释者。
——蒙田
会议主持时领导语言掌控技巧
主持会议是任何领导都必不可少的工作之一,会议是上下交流的机会,是领导发出信息并接受反馈的机会,是实施管理的主要工具。因此,有效地主持好会议,是领导说话水平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领导的一项基本功。
1.精彩开场,先声夺人
明快生动的开场白给人的印象是深刻的,能起到先入为主、吸引听众的效果。精彩的开场白往往能像磁铁一样紧紧地吸引住听众,提高整个会议的调子和节拍,增强他们对会议的兴趣。正如俗话所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开场白最多不超过一分半钟,拖泥带水的开场白会削弱解决问题的紧迫感,使会议刚开始就面临失败。
开场白既要把开会目的讲明,又要把重点点出,使与会者有思想准备,为领会会议精神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又不能三言两语草草了事,意不明、言已尽,给人以茫然之感,使与会者不明白会议的议题,失去对会议的兴趣。好的开头可以一下抓住与会者的心,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吸引人们继续听下去。就像看一部引人入胜的电影,开始就兴味盎然,人们自然急于了解下面的情节。
主持人的任务是把问题清楚、全面地向大家摊开并且讲清解决问题的迫切性,以促使大家立即行动。
开场白要陈述的内容,包括会议的背景、主题、目的、意义、议程和开法,其语言要简明扼要、条理清晰,语调和表情都要与会议气氛协调一致。
一般情况下,好的开场白符合以下三点:一是直接点题,提纲挈领,要言简意赅地把会议的内容、主题讲清楚;二是借题发挥,调动全场的情绪,营造适宜会议开展的气氛,使与会者兴奋起来;三是运用富有启示性、诱导性的语言,引导全场迅速进入境界,让与会者集中精力。
2.因境制宜,调动情绪
领导者要想成功主持会议,除了必须具备敏捷的思维能力、灵巧的口头表达能力、高超的应变能力外,还必须善于充分利用听众共同置身于其中的环境或议题所涉及的环境。
一次,张主任召集全单位人员开会,当时会场比较嘈杂,听众情绪还未安定。张主任这样开头了:“有个笑话说,张飞和关羽参加一次刘备召开的军机会议,当时大家正交头接耳,刘备无法讲话。张飞说:‘哥,看我的。’于是他用在长坂坡喝退曹军的大嗓门吆喝一声。结果大家没有平静下来。关羽说:‘小弟,你那手不行,还是看我的。’于是,他便坐在刘备的位子上,捋须凝目,似有所思。这下子大伙儿觉得奇怪,倒安静下来了。其实,这只是个笑话,刚才大家交头接耳,现在为什么静下来了?这个问题留给大家思考,我今天所要讲的主要内容是……”
生动贴切的故事,立刻引起了听众的注意,会场很快安静下来了。
张主任巧借环境,用风趣幽默的开场白来缓和、调节气氛。使大家的情绪得到缓解,全场气氛不再紧张。
3.控制节奏,紧扣主题
领导者一定要注意控制好会议的节奏,启发引导大家,始终遵循会议既定的议题去进行充分讨论,才能达到预想的目的。
领导必须让与会者充分了解会议目的,一开始就要讲明会议都有哪些议题以及与会者需要承担什么任务,等等。你可以在会前拟定一个会议计划表,对会议议题的难易、议程的前后安排、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对策要有充分估计。在表述会议目的时,要做到表述清楚、有条有理。把会议的目的、要求、内容等全部告诉与会者,并且要做到层次清晰、逻辑严密、表达准确、中心突出,决不能逻辑混乱,主次不分,使与会者不知所云、无所适从。
会议进行中要时刻留心会议的进程,控制好节奏。发现节奏过慢,应采取措施调动与会人员的注意力,主动提问,多加启发引导,必要时也可提醒大家抓紧时间,围绕中心议题,发表不同意见,相同意见从简或不再重复。如果节奏过快,就要提醒大家沉住气,时间充足,认真思考。
有些发言者话太多。他们喜欢自己说话,似乎要利用每次会议来垄断讨论。对于这种情况,主持人出于对发言者的尊重,一般不应当面直说,而应寻找机会作出巧妙的暗示。如果他发言了,给他适当的时间,然后说,“你提出的几点很好。现在让我们听听其他人的。”以此打断他。如果这一招不灵,就限定时间,比如,每人发言两分钟。
有的人不愿在大庭广众之下发表自己的意见而习惯于与周围的人窃窃私语,这往往会干扰会议的正常进行。如果交谈达到必须加以制止时,你可以通过直接提问来试着打断交谈者,也可停止发言,等着他们安静下来。如果这也不管用,你可以对他们说:“如果你们有什么要说的,请大声说出来,好让每个人都能从你们的讨论中获益。”
有效地控制会议的进程,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使各项活动尽可能地依照事先预定的进程推进,不要轻易加以变更。在有限的时间内,围绕主题展开充分讨论,那种天马行空的“座谈”,只会使会议脱离轨道,进程缓慢,作为主持人,可以采用下面的方法来纠正离题的人。你可以说:“这是个颇有意思的见解。这对讨论我们的问题适用吗?”这样可能会使对方觉察到他们离题了,从而回到正轨上来。
4.打破沉默,积极引导
领导在主持会议的时候,要想顺利打开局面,打破会场上的沉默,引导会议朝预想的方向发展,这是与领导认识水平和良好的思维能力密不可分的。
领导的水平并不仅仅体现在以个人的权威和将自己的意图强加于人,虽然要有“唯我独尊”的威仪,但在方法上要注意灵活多变。在会议上要善于提问,积极引导,使会场呈现出一种生动活泼、毫不拘谨的局面,才有可能从各种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当会议出现沉默的时候,领导者首先可以试试激将法:“老黄,您今天一言不发,看来是想‘金杯漱口了’?”旁边可能会有人接口:“老黄向来能说会道,今天怎么会甘拜下风呢?”这样一激,老黄还能不一吐鸿论吗?或者你可采用迂回方式引他开口:“小张,你一直保持沉默,是不是身体不舒服?”对方可能会予以反驳,你正好顺水推舟:“那你就是有不同意见了,说出来让大家听听吗?”有时也可以就某人的发言因势利导,引导大家顺此深入讨论:“老郑认为我校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不在于严格考勤、考试上,而在于联系实际改进教学方法,说得很有道理。大家对此议论一下吧!”对老郑是个鼓励,大家讨论也有了方向,会议就会深入一步。
另外,生动的语言对于活跃会议气氛、打破沉默局面,调动与会者情绪具有重要作用。幽默型的领导主持会议,会议气氛一般比较活跃,与会者参与的积极性较高。在主持会议时,适当插入幽默语言,能增强讲话的生动性、趣味性,使与会人员在紧张的会议中获得放松,促使大家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完成会议任务。
领导要能够洞察现场情势,抓住众人共同关心的话题,广开言路。你可以身先士卒,带头发言,为他人作好铺垫;也可以语调亲切,言语诙谐,吸引与会者的注意力,使那些持漠然态度者也能积极投入;也可以层层设问,启迪思考,借助“头脑风暴”倾听更多意见。会议局面的展开有赖于领导者的引导能力,但在根本上还在于领导者应具备较好的素质。
5.善始善终,有头有尾
会议既然有开头,也就应该有结尾。在会议即将结束时,主持者要对会议召开的有关情况及所取得的成果进行简明扼要、全面客观的总结和归纳。对不能确定的或未解决的问题作出解释说明。
接见纳新时领导欢迎致词艺术
欢迎讲话是指在接待或招待客人的正式场合中,在纳入新员工时,领导发表的表示欢迎之意的讲话。欢迎一般是以口头形式在欢迎仪式现场上发表,也有在公开发行的报刊上发表;一般是在较为庄重的公共事务中使用,也有在举行较大的聚会、宴会、舞会、茶话会、讨论会等非官方的场合使用。
1.接待中的欢迎致词
下面是周总理在欢迎尼泊尔首相比斯塔宴会上的讲话节录:
……
尼泊尔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古老文化的国家。尼泊尔人民是勤劳、勇敢的人民,有着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的光荣传统。尼泊尔王国政府和人民在比兰德拉国王陛下的领导下,坚持奉行前国王马亨德拉陛下制定的独立自主和和平中立的不结盟政策,顶住了外来压力,捍卫了民族独立和国家尊严。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对于尼泊尔这种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精神表示十分钦佩和赞赏。尼泊尔王国政府和人民在发展民族经济和建设自己国家的事业中取得了显著成就,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对此感到由衷的高兴,并祝愿尼泊尔王国在前进的道路上不断取得新的胜利。
……
现在我提议,
为中尼两国人民的友谊和两国友好合作关系的不断巩固和发展,
为尼泊尔王国的繁荣昌盛和人民幸福,
为比兰德拉国王陛下的健康,
为比斯塔首相阁下和夫人的健康,
为尼泊尔贵宾们的健康,
为在座的各国使节和夫人们的健康,
为朋友们和同志们的健康,
干杯!
2.欢迎新员工加入
为了让新员工更快地融入新的集体,领导欢迎新员工就位的言语技巧显得十分重要。有些领导认为只要把人才招进来就已经万事大吉了,其实不然,让新进人员快速地融入到团队中,最快最有效地实现其自身价值也是身为领导应该做的事情。那么首先就从欢迎新员工开始吧,领导要充分利用这个机会多了解新员工。
新员工就位是单位的喜事,要注意如下工作:
首先,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做好日程安排,从新员工的立场设身处地考虑一下新员工从事这一工作需要了解什么。准备好所有必需的材料和信息,让新员工能够得到他需要了解的情况。
其次,进行欢迎新员工的仪式,注意重要的政策和程序。
一般情况下应举办一个仪式,热情地欢迎新员工。指定某个人做“向导”——这个人有充裕的时间可以给新员工所需的各种指导和照顾。安排一个地方可以和新员工一起坐一坐,彼此熟悉一下。对于他们加入你们的行列表示欢迎。
这些事情无论对于单位还是对于新员工都非常重要。你还要与新员工商定工作时间、新员工什么时候开始领工资以及工资的发放形式等问题。你还需要让新员工了解单位的有关福利政策。
向新员工讲述单位的历史情况、现状、前景和任务。
要给新员工以必要的有关单位的信息材料,同时要向他们解释每一条是什么意思,以及如何影响单位工作和运转。最重要的一点是向新员工讲述他的工作与单位前景有何联系,以及如何为单位作出贡献,激发新员工的工作热情。
再次,预先介绍实际工作,并指定一位良师益友。
要给新员工提供一次预先了解实际工作情况的机会。如果你在雇用过程中就已经对工作做过详细真实的介绍,那就不会有什么特殊事件发生了,现在新员工可以实际感受这份工作了。要坦率诚恳地指出该工作的积极方面以及潜在的消极方面,让员工有足够的思想准备。
记住,指导新员工是需要较长时间的,你不可能时时刻刻都在那儿,因此须指定一个人在最初的30天里或一年之内对新员工进行指导。指导不仅仅是帮助新员工就位或建立良好的同事关系,还应对新员工进行必要的工作指导和培训。许多单位流行“老人带新人”的工作方法,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尤其是在市场营销、公共关系部门,这种“老人带新人”的做法就更有必要了。
最后,表明你对新员工的期望。
向新员工讲清该做的工作以及你对他的期望。要替新员工设身处地考虑问题,给他们以鼓励和支持。
节日庆典时领导恭贺添彩艺术
身为一名领导,经常会参加一些庆祝的场合,这时领导往往要发言表示对社会生活中有喜庆意义的人或事表示良好的祝愿和热烈的祝贺。祝贺语言对于一名领导而言是一种常用交际用语,一般是指通过祝贺表达你对对方的理解、支持、关心、鼓励和祝愿,以抒发情怀,增进友谊。
从语言的表达形式看,祝贺词可以分为祝词和贺词两大类,祝词是指对尚未实现的活动、事件、功业表示良好的祝愿和祝福之意;贺词是指对于已完成的事件、业绩表示庆贺的祝颂。
领导者在节日庆典的讲话要着重肯定取得的成绩,语言表达要自然,感情要真挚,富有鼓舞性和亲切性。在这种大家共聚的气氛下,语言也要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富有亲切性。
下面是一个新年慰问辞的节录:
……
2011年钟声已经敲响,历史又翻开了崭新的一面。在辞旧迎新的时节,学校党委和行政部门向勤劳工作在各工作岗位上的教职员工、向关心支持学校工作的离退休老同志以及教职员工家属,表示亲切的慰问!对于你们在过去的一年里为学校改革发展作出的贡献,表示最诚挚的感谢!
刚刚过去的2010年,是我校实施“九五”计划的开局之年、起步之年。一年来,在上级领导部门的重视和支持下,经过全校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学校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
2011年,是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一年,一元复始,万象更新。让我们把握大局,再接再厉,力争各项工作有新的突破!让我们同心同德,开拓前进,实现全校发展既定目标,创造2011年的新辉煌!
谨祝全校教职员工新年阖家欢乐,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
祝贺要注意以下几点。
1.情景性
祝贺总是在特定的情景下进行的,因此一定要考虑到特定的环境、特定的对象、特定的目的,使之具有明确的针对性。
2.情感性
祝贺语要达到抒发感情、增进友谊的目的,必须有较强的鼓动性与感染力,因此要求语言富有感情色彩,语气、语调、表情、姿态等都要有浓烈的感情色彩。大多数成功的祝词本身就是一篇短小精悍的抒情独白。
3.简括性
祝贺词可以事先做些准备,但多数是针对现场实际,有感而发,讲完即止,切忌东拉西扯。语言要明快热情、简洁有力,才能产生强烈的感染力。
有些祝词、贺词要进行由此及彼的联想,由景生情的发挥,但必须紧扣中心,点到为止,给听众留下咀嚼回味的余地。
4.礼节性
祝贺词在喜庆场合发表,要格外注意礼节。一般需站立发言,称呼要恰当,不要看稿子,双目要根据讲话内容时而致礼于祝贺对象,时而含笑环视其他听众。要同听众作感情的交流。还可以用鼓掌、致敬等动作加强同听众心灵的沟通,以增强表达效果。
其实,喜庆活动本身就很讲究礼仪,“祝贺”是其中一个环节,要适时地穿插进去。例如:
(1)祝酒。在饮第一杯酒之前,主人要致祝酒词。祝酒词内容要围绕此次邀请的主旨。一般包括:感谢来宾光临酒宴;阐明宴请的目的;对未来的美好祝愿。话语要简短,最好要有点幽默感,要使人欢愉、使人快慰、使人感奋。为此,词藻可稍加修饰,但不要矫揉造作。致祝酒词时要起立,致词后与客人们轻轻碰杯,然后干杯。
(2)贺婚。贺婚词的内容一般包括三部分:对新郎新娘的幸福结合表示祝贺;对新郎新娘的爱情加以赞颂或介绍有关趣事;对他们的美好未来真诚祝愿。语言宜简洁优美而富有激情。来宾祝贺后,可由新婚夫妇作答谢讲话。
大会开幕闭幕时领导致词艺术
会议开始时的开幕讲话是指由组织召开会议的机关的主要领导在会议开幕时,向与会人员发表的讲话。会议结束时的总结讲话是由组织召开会议的单位的主要领导,在会议闭幕之时,对会议所作的总结性讲话,目的在于使与会者加深对会议精神的理解,更进一步地提高认识。下面是一位领导在“中国国际展览会”开幕式上的讲话节录。
女士们、先生们、同志们:
早上好!由新加坡有限公司主办,中国协会与我分会所属的公司承办的“中国国际展览会”今天在这里开幕了。我谨代表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市分会、中国国际商会分会表示热烈祝贺!向前来参展的西班牙、比利时、中国台湾和香港地区以及我国各省的中外厂商表示热烈的欢迎!
本届展览会将集中展示具有国际水准的各类产品及生产设备,为来自全国各地的科技人员提供一次不出国的学习机会;同时,也为海内外同行共同切磋技艺创造了条件。
朋友们、同志们,市是中国最重要的工业基地之一,作为长江流域乃至全国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将实行全方位的开放。我国政府已将的开发、开放列为中国今后10年发展的重点,大桥的正式通车,将标志着新区的开发已经进入实质性的启动阶段。市将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扩大与各国各地区的合作领域。我真诚地欢迎各位展商到的开发区和新区参观,寻求贸易和投资机会,寻找合作伙伴。作为市的对外商会——中国国际贸易促进会市分会将为各位朋友提供卓有成效的服务。
最后,预祝“中国国际展览会”圆满成功!感谢大家!
演讲发言时领导解围语言技巧
领导者演讲中的危机处理能力,是衡量一个领导者综合素质能力的重要标准,更是领导者演讲能否成功的基本保证。所以,任何一个演讲者要想取得良好的演说效果,就应该具有应变和控场能力。换句话说就是,领导者要善于临场察言观色,以便把握住听众的心理变化、兴趣要求,及时修正补充自己的演讲内容,为演讲成功打下良好基础。
1.领导要具备演讲中的4种危机处理能力
一般来讲,领导者在演讲中的危机处理能力包括以下几个组成部分:
第一,控制感情,掌握分寸的能力。即发现意外情况时,要镇静,要有好的心理素质,能控制感情,掌握分寸。不要在讲台上惊慌失措,更不要因急躁而冲动行事。
第二,从容答题,妙语解脱的能力。在演讲中当有听众提出较尖锐的问题时,演讲者要能够从容地回答听众提出的问题,特别是那些乍看起来十分棘手的问题。实际场景中,平庸的领导者多会采取压制的方法,发火批评。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别吵了,安静下来”,而结果大多是使自己进一步陷入窘境。高明的领导者则采用以诚相待、妙语解脱的办法,往往能变被动为主动,进而达到演讲的目的。
第三,巧妙穿插,活跃气氛的能力。这是指演讲者在遇到会场沉闷时,应尽快调节,巧妙穿插,以活跃气氛。比如,讲个笑话或故事,谈点趣闻等。
第四,将错就错,灵活处理的能力。领导者在演讲中如果出了错,要能够将错就错,灵活处理,并使演讲继续有效进行。实践证明,在这种情况下最忌讳两点:一是搔头挠耳,二是冷场过久。这里有一个有趣的研究结论:如果在演说过程中冷场15秒以上,听众群中就会有零星笑声;冷场30秒以上,就有少数听众的笑声;冷场时间再长一点,听众就会普遍不耐烦了。所以,我们的领导者在演讲时一定要牢记这一点。
这里,我们给出口才大师卡耐基的几种方法,以供借鉴:一是就地换掉话题,用上段结尾中的句子来发挥;二是向听众提出问题;三是如果实在是大脑一片空白,就应该临时编一段较完整的结束语,有礼貌地结束。
2.领导应对冷场有技巧
演讲的冷场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单向交流中,听众毫无兴趣,注意力分散;另一种是双向交流中,听众毫无反应,或者仅以简单的单音字节应付。这种场面的出现,根本原因就在于发言者的话没有吸引力。听众仅仅是出于纪律的约束或处世的礼貌而扮演一个“接受”的角色。所以说,冷场的出现,是发言者的失败。
实际经验表明,为了避免冷场的发生,领导者在演讲中应掌握以下方法:
(1)简短式的发言。实践经验表明,单向交流中那种应景式讲话,越短越好。而在双向交流中,任何一方都不要滔滔不绝地包场,要有意识地给对方留下发言的时间和机会。自己一轮讲不完,应待对方有所反应后再讲。
这个话题在前文中已有涉及,这里就不再多叙。
(2)变换话题,穿插趣闻轶事。所谓变换话题,就是当众讲话时遭遇冷场可通过暂时变换话题的办法吸引听众的注意力。如通过穿插趣闻轶事活跃现场气氛来吸引听众的注意力。趣闻轶事是人们在生活中津津乐道的闲谈资料,生活中的许多情趣即由此而来。演讲者抓住人们渴望趣味的视听倾向,恰当而又适时地讲述一些趣闻轶事,会使混乱或呆板的演讲现场马上活跃起来,听众的注意力也被迅速地集中到演讲内容上。这时演讲者仍要回到原有话题的轨道,而效果就要理想得多了。如果是双向交流,话题的变换就是不定的,根据现场情况随时进行。
(3)适时地赞美听众,求得共鸣和好感。听众发现演讲内容与自己的关系不大,自然不会给予太多的关注,在这种情况下,常常会出现冷场。此时,演讲者应当注意采用恰当的方式,拉近与听众的心理距离。贴近听众的一个有效方法就是发自内心地赞美听众,用中情中理的话语拨动听众的心弦,激起他们的共鸣,使他们重又对演讲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打破冷场的尴尬局面。
如实际场景中,演讲者为了打破冷场局面,常会以现场中具有代表性的某一类人为话题,进行赞美,近而产生对方的共鸣,从而达到活跃现场的目的。
(4)调动听众参与的热情。这种方法是基于演讲的特性使然。演讲者在以自己的演讲词和形象的语言来感染听众的同时,听众的积极回应也有利于推动演讲的顺利进行。因此,演讲者在需要的时候向听众提出富有针对性和启发性的问题,可以调动听众参与演讲活动的热情,使他们意识到,自己也是整个演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样会有效地避免冷场和打破冷场。
如一位领导正在面向群众进行普法意义的演讲,由于话题具有一定的专业性,听众的注意力出现了分散,进而不少人开始交头接耳起来。这时,这位领导者及时提出了这样的话题:“请开小差的同志们想想,如果我们自己的权益受到了侵害,我们又将怎样来寻求法律的帮助呢?”这样一来,交头接耳的听众也就能重新将注意力转移过来。
(5)制造悬念,激发听众的兴趣。好的悬念不仅能够使演讲者再度成为听众注目的中心,而且能够活跃现场气氛,激发听众聆听与参与的兴趣。因此,在演讲中制造悬念,可以有效地吸引听众的注意力,使演讲内含的信息和情感得以准确传达。如果演讲者能在出现冷场的情况下,适时地制造一两个悬念,确实是重新吸引听众注意力的非常有效的办法。
普列汉诺夫有一次在日内瓦做关于《无产阶级与农民》的演讲,当时会场乱哄哄的,几乎使演讲不能继续下去了。这时,普列汉诺夫双手交叉在胸前,目光嘲笑地扫视着会场。当台下逐渐平静了些,他大声说:“如果我们也想用这种武器同你们斗争的话,我们来时就会——(他停顿了一下,大家以为他会说,带着炸弹、武器、棍棒,然而他说出的话却出人意料),我们来时就会带着冷若冰霜的美女。”此语一出,整个会场笑声一片,甚至连一些反对者也笑了起来。普列汉诺夫见时机已到,话头一转,又重新回到了演讲的正题上。
当然,演讲者在遇到冷场的局面时,如果已经采取了诸如简短发言、变换话题、加强语气等控制手段,但仍然不能扭转冷场的局面时,就应即时中止交谈。因为,长时间的冷场对交流双方来说,都是极不适宜的,也说明了这次谈话确实是多余的。
3.巧妙地应对哄场
哄场也可以称之为搅场,就是恶意破坏现场秩序,使发言者不停被打断,甚至被迫终止。这种情况主要出现在单向交流中。通常的情况是听众开小会、串座位、随意进出、喧哗、嘲笑、喝倒彩、吹口哨和瞎鼓掌等。
在实际场景中,对搅场的出现发言人只能自己去控制。那种依靠与听者有利害关系的他人出面干预、压制,或者自己愤而退场之举,都不是最终解决问题的办法。那样做,产生的负面效果可能会更差。因此,发言者必须主动控制哄场,这时就需要不露声色地迅速判明产生哄场现象的原因。因为,不同的原因应对以不同的策略。
缓解矛盾的方法可采取“当即纠正”或“借错为靶”的手法加以补救。所谓“当即纠正”,即将错话搁置一旁,将正确内容再讲一遍。这样做虽然纠正了错误,也没有正面认错,但毕竟露出破绽,且内容会明显重复。
采用“借错为靶”,就是将错话当作反面论题,树立靶子,然后进行批驳,自然而然地将话题引到正确的内容上来。这种补救方法不露痕迹,甚至还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活跃气氛的效果。
例如,有位演讲者不慎说了一句错误的话,他当即意识到了,便灵机一动,故意将错话重复一遍,然后机智地说:“显然,听到刚才这句话,大家都笑了。大家想想,这句话究竟错在什么地方呢?”接着便对错误逐条逐款进行批驳,使人感觉到演讲者是有意树立靶子,从反面进行论证。这种控场技巧实在令人叫绝!
4.面对责难,机智应答
在演讲的过程中遇到责难也是常有的事。所谓责难,就是责备非难,大致包含两种情况:一种是对所谈有疑问或不同意见而提出问题和反对意见,多为善意的;另一种则是故意刁难,搞恶作剧,以达到让发言者难堪、出丑的目的,多为恶意。
鉴于上述情况,领导者演讲时面对责难的控制,也必须有所区别。
(1)面对善意的责难。如果所面对是善意的责难,演讲者就应尽己所知,认真、负责地阐述自己的观点或解答对方的问题。只要不是涉及国家、组织机密和有伤风化等内容的,都应有问必答,不可用“无可奉告”之类的外交辞令搪塞。如果确实回答不了,也要老老实实地表示歉意,或者留下另行探讨的话语。
(2)面对恶意的责难。遇到这种情况,就需要演讲者大胆一些,应针锋相对,坚决、果断地当众揭露制服。手法上可以多样化:或反唇相讥,或以牙还牙,或幽默风趣。总之,不能让其企图得逞。如果不予理睬、拒绝回答,或者发火、生气,或者令其离开或自己离开,都是不恰当的。因为这不仅会助长其气焰,混淆其他听众的视听,更会有损自己的形象。
媒体采访时领导应答应酬技巧
身为企业领导,在充分了解了媒体各种采访形式之后,可以更加从容地面对,充分地发挥自己的语言优势。
1.面对面采访
如果要进行一场面对面采访的话,你通常会提前很长时间得到通知,这样你就会有很多时间来进行准备。在进行实际采访的时候,你沟通的方式通常要比你讲话的内容更加重要。
采访时通常会录音,所以如果你不相信该记者或者你要谈论的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话题,建议你问清对方你自己是否也可进行相应的记录。
印刷媒体的采访通常更有深度,所以一定要做好充分准备。
广播采访的目的是从你这里得到一些“录音片段”和“现场情况”——其中通常会包含一些来自周围环境的声音,比如说电话铃声或者是你的工作场所经常会出现的一些声音。事先检查办公室的工作环境(比如说墙上的海报等);在接受采访时注意你的面部表情以及肢体语言等,以免不小心流露出一些负面信息。
注意那些“随口说出的”言论,无论是在采访之前、采访当中,还是在采访结束之后,它们很可能会成为引用的对方。
2.电话采访
通常情况下,对方会对采访进行录音。如果你不确定的话,建议你事先询问清楚。
电话采访一定要在声音中表现出你的力量和自信;对关键词要进行强调;发音清晰,语速要放慢。不要因为沉默而感到压力。
在开始回答问题之前,稍微停顿一下,整理好你的思路。语调要欢快、充满热情。必要时可重复你的信息。
在结尾的时候进行总结。
不要发出“呃”的声音。
3.直播采访
保持令人愉快的语调,同时要注意跟采访者保持目光接触。面部表情要丰富,或者是通过微笑使你的语调充满热情。
发音清晰,降低语速,语调要富有变化。回答问题一定要简短(最多不超过30秒)。
4.跟其他嘉宾进行连线
不要让其他嘉宾影响了你的原定计划。
不断在他们所说的内容和你所传达的信息之间建立联系。
在表达不同意见的时候,语气要坚定,但态度要礼貌。
谈话时不要夹杂私人情绪。
表现出一定的幽默感(但不要咄咄逼人,也不要去讽刺挖苦别人)。
直接回答主持人提出的问题,但说话的时候大部分时间要冲着其他嘉宾。
5.热线广播采访
如果你被邀请当嘉宾:
事先要了解媒体形式是怎样的。了解热心听众是否可以跟嘉宾进行长时间互动?主持人是否会在第一个问题之后就开始介入?
尽量跟热心听众建立关系。称呼对方的姓名,在回答问题之前先确认对方的问题,比如说,“你提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如果你发现对方并不能接受你的观点,礼貌地表示“尊重对方的权利”,然后接听下一个电话。
一定要对热心听众表示尊重——即便对方可能并不值得你这样做。你会在其他听众心目当中建立好感。
通常情况下,你可以直接跟热心听众进行对话,无需通过主持人。
当你不希望跟对方进行争论的时候,你可以转向主持人,“约翰,我想玛丽提出了非常有趣的一点……”
准备好一些其他谈话内容,因为听众可能要过一段时间才打来电话。
6.远程采访(现场直播或录播)
在进行远程采访的时候,往往是记者在一个地点,而你(有时是好几位嘉宾)在另外一个距离很远的地方冲着电视摄像镜头讲话。
直接看镜头,不要去看电视监控器,也不要东张西望。
把摄像机镜头想象成采访者的眼睛。尽量采用一种低调、动人的语调。
一直看着镜头,即便是在其他嘉宾或者是主持人讲话的时候。
如果有其他嘉宾的话,你可以直接跟他们进行交流。
在讲话的时候,不要大声喊叫。
如果没有听到问题,礼貌地请采访者重复一遍。
7.现场热线采访
有主持人以及热心观众参与的采访,它很容易使你和你所谈论的话题成为大众的焦点。接受这种采访确实有些冒险,所以必须要慎重对待。
这种采访实际上是一系列谈话,而不是一次“质问”,所以在接受采访的时候,你一定要有趣、简洁、让人感觉容易相处,并且带有一些自嘲式的幽默。
如果你跟主持人处于同一间录音棚,一定要在对方提问的时候直接看着他。在接听热线电话或回应热心听众的时候,目光要转向摄像机镜头。
如果是在接受一次通过卫星进行的远程采访,你可以在主持人或热心观众讲话以及你在回答问题的时候看着摄像机镜头。
尽量记住热心听众的姓名和地点,在回答问题的时候一定要首先回应对方的问题,然后再进行具体的解答。答案的长度不应当超过30秒钟。
8.面对面电视采访
留出大约15分钟时间给工作人员布置场地,最后再留出15分钟时间收拾一切。如果工作很忙,建议你不要在办公室接受采访。
在接受采访之前,一定要把那些你不想在镜头上出现的物品、文件、海报等出现在采访现场。
对整个采访过程进行录音(或录像),这样你就可以保留一份自己的记录(事先要征得对方同意)。
采访者通常会需要一到两段可以使用的“录音片段”,所以你一定要做好准备。
采访结束之后,这时候麦克风仍然在你身上,所以千万不要说一些会让自己后悔的话。你或其他人应该留在录音棚里看着采访者“重新提问”。注意采访者重复提问时的语调和用词应该跟实际采访时相同。
在面对新闻杂志记者或在录音棚接受采访的时候,在一两个最重要的答案中提到采访者的姓名,从而可以增加对方播出该段对话的可能性,比如说,“好吧,比尔,这是一个我们正高度重视的问题……”
你不一定要使用那些消极的词汇或给出问题的框架。只要用自己的话直接回答问题就可以。
9.记者突击采访
随便在大厅里、在楼梯上,也可能是在一场演讲或新闻发布会的后台进行的一对一的采访。
回答问题时一定要简短。
让谈话沿着自己预定的轨道进行,尽量重复你的主要信息,从而增加被播出的几率。
不要说“正像我前面谈到的那样”。
如果采访你的是一群记者的话,不要在回答问题时提到任何一位记者的姓名。
不要给你的答案编号。
不要回答所有的细节问题或问题的所有方面。回答重要的问题或问题的一个方面,然后把话题转移到你的信息轨道上。
在对方提问时若有所思地低下头去(好像你在听对方提问),这样你可以控制自己的语速。对方问题结束的时候,你可以停顿一下,然后抬起头,直接面向提出问题的那位记者说出你的答案。这样你可以在“录音片段”开始之前给自己一些时间去思考。
放慢语速。不要在还没想清楚的情况下说出答案。时常通过简短的停顿来强调重点词,同时给你一些时间去思考。
无论对方的问题多么尖锐,都要保持低调和冷静。
不要让突击采访持续的时间过长,最长不应超过10分钟。一旦你说完自己想说的话,立刻跟对方表示抱歉,然后礼貌而坚定地离开。
如果记者不停地向你提出问题,你可以重复自己的核心信息(这些信息通常比较简短、空泛,比如说“我们的目标是确保……”)或向记者保证你“在得到更多信息之后”会答复他们,然后离开。
10.参加记者招待会
要求记者在提问之前首先进行自我介绍。
要求每个记者只能提出一个问题。
设定时间界限,大约为30分钟。
发言人做开场陈述:开场陈述通常为5到10分钟时间,目的在于向记者传达核心信息。记得在为记者准备的媒体包里放上一份开场陈述的打印稿。
在会议即将结束的时候,告诉记者后续采访、下次记者招待会的时间安排。
招聘面试时领导提问考核技巧
现代企业需要复合型人才,企业在招聘面试时的提问技巧是考核人才的关键一步,也是网罗优秀人才的有效途径之一,因此,掌握面试的提问技巧十分重要。有这样一个面试案例可供参考:
某大型服装企业要招聘一名高级营销员,某大区总经理亲自担任主考官,他向候选人问了以下3个问题:
1.这个职位要带领十几个人的队伍,你认为自己的领导能力如何?
2.你在团队工作方面表现如何?因为这个职位需要到处交流、沟通,你觉得自己的团队精神好吗?
3.这个职位是新近设立的,压力特别大,并且需要经常出差,你觉得自己能适应这种高压力的工作状况吗?
几乎所有的候选人都是这样回答3个问题的:第一个问题,我管理人员的能力非常强;第二个问题,我的团队精神非常好,只能答YES;第三个问题,能适应,非常喜欢出差。
而事实上,对第一个问题来讲,总经理难以判断候选人的管理能力究竟如何;第二个问题在总经理的明确暗示下,一般人都会说我的团队精神很好;第三个问题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多数人都不喜欢出差,不喜欢被占用自己的业余时间。但是老总的问话方式直截了当地给予了暗示,使候选人必须说“是”。
由此可见,王总面试提问中最大的问题,就是错误地采用了封闭式提问的方式,同时提问就暗含了答案,这也是许多主管在进行面试时常犯的错误。
让我们重新来设计一下这些问题:
问题1:管理能力。我们把提问分为以下的具体问题:
(1)你在原来的公司工作时,有多少人向你汇报?你向谁汇报?
(2)你是怎么处理下属成员间的矛盾纠纷的?举个例子(行为式问题)?
问题2:团队协作能力,我们可以这样提问:
(1)营销经理和其他部门特别是人力资源部门经常有矛盾,你是否遇到过这样的纠纷,当时是怎么处理的(情景式问题)?
(2)作为高级营销经理,你曾经在哪些方面做过努力以改善公司内部的沟通状况?
问题3:关于出差。你可以这样提问:
(1)以前公司的工作频率如何?经常要加班吗?多长时间出一次差?
(2)这种出差频率影响到你的生活没有?对这种出差频率有什么看法?
重新设计的问题首先采用了开放式提问的方式,以让应聘者畅所欲言,并从中获得更多的有效信息。例如:“你的团队工作方面表现怎样?你的沟通技巧怎么样?”
这些都是开放式问题。应聘者不可能用一两句话就简单回答了,而是需要总结、引申、举例通过这一系列的回答,从中可以获得足够的信息。
同时,面试提问还可以安排一些情景式、行为式的问题,如:“请告诉我最具有挑战性的客户是什么样子?”“你最敬佩的人是谁?为什么?”越是具体详细的事件性的问题,面试者越难以在回答问题时“扬长避短”,就越能够掌握面试者的真实能力情况。
面试问题虽然林林总总、五花八门,但总结起来可以分成两大类:一类是测试应聘者的综合素质;另一类是测试应聘者的专业素质。一般招聘方的招聘人员都认为面试问题的随意性很大,一般表现在进行综合素质测试阶段。在综合素质测试中,招聘方通过提问题应该主要了解应聘者以下一些综合素质:表达能力、概括能力、逻辑性、责任心、组织协调能力、自我认识能力、自信心、分析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和应变能力等。
对于不同岗位的应聘者,对上述各能力的具体要求也不同。比如对于销售人员,要侧重强调表达能力、自信心、心理承受能力和应变能力;对于技术开发人员要强调其逻辑性、责任心、分析能力;而对于职能部门的员工,则要强调责任心、组织协调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和应变能力等。
虽然需要测试的素质和能力很多,但在具体提问时,通过几个典型的问题即可概括。
例如,如果你想要测试应聘者的表达能力、概括能力和逻辑性时,身为招聘方的你可以这样说:“首先欢迎您来我公司应聘,下面请您简单地做一下自我介绍或者讲述一下自己的主要工作业绩,好吗?”通过应聘者回答问题时语言表达的清晰性、流畅性,可以看出应聘者是否善于表达概括,语言表达是否有逻辑性。又比如提问“你在以往工作中遇到过什么困难,你是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同样可以考察应聘者的思维和的逻辑性和语言的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
如果你想考察应聘者的组织协调能力时,你可以询问一些他以前组织过的活动。比如你可以这样问:“请问您在单位(学校)经常组织活动吗?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请具体描述一下你是怎样组织一次活动的,你在其中的职责是什么”,或者“在你主管的部门中,你是如何给每个人分派工作的,怎样协调他们之间的关系”等,通过这些问题你同样可以了解到应聘者的思维逻辑性和语言表达能力,更可以了解到他的组织协调能力如何,从而确定他是不是你们要招的人。
如果你想测试应聘者的责任心是否强时可以这样询问:“你是否愿意向上级提出合理化建议”,或者“假如分配给你的一项任务,眼看期限已到,难以完成,你怎么办?”等。另外你也可以这样说:“请你简单地进行一下自我评价”,或者“请用三个词概括一下你自己”又或者“请对你的优点和缺点做一个评价”、“请对你的个性特征做一个评价”等。
通过这些问题以测评他的责任心和自我认识能力。
在面试提问过程中,还要注意应聘者的回答是否准确和真实。有些应聘者会有意无意地夸大自己的优点,忽略自己的缺点。如果面试人员对应聘者所讲的内容的真实性产生怀疑,则需要让应聘者举一些例子来证明他所讲内容的真实性。另外还可以从“为什么做、怎么做的、结果如何”这个逻辑链中去分析应聘者讲述内容的真实性。要留意应聘者所讲的内容前后是否一致。
另外,在面试提问中要注意应聘者的动机问题,首先是公司运作方式、价值观与个人愿望的吻合程度,其次是工作职责与人愿望的吻合程度,再次是工作地点和个人愿望的吻合程度。如果这三项中有一项的吻合程度较差,则应聘这在公司的适合程度就会下降,面试人员要考虑应聘者能够通过面试。
总之,领导有效的面试提问,关键在于让面试者提供的言语信息如实反映实际情况,因此能引发面试者动用自己的判断力、分析力以及所掌握的知识和经验来回答的提问,这才是高效的面试问题。
深入群众时领导日常谈心技巧
谈心是领导与下级或群众之间以坦诚的态度互相抒发情怀,交换心得,表达主张的一种交流方式。谈心是心灵和心灵的碰撞,是沟通思想的桥梁。领导要想在谈心时表现自己的说话水平,可把握以下几点。
1.明确目的,有所准备
谈心与聊天不同,聊天的话题广泛,随聊随换,而谈心则是指对一定的心理、思想的分歧而进行的。要取得成功,必须明确目的,有所准备。
明确目的主要指谈心后要达到的结果。比如两人之间有看法,互不服气,以至于影响到工作上的合作。谈心之前要明确,目的是让对方更多地了解自己,摒弃前嫌,携手共进。
有所准备是指在谈心前精心构设交谈用语、谈话内容及谈话进程,怎样开始,说些什么,何时结束,都进行充分准备,以免谈起来凌乱分散,甚至言不及义,影响表达效果。
有所准备还包括预设谈话中对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的处理方法。有了这些准备,谈心活动就不会演变成争吵或僵持,就能根据对方的反应调节交谈方式,确保交谈目的的实现。
2.微笑寒暄,点题切意
谈心时的第一句话是最难说好的。一句不恰当的“开场白”,可能把谈话引向一些不相关的内容,也可能“一句话把人说得跳起来”,双方剑拔弩张,根本无法谈心。因而,选择好恰当的“开场白”十分重要。
可以让表情来代替:一个真诚自然的微笑,表明你与对方谈心的态度是诚实的,首先在情感上就给对方以很大影响;然后再说一两句寒暄话,进一步表明你的友好态度和诚意。这样的“开场白”有利于气氛的缓和,有利于谈话的继续进行。在有些情况下,谈心者可以利用周围的环境来引入话题,以调节谈话气氛,缩短与谈话对象的距离;也可以先说一些关系到人们切身利益而又普遍关心的话题,以引起对方注意;或者,首先避开双方的分歧点,从一些与主要问题看似无关的话题入手,巧妙迂回,步步诱导,以使谈心收到良好效果。
开场白过后,应很快地切入主题,譬如消除某个误会,说明某种情况等。因为这时双方的关系只是表面的礼节性的和缓,若过多地牵扯别的内容会引起对方的反感,同时也会暴露你的弱点,直接切入正题,让双方就一个问题展开对话,进行沟通,尽快消除分歧,澄清误会,说明情况,以便达成共识。
3.确定方法,因人而异
实现谈心目的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使对方接受自己的见解和思想。要做到这一点,谈心者就必须充分顾及到交谈对象的心理状况、接受能力、文化修养以及性格特征等,以此来确定适当的谈心方法。
含蓄幽默的方法可以适用于文化层次较高的人;迂回诱导的方法可以适用于思想负担较重的人;委婉暗示的方法则无需明确表达自己的观点就能引起聪明人的联想和警觉;激言励志的方法可以鼓动起情绪消沉者的好胜心;厉色怒言的方法可以对有问题、犯错误的人起到鞭策、挽救、威慑的作用等。
4.语贵诚恳,以情感人
谈心是要向交谈对象阐明自己的某种观点或见解,而不是加剧矛盾,因此要以诚恳之心来遣词造句,选用中性的、不带有强烈刺激性的词语,减少对方的反感和受刺激的心理效应,让这样的话语传达出你希望冰释前嫌的诚意。
在整个谈心过程中,对个性极强、难以沟通的谈心对象,要把握其特点,除了使用能阐明观点的话语外,更要以情动人,多使用具有情感交流作用的词语来制造气氛,沟通心灵,理顺情绪。
5.注意语气,把握节奏
谈心时,如果语气、声调和节奏运用不当,也会影响到说话水平以及最终结果。
谈心时,语气要和缓、委婉,不能声色俱厉,咄咄逼人。和缓委婉的语气能冲淡对方的敌对心理,能给对方一种信任感、诚实感,不至于造成双方心理上的压抑,不至于激化矛盾。语气往往体现在说话的表述方式上,追问、反问、否定往往使语气显得生硬、激烈,易引起对方反感;而回顾、商榷、引导、模糊等往往能制造平淡和谐的谈话气氛,有利于减轻压力,阐明事实、表明观点。
声调在谈心的效果上也有重要作用。当一个人心存怒气时,说话的声调无疑会上扬,形成一种尖刻的没有耐心的调子。这种尖刻的没有耐心的调子有很强的传染性,会使对方马上也像受传染一样针锋相对,厉声对厉声,尖刻对尖刻,只会使事态扩大,矛盾加深。
语言的节奏有舒有急,有快有慢。使用快节奏讲话往往会使你显得心急,情绪不稳,易激动发火,还不利于交谈对方的思考和应对,显得没有诚意;节奏太迟太缓,显得缺乏生气,没有信心,影响谈话效果;节奏适度,方显自然、自信、有力,易于从心理上影响对方,产生良好的心理效应。
6.把握火候,讲究分寸
在谈心过程中要注意洞悉对方的心理变化、表情反应。对方一时接受不了的话不要急于强迫对方接受,可作保留意见;会引起对方反感的话若不涉及大是大非问题尽量少讲,如非讲不可,也要采取对方能接受的方式娓娓讲出。同时,还要掌握好谈心在时间上的长短,要顾及对方的工作情况及精力情况而适时收场。
在职场上,不是只靠熟练的技能和辛勤的工作就能出人头地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否会说话在职场上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决定了你职业生涯的顺利与否和职位的升迁。掌握了说话的艺术,就会为你在职场上制造一个融洽的环境,一片任意驰骋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