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古荆江”形成的年代

中生代早期的印支运动,在长江流域北部形成了近东西走向的古巴颜喀拉山—古秦岭山系,成为流域的北界;晚期的燕山运动在流域的东部和东南部形成了北东至北东东走向的古陆缘山系,成为流域的东界和南界。而在流域西部,随着古地中海向西退缩,至早白垩纪海水从唐古拉一带退出,长江流域才全部成为陆地。流域内地势与今日相反,整体呈东高西低,汇水主要向西或西南流出。

早第三纪时期古长江尚不存在,现今的江源地区当时还是封闭的内陆断陷盆地;上游地区的汇水顺着当时的地势自东向西流出;中游和下游地区的汇水分别注入一些彼此隔开的内陆构造盆地;只有近海地带才有注入古东海的短小河流。

古长江分段发育始于早第三纪末期至晚第三纪初期并延续至喜马拉雅运动,不仅使青藏高原大幅度整体上升成为号称“世界屋脊”的高原,而且其断块式的升降运动几乎遍及全国。长江流域的古地理在此期间发生明显的转变,青藏高原东部的断块活动和横断山系的出现构成了长江流域的西界;流域东部白垩纪至第三纪产生一系列断陷盆地,燕山运动时期形成的陆缘山系逐步解体;流域内的地势于是由东高西低转变为西高东低并进一步发展成为落差巨大的三大阶梯。巨大的青藏高原整体崛起也改变了大气低层的环流形势,我国东部季风带的建立,使长江流域的大部分地区气候由原先的干旱炎热转变为温暖湿润,降水丰沛。在这种地形与气候条件下,流域内径流量显著加大,河流作用大大增强,古长江得以分段发育、伸长并相互连接贯通成为统一的长江[6]。此后,才有了“古荆江”的形成和发育。

1.2.1 中更新世初期(距今约55万年以前)

已有研究表明,早更新世以来,在宜昌丘陵地区,由冲积作用形成的砾石堆积物有卢演冲组、云池组和善溪窑组,相应在洞庭湖区为汨罗组,在江汉平原为秦家场组。云池组厚达40m的上砾石层的砾石成分可与宜昌附近的第五级阶地土地岗组相比较。由于土地岗组被认为是中更新世初期三峡贯通的冲积层,因而,也可将云池组上部砾石堆积视为三峡向下游贯通的标志,距今为(100±20)万年。

第四纪云池组沉积时期的古长江,大体是自宜昌,经白洋、陈二口、松滋城西、澧县、安乡进入洞庭湖地区,再是自云池向南偏东进入江汉盆地的南侧地带,并在云池以下形成砾石扇形堆积体,同时发现在云池、善溪窑、松滋、澧县等地,云池组为网纹状红土善溪窑组所掩埋,距今为(55.3±6.6)万年。

综上所述,在55万年以前的中更新世初期之前尚不存在“古荆江”河段(图1-1)[7]

img

图1-1 更新世以来长江荆江河段的变迁

1.2.2 中更新世中期“古荆江”形成

当进入中更新世中期,江汉盆地西部发育了厚达50~60m的罗家渡组堆积层和厚达40~50m的张金河组堆积层。前者以砾石层或砂砾层为主,分布在沙市冲积扇区,后又发现在七星台也存在相当于第四纪阶地砾石层堆积,据此认为大体距今55万年以来,该砾石层扇形三角洲的顶点在七星台附近;后者以砂砾层或砂层为主,其砾石层自百里洲厚30~40m向东到龟湖一线减为20~25m,再向东减为10m左右,同时自西向东由砾石层为主渐变为以砂层为主,显示沿程减薄和相变的特点。这表明“古荆江”基本形成,三角洲顶点可能上移至松滋口附近(图1-1)。

根据钻探取样的14C年代测定,江陵县马山贯家垸南、江陵县弥市和六合垸等上述堆积物年代均在3.5万年或4万年以上。可以认为,“古荆江”形成的年代大致距今4万年左右[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