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古荆江”的演化过程

1.3.1 中更新世晚期至晚更新世

根据荆江地区千余个不同深度的钻探资料绘制的埋藏砾石堆积或砂砾堆积的顶面高程图(图1-2)可以看出,砾石层堆积顶面总体上是向南东方向倾斜的,显示出晚更新世沉积的顶面被冲蚀切割的流路和古地面上相对高起的低岗(阶地)。这些槽部的形成与距今1.8万年前后的末次冰期鼎盛时期地球海平面比现今要低100~130m相关联。这几条“古荆江”的古河槽与后来荆江的古杨水、夏水、涌水位置相近[7]

img

图1-2 江汉平原西部埋藏的更新世砾质堆积顶面高程的变化

1.3.2 中全新世早期

第四纪冰后期,全球气候转暖,地球海平面上升。在距今8300—5500年期间,长江流域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东海海平面回升120m,大体与今日相当,长江口发生海侵,长江口三角洲沦为海湾,顶点在镇江、扬州附近。周缘为丘陵山地的长江中游荆江和江汉地区,因地势低洼和新构造运动的沉陷,上游丰富的来水使其发育成巨大的湖泊,称为“云梦泽”。当上游巨量泥沙在湖泊中的淤积量还不足以抵消其下沉量时,其湖盆扩张,水深增大,荆江三角洲向上游发生溯源退缩,原来堆积的滩地普遍被淹没,形成深厚的湖沼相黏土沉积层。根据有关的钻孔资料,14C年代测定为距今(5240±125)年。可见,在距今5000年前,“古荆江”的演变特征为漫流洪道[7]

1.3.3 中全新世晚期

在距今5000年前后,中国气候由最温暖而转凉,气温下降,雨量减少,东海海平面上升趋缓,荆江地区即云梦泽水位进入相对稳定阶段。这一时期,荆江地区显然仍继续沉降,但大量的长江和汉江悬移质泥沙使湖区产生充填式堆积。随着三角洲向东推进,云梦泽逐渐变浅而进入沼泽化阶段。大量的悬移质泥沙通过以沙市附近为顶点的放射形分流洪道和若干次一级呈树枝状的分流向东部云梦泽逐段淤积,在大三角洲基础上又形成许多小三角洲。由于泥沙堆积发育,导致云梦泽逐渐解体。根据一些地质钻孔取样14C年代测定,表明距今5000—2500年期间,荆江地区西部即三角洲顶点部位,早在距今5000年时其自然堤已淤积成高河漫滩,而东部云梦泽腹地向沼泽化演进,古荆江已由漫流洪道变成为分流水道,在此期间形成古杨水、夏水、涌水为主的荆江多汊多分流并与两侧诸多湖泊相串通的网状水系[7]

之后,“古荆江”进入历史时期的荆江河道形成和发育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