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月当空:武则天与武周社会
- 王双怀
- 1597字
- 2021-12-31 13:46:16
第二章 武则天的政治生涯
在唐高宗统治时期,武则天曾长期参与朝政。作为唐高宗的皇后,武则天是怎样参与朝政的?为什么会长期参与朝政?参政的方式和影响如何?后来为什么会临朝称制,进而破天荒地登上皇帝宝座,成为中国历史上独一无二的女皇帝?诸如这些问题,也是需要进行深入探讨的。
第一节 武则天参政的历程
武则天参政,最早可以追溯到唐高宗统治时期。唐高宗是唐代的第三位皇帝,对武则天十分信任。显庆五年(660),唐高宗得了重病,“风眩头重”“目不能视”。[1]在这种情况下,需要有人代他临朝决事,统领朝政。当时,太子弘年仅八岁,且“多疾病”,根本不可能胜任这项工作。宰相许敬宗有处理朝政的才能,但品行不好,不大可靠。而皇后武则天“权变多智”,深得唐高宗信赖。因此,唐高宗开始让武则天参与朝政。《资治通鉴》卷200载:显庆五年(660)十月,高宗“初苦风眩头重,目不能视,百司奏事,上令皇后决之”。《唐会要》卷二也说:显庆五年十月以后,“上苦风眩,表奏时令皇后详决,自此参预朝政”。
武则天为什么能够走上政治舞台,长期参与朝政? 从大量资料来看,武则天之参与朝政,既有客观条件,也有主观因素。
《无双谱》中的武则天
客观上,显庆五年(660)唐高宗得了重病,“风眩头重,目不能视”[1]。“风眩头重, 目不能视”是什么病,尚不能确切判定。有人认为是高血压、近视眼、精神衰弱。但看起来似乎有些牵强。因为史书上有许多高宗骑马射箭,围场打猎的记载。若是高血压、近视眼,这些记载无法解释。据一位老中医分析,这是一种由“阴虚阳亢”引起的慢性疾病,难以根治,易于复发,重在调养。无论如何,风眩头重、目不能视是非常痛苦的事。唐高宗最初染上此疾,旬月不得康复。在这种情况下,需要有人帮他临朝,处理国家事务。由谁出面好呢?当然是皇太子。可是,当时太子李弘年方八岁,且“多疾病”[2],根本不可能决断庶政。宰相许敬宗等人能够处理朝政,但不能完全依靠他们,否则,便有大权旁落的可能。这样,武则天就显得异常重要起来,成了唯一可以完全信赖的人选。他们既是生活中的情侣,又是政治上的伙伴。此时高宗让她帮助处理朝政,是顺理成章的事。
大明宫平面图
主观上,武则天有参与朝政的本领。如前所述,武则天自幼聪明好学,权变多智。不平凡的经历开阔了她的视野,锻炼了她的意志,丰富了她的知识,增长了她的才干。她深知前朝古代的治乱得失,又有同反对派做斗争的实际经验,政治头脑灵活,能够排忧解难,把握风云变幻;她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而且精力充沛,作风顽强,能够吟诗作文 [1],批阅奏章,日理万机。
武则天又与唐高宗情投意合,心心相印。这种密切关系自然而然地促进了主客观因素的结合。关于这一点,史书上说得非常清楚。《资治通鉴》卷200载:显庆五年十月,高宗“初苦风眩头重,目不能视,百司奏事,上或使皇后决之”。《唐会要》卷3亦载:“显庆五年十月已后,上苦风眩,表奏时令皇后详决,自此参预朝政。”[1]
《武后从行图》
显庆五年(660)十月之参与朝政,对武则天来说本来是临时性的。太子长大成人,她便可以告别政坛,深居后宫。可是,显庆五年以后,唐高宗“头重目眩”的病常常复发,又患上了可怕的疟疾。[2]每次患病,一月左右。由于有病,需要休息,所以当病情缓和时,高宗总是花许多时间去打猎、游幸。因此,从显庆五年(660)到弘道元年(683),武则天一直辅佐唐高宗,处理朝政。史载:“自是上每视事,则后垂帘于后,政无大小,皆与闻之。天下大权,悉归中宫……中外谓之二圣。”[3]
[1]〔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00,高宗显庆五年十月,中华书局1956年标点本,第6322页。
[1]《资治通鉴》卷200,高宗显庆五年十月条,第6322页。
[2]《旧唐书》卷86《孝敬皇帝弘传》,第2829页。
[1]《全唐诗》卷5、《全唐文》卷95皆有武则天诗文。
[1]武则天最初参与朝政的时间,尚有永徽六年、显庆四年二说。案,武则天自争夺皇后地位起,便卷入政治旋涡,对朝政有一定影响,但皆通过高宗,范围极其有限。故说业已参政,为时尚早。至于说长孙无忌被诛之日,即武则天参政之时,似近情理,其实不通。自古女子不得干政。吕后、贾后、冯太后皆辅昏、幼之主;时高宗稳坐朝堂,武则天何以遂能参政?故弃而不取。
[2]《旧唐书》卷5《高宗纪》、《资治通鉴》卷202。
[3]《资治通鉴》卷201,高宗麟德元年,第634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