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中国大豆生产区域是如何划分的?

答:我国大豆栽培区域划分为北方一熟春大豆生态区、黄淮海二熟春大豆生态区和南方多熟春夏秋大豆生态三个区域。

(1)北方一熟春大豆生态区

北方一熟春大豆生态区包括东北春大豆生态区(东北亚区)、华北高原春大豆生态区(华北高原亚区)和西北春大豆生态亚区(西北亚区)。全区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宁夏和河北、山西、陕西、甘肃、新疆五省(区)北部地区。此区地处中温带,主体纬度为40°~50°N,是我国气候寒冷地区、全年无霜期较短,一年一熟春播秋收。≥10℃的活动积温为1900~4000℃,年降水量200~1200mm,年日照时数2300~3100h,大豆为一季作物,春播秋收,鼓粒期间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油分的积累。

①东北春大豆生态亚区

东北春大豆生态亚区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及内蒙古东部接壤地区。该区域一般5月上旬播种,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收获。品种生育期105~155d。

②华北高原春大豆生态亚区

华北高原春大豆生态亚区包括河北长城以北,山西、陕西北部,内蒙古高原与河套地区,宁夏、甘肃与宁陕接壤地区。该地区海拔1000m左右,气候寒冷。

③西北春大豆生态亚区

西北春大豆生态亚区包括新疆北部及甘肃河西走廊等地。

(2)黄淮海及长江中下游二熟春夏大豆生态区

黄淮海二熟春夏大豆生态区包括海河流域春夏大豆生态亚区(海河亚区)、黄淮流域春夏大豆生态亚区(黄淮亚区)和长江中下游二熟制春夏大豆生态亚区(长江中下游亚区)。全区包括长城以南、新安江—鄱阳湖—洞庭湖线以北、东起黄海、西至六盘山的广大地区及大巴山的长江中下游流域;按省区有北京、天津、河北、山西、陕西的长城以南,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湖北以及甘肃南部、陕西汉中盆地、浙江新安江以北、江西鄱阳湖以北、湖南洞庭湖以北、四川东北盆周山等,主体纬度在34°~40°N。历史上有二年三熟制春大豆和一年两熟制夏大豆或春、夏大豆并存,以夏大豆为主。该区全年无霜期175~220d,≥10℃的活动积温为3800~4800℃,年降水量400~1000mm。此地区高蛋白和高油大豆兼有,北部气候有利于高油大豆生产,南部大豆蛋白质含量较高。

①海河流域春夏大豆生态亚区

海河流域春夏大豆生态亚区主要为海河、淳沱河和汾河流域,包括河北长城以南,石家庄、天津一线以北,山西中部和东南部等地区。该地区春、夏大豆都有,但是以夏大豆为主。

②黄淮海流域春夏大豆亚区

黄淮流域春夏大豆亚区包括海河流域以南、秦岭淮河线以北地区,按省区有河北石家庄、天津线以南,山东省、河南省大部、江苏省灌溉总渠和安徽沿淮河两岸以北、晋西南、陕西关中和甘肃省天水、武都地区。一年二熟为主,春、夏大豆都有栽培,以夏大豆为主。

③长江中下游二熟春夏大豆生态亚区

长江中下游二熟春夏大豆生态亚区包括秦岭淮河以南,新安江—鄱阳湖—洞庭湖线以北、东起沿海,西至大巴山的长江中下游流域。按省区有江苏、安徽的淮河以南、湖北省、陕西汉中盆地、浙江新安江以北、江西鄱阳湖以北、湖南洞庭湖以北、四川东北盆周山地等,历史上春、夏大豆并存,以夏大豆为主。

(3)南方多熟制春夏秋大豆生态区

南方多熟制春夏秋大豆生态区包括中南东部春夏大豆生态亚区(中南东部亚区)、中南西部春夏秋大豆生态亚区(中南西部亚区)、西南高原二熟制春夏大豆生态亚区(西南高原二熟春夏大豆生态亚区)和华南热带多熟制四季豆生态亚区(华南热带多熟四季豆的身体亚区)。全区包括浙江新安江以南、江西鄱阳湖以南、湖南洞庭湖以南、福建、广东、云南以及四川盆地。主体纬度为19°~29°N,此地区丘陵山地相间分布,一年三熟或二年五熟、春、夏、秋大豆搭配种植。

①中南东部春夏秋大豆生态亚区

中南东部春夏秋大豆生态亚区包括浙江新安江以南、江西鄱阳湖以南、湖南洞庭湖以南、福建泉州以北以及广东、广西的南岭区域。一般海拔1000m以下。

②中南西部春夏秋大豆生态亚区

中南西部春夏秋生态亚区主要为四川盆地,一般海拔600~800m。

③西南高原二熟春夏大豆生态亚区

西南高原二熟春夏大豆生态亚区包括四川西南盆周山地、川西高原、广西西北以及湖南西部高原和云贵高原。纬度大致为25°~29°N。一般海拔1.5km以上,以春播大豆为主,也有夏播大豆。

④华南热带多熟四季大豆生态亚区

华南热带多熟四季豆的生态亚区包括福建泉州以南、广东、广西南岭以南、云南南部等地。主体纬度为19°~23.5°N。终年无霜,四季均可种植。

图1-6 全国大豆生产区域分布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