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序】方格稿纸
方格稿纸,是以前报社每个月都要给采编人员发放的办公用品。
我进入报社工作时,是1998年年底。第一次领到的方格稿纸,是A4纸大小,20×10=200规格的,就是一页10行,每行可以写20个字,一字一格,标点也占一格。无论是记者,还是编辑,都是一字一格工工整整地写好稿子,用一枚大头针,在稿纸上别一张“石嘴山日报发稿单”,送给主任审签。主任审签完,交给编辑部。
那时候,电脑没有普及,记者用笔写稿子,编辑在版样纸上设计版面,标题占几行,文章占多大区域,都靠数字数画出来。用方格稿纸写稿子,便于编辑数字数画版。
1990年1月,石嘴山日报社改进排版技术,铅字排版改为微机照排胶版印刷。
1998年10月,成立照排室。《石嘴山日报》的录入、编辑组版、校对工作,从印刷厂分离出来,由报社单独完成。
后来,报社的方格稿纸又有了改进,长度和原来的一样,就是宽度缩减了一些,规格变成11×15=165,即一页15行,每行可以写11个字。这样改进,更方便了编辑计算字数,因为报纸版样纸基本栏就是11个字。这样,照排室曾经反映的编辑因为字数计算不准确,版面要么空了、要么涨了的问题就越来越少了。
当然,方格稿纸于我的好,不仅仅是方便计算字数,我更感念它的,是“写稿——改稿——誊写”过程中我从中悟出的一些“道道”。
记得我参加工作后去的第二个部门,是采通部,一个负责采访和通联的部门。当时,采通部的主任是曾养民。每次,我写完稿子,都要送给主任审签。曾养民主任一字一句改得很细致。每一次,我都是再重新誊写一遍再交给编辑部。誊写稿件的过程,是最好的一个学习过程。看到错别字被改了,誊写的时候,脸臊得红红的;看到前后段落被调整了,誊写的时候,会仔细琢磨半天;看到两句话之间被加了一大段文字,誊写的时候,会大声读一下,读完后觉得加在此处真是妙笔生花。
一次又一次之后,我的稿子中,错别字没有了,段落布局合理了,稿件语言生动了。这是用方格稿纸在“写稿——改稿——誊写”的一次次过程中,我业务知识的一次次积淀,业务能力的一次次提升。
一次又一次之后,我在一步步成长、进步。
后来,当了主任后,我也开始给记者改稿子。前辈的光荣传统,我至今仍在认真地继承着,每次都以“锉刀”般的新闻工匠精神,逐句逐字逐标点地修改记者编辑的稿件,有的稿件要斟酌好半天,有的几乎是重写一遍。改错字、病句,调整段落布局,该妙笔生花处就来上两三句,极尽己能让记者的稿件准确、出色。和前辈不同的是,我的修改是在电脑上完成的,如果记者不刻意去查看采编平台上的修订记录,是看不出修改痕迹的。记者能否在第二天查看采编平台上的修订记录,或者用见报稿件和自己原稿作比较进行学习,我没有做过细致调查,不好在这里多说些什么,但即便两相对比了,我想,它也没有20年前亲笔誊写一遍来的直观。当然,少了这个过程,也就错失了许多“悟”的过程。
2010年年底,我被单位派到北京参加网络时代的时政记者和全能记者培训班。中国经济时报首席记者王克勤老师在给我们讲课时,有记者请教王克勤老师,作为国内第一调查记者,他如何评价自己的天赋,王克勤老师谦虚地说:“我是一个智商一般的人,也是一个能力一般的人,只是因为专注于做自己喜爱的事情而已,兰州话叫一根筋。” 他说:“做一名好记者,最重要的是什么?我认为,是悟性。只有勤于钻研、思考,不断总结,才能进步。”
20年来,我一直在新闻的海洋里努力地、细心地“悟”着新闻工作者的担当之道、时政新闻的创新之道、媒体融合的发展之道等等,新闻因而给了我高度的认知和理性,于是,我用这份认知和理性,热爱着工作,热爱着学习,热爱着生活,热爱着大千世界……我欣喜地发现,我在一步步成长、进步。
四十岁以后的我,开始在体育场环形跑道上走路健身。以前不是很会走路,现在领悟到一些道理,变得会走路了,把手甩开,专心看着前方,不要突然变快,也不要突然变慢,一步一步地走下去,不论走几圈,也不会累着。
新闻工作者,永远在路上。
在新闻的道路上,我也依旧稳稳行进,慢慢成长。